Ⅰ 幼兒園音樂課教案中班 小二郎
教學內容: 《讀書郎》。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讀書郎》,表現讀書郎活潑天真的形象。 2、培養自身勤奮學習的精神,明確學習目的。 教材分析: 《讀書郎》是一首極富童趣的,具有鮮明西南民歌特點的創作歌曲,羽調式,2/4拍,中速,結構為帶再現的一段體。歌曲採用了教密集的節奏,富有 動感的旋律進行,下滑音和倚音的應用,生動地刻畫了讀書郎天真活潑的形象,口語化的歌詞又表現出他知書達理、堅強自尊的內心世界。學生在唱好這首歌的同 時,應該更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 1、掌握本課較密集的節奏。 2、正確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襯詞。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黑板,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師:同學們,每天清晨,我們背著書包,迎著朝陽,來到美麗的校園里上學,學知識,同學們,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 生:為了考大學。 生:為了孝敬爸爸媽媽。…… 2、師:今天我們少年兒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但是在舊社會,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3、師:他們穿的破爛,經常吃不飽,他們用短小的鉛筆寫字,買不起紙,甚至在地上書寫。 生:我覺得我們現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師: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呢? 生欣賞mtv《讀書郎》。 5、師:舊社會的孩子讀書是為了什麼? 生:為了自己能夠翻身,有出息。 生:為了不受地主欺負。 三、學唱歌曲。 1、師:他們真有志氣,今天,我們就來唱唱讀書郎。 2、生學唱"小嘛小兒郎","進學堂"。 3、師范唱第一段歌詞,生隨琴唱第一段歌詞, 4、學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詞。 5、師:是的,雖然小兒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熱愛讀書,他仍樂觀開朗,仍然對未來,對自己滿懷理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什麼聲音演唱這首歌? 生:天真,活潑的情緒唱。 6、師:讓我們完整地唱這首歌曲,唱出小兒郎的活潑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讀書郎》。 跟著音樂伴奏唱《讀書郎》。 五、展示與拓展。 1.師:我們學了歌曲《讀書郎》,下面請大家尋找夥伴結成小組,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練自演自唱《讀書郎》。 2.學生按小組展示:a小組邊唱邊動作表演,b小組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 3.師:現在我們這些讀書郎可真幸福哦,我們讀書郎的歌聲也更歡了,聽! 多媒體出示,學生欣賞高峰演唱的現代版的《讀書郎》,跟唱。 學生欣賞合唱版的《讀書郎》。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
Ⅱ 跟讀書郎一個節奏的歌曲
找一個節奏比較快的歌來唱,可能會稍微掩飾你跑調的問題,比如:讀書郎、采蘑菇的小姑娘等。
Ⅲ 讀書郎歌曲
小鳳姐也是翻唱的,原唱是李麗華,詞曲:宋楊,年代不太清楚了,應該是30-40年代的歌曲吧.小鳳姐的翻唱收錄於新力唱片公司1978年發行的<風雨同路>專輯.
Ⅳ 讀書郎平板電腦怎麼安裝音樂下載音樂
你得先從電腦上把你喜歡的歌曲下載下來。
然後把學生電腦用數據數和電回腦連接起來。
點那個USB連接就答可以建立連接。
然後在我的電腦里打開可移動磁碟。裡面有個MP3文件夾。把你在電腦上已經下載好的歌曲復制到這個文件夾里就可以了。
Ⅳ 求少兒歌曲「讀書郎」歌詞
小嘛小二郎 背著那書包上學堂 不怕太陽曬 也不怕那風雨狂 只怕先生罵我懶呀 沒有學問呀 無顏見爹娘 郎里格朗里格朗格里格朗 沒有學問呀 無顏見爹娘
Ⅵ 讀書郎 的 詞曲作者
宋揚(1918-2004)湖北漢川馬口人。
「小呀么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不怕那專太屬陽曬,不怕那風雨狂……」這首《讀書郎》在半個多世紀里讓幾代人傳唱。其詞曲作者宋揚2004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著名作曲家宋揚1918年生於湖北漢川,年輕時就參加革命,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從革命戰爭年代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宋揚一直從事革命歌曲創作,先後有《南山謠》、《讀書郎》、《古怪歌》、《一根竹竿容易彎》、《天上太陽紅彤彤》、《和平歌》等問世,這些作品根植於群眾,有的流行幾十年,成為人民大眾喜愛的「民歌」,其中以《讀書郎》最為著名。
1944年秋,宋揚在廣西抗敵演出四隊工作,不幸負傷,被送到安順陸軍醫院治療。醫院附近是一所小學校。小學生們背著書包,每天經過他的病房門前。一天,他忽然靈感如泉,一夜之間寫出《讀書郎》的詞曲,並教給別人演唱。一時間,《讀書郎》唱遍了國統區和解放區,還唱到了海外。
新中國成立後,宋揚主要從事歌曲刊物編輯及當代歌曲研究工作。改革開放初期,他與一批銳意改革的詞曲作家以《歌曲》為陣地,推出了《鄉戀》、《太陽島上》、《我愛你塞北的雪》等群眾喜愛的歌曲。
Ⅶ 怎樣把音樂下載到讀書郎學習機中
只要是MP3格式的音樂,而且機型兼容MP3功能的話,直接下載到機子的MP3文件夾中就可以了!
Ⅷ 小二郎兒歌教案怎麼寫
教學內容: 《讀書郎》。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讀書郎》,表現讀書郎活潑天真的形象。 2、培養自身勤奮學習的精神,明確學習目的。 教材分析: 《讀書郎》是一首極富童趣的,具有鮮明西南民歌特點的創作歌曲,羽調式,2/4拍,中速,結構為帶再現的一段體。歌曲採用了教密集的節奏,富有 動感的旋律進行,下滑音和倚音的應用,生動地刻畫了讀書郎天真活潑的形象,口語化的歌詞又表現出他知書達理、堅強自尊的內心世界。學生在唱好這首歌的同 時,應該更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 1、掌握本課較密集的節奏。 2、正確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襯詞。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黑板,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師:同學們,每天清晨,我們背著書包,迎著朝陽,來到美麗的校園里上學,學知識,同學們,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 生:為了考大學。 生:為了孝敬爸爸媽媽。…… 2、師:今天我們少年兒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但是在舊社會,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3、師:他們穿的破爛,經常吃不飽,他們用短小的鉛筆寫字,買不起紙,甚至在地上書寫。 生:我覺得我們現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師: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呢? 生欣賞mtv《讀書郎》。 5、師:舊社會的孩子讀書是為了什麼? 生:為了自己能夠翻身,有出息。 生:為了不受地主欺負。 三、學唱歌曲。 1、師:他們真有志氣,今天,我們就來唱唱讀書郎。 2、生學唱"小嘛小兒郎","進學堂"。 3、師范唱第一段歌詞,生隨琴唱第一段歌詞, 4、學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詞。 5、師:是的,雖然小兒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熱愛讀書,他仍樂觀開朗,仍然對未來,對自己滿懷理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什麼聲音演唱這首歌? 生:天真,活潑的情緒唱。 6、師:讓我們完整地唱這首歌曲,唱出小兒郎的活潑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讀書郎》。 跟著音樂伴奏唱《讀書郎》。 五、展示與拓展。 1.師:我們學了歌曲《讀書郎》,下面請大家尋找夥伴結成小組,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練自演自唱《讀書郎》。 2.學生按小組展示:a小組邊唱邊動作表演,b小組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 3.師:現在我們這些讀書郎可真幸福哦,我們讀書郎的歌聲也更歡了,聽! 多媒體出示,學生欣賞高峰演唱的現代版的《讀書郎》,跟唱。 學生欣賞合唱版的《讀書郎》。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
Ⅸ 讀書郎歌曲的來歷
《讀書郎》 - 創作背景
楊開華,安順市西秀區華西辦汪家山村村民,苗族,他家是安順有名的蘆笙世家,家中堂屋的兩側,掛滿了大大小小的蘆笙和嗩吶。在汪家山一帶,目前只有楊開華一家人會吹奏蘆笙。幾十年前的汪家山苗寨,幾乎所有的男子都會吹奏蘆笙。每天傍晚,結束一天的勞作之後,悠揚綿長的蘆笙音調便會此起彼伏地盪漾在山寨前後。他們說每一曲蘆笙調子都有它的歌詞,要學會吹蘆笙,必須先學會背誦每首蘆笙調子的歌詞。如《小嘛小兒郎》的歌詞是:小嘛小兒郎,騎馬上學堂。先生嫌我小,肚裡有文章。
1945年,當時他們剛學會吹蘆笙沒幾年,印象中那年村裡確有一些說普通話的人到過村裡,經常看他們苗家人的歌舞,還時不時用紙筆記錄蘆笙的詞意。
1945年,演劇四隊來到貴州安順,演劇四隊的全稱為抗敵演劇隊第四隊(原一隊),這是1938年8月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周恩來、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親手組建的一支抗日文藝演出宣傳隊伍。
剛到安順,演劇四隊被安排住進了縣立安順女子中學。幾個月的顛沛流離,隊員們為了護運演出道具等公物,將個人行李都丟棄了。眼前是寒冬臘月,安順又多陰雨,隊員們住的地方既陰暗又潮濕,只能用稻草為褥,以幕布當被禦寒。由於給養中斷,隊員們群策群力,在安順城內找老鄉、尋親戚,借款來解決伙食費用。
入住安順後不久,他們就知道了城郊有一個苗族同胞的聚居區——汪家山和下寨。到了汪家山後,宋揚等人住在苗寨小學里,白天幫助學校講課、教歌,一到傍晚時分,苗族同胞們從山上勞作回來後,他們就去訪貧問苦,時間一長,便與苗族同胞們打成了一片。
有一次,他們請來一經常在外做生意的村民,讓他用漢語唱蘆笙音調的山歌,此人唱了一首《小嘛小兒郎》,宋揚當時便記住了開頭的兩句:「小嘛小兒郎,騎馬進學堂。」由於有了此前的那些生活體驗和對苗族藝術的學習,就在剎那間,宋揚突然來了靈感,便有了創作的慾望,兒歌《讀書郎》便這樣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