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班社會《小丑魚》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了解不同海洋生物保護自己的不同方式專並對屬海洋生物自我保護方式產生產生興趣.
2、喜歡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文學文字的美,能看圖講述故事片段,樂意與同伴表演故事。
二、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動物世界」
2、PPT
三、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圖片感知,認識小丑魚和他的朋友.
逐一出示小丑魚圖片,提問1:你們認識它嗎?
逐一出示章魚、比目魚、小小魚、麗魚圖片,提問2:這些又是誰呢?
提問3:如果碰到危險,它們會怎麼做呢?(幼兒討論)
2、基本部分
1)完整欣賞故事flash
提問1:小丑魚為什麼要去拜訪它的朋友?
提問2:小丑魚找了哪些朋友,當它的朋友遇到敵人時怎麼保護自己的?
提問3:小丑魚當自己遇到危險時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2)再次傾聽故事錄音,幼兒人手一本動物世界小丑魚, 幼兒邊聽故事邊看圖書
提問1:除了故事中的海洋生物有自我保護的方式,你還知道哪些海洋生物有自我保護本領嗎?
3、結束部分
1)角色表演:幼兒分角色表演,老師念旁白。
B. 認識帶魚的大班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見的幾種形態、大小、顏色的魚,大概了解魚的基本特徵。
2、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不同魚的基本特徵。
3、喜歡魚,並能向同伴講訴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學會用線條的變化畫出各種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了解魚的外形特徵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大膽表述自己喜歡的魚並進行繪畫,培養幼兒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准備:
1、海底世界魚類視頻
2、白紙、鉛筆、記號筆、油畫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師示範畫「海底世界裡的魚」
5、音樂《水族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本節課的選取,因為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幼兒的腦海里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表現、模仿的對象,一日游戲中,幼兒經常會模仿魚兒做游戲,也比較喜歡參與。因此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參觀海底世界調動幼兒對於海洋、魚類的認識,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掌握魚的基本特徵:魚兒都有頭、身體、尾、鰭。並學慣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色彩和各種圖案來裝飾魚寶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繪畫出與眾不同的魚兒,能用鮮艷的顏色進行塗色,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呢?(想)
視頻看完了,誰能來告訴我,你看到哪些魚呢? (幼兒自由交流回答,如:熱帶魚、鯊魚、鯨魚、金魚、劍魚、比目魚、珍珠魚、帶魚、五色魚等)
二、觀看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並認識幾種常見的魚。
海底世界裡的魚兒可真多呀!你們想不想給魚兒拍照片呢?(想)
今天,我們要去海底世界給魚兒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魚兒?
咦,我們來到了哪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裡漂亮嗎?(漂亮)
你們看看海底世界裡都有哪些魚兒呢?
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魚兒?
(熱帶魚、鯊魚、鯨魚、比目魚等等)
魚寶寶的身體一樣嗎?(不一樣)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如:頭、身體的形狀)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發現每種魚都有不同的特徵,由不一樣的線條或圖形組成。
這些魚長得一樣嗎?(不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請你和好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幼兒討論: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麼不同,如:直線、弧線、三角形、圓形等)
誰願意來說一說?這些魚兒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呢?
幼:不一樣,熱帶魚的身體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許多漂亮的花紋。而鯊魚的身體是橢圓形。
幼:不一樣,帶魚的身體是細長形的,而珍珠魚的身體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樣,它們這些魚都不能變色,只有五色魚會變出漂亮的顏色,真奇怪。
幼:熱帶魚身上的花紋是由一條一條直線組成的,而比目魚身上的花紋是一個一個圓形組成的,所以它們不一樣。
小結:海底世界裡的魚真多呀!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特徵,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C. 繪本教案《一條聰明的魚》
繪本教學設計:《我想變成彩色魚》
上傳: 艾秋芳 更新時間:2012-11-13 15:17:05
設計理念:自然界的魚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色彩也是五彩十色的。初拿到繪本里有一片蔚藍色的海底世界,一個色彩絢麗地讓人眩暈的彩色魚世界。文字簡單卻有韻律,這本書在視覺上給人一種沖擊、驚喜的感覺。所以我設想設計一個簡直教案,正好能夠與我們幼兒園的剪紙課題相結合,幼兒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魚,所以對魚兒特別熟悉,而且也很喜愛。我通過帶領幼兒欣賞繪本中美麗的魚兒,給魚兒穿上漂亮的衣裳,和魚兒做朋友。引導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必拘於自然與現實的色彩以及形狀,大膽想像,裝飾豐富多彩,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充分發揮他們每個人的個性特點。
第一課時:《小魚兒游游》
活動目標:
1.
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2.
大膽嘗試,剪出自己所喜歡的魚的形狀。
活動准備:剪刀、各種各樣顏色的彩紙、膠水、
活動重難點:認識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用彩紙大膽剪出各種各樣魚的形狀。
解決方法:運用謎語導入,圖片欣賞了解魚的外形和顏色,掌握並運用剪紙的手法表現各種各樣的魚。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在上課前我來出個謎語考考你們,請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動物,好嗎?(沒胳膊沒腿,從來不離水。走路不用腳,搖頭又擺尾。小朋友,喜愛它,看得笑哈哈,小花貓更愛它,見了伸手抓。)(小魚)
師:你們可真聰明,今天我們就和小魚來做朋友咯。
(設計意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徵,以謎語的形式,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
二、魚兒游進來
1.欣賞各種形狀的小魚圖片。
師:哇,海底的景色多美啊!這兒有許許多多既漂亮又可愛的小魚兒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瞧!那邊還有一條小魚兒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師:(教師扮演小魚兒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導游!歡迎到我們家來做客,認識我們的家族成員!
2.出示多張魚的圖片
師:「這些都是我的小夥伴們,我們每一條都是不一樣的呢,你們先來看看我長的什麼樣子呀?」我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呀?我的尾巴呢?(身體像樹葉,尾巴像扇子)
師:那我的小夥伴的身體是什麼樣的呢?你喜歡和我們中的誰交朋友呢?說說喜歡我們的理由。
三、動手剪小魚
師:「你們認識了這么多各種各樣形狀的小魚,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做小魚呀?那我們該怎麼來做呢?」
1.
師示範操作
師:有的小朋友說到用畫的方法,我們來試試,我們就請小剪刀來幫忙先來做條海帶魚吧:先畫上一個大的三角形,再畫上一個小的三角形,把它們剪下來,大的三角形在前,把小的三角形黏貼在後面,再剪一個圓圓的眼睛貼上去就做成了。
師:還有人有別的方法做出可愛的小魚的身體和尾巴嗎?(引導幼兒嘗試用對折的方法剪出身體)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們想到了這么多好的辦法,接下來就請你們自己動手去試試吧!
四、魚兒游游(講評與展示)
1.說說你的小魚兒是什麼樣子的?
2.你是用了什麼方法剪出來的?
第二課時:《海底總動員》
活動目標:
1、能用剪、撕、畫等方式大膽誇張裝飾各種各樣的魚。
2、在製作彩色魚的過程中,體驗藝術之美,提高審美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感受魚兒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現魚兒之美。
活動難點:
對魚兒形象的大膽誇張裝飾,拓展幼兒對魚兒的表現能力。
活動准備:1.鼓勵家長帶幼兒到海洋館或上網觀察各種各樣的魚。2.各種各樣顏色的彩紙。3.剪刀。4.膠水。5.一個藍色大KT板布置成海洋
活動過程:
一、彩色魚兒游進來(欣賞各種各樣的彩色魚)
1.師:瞧,小魚兒們游到了我們的教室里啦,海洋里要舉行海底總動員,有一群小魚兒們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
2.
出示多媒體課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魚的外形、花紋圖案以及色彩方面的美。
師:「哇,它漂亮嗎?它是什麼顏色的?它的身上有什麼?」
師:這些漂亮的花紋我們叫它魚鱗,這條彩色的小魚的魚鱗都是什麼形狀的呀?
在彩色魚的身體上下還有什麼呀?這個叫做魚鰭。
彩色魚的身體後面還有什麼呀?大大的尾巴。
3.師:「彩色小魚兒說:『跟著我繼續往前游吧!』這時你看見了誰呀?(兩條彩色的魚)
這是兩條正在跳躍的魚,它們的身上是什麼樣的呢?
彩色小魚兒帶著我們繼續往前游啊游啊,
這是看到了誰呀?(三條彩色的魚)
這三條魚在干嗎呀?他們的身上都有什麼花紋呢?
他們繼續往前游,遇到了更多漂亮的彩色魚,大家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可真美呀!(整體欣賞一遍)
4.師:你們喜歡這些活潑可愛的彩色魚嗎?
(出示幼兒上節課剪好的小魚)「這些小魚兒都是上次課上你們剪的,可是現在小魚兒們說:「如果我也能有彩色魚身上漂亮的魚鱗該多好呀!」你們願意來幫助它們穿上漂亮的衣裳嗎?帶它們一起去參加海底總動員好嗎?
三、讓我變成彩色的魚兒
1.
師:小朋友們,你們准備好了嗎?讓你們的小魚也穿上魚鱗做的衣裳,有漂亮的魚鰭和尾巴,跳到水裡去,一同進入魚兒的世界,參加海底總動員,好嗎?
2.通過剪紙、撕紙的方法裝飾自己的小魚。
請個別幼兒演示撕和剪的方法。選擇其中的一種方式來表現。色彩可以選用鮮艷的、自己喜歡的顏色。也可小組分工合作。
四、海底總動員
1.讓先畫完的幼兒討論:你的小魚兒穿什麼了什麼樣的漂亮的衣裳?
2.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彩色魚兒放到美麗的「海底世界」中。
師:「瞧,這是什麼呀?」(出示海洋展板)大海!這兒有藍藍的海水,綠綠的水草,白色的珊瑚……好看嗎?現在請大家把你做的彩色的、漂亮的小魚兒放到大海中,一起參加海底總動員吧!
D. 幼兒園大班小魚教案
1. 願意意聽音樂或教師的演唱做小魚游戲的動作,學習小碎步。 2.藉助對金魚的認知經驗,嘗試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魚游戲。 3. 初步學習按規則游戲,在與教師個別身體接觸的過程中增進師幼兒間的情感。 1. 幼兒觀察模仿過的小魚游的樣子。 2. 小魚游水的視頻。 1. 出示電腦小魚游水的視頻,激發幼兒學習小魚游的興趣。 (1) 教師:看誰來了? (2) 教師帶領幼兒拍手歡迎小魚,向小魚問好。 2.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小魚游的動作。 (1) 教師:小魚是怎麼游的?誰來學一學? (2) 幼兒回憶觀察過小魚游的經驗,嘗試用動作表現小魚游。教師注意反饋幼兒的動作,指導全體幼兒有重點地模仿學習。 (3) 教師引導幼兒教兒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魚游。 (4)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手的動作,教師唱歌曲藝~2句為幼兒伴奏。 (5) 教師幼兒幼兒學習小碎步。教師:小魚在池子里是怎麼游來游去的? (6) 幼兒嘗試行進間做魚游的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腳的動作,強調:小魚游得輕輕的,快快的。 (7) 幼兒聽教師唱歌練習做行時宜間小魚游戲動作,教師提醒幼兒找空地方「游」 3. 游戲:小魚游。 (1) 教師:小魚今天要和媽媽做游戲,讓我們聽聽魚媽媽唱什麼。 (2) 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最後一唏歌詞「我要捉住你」。 (3)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游戲的玩法。 (4) 教師用魚媽媽的口吻引導幼兒:魚寶寶,快回到池塘里去吧! 4.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做游戲,提醒幼兒做小魚游時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提醒被促住的「小魚」和「魚媽媽」抱抱。最後,幼兒做小魚游的動作出教室。
E. 大班美術小丑魚教案怎麼寫
大班美術活動:
五彩臉譜目的要求: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創作興趣。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活動准備:課件、水粉顏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種水粉顏料。
重點與難點: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設計思路: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在這次活動中,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工藝藝術。以臉譜精緻、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引起創作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導入:瞧!(臉)可是這張臉太白了,來幫他化化裝用什麼顏色來畫他的臉(紅色、綠色、藍色)鼻子、眼睛、嘴巴。
1、裝化好了,如果老師請你們根據臉的顏色給他取個名字的話,會給他取什麼名字呢?討論:小朋友取的名字真好聽,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些,快看!逐一出示紅臉、這是什麼臉!這個顏色的臉表示這個人很英勇,藍臉、綠臉、黃臉(幼兒隨畫面一起說出臉譜的名字,教師邊放課件邊介紹每種顏色代表著人物的性格特徵)。
2、剛才那些紅臉、藍臉、綠臉、黃臉都把它統稱為臉譜。臉譜在京劇中用的是最多的,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
3、教師示範,幼兒參與。
(二)聯想創作今天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把它畫在衣服上好嗎?提示:
1、心裡先想好,今天要畫一張什麼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麼地方要塗眼影,什麼地方要塗胭脂要告訴大家。
4、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麼?(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講評,展示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畫的是什麼臉。
(四)、結束(播放音樂)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身體的各個地方走模特秀。
大班
(幼兒園里的最高班級)
◎大班dàbān
[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幼兒園里的最高班級(對小班、中班而言),由五或六周歲至六或七周歲兒童所編成的班級。
如:我兒子在幼兒園大班,明年要上小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