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班社會健康教案風爺爺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豪邁的風格,能運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體驗。
2.通過圖片提示、創編動作、參與表演等方法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義,體驗中國功夫的「力量」
Ⅱ 小班健康教案《我的身休真棒》
」活動目標:1、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標記圖、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2、學慣用普通話說出毛巾、杯子的名稱,並能學說一句簡單的話「我是我的××」。3、教育幼兒講衛生、不亂用他人物品。活動准備: 1、各種小動物形象標記圖,每人兩張(同樣的)2、錄音機、磁帶(肉錄「找朋友」音樂)3、教師在貼標記圖處點一圓點,作為貼標記圖的位置。活動過程: 一、認識標記圖1、老師出示標記圖,請幼兒從中選一種動物做朋友(兩張)。老師說:「每個小朋友都找到一個小動物做朋友,告訴大家誰是你的好朋友?」請幾個幼兒舉圖說一說,並讓同組的幼兒互相看看、說說:「這是××,它是我的好朋友。」老師巡迴幫助指導。2、分組游戲:每人將標記放在桌子的中間,幼兒一邊繞本組桌子一邊隨音樂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歌唱完,每人找到自己的標記圖。(玩兩遍)。[點評:在游戲中讓幼兒自然,充分體理了幼兒的自主性、加深對好朋友的印象。]二、確定毛巾、杯子位置1、出示毛巾,問幼兒:「這是一塊什麼?毛巾有什麼作用」,(啟發幼兒說出:能擦手,能洗臉等)。2、出示杯子,問幼兒:「這是一隻什麼,杯子有什麼用?」(啟發幼兒講出:可以喝水、喝牛奶等)3、老師提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塊毛巾,一隻杯子,放在一起隨便拿用很不衛生,容易染病。誰有好辦法讓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啟發幼兒說出把好朋友貼在旁邊作標記。)4、請幼兒把兩張杯子標記圖分別貼在毛巾、杯子旁的圓點處。5、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的毛巾、杯子在哪裡?把好朋友貼在哪裡?並指給大家看。問和這些幼兒同組的小朋友,他說的對不對。6、幼兒手指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說出:「這是我的毛巾」,「這是我的杯子」。三、小結:以後小朋友要用毛巾、要喝水,就到你自己的好朋友這里來。找好朋友時,注意要仔細看清楚,不要找錯了,要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點評:讓幼兒通過「找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幼兒記得牢,也不易弄錯。]活動延伸:游戲活動。如「快快找到好朋友」。游戲時比比誰最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在毛巾處,也可在杯子處。)日常教育活動滲透:日常生活談話、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動物朋友喜歡吃什麼,長得什麼樣等。家園配合: 1、讓幼兒從動物標記圖中找到自己的動物朋友,並帶回家放在自己的毛巾、杯子處。2、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動物朋友」的習慣或特徵。3、在「家園聯系欄」內談毛巾分杯杯必要性。4、要求幼兒在家裡也能做到分巾、分杯。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改變過去老師先貼好標記圖再按座位等順序分配給幼兒,然後教其認識的做法。採取「自選―練習―尋找」的方法,讓幼兒有更多的自主權。這種尊重幼兒的方法,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主動性,並使幼兒盡快熟悉了周圍環境。
Ⅲ 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做個好夢
【活動設計】情緒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的生活里永遠無法脫離多種情緒變化起伏。愉快的情緒使幼兒感到輕松自如,有利於身體健康,然而,時刻保持愉快情緒是很難做到的。當看到別人傷心時,作為朋友應如何幫助他,同時,自己傷心時,又應採取何種方法緩解情緒,調整好心情,是非常重要的。本次活動,通過一定的情景教學和談話,使幼兒懂得在日常交往中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幫助別人或自己調整心態,培養健康向上,活潑開朗的情感。【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掌握一些緩解傷心,轉移情緒的方法。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情感和樂於助人的品質。【活動准備】請兩位小朋友扮開心娃娃和傷心娃娃,《找朋友》的音樂錄音帶、錄音機。【活動過程】一、老師向小朋友介紹班上來了兩位小客人:開心娃娃和傷心娃娃,讓小朋友選一個交朋友。提問:1、為什麼你選開心娃娃交朋友?2、為什麼不選傷心娃娃交朋友?二、告訴小朋友人有很多種表情,心裡高興時會笑,遇到傷心事時會哭,生氣時會發怒。提問:1、遇到什麼事時你會開心?2、遇到什麼事時你會傷心?三、讓小朋友一起關心、安慰傷心娃娃,想想法幫助傷心娃娃開心起來,笑起來。四、老師和小朋友、傷心娃娃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五、每個人都有傷心的時候,當小朋友自己遇到傷心事,怎樣使自己高興起來。小結:如果當你們遇到傷心事時,就想法調節心情,轉移注意力,讓自己高興起來,笑起來。笑能使人更美麗,更健康。老師希望小朋友多點微笑,永遠做個快樂的小天使。六、請小朋友畫出笑臉,送給自己的朋友。
Ⅳ 小班健康教案《生病了,怎麼辦
設計意圖
此活動旨在結合季節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幼兒了解有關傳染病的預防方法,知道生病要及時就醫,不怕打針吃葯,做個勇敢的孩子,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培養幼兒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常見病的症狀及預防常見疾病的方法。
2、知道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3、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針吃葯,體驗當醫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小熊一個。
2、預防疾病的方法圖片(洗手、吃飯、鍛煉……)。
3、醫生用具。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發興趣,導入活動。
1、出示小熊:「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誰?」小熊:「大家好!我是小熊,今天我給大家唱一首歌曲(唱兩句後不停的打噴嚏)
2、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怎麼了嗎?
看來,我不能給大家表演節目了,要不會把感冒傳染給大家的,小朋友再見!」
二、組織討論——了解感冒的症狀及原因。
1、小熊為什麼會感冒?
師小結: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傳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2、你們感冒過嗎?感冒了會有什麼感覺?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
3、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們有及時告訴大人嗎?
在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誰說呢?
三、討論常見病的症狀及原因。
除了感冒,你們還生過什麼病?
(肚子痛、眼睛腫起來了、手足口、鼻炎、爛牙齒)
四、看病(體驗當醫生的快樂,懂得不怕打針吃葯)
1、討論:小熊生病了,該怎麼辦呢?
(師:誰的是醫生呢?請她過來給小熊看病吧?——醫生媽媽出來)
2、看病。
(1)醫生先自我介紹然後介紹攜帶的工具。
(2)為小熊看病,介紹看病的步驟。
(3)請幾位幼兒為小熊看病。(醫生加以指導)
(3)醫生:小熊,你要打針了。為小熊打針(幼兒討論)
師:小熊打針的時候哭了沒有?小朋友打針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小結:小朋友也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趕緊去看醫生,不怕打針吃葯,這樣感冒很快就會好了。
四、結合圖片展開討論——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1、討論:(緣緣媽媽)小朋友生病了可難受了,那你們知道怎麼樣才能不生病呢?
2、看圖片提升經驗,了解預防生病的方法:
(1)多喝水。(不能亂倒、不能浪費)
(2)不挑食(什麼飯菜都要吃,才能有營養)。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飯前、便後要洗手,不浪費水)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不去臟、臭的地方。(講衛生,不能亂扔垃圾)。
(4)不吃不潔物品。(如喜歡把積木放在嘴巴里,把吮小手、啃被單)
(5)生病了不能上幼兒園和公共場所的。
(6)注意增減衣服。(熱了要馬上脫衣服,冷了要及時穿衣服)
(7)沒有生病不能吃葯。(有小朋友喜歡吃葯)
(8)最重要的是多鍛煉身體。(在園參加戶外運動、認真做早操)
Ⅳ 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體回驗一起游戲的快答樂。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動作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認識紅色食物。
【活動准備】
1、活動前領幼兒參觀大班的水果超市。
2、紅色蔬菜的實物或模型,圖片每人一份。
Ⅵ 小班教案健康(大拇指的訴說)
一、來 活動目標
1、 了解允吸手指自的危害。
2、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 活動准備
手指偶若干個,木偶台一個,教學掛圖
三、 活動過程
1、 開始活動。
木偶台後傳來一陣傷心的哭泣聲。
提問:哪裡傳來傷心的哭泣聲?(哦,是丁丁的大拇指在哭!)
2、基本活動。
(1)表演指偶節目《傷心的大拇指》。(由配班老師表演)
一隻手掌出現在木偶台中央,五個手指都畫上臉譜,大拇指因為醜陋而傷心落淚,其他四指美麗開心。(旁白:我叫大拇指,本來和其他手指一樣,長得漂亮又能幹,但是我的主人天天把我放在嘴裡吸,慢慢的,我變得難看了,做事也不方便。我好傷心啊,小朋友,你們快來幫幫我吧!)
提問:丁丁的大拇指是怎麼變得這麽難看的?(丁丁天天把它放在嘴裡允吸,大拇指變得很難看)
(2)講述《手指麵包》的故事,並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
教師引導幼兒逐幅觀察教學掛圖,並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對允吸大拇指的危害的認識。
提問:圖中的丁丁在干什麼?大拇指怎麼了?
Ⅶ 小班健康教案十字跳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活動,並遵守游戲的規則。
2、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往上跳的動作。
二、活動准備
1、在室外選擇較干整場地,用不幹膠自製荷葉若乾等距離貼於場地。
2、用呼啦圈作荷葉,可以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荷葉之間的距離。(皺紋紙自製「 蟲子」若干 )
3、小青蛙頭飾人手一個 。
三、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青蛙嗎?它們是怎麼走路的?你們想不想學小青蛙?
師:小青蛙,要捉蟲,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師:青蛙寶寶們,你們都已經長大了,應該學著自己捉蟲子吃,今天媽媽就來教寶寶們怎麼捉蟲子。
師:青蛙寶寶們,快來跟媽媽一起學捉蟲子吧!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找蟲子,跳起來——吃掉它!(活動四肢,鞏固向上跳的動作)
2、進行游戲
師:捉蟲子的本領寶寶們已經學會了,學了那麼久寶寶們一定餓了!在河的對岸有許多美味的蟲子,我們一起跳到對岸去捉蟲子吃好不好呀?
①請孩子們從起始線開始,從一個荷葉跳到下一個荷葉里。
師:池塘里有許多的荷葉,讓媽媽來瞧一瞧誰能從荷葉跳到河對岸,不掉下來。跳到河對岸之後,寶寶們只要捉一條蟲子,捉完就跳回來,把蟲子給媽媽瞧一瞧。
②引導幼兒互相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
師:你覺得剛才哪一隻青蛙寶寶跳得遠,從一個荷葉跳到另一個荷葉不掉下來,它是怎樣跳的?(請2~3跳得好的幼兒示範)。
師:聰明的寶寶一定發現了,准備跳的時候雙腿彎曲,手臂擺向身體的前方,彈跳的時候,身體下蹲後,雙腿用力向上一蹬,身體隨之向前跳。
③指導幼兒再次嘗試運用按動作要領,進行游戲《小青蛙跳荷葉》。
師:寶寶們再來試一試。
④根據孩子的彈跳活動情況,用呼啦圈圈和圈的距離。
師:青蛙寶寶們都學會了本領,一定能捉到很多蟲子,你們有信心嗎?
3、放鬆活動《小青蛙游泳》
師:捉了那麼久的蟲子,青蛙寶寶們都累了,讓我們來放鬆吧!(抖抖胳膊,踢踢腿)
4、活動結束
青蛙媽媽和小青蛙一起游回家。 師:天色不早了,寶寶們跟媽媽一起跳回家吧!邊跳邊念兒歌:小青蛙,本領大,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我們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