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小班美術教案瓶子印畫(梅花)
【活動目標】
自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注意花兒的大小、疏密。
2.培養幼兒養成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繪畫範例大圖。
2.梅花的圖片若干。
3.調好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顏料每組幼兒一份,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梅花的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形狀和顏色。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和小豬一起讓梅花盛開。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範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範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教師重點提示:蘸色要適當,把梅花點畫在樹枝上。注意先從上端樹梢點,再點下邊的。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顏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
4.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活動延伸】
1.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小朋友們都來看,
花兒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區里投放點畫材料,讓幼兒點畫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Ⅱ 急求:湘版第七冊美術《梅竹精神》課件
PPT格式的課件最好是自己做的,那樣講起課來才更方便.你可以在網上找些相關圖片和文字材料,再加上自己准備的教案,最好能再配上動畫和音樂,因為中小學生最喜歡這些.
Ⅲ 中小學美術教案如何寫
初中美術教案範例:
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
第一課: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一、教學課時:1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二、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與評析,體會自然美和藝術美共同的美感與不同表現方式。
2、能力目標:結合學生自己的觀察、發現,大膽地想像和聯想,幫助學生感受藝術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對春天的贊美,同時抒發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繪畫創作表現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美的發現與追求,對生命與自然的親近,加深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體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交流意識,感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理解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相關知識及其間的關系。
五、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以討論與合作、比賽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藝術家對春天贊美的角度與形式。通過對藝術家的作品與審美價值的了解、探究和體驗,理解不同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
六、教學准備:
1、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有關春天的文學作品、音像資料、圖片、音樂)
2、學生准備:課前預習本課,在課前通過上網、去圖書館查閱等途徑收集、摘錄描寫春天的文學作品片段與詩詞;中外藝術家表現春天的作品圖片;表現春天的攝影圖片及歌曲等。
七、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創設情境,揭題引趣:
師:春天是自然界萬物復甦、生命萌動的季節,更是人們辛勤耕耘、播種希望的季節。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百草吐綠,百花爭艷,百鳥歡鳴,它孕育著生機,萌生著希望。下面,讓我們首先伴隨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一組表現春的攝影圖片一起來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板書課題)
課件展示:散文《春》的朗誦錄音和配景攝影圖片
2、分組討論,闡述春天的特點與美感:
問題(1):自然界的哪些現象向我們傳達了春天的信息?春天到了,可以組織哪些課外活動?
生(1):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春意盎然、春柳葉綠、百花盛開……
生(2):春遊、寫生、植樹……
問題(2):結合課件和自己收集中的詩歌、圖片、音樂用一句話談談你對春天的感受或春天給人一種怎樣的美感?
3、探究、分析春天的象徵意義和表現形式:
問題(1):在一年一度傳統的春節中,有哪些風俗習慣向我們傳達了春天即將到來的信息?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
課件展示:春節時的民俗、生活圖片、民樂合奏《春節序曲》
問題(2):人們為什麼要在春節時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呢?春天象徵著什麼呢?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這些風俗習慣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們總是把春天作為一個美好的象徵,用春天來比喻新的開始和美好的青春。比如形容新生事物蓬勃萌發為「雨後春筍」……
問題(3):還可以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春天?
生:春聯、繪畫、音樂、雕塑、歌曲……
(二)發展認知階段
1、欣賞感受自然美與藝術美及其相互關系:
A、欣賞國畫《春》(現代) 王成喜
課件展示:攝影《梅花》與國畫《梅花》、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的書法與朗誦錄音
師:「春為一歲首,梅佔百花魁。」通過對比以上兩組圖片,談談畫家為什麼要用梅花來表現春天,傳遞春的信息?是怎樣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動聯系起來的?
師:梅花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一探春光,其它的百花也不甘示弱紛紛趕來向春姑娘報道。大自然為我們創造的春天可以說是一個百花園,生機盎然。大家現在可以一邊欣賞一組花卉圖片一邊構思:如果讓你們用這些花卉為題材表現春天,你准備怎樣表現呢?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天花卉的攝影圖片和門德爾松的鋼琴曲《春之歌》
板書:自然美——客觀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現象的美。
B、課件展示:攝影風景圖片《灕江》與畫家白雪石的國畫作品《灕江春》等。
問題:同樣是表現桂林山水的題材,自然美與藝術美有何不同?什麼是藝術美?自然美與藝術美又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板書:藝術美——藝術作品呈現的美。二者關系——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美又高於現實美。
2、造型藝術作品與文學作品表現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點:
A、欣賞墨彩畫《溪》和國畫《初春》
課件展示:攝影圖片《春柳》與國畫《溪》、《初春》、童聲音樂《春》
師:「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冬雪消融,小溪潺流,碧綠清澈,在微風的吹拂下漾起道道波紋,嫩柳生機萌動,這一切都傳遞著春的消息。湖濱春柳吐綠,魚民在美好的春光里忙忙碌碌,魚舟來來往往,一片繁榮景象。多麼富有詩意的畫面呀!
B、欣賞國畫《梅石溪鳧圖》 (宋) 馬遠
課件展示:Flash動畫《梅石溪鳧圖》、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朗誦錄音和解析
教學設計:Flash動畫演示梅花怒放、群鴨戲水場景,點擊梅花、群鴨局部放大,對比攝影梅花、鴨子進一步認識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感受文學與藝術不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一組自然界蜂蝶、小鳥、昆蟲迎春、鬧春的攝影圖片和音樂《鳥鳴》、女生合唱《春遊》。
C、欣賞國畫《春雨江南圖》 (現代) 李可染
師:每逢看到春雨,農民伯伯總是說:「春雨貴如油」!我們要說,春雨美如畫!而江南的雨景,無論是在畫家的畫中,還是在詩人的筆下,都別有一番情趣,意境深邃幽遠。宛如蘇軾《望江南》詞意「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的寫照。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雨的攝影圖片、杜甫《春夜喜雨》朗誦錄音和背景音樂《春遊》
D、欣賞雕塑《春風》 (現代) 張德峰
課件展示:雕塑《春風》、音樂《望春風》、艾青散文《春姑娘》的朗誦錄音
師:散文中描寫的「春風」與雕塑《春風》表現的春風有何不同?
生:散文是以「春風」寫「春風」,雕塑《春風》則是將無形春風、春天有形化、具體化,刻畫成三位青春少女,像春姑娘一樣飄然而至,似乎看得見、摸得著,但也同樣充滿了美妙的詩意感受。
(三)課堂練習
請學生挑選自己熟悉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詞,簡短交流、思考後,用語言描述自己如果用繪畫來表現的畫面效果。例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等等。
(四)結束延趣、課堂小節階段
課件展示:一組畫家描繪的有關春天的作品背景音樂《湖上春來水沉碧》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一起感受了春光,暢想了春天,同時也放飛了理想與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不僅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把握青春,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去學習、去創造
Ⅳ 大班美術手指畫梅花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版典型性,不要權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Ⅳ 怎樣寫小學美術教案
第1課 未來的中學生活
教學目標:
情感領域: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
認知領域:通過參觀、談話等多種途徑,多方面地了解未來中學生活的特點。
操作領域:掌握想像畫的表現方法,培養想像繪畫能力。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教學難點:想像畫的表現內容與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准備:師生共同收集身邊中學生的照片,向中學生了解中學的學習、生活情況;學生准備繪畫工具材料。
教學導入:同學們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這個寒假,你過得有意義嗎?有什麼新鮮的事想對同學們說的嗎?這是我們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個學期了,你一定憧憬過未來的中學生活吧?你所了解的中學是怎樣的?
到了中學,就意味著我們要告別童年生活,步入活潑的少年時代,你印象中的中學生活是怎樣的?你可以從學習課程、課間生活、課外生活、自由程度等方面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說說自己的努力方向。
欣賞:欣賞課本上的范圖,說說你對畫面的理解。
上了中學,你可就是有自主意識的少年了,爸爸、媽媽也會把你當大人看待,這時你可以神氣地騎著自行車上學去。中學的學習生活和小學會有哪些不同?你准備選擇什麼內容來表現?
課堂練習:以《未來的中學生活》為題進行想像畫的創作練習,描繪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要求畫出自己的認識和想法。
課堂評價: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後記:
中學與小學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差別,學生往往從家長那裡感到的是一種壓力。因此教學中要利用各種方法解除學生的顧慮,對中學的學習生活提出質疑、討論與解答。同時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分析作品,掌握一些初步的構圖和表現方法也是必要的。
第2課 親近大師——素描欣賞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素描的基本表現形式,體會其審美價值。
2、欣賞比較各位大師作品不同的表現方法,嘗試臨摹。
3、對作品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比較各大師作品在線條處理、構圖形式、風格特徵等方面的異同;用學到的方法嘗試繪畫。
教學難點:感受素描以單色繪畫的美感和價值,同時感受大師素描作品的優秀之處。
教學過程:
課前准備:(1)教師准備各種素描工具、圖片資料等。
(2)學生准備繪畫工具等。
談話導入:師問:你知道美術上有個專有名詞「素描」嗎?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一下嗎? 你畫過或見過素描作品嗎?(學生回答)
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感受「素描」的藝術魅力。
3、欣賞:師展示大師素描作品,學生談感受。最後由學生自己來對「素描」定義。
4、嘗試練習:臨摹大師的素描作品,體會各種用線和造型手段。
5、課堂評價:學生相互評價自己的作品。
教學後記:
學生對於「素描」有濃厚的學習熱情,但不少學生認為只有畫家才有此能力,心存自卑。教師要加強引導,讓學生充分理解「素描」的廣泛含義,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第3課 親近大師——色彩畫欣賞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世界著名的畫家及其代表作。
2、通過臨摹、修改名畫,體驗色彩搭配的豐富效果。
3、能運用一些正確的美術術語描述美術作品,並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了解一些繪畫大師的色彩畫作品,並能臨摹、改畫或重新創作作品。
教學難點:能真切感受繪畫藝術作品的美。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1)教師准備各種繪畫工具、圖片資料等。
(2)學生准備繪畫工具等。
2、教學導入:
(1)師問:你知道的著名的繪畫大師有哪些,你能舉出一些他們的作品嗎?
(2)學生討論。(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大師作品的興趣。)
欣賞:欣賞課本上的范圖,說說你對畫面的理解。師問:
你能看懂這些畫面嗎?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比較這些作品,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哪一張,為什麼?
你熟悉這些作品嗎,你能指出這些作品的名稱及作者嗎?
你知道這些作品的「畫種」嗎?
4、全班交流討論。
5、課堂練習:學生利用自帶的繪畫工具進行臨摹、改畫。
6、課堂評價: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並在全班展示畫作。
教學後記:
在欣賞教學中,學生對於較為「具象」的畫面基本能講出自己的感受,也能將感受轉化成自己的畫。而對於一些較為抽象的畫,學生是不能理解的。教師要讓學生接觸除書本以外的更多畫家的作品,在多看、多讀、多交流的氛圍中,有利於學生審美力的提高。
第4課 水墨畫創作(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了解水墨畫作品,體會作品中的內涵與情感。
(2)、能用水墨的視覺語言,描繪自己熟悉的生活或感興趣的事情。
(3)、對水墨畫創作產生興趣,能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用水墨的視覺語言進行創作,並能在作業中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教學難點:對水墨畫創作產生興趣,能體會作品中的內涵與情感。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師生搜集水墨畫圖片資料,水墨畫工具材料(如毛筆、墨汁、國畫顏料等)。
2、教學導入:
師出示水墨畫圖片,介紹有關文人畫的發展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慾望。(出示課題)
欣賞:欣賞課本上的范圖,讓學生說說對畫面的理解。
師問:(1)你最喜歡哪一張畫?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你能理解畫面表達了什麼意思嗎?
課堂練習:
確定一個主題(如風景、人物、動物、植物等),選擇自己熟悉的生活或感興趣的事情創作一幅水墨畫作品,要能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方法要巧妙,主題要明確。
5、課堂評價: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並推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並能對作品提出改進意見。
教學後記:
大量的大師作品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同時學生的作品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上理解了水墨畫「借物寄情」的內涵,掌握了基本的創作表現方法。
第5課 水墨畫創作(二)
教學目標:
(1)、了解當代藝術作品,理解「筆墨當隨時代」的內涵。
(2)、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時代感。
(3)、學會在水墨藝術手法和繪畫風格上作進一步的探索創新。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能在水墨藝術手法和繪畫風格上作一些新的嘗試與創新。
教學難點:能了解當代藝術作品,理解「筆墨當隨時代」的內涵。。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師生搜集水墨畫圖片資料,水墨畫工具材料(如毛筆、墨汁、國畫顏料等)。
2、教學導入:
石濤:本姓朱,名「若極」。他「寄情山林」,以書畫為寄託,抒發豐富的情感。筆墨縱橫瀟灑,開創了山水畫的新天地。「筆墨當隨時代」是石濤的一句名言,他提出「筆墨當隨時代」的主張存在三方面的內涵。其一,所謂「筆墨」代表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其二,所謂「隨時代」,是對中國畫發展問題提出的原則與標准,即傳統的「筆墨」不能失去時代的氣息與風貌;其三,筆墨也是物質、也是工具,就如同西方的油彩一樣,是表現「術」的載體。
3、欣賞:欣賞課本上的《游泳》范圖,體會獨特的風格。師生共同欣賞課前收集的風格獨特的繪畫作品,探討作品的時代特徵。
4、課堂練習:自由創作:自定一個主題,鼓勵學生在水墨藝術手法和繪畫風格上作進一步的創新。
5、 課堂評價:小組互評,並把學生的作品進行展覽。
6、 課堂小結:你從這些作品中受到什麼啟發?(學生討論後回答)
教學後記:
應當引導學生從理性上去認識「筆墨當隨時代」的內涵,不能單從表面與形式上去理解,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的水墨畫創作才是具有現實感的藝術作品。
第6課 詩配畫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詩配畫的意境美。
(2)、了解詩配畫的有關知識。
(3)用所學知識為詩歌配畫,體驗詩配畫的創作過程。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用「水墨畫形式」進行詩歌配畫。
教學難點:詩配畫畫面意境的獨特表達。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水墨畫工具材料(如毛筆、墨汁、國畫顏料等),水墨畫圖片欣賞資料、示範畫。
2、教學導入:
教師出示欣賞圖片,提出問題:
(1) 這些畫與平常的畫有什麼不同?
(2) 畫面和詩句有何聯系?
(3) 畫面是如何表達詩的意境的?
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教師示範:以元朝王冕的《墨梅圖》為例,邊畫邊講解詩配畫的過程。
4、課堂練習: 用水墨畫形式,表達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教師適當給予學生水墨畫技法指導。
5、課堂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並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覽。
教學後記:
學生畫畫時,可以通過創造發揮,自發地找到表達自己情感的方法。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點和提示,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和錯誤,不必忙於糾正,要相信孩子們的出人意料的創造力!
第7課 看新聞,畫新聞(二教時)
教學目標
情感領域: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看新聞的習慣,關注社會、關注世界。
認知領域:根據所看新聞,學會用畫面表達事件,傳達見解。
操作領域:對重大新聞的場面進行有主題的繪畫,畫面表面別具一格。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組織畫面,抓住新聞關鍵,以精彩的畫面表現新聞場景。
教學難點:構圖形式要讓人對新聞事件一目瞭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課前准備:繪畫工具,國內外重大新聞的圖片、圖像資料。
2、教學導入:
觀看圖片資料,師生共同探討最近國內外重大新聞,確定繪畫主題。
(1) 最近有什麼新聞?哪些你認為比較重大?
(2) 你喜歡哪類新聞?怎麼表現?
(3) 學生講述所選新聞的大致內容,討論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3、欣賞:欣賞課本上的范圖,共同分析畫面為何如此生動?並說說你對畫面的理解。
4、 課堂練習:
(1) 構思創作,初步繪制;
(2) 交流創意,互相促進。
學生展示自己的草圖,講述意圖。
第二課時:
1、 組織教學。
2、 交流:學生介紹上節課作業構思,並設想最後的表達效果。教師介紹一些小技法。如:水彩筆「點彩法」、彩色鉛筆「明暗法」等。
3、 學生作業。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作業,使學生作業更豐富生動。
4、 小結:
展評學生作業,學生互評(可評出「畫面生動」獎、「印象深刻」獎等)、教師點評。
教學後記: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因勢利導,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學生能對身邊發生的事關心和思考,有自我獨特的見解。
第8課 作文插圖
教學目標:
情感領域: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
認知領域:使學生學會合作,體驗探究、發現、創作的愉悅與成就感,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
操作領域:了解插圖及其運用,作品設計新穎、獨特。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要求在作文的關鍵段落畫插圖,可畫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畫文中的精彩片段。
教學難點:怎樣用形象來表現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師生共同收集帶有圖文的書籍,准備繪畫工具等。
2、教學導入:
(一) 學生展示收集的圖文資料(雜志、學生讀物等)。
師:這些圖文資料的特點是什麼?(圖文相配合)
師:你們覺得文字中配上圖畫美嗎?為什麼?
(二) 教師展示文學作品。
(1) 放一段文學作品錄音,讓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要求學生可加上自己的聯想來描述作品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2) 欣賞文學作品中配的插圖。
3、欣賞:欣賞課本上的范圖,使學生了解作文插圖的拓展性。
4、課堂練習:
(1) 學生選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的,選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2) 學生構思插圖,鼓勵學生將與眾不同的想法用畫筆表現出來。
5、拓展:除了給作文插圖外,也可先畫圖再構思作文,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
6、課堂評價:形式不拘,自評、師評等。
教學後記:
純粹讓學生作文插圖,他們覺得枯燥,可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換一種方式來學習,寫寫畫畫、畫畫寫寫,會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八年級上冊美術書中梅竹言志里齊白石的梅是什麼樣的求圖。
有好多的!
Ⅶ 寫美術教案要注意哪些問題,該怎麼寫
給你一篇實例你初中美術教案範例:
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
第一課: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一、教學課時:1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二、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與評析,體會自然美和藝術美共同的美感與不同表現方式。
2、能力目標:結合學生自己的觀察、發現,大膽地想像和聯想,幫助學生感受藝術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對春天的贊美,同時抒發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繪畫創作表現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美的發現與追求,對生命與自然的親近,加深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體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交流意識,感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理解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相關知識及其間的關系。
五、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以討論與合作、比賽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藝術家對春天贊美的角度與形式。通過對藝術家的作品與審美價值的了解、探究和體驗,理解不同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
六、教學准備:
1、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有關春天的文學作品、音像資料、圖片、音樂)
2、學生准備:課前預習本課,在課前通過上網、去圖書館查閱等途徑收集、摘錄描寫春天的文學作品片段與詩詞;中外藝術家表現春天的作品圖片;表現春天的攝影圖片及歌曲等。
七、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創設情境,揭題引趣:
師:春天是自然界萬物復甦、生命萌動的季節,更是人們辛勤耕耘、播種希望的季節。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百草吐綠,百花爭艷,百鳥歡鳴,它孕育著生機,萌生著希望。下面,讓我們首先伴隨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一組表現春的攝影圖片一起來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板書課題)
課件展示:散文《春》的朗誦錄音和配景攝影圖片
2、分組討論,闡述春天的特點與美感:
問題(1):自然界的哪些現象向我們傳達了春天的信息?春天到了,可以組織哪些課外活動?
生(1):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春意盎然、春柳葉綠、百花盛開……
生(2):春遊、寫生、植樹……
問題(2):結合課件和自己收集中的詩歌、圖片、音樂用一句話談談你對春天的感受或春天給人一種怎樣的美感?
3、探究、分析春天的象徵意義和表現形式:
問題(1):在一年一度傳統的春節中,有哪些風俗習慣向我們傳達了春天即將到來的信息?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
課件展示:春節時的民俗、生活圖片、民樂合奏《春節序曲》
問題(2):人們為什麼要在春節時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呢?春天象徵著什麼呢?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這些風俗習慣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們總是把春天作為一個美好的象徵,用春天來比喻新的開始和美好的青春。比如形容新生事物蓬勃萌發為「雨後春筍」……
問題(3):還可以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春天?
生:春聯、繪畫、音樂、雕塑、歌曲……
(二)發展認知階段
1、欣賞感受自然美與藝術美及其相互關系:
A、欣賞國畫《春》(現代) 王成喜
課件展示:攝影《梅花》與國畫《梅花》、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的書法與朗誦錄音
師:「春為一歲首,梅佔百花魁。」通過對比以上兩組圖片,談談畫家為什麼要用梅花來表現春天,傳遞春的信息?是怎樣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動聯系起來的?
師:梅花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一探春光,其它的百花也不甘示弱紛紛趕來向春姑娘報道。大自然為我們創造的春天可以說是一個百花園,生機盎然。大家現在可以一邊欣賞一組花卉圖片一邊構思:如果讓你們用這些花卉為題材表現春天,你准備怎樣表現呢?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天花卉的攝影圖片和門德爾松的鋼琴曲《春之歌》
板書:自然美——客觀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現象的美。
B、課件展示:攝影風景圖片《灕江》與畫家白雪石的國畫作品《灕江春》等。
問題:同樣是表現桂林山水的題材,自然美與藝術美有何不同?什麼是藝術美?自然美與藝術美又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板書:藝術美——藝術作品呈現的美。二者關系——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美又高於現實美。
2、造型藝術作品與文學作品表現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點:
A、欣賞墨彩畫《溪》和國畫《初春》
課件展示:攝影圖片《春柳》與國畫《溪》、《初春》、童聲音樂《春》
師:「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冬雪消融,小溪潺流,碧綠清澈,在微風的吹拂下漾起道道波紋,嫩柳生機萌動,這一切都傳遞著春的消息。湖濱春柳吐綠,魚民在美好的春光里忙忙碌碌,魚舟來來往往,一片繁榮景象。多麼富有詩意的畫面呀!
B、欣賞國畫《梅石溪鳧圖》 (宋) 馬遠
課件展示:Flash動畫《梅石溪鳧圖》、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朗誦錄音和解析
教學設計:Flash動畫演示梅花怒放、群鴨戲水場景,點擊梅花、群鴨局部放大,對比攝影梅花、鴨子進一步認識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感受文學與藝術不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一組自然界蜂蝶、小鳥、昆蟲迎春、鬧春的攝影圖片和音樂《鳥鳴》、女生合唱《春遊》。
C、欣賞國畫《春雨江南圖》 (現代) 李可染
師:每逢看到春雨,農民伯伯總是說:「春雨貴如油」!我們要說,春雨美如畫!而江南的雨景,無論是在畫家的畫中,還是在詩人的筆下,都別有一番情趣,意境深邃幽遠。宛如蘇軾《望江南》詞意「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的寫照。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雨的攝影圖片、杜甫《春夜喜雨》朗誦錄音和背景音樂《春遊》
D、欣賞雕塑《春風》 (現代) 張德峰
課件展示:雕塑《春風》、音樂《望春風》、艾青散文《春姑娘》的朗誦錄音
師:散文中描寫的「春風」與雕塑《春風》表現的春風有何不同?
生:散文是以「春風」寫「春風」,雕塑《春風》則是將無形春風、春天有形化、具體化,刻畫成三位青春少女,像春姑娘一樣飄然而至,似乎看得見、摸得著,但也同樣充滿了美妙的詩意感受。
(三)課堂練習
請學生挑選自己熟悉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詞,簡短交流、思考後,用語言描述自己如果用繪畫來表現的畫面效果。例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等等。
(四)結束延趣、課堂小節階段
課件展示:一組畫家描繪的有關春天的作品背景音樂《湖上春來水沉碧》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一起感受了春光,暢想了春天,同時也放飛了理想與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不僅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把握青春,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去學習、去創造看看
Ⅷ 大班美術教案有哪些
一下列舉三個方案作為模板:
方案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圖形想像畫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圖形展開想像,發展幼兒的想像能力。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
3、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圖形王國」場景布置
2、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
3、各種剪好的圖形(蠟光紙)、畫紙和膠水人手一份、抹布
活動過程
一、參觀「圖形王國」的畫展。
1、教師:小朋友,圖形王國今天舉行畫展,裡面的畫非常特別非常漂亮,每一幅畫里都藏有一些圖形,
圖形王國的主人聽說大×班的小朋友很棒,所以想考考你們,看你們能不能找出畫里藏著什麼圖形!好了,我們出發吧!
2、參觀時可與幼兒小聲討論,引導幼兒發現藏在裡面的圖形。
自由討論:你最喜歡圖形王國里的哪一副畫?它是由什麼圖形變出來的?
3、總結:小朋友都很厲害,能夠發現圖形王國里的畫都是由三角形、半圓形、圓形和正方形變出來的。
二、觀看多媒體,擴展幼兒思維。
1、出示三角形的蠟光紙
提問:三角形除了變出圖形王國里的東西外,還可以變出什麼圖形呢?
(依次出示半圓形、圓形、正方形)
2、讓我們看看電腦里這個小畫家把這些圖形變出了哪些漂亮的東西呢?
(打開多媒體,觀看課件。)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小朋友,圖形王國的主人邀請小朋友來當小畫家,用各種圖形添畫出更漂亮的東西,
然後把你們的作品展覽在圖形王國里,給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師參觀,但是圖形王國的主人說他有個要求:
就是小朋友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圖形要用膠水貼在自己的畫紙上再用蠟筆添畫,
如果手臟了可以在桌子上的抹布上擦一擦,畫好了就可以把你的作品掛在圖形王國去了。
2、讓幼兒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自由創作,同時了解幼兒意圖,啟發幼兒大膽想像,鼓勵幼兒獨特表現。
四、展示與體驗――參觀「圖形王國」
1、教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的第二期畫展開展了,讓我們和我們的老師一起去參觀參觀吧!
2、參觀完畫展後,提問:
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可以告訴我嗎?你為什麼喜歡這副畫?
(幼兒作答)
3、老師給以簡單及鼓勵性的評價。
今天小朋友的小手都很巧,每副作品都很棒,圖形王國的主人也說要謝謝大×班的小朋友,
他說以後還要請你們幫忙出畫展,你們願意嗎?
那小朋友下課後還要動動腦筋,想想這些圖形還可以變出什麼樣更有趣的東西來。」
方案二: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花花綠綠的糖紙
活動目標
1、大膽地運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塗色練習。
2、能用多種方法包紮「糖果」。
3、能進行積極、健康的交流活動,表現出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的品質。
活動准備:各類糖紙、糖果,剪刀、膠水,紙巾,橡皮,每人帶一顆糖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之間友好的互贈糖果,吃糖果。
在音樂聲中,幼兒把自己帶來的糖果送給自己的好朋友,並可以說一句祝福的話。
二、展開
1、糖果吃掉了,還剩下什麼呢?(糖紙)
2、讓學生們把剛剛剝下的糖紙整理平整。
3、看一看,糖紙好看嗎?想一想,糖紙好看在哪裡?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美麗有趣的花紋圖案。
4、欣賞各種包裝的糖果。
糖果都有哪些包裝?包紮、捆紮、粘貼。
5、欣賞各種糖紙(平面、展開的)
6、剛才好朋友送你的糖果已經被吃掉了,現在我們自己來設計包裝一顆糖果回贈給你的好朋友吧!(你有很多朋友的話,可以多設計一些)
7、學生設計製作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塗色,嘗試包紮糖果。
比比誰的糖紙最漂亮,誰的包的糖果最精美。
三、結束
展示、回贈。
方案三: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花園里的故事
活動目標
1、會合理布置有關花園內容的畫面,能大膽構圖並具有一定的情節性。
2、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想像力,大膽表述花園里所發生的故事。
3、對繪畫塗色感興趣,具有較好的表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活動准備
1、花朵、昆蟲圖片若干。
2、記號筆、油畫棒、作業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分別出示:花朵、昆蟲……)
2、提問:小瓢蟲飛到花園里來干什麼呢?
3、聽瓢蟲自我介紹的錄音:
我是小瓢蟲,昨天我看見花蝴蝶在花園里快樂地飛來飛去,高興極了,
所以我也想來看www.qinzibuy.com看美麗的花園,順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4、教師:原來小瓢蟲是來找朋友的,花園里真美麗,還有哪些動物也會到花園里來玩呢?
花園里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二、提出繪畫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園里發生的故事畫下來嗎?
2、要求:畫時先想好花園里有那些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花朵,哪些小動物在花園里快樂的玩耍,
注意畫面的布置要合理,塗色要均勻,畫完後編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三、幼兒作畫。
1、老師巡視指導。
2、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構圖、選色。
四、評價作品。
1、你覺得哪個花園最美麗?為什麼?
2、你的花園里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
活動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訂成一本大書,封面寫上「花園里的故事」供幼兒日後翻閱、欣賞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