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美術粽子教案

美術粽子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7 19:12:22

❶ 美工 纏繞綵線粽子 教案

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各種習俗。(知識)
2、學慣用包紙粽的方式來慶祝端午節。(技能)
3、在活動中運用自己的方法創造性的包紙粽。(創造性)

重點

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各項習俗

難點

想辦法把「米」包進「竹葉」裡面不漏出來

准備

物質准備:彩色紙條、線若干、一串做好的紙粽,雙面膠,掛紙棕的彩條,端午習俗視頻、製作粽子步驟圖。
經驗准備:活動前學會唐詩《端午》,幼兒活動前和家長一起了解端午的來歷,習俗。






一、 提問引入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幼兒:端午節)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啊?(為了紀念屈原)你怎麼知道的呢?(爸爸媽媽講的、電視上看的,還有唐朝文秀的詩歌為證、、、大家一起念兒歌)。
2、端午節人們會做什麼事情呢?(請幼兒舉手回答:劃龍舟、吃粽子、掛艾草、、、、、)
3、全國各地的人們慶祝端午節的做法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看一下人們還有哪些方法來慶祝端午節。
(幼兒和家長一起觀看視頻,了解端午節的一些基本習俗。)
二、我們慶祝端午——包紙粽。
1、我們這兒最常見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你吃過粽子嗎?吃過什麼味道的粽子呢?(幼兒自由說一說)
2、出示包的一串紙粽。
這是什麼?請幼兒觀察粽子是什麼形狀的?你會包粽子嗎?(請個別幼兒拿著彩色紙條和碎報紙講解,教師適當的補充,然後家長和幼兒跟著做粽子的圖片一起練習一遍)。
我們桌子上有米,有彩紙,有線,有雙面膠,我們一起來做五彩粽吧!
請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包紙棕,我們來比賽一下,看哪一組的家長和孩子們包的紙粽子最多,包得最好(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紙粽(背景音樂:古箏、琵琶等古典音樂)。
教師解說詞: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元宵節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傳承,因此,我們設計了今天的這個活動,希望通過家長和孩子們親自了解和參與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包紙棕,呆會還有劃龍舟活動,感受和體驗傳統節日的快樂,同時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幼兒園教案反思 粽子香袋

教學目標: 1、帶孩子們一起感受賞雪、玩雪的快樂。 2、通過觀察,讓幼兒了解雪花的特徵。 3、通過折、剪,促進幼兒小肌肉群的協調發展。 教學重點: 讓幼兒掌握三等分對折的方法。

❸ 關於小班端午節包粽子、做龍舟的教案

活動名稱:快樂端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綵線、端午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為什麼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裡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裡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裡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准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

❹ 小班手工《彩色粽子》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版葉、糯米等包成的。權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准備:
1.粽葉、糯米、棉線。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隻。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徵。
★指導語:粽子是什麼樣子的?聞起來有什麼味道?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製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指導語: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麼包?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❺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游戲的快樂。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活動准備:PPT、3隻粽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劉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麼故事呢?

2、出示PPT,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小結:猜了那麼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個什麼故事呢?我們來看看。

二、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

——吃過粽子嗎?什麼味道的?(豆沙、肉、蛋黃)

小結:原來粽子裡面可以包各種各樣的餡兒,那你們知道什麼時候要吃粽子呢?

2、簡單講述粽子的來歷: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要吃粽

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大家要記住哦。

3、——那麼《粽子里的故事》會講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分段觀看PPT,欣賞故事,

(在密密的樹林里——也就不能把找來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了。)

——那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看看老奶奶是怎麼做的。

5、繼續欣賞故事(老奶奶采來一把箬葉——誰就能講出有趣的故事來。)

——原來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能講故事。

6、松鼠圖片

——誰來了?小松鼠來干什麼,小松鼠吃了粽子講出故事了嗎?

小結: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講不出來
7、狐狸圖片

——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講出故事來嗎?

小結: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講不出來。

8、繼續欣賞故事(接著——只好搖搖頭。)

小結: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麼辦呢?真著急。

9、繼續欣賞故事(小松鼠,小狐狸——她一定把這些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

小結:粽子裡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三、「吃」粽子

1、——老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劉老師帶來的粽子也很神奇,來吃吃劉老師帶來的粽子,講講劉老師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聽話(「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誰聽見了奶奶用了哪兩樣東西包粽子?(箬葉、米)

——誰能把故事裡說的什麼樣的米、什麼樣的箬葉講清楚?

3、出示粽子二:悄悄話(「我愛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悄悄話是什麼意思?(輕輕講,用心聽)

(——為什麼會傳錯?悄悄話是很難的,要用心聽、仔細聽、游戲才能玩下去,我們等會兒到教室里繼續玩。)

4、出示粽子三:祝福(互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我們馬上要離開幼兒園,離開我們的好夥伴,上小學去了,那你有什麼祝福的話要跟好朋友說嗎?

——你收到了什麼祝福?你祝福了誰?

四、延伸

——孩子們,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粽子,聽奶奶講講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講給奶奶聽

閱讀全文

與美術粽子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