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三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教學目的:使學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一種美德;
從專小培養愛勞動的好習屬慣;
減輕父母的負擔,增強勞動觀念。
教學重點: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掌握勞動的技巧。
教學難點:經常做家務
教學過程:
一、 導言
同學們這節心理健康講座,我們共同探討如何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二、質疑
1.你們在家裡做家務嗎?經常做嗎?
2.能夠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舉例說明
三、表演
具體內容:星期天,小華在家裡幫助媽媽擦玻璃,費了很大的勁,才把整個房間的玻璃都擦完了,心裡特別高興,可是媽媽看見了,卻責怪她說:「玻璃擦得不幹凈,不讓你做的事,就別做,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
討論:(1)小華和媽媽的做法對嗎?
(2)不對的地方應怎麼做?
四、小品
具體內容:奶奶正在打掃衛生,小剛放學回來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給我拿飲料。」奶奶趕緊說:「好好好,我馬上給你拿去」。
討論:小剛的做法對嗎?他錯在哪裡,他該怎麼做?
② 小學三年級交通安全教育課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什麼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義和重要性,明確每個人都要牢固的樹立安全意識;明白一個人的安全每天都是從零開始的。
2、通過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實際行動遵守交通規則,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學過程
一、上學放學路上。
教師語:同學們,你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走馬路;都有要經過「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當你行進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過往的車輛;是否用心觀察地形呢?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在日常生中應注意什麼。
(一)學生途經情況分析。
我們班共有56名同學,家住坦頭或其他村的比較多,路經多個「十字」路口、「三叉」路口、急轉彎和上下坡,地形比較復雜,而且路面只有4.5米寬水泥硬化的鄉村公路,這條公路每天運木頭的車輛、聖農車、班車、拖拉機、摩托車等流量較大。因此,同學們每天如掉以輕心、存在僥幸心理的話,隨時都會發生交通故事的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問題。
1、道路行駛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黃帽,不能隨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不能互相並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戲。
2、不能追逐車輛或向車上投擲物品,如:石子、泥團、飲料瓶等,不能隨便搭乘過往的車輛。
3、有的同學除了走公路外,還要沿河走,山路內側靠山、外側沿河,路面寬約2.5米,偶爾有運木頭小型農用車、摩托車行使。所以家住其他村的同學要特別小心,除了用眼外還要用耳,彎道處要先聽再行,沒有聽到車聲都要靠山邊行走,雨天必須要派人來學校接。
4、通過「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學,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個環節」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過。
5、帶領全班同學到校門口的路口進行實地觀察並演練。
(三)課堂發言。
1、由學生自由發言講路上經歷,讓他們自己表述存有安隱患的地方。並說說自己是怎麼做的。
2、請同學們自己發言相互評議誰在要路上做的好,誰做的還不夠。
3、今後該怎樣做。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安全重於泰山、平安是福、要珍愛生命、安全從小事做起,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
教師語:同學們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那麼這節課就「行」來談談。
(一)在我們這里行有步行和乘車兩種,隨著現化道路交通的飛速發展,如今我縣「道路硬化」村村通已基本普及,人們出行幾乎選擇乘車或騎摩托車。我們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出門少不了乘車,下面就圍繞這一話題來談「乘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我們節假日去城裡買學慣用品、購買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監護下,只能乘坐班車或專線車,不能乘坐超載車。在車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萬不可將頭或手伸到窗外,特別是兩車交會時更不將頭伸至外觀看。
2、乘車時上下車要讓車子停穩後,才能上下車,心須要養成先下後上的習慣,遇到老人或孕婦要主動讓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車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傾、手要抓牢車架,並要隨時提醒騎車人不能太快,彎道時一定要減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車;騎車時不能接聽手機、更不能打手機,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測。
4、嚴禁小學生騎自行車上路、絕對不準載人逛路。
5、如節假日進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橫穿街道時一定要走斑馬線,並要左右觀看待沒車時快速通過。
(二)課堂議論。
1、讓全體同學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想法。
2、學生之間可互相補充,對照自己的不足,還存在什麼安全隱患。
3、談談你們耳聞目睹發生的交通事故,並引導學生知道小心能行萬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終生呵護的道理。
(三)教師總結語
仔細觀察一下,我們身邊是不是還存在類似的不安全的角落?做好以下記錄:
1.我發現了( )不安全,因為( ),我建議( )。
2.我發現了( )不安全,因為( ),我建議( )。
3.我發現了( )不安全,因為( ),我建議( )。
③ 求小學三年級生活、生命與安全下冊全冊教案和教學計劃
一填空1、( 植物)、(動物 )與人類一樣都是生命。我們要(關愛、善待)植物和動物,也要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2、動物、植物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是(生命),他們與我們朝夕相處,是我們的(朋友)。3、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凝結了家人多少的(關愛和付出)。4、從(出生、成長再到死亡),這是我們生命發展的必然過程。對每個人來說,這個過程的長短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很早就離開了人世,有的人卻能成為老壽星。5、事情做錯了,可以(改正)重來。我們的生命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6獻出(愛心),延續(生命)。7、生命是(寶貴的),但有些人卻不幸患上了(疾病),身體受到(損傷),生命受到(威脅),如果健康人獻出一份(愛心),就可以使他們的生命質量得到(提高),生命得以(延續)。8、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愛惜生命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我們從小(愛惜)它,就能工作的更好,生命存在的時間也就能更長。9、身要(健),需(鍛煉)。良好的(體魄)是鍛煉出來的。10、無論在學校上學還是出門旅遊,我們都有可能受到(意外傷害)。11、我們與(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既要做到(熱情大方、懂禮貌),又能保護自己,不(上當受騙)。12、公共場所是我們遊玩、活動、穿行的(公用)空間,這里往往人多物雜,一個小小的無意行為,可能就會引起(危險)。13、火警電話是(119),報警請拔(110),病人急救請拔(120),交通事故請拔(122)。14、日常生活離不開(錢)。懂得如何花錢,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15、聰明的消費者(會選擇、會取捨)。16、我們想要的東西可多了,可是錢總是有限的。消費者應(學會選擇),(學會放棄)。17、花錢的學問可大了。花錢買的東西超過了人們的正常需求,是一種(浪費),為了省錢該花的錢不花不叫(節約)。18、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購物方式)也發生了變化。19、買東西的時候可以(貨比三家),買(價廉物美)的商品。20、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日)。21、我們買到假冒商品,可以(投訴)。22、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你的手是(關愛);說話做事多替鄰里鄉親想想是(理解);主動承擔公共事物是(責任感)。23、(老人),(殘疾人)和(貧困人)群需要(關愛)。24、鄰里之間重在(和睦友好)。25、理解老人的心思,既容易也不容易。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用心去體會了)。26、(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好傳統,也是(人類文明)的表現。27、30億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現在地球上的動物有(150)多萬種,植物也有(40)多萬種。(地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有生命的地方。28、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人在(65歲)以前算中年人,(65歲至74歲)算年輕的老年人,(75歲至89歲)才算正式的老年人,(90歲至120歲)算高齡的老年人。按照生物學原理,人能夠活到(100多歲)。29、呵護我們的身體,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30、火災發生時,除了(自救)和(救人)以外,還要正確運用一些(滅火方法)來減緩或防止火勢的蔓延從而降低危害的程度。31、家庭收入的種類很多,除了(固定的工作),(勞動所得外),有的家庭還有別的收入來源如(打工)、(炒股)、(稿酬)、(儲蓄)等等。32、盲人靠(觸摸盲點)來辨別錢幣的面值,聾啞人之間主要靠(手語)交流。雙腿癱瘓的人出行靠(輪椅)幫忙。33、一些鄰居間的小事,也可能引起法律糾紛。解決這些問題是(有法可依)的。34、、(社會)是大家的家,社會上的一些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每個人都有(義務)去完成它。二、簡答:1、我們為什麼要關愛和善待動植物?答:作為生命,植物和動物與人類一樣,需要愛;作為朋友,它們給我們帶來了美麗和歡樂,所以我們要善待它們。2、你知道哪些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哪些是不良的衛生習慣?(13頁)3、生活中的陋習有哪些? (15頁) 4、你想怎樣鍛煉身體? (16頁)5、人們常說「不幹不凈,吃了沒病,」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14頁)6、如何使用乾粉滅火器滅火? (38頁)7、吃質量不合格的食品,我們的身體健康回受到影響,那麼在選購食品時,我們尤其要注意看包裝上的什麼呢? (61頁)8、買到不合適的東西怎麼辦? (62頁)9、尊老敬老在我們的國家主要表 人教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測試卷班級:_____ 姓名:_____ 成績:_____一、 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我們的( )是寶貴的。它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了。2.人在( )歲以前算中年人。3.我們的生命是( )和( )給的,所以它不只屬於我們自己。4.我們挽救他人生命最常見的方式是捐獻骨髓和( )等。5.. 該安全表示我們經常在( )地方看到,它提醒人們要( )。6.報警請撥( );發生火災請撥( );病人急救請撥( );交通事故請撥( )。7.消費者權益日是在每年的( )月( )日。8.現在,家庭收入的種類越來越多了,除了固定的工作、勞動所得,有些家庭還有別的收入來源,如打工、銀行利息和( )等。9.我們周邊的購物場所 有超市、專賣店還有( )等等。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1.我們對待自己生命的態度應該是( ) A 父母總批評我,我不好好吃飯了,生病了就讓他們擔心。 B 他們寵著我,我就對他們也好點。 C 我是他們的希望,我要為他們好好學習、成長。 D 命是我自己的,我愛怎麼活就怎麼活。2.叔叔最愛和朋友去野外抓蛇烤著吃,我說( ) A 野生動物傳染疾病,不要吃 B 蛇太可怕了,吃就吃吧 C 吃蛇不吉祥會遭報應的 D 小心點,別讓毒蛇咬了3.選擇食品主要看( ) A 保質期越近越好 B 食品配料越豐富越好 C 價格越低越好 D 包裝袋越漂亮越好 4. 交通燈中表示通行的顏色是( )A.紅色 B.綠色 C.黃色 D.紫色5.下列哪種心情有益於我們的健康?( )A.生氣 B.悲傷C.開心 D.痛苦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 白紙很乾凈用它包食物一定沒問題。( )2. 奶奶說「不幹不凈,吃了沒病」。( )
④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
你覺得家鄉人有什麼特別的生活習慣?有什麼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