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美術中秋節詳細教案怎麼寫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字數限制,後面的發圖,可以用文字掃描得到上面的文字。
詳細教案: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2018年9月25日
三、活動准備: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八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 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
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
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小結: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老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
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
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引導學生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等。
老師: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學生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老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
② 小班美術教案秋天的落葉
活動目標
1、有目的地觀察樹葉上不同的顏色,感知秋天樹葉色彩的變化。
2、嘗試在樹葉上較均勻地塗色拓印。
活動准備
1、黑色卡紙,淡黃、橘黃、咖啡、淡綠、大紅等水粉色,小毛筆。
2、兩個盒子:
一盒各種樹葉、一個准備放置已拓印過的樹葉的空盒。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冬天來了,大樹上還留著最後幾片樹葉,准備和我們告別,看,它們來了。(出示不同的樹葉)
1、逐一讓幼兒說出不同的樹葉像我們生活中的某一物品。
2、分辨這些樹葉有哪些顏色?尋找桌上相應顏色的顏料?
二、引導幼兒探索樹葉拓印的方法
1、觀察教師示範。
(1)出示一片樹葉,以樹葉的口吻說:「我的身體有兩個面,一面是正面,一面是背面,正面比較光滑,顏色比較深,你們可要在我的背面沾上顏料,誰來找一找哪面是背面?」(請幼兒摸一摸感受背面的葉脈)
(2)現在樹葉要選擇喜歡的顏色(紅色),思考在樹葉的正面沾上顏色,還是在樹葉的背面沾上顏色呢?(背面)
用拇指扶住樹葉的葉柄,這樣塗顏色時手就不會臟了,背面朝上,輕輕放在桌上,從上到下排著隊一排排地塗顏色(在塗時故意留空白)。塗完了嗎?(沒有)噢,把樹葉全部塗滿,不要留空白。
(3)塗好了,把樹葉輕輕地放在黑紙上,不能移動,用手按一按,邊說「樹葉樹葉站站好,不要動,一、二、三」,把手移開,哈哈,拾到一片樹葉啦,漂亮嗎?樹葉身上還有顏色,怎麼辦呢?(幼兒出主意)再換個地方印一印吧!(引導幼兒把樹葉朝不同的方向印)
2、請數位幼兒分別嘗試換一種顏色,來玩一玩,其他幼兒一起講步驟。
3、共同數一數我們已經拾了幾片樹葉。
③ 秋天的植物小班美術教案
秋天的植物要事先設定好畫哪一種,可以是菊花也可以是楓葉,可以先對小朋友提問秋天的植物有哪些,然後問是什麼樣的什麼顏色等,然後就可以教畫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