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韻律美術教案

韻律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7 05:51:43

❶ 高考美術題用鑰匙表示韻律怎麼畫

要畫好美術高考色彩靜物畫,初學者須先從素描學習入手,經過一階段素描訓練後再畫色彩寫生,一般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與條件:一.簡明扼要的色彩知識;二.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三.易掌握、收效快的表現技法;四.水粉寫生畫容易產生的弊病;五。應考須知。分述於後:

一.簡要的色彩知識
(1)沒有光就沒有色。光是一種電磁波,物體呈現出的豐富色彩是由於不同質的物體對光波有選擇性的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形成,光波本身沒有顏色,人類產生色彩感覺是光波通過我們的眼睛才得於感知的。因此,我們認識色彩首先要樹立沒有光就沒有色;健全的眼睛才能正確感知色彩;物體本身沒有固定不變的顏色的觀念。
(2)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空間色相互間的影響與作用是色彩變化的重要依據,一般規律是:亮面受光源色的影響較明顯;中間面接近固有色;暗面受環境色的影響明顯;空間色是指物體距離不同,色彩也發生變化,一般愈遠色彩就灰、冷、弱趨向統一。
(3)冷暖是色彩的靈魂。色彩關系主要是指的物體的冷暖關系,一般把紅、黃類色彩稱暖色;藍、綠類色稱冷色。而在同類色、相似色中又有冷暖之別,這都是在相互比較下而鑒別的,灰色和白色各自相互比較又有冷暖傾向之分,決不可孤立的、機械的認識與對待。寫生色彩的冷暖規律是:同一色相受光面冷,背光面亦偏暖,中間面及明暗交接面最接近物體本色;暖色為進色,冷色為退色,同一色彩近暖遠冷,近鮮遠灰;而物體投影的冷暖傾向應根據光源色、鄰近色及著影物的色彩諸方面的不同關系而定,或深或灰都應有冷暖傾向。
(4)補色對比,如果兩種顏色混合後形成灰黑色,這兩種顏色就為互補色(在色環上直徑兩端正對的一對顏色)。補色關系實際上也是一種冷暖對比關系,在色彩語言中最具奧秘,最有趣味,最有力量的東西正是這種或顯著直接或微妙含蓄的補色關系。色彩的感覺是人的精神、生理、心理學上的真實,它同色彩物理學上的真實是有區別的,這里我們應了解色光三原色及補色與顏料三原色與補色的區別與聯系。色光的原色與補色是一種物理真實,而在繪畫中,最終表現我們對色彩感覺的實體是顏料,而顏料混合後的視覺效果及補色關系的確立,恰好符合人的視覺生理、心理的感知實際,因此熟知與掌握顏料的使用、調配及冷暖排列有序的色環,進而確定無數對補色在實踐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牢記這一段話:「當人眼看到一色時,同時就產生了潛在的需要有相應的補色來平衡,如果沒有這種顏色,視覺就會自動的將它產生出來。」當畫面上各種色塊同時並列時,當物體受光、背光面較為明顯時,當各種灰色與鄰近色彩並列,不易辨別微妙的色彩傾向時,想想這段話,就能使你敏銳的發現色彩的微差。當然,在寫生中正確的運用補色原理,並不是專指「加強」,從另一方面講「和諧」是美的最高境界,「和諧」拯救了色彩。為使畫面產生協調的美感,還要有分寸的制約補色關系,如互補色組成的色調要注意麵積、鮮灰、明度的搭配,從對比中找出協調的因素,從光源、環境、空間、固有色的相互影響中,或根據突出主題的需要.適當加強和削弱補色的對比效果,決不可公式化,概念化的運用這一色彩原理。
(5)色彩畫要准確體現色彩三屬性:色相、明度、純度。講色相,就是要敏銳、准確的辨別常用的幾十種顏色相貌的差異,尤其是同類色、類似色的冷暖差別,這樣,在調色時就能得心應手的調出所要的色彩,有效的避免灰、臟、粉、生等弊病;講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或稱素描關系。明度有二個含義:一是物體因受光角度不同產生的明暗層次;二是色彩本身就有深淺,在這里尤其重要的是避免明度的雷同,一般的說,一幅畫的最深最亮處往往只有少數幾處,一幅好的色彩畫如果拍成黑白照,也應是一幅好的素描。須知,一張畫的明暗對比關系,往往決定這張畫的整體效果,色彩畫也是如此,決不可忽視;講純度,就是注意色塊的鮮灰配置。水粉畫中不適當的運用白色、黑色或冷暖色相調配時比例不恰當就會造成灰、粉、臟的弊病,相反,過多的使用純色又會是畫面出現生、花、缺乏空間與色調等弊病,應記住:在寫生中,要使畫面鮮明、生動、有力,用純色不可過多, 因一切都在空間中。
(6)色彩的魅力在於調子,調子也稱色調。是指一幅畫大的色彩傾向和深淺類別,從明度上分有深調子、淺調子、灰調子等,從色性上分有冷調子、暖調子,中間色調子等,從色相上分有紅調子、綠調子等,結合起來講,又有以對比為主的調子,以協調為主的調子等。總之,組織色調是畫面處理的關鍵課題,靜物寫生的色調常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統一的光源影響;組成靜物畫的主要色塊的深淺、冷暖不同的固有色及面積的大小等。在以對比色調為主的畫中要特別注意對比雙方的面積對比及純度、明度對比,也可在其間採用中性色加以點綴間隔於不同色相之間,也可尋求一些共同色素等;而以協調為主的靜物又要注意色塊的冷暖傾向與純度的對比,藉以加強畫面的色彩感;以灰調為主的畫面則要注意不同灰色的微差等。總之,靜物寫生的總體色調(大調子)是由各部分色調的合理配合的結果,而局部色調的價值在於微差,沒有總體調性的畫面將是雜亂無章的顏料的堆砌。

二.正確的觀察方法
觀察是一種思考方式,觀察就是發現,就是如何「看」。首先,要改變常人的兩種視覺習慣:一是眼睛睜得很大,力求看清楚所有的東西;二是著眼點主要在細節上。要學會整體觀察,加強整體觀念,其主要含義:學會概括取捨,突出調子的表現;處理好虛實關系。具體的觀察方法應掌握以下幾點:(1)同時看到描繪對象全部;(2)聯系著看(看光源、看基本色、看環境、看前後空間層次等);(3)對比著看(比色相、比明度、比純度、比冷暖、虛實等);(4)眯著眼看,輕視看細節的清晰度,使色彩與形體概括、整塊;(5)重視第一印象,通過第一感覺,迅速確認總體調子的傾向、黑白灰色塊的分布構成(尤其最深、最亮點在何處)、較鮮明的色在何處、白色與灰色的冷暖傾向、受光與背光的冷暖關系等。「一眼看全,聯系的看」是整體觀察的基本原則;「對比地看,眯著眼看」是整體觀察的最佳途徑;「第一印象」是整體觀察的精靈所在,活力的閃光。反之,局部的、個體的看就會謹毛失貌,主次不分,無從下手。

三.易掌握,收效快的表現技法
會看是會畫的前提,看法國雕塑家羅丹說:「記著,並且好好地記著,一件真正完美的作品,沒有任何一部分比整體更加重要的。」
1.水粉作畫過程的幾個先後:(1)先深後淺一一一般作畫先從主體物的暗面或深色畫起,進而畫灰面、亮面,這樣色彩容易比較;(2)先薄後厚一一鋪大色調,用色宜薄,類似水彩畫法,這樣,可畫得快些,既是不準,也容易修改,深色畫薄些,容易表現空間;(3)先簡單後豐富一一開始鋪大色調,主要抓基本色相,調色種類不可多,要概括,然後通過多層的深入刻畫,使色調逐漸豐富微妙;(4)先大後小一一先畫對色調影響大的色塊或主體物的色調,也可先畫色感鮮明之物,把握大的色塊,以此為准,通過比較畫准其它部分色彩;(5)先色後形一一開始不要因形的制約而謹小慎微,應大膽的憑第一印象,迅速鋪出大的色彩印象,隨著作畫的深入形色兼顧,主次分明。
2.一般的作畫步驟:(1)構圖起稿一一構圖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一張畫的成敗,決不可草率從事,首先要講究構圖的形式美,如:主次分明、均衡照應、疏密聚散、節奏韻律等。變化統一是構圖的基本原則,色彩畫的構圖還要重點從形與色的整體結合上精心設計,如:突出主調色,注意冷暖色塊的交插呼應;寫生的視點一般應高於靜物,使畫面下方留出一定空間,使布局有縱深感;主體物不能擺在正中應在畫面中心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上;組成畫面的各物體、色塊要有聚有散;物體不可畫的過大或過小,避免堵塞與空白過多等,起稿時,初學者先用鉛筆後用重色肯定,熟練後,可直接用深色起稿。(Z)鋪大色調一一要有激情,膽大而不失形,不要謹小慎微,重視第一印象,從主體畫起,全面鋪開,筆筆相扣,一氣呵成。用大筆,可畫得快些,珍惜感覺最好的時間段。(3)深入塑造一一要多看少畫,強調一個「准」字。深入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主次分明,區別對待,有虛有實,有鮮有灰,在趣味中心上多下功夫,以少量的細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個階段要始終注意保持第一印象,不要輕易否定已鋪好的大色調。(4)統一整理一一把畫放遠些來看,從埋頭塑造階段跳出來,使感覺回到最初的印象。整體調整的著眼點,首先是空間層次的表現,加強虛實、鮮灰對比,把畫碎、畫花了的地方統一起來,藉以突出主體;其次用加深、提亮的辦法,加強物體的體積感、重量感,糾正「灰」與「粉」的弊病。經過調整,畫面就會為之一振,呈現出好的效果。
3。調色與用筆技巧:(1)只有了解與掌握顏料中各種色相的獨特面貌及相似色別間的微妙差別及混合效果,才能以較少的顏料品種,調出你所需要的色彩來,建議學畫色彩前,先畫畫調色表。(2)不同色相混合時,要有主有次,不可調得太勻。(3)「灰」色微差的調試,顯示著畫家的分寸感,微妙雅緻的色彩,是通過灰色傳達的。調有傾向的灰色,如用互補色相調時,要注意不能等量。(4)水粉畫中,白色作為調色媒體,常常用得較多,但一定要合理使用。一般來說,深色的暗面不加白或少加白,畫較亮的顏色時,將白與其它色相相混合可避免「粉」氣。(5)大膽用筆用色,只有將顏色畫到它的色彩環境里,顏色才能成為「色彩」。靈活運用多種調色、用筆手法,一般先在調色盒內稍加調合,再往紙上畫;也可蘸上顏色後直接在畫面上與別的色相調混;還可用點彩的手法,使不同色並置,遠看產生色彩空間混合的效果;有時也可用薄色相罩的技法等,根據表現的需要,可吸收油畫和水彩的某些技法,靈活掌握。(6)慎用易「泛」的顏色。如:玫瑰紅、紫紅、黑色等,尤其在畫淺灰色調時,更要預想到干後的效果。(7)用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描繪過程中,筆觸隙間自然形成的空白、飛白,如與周圍色彩產生微妙關系,就應保留「空白」,這樣可出現生動之感。
4.水粉色的干濕變化與「泛」色問題:水粉色在濕時深而鮮明,將干未乾時色更深,干後又變淡,認識這一變化。在畫時可適當的畫深些即「寧深勿淺」;水粉色中像玫瑰紅、紫色、黑色易泛色,在其上覆蓋時,一時看不出來,干後又泛上來。初學者不易把握,要正確把握這一性能應注意以下幾點:(1)第一層色宜薄;(2)覆蓋時宜厚;(3)底色已畫厚可洗掉或待干後再修改;(4)慎用玫瑰紅等色。

四.水粉寫生畫容易產生的弊病
1.灰——產生的原因:一是黑白灰對比不夠;二是不注意色彩的純度的對比。糾正的辦法:加強素描關系;通過純度對比,對鮮明的顏色適當強調。
2.粉——產生的原因:不能合理使用白色,暗面或深色加白有些多;在畫較亮色時,過多使用純白,而沒調合其它色相;在畫白色物體時,固有色觀念強也是畫粉的原因。糾正的辦法:合理用白色, 暗面不加白或少加白色。如果大面積的色塊畫「粉」了,快捷省事的糾正辦法是用不加白的顏色在粉底上薄罩一遍,就可改觀。
3.臟——產生的原因:看不準色彩傾向,調色種類過多,沒有主次;尤其在深入刻畫時不能保持最處的印象,反復修改,越畫越臟。糾正的辦法:看準色彩傾向,用較厚的顏色覆蓋畫臟之處,不可重復過多。
4.生——產生的原因:是固有色觀念太強,忘記了條件色與空間的影響。糾正的辦法:加強調配灰色的能力。
5.畫麵塑造「力度」不夠——產生的原因:一是形體的塊面觀念不強,色階過細,畫得過「園」;二是色感不強,缺乏色彩的沖擊力,用筆猶豫不定,磨磨蹭蹭也導致以上毛病。糾正的辦法:下筆肯定、果斷,用色造型要寧方勿園,敢於用漂亮的色彩。
6.「碎」、「花」、處處清楚——產生的原因:觀察方法不當。局部刻畫,只注意細節而忽視整體。糾正的方法:加強整體觀念,重視統一整理;學會概括取捨,注意虛實處理,增強空間觀念。
7.焦躁、膩——產生的原因:用筆用色缺少變化或畫得過厚,難於深入。糾正的辦法:注意用筆干濕薄厚變化。

五、應考須知
1.快速作畫的要點:在掌握上述寫生步驟的基礎上,考前訓練中要穿插進行模擬考試,訓練快速作畫的能力,以適應考試的要求。一般畫慢的原因是:①謹小慎微,不敢大膽下筆。②用色過厚,修改時用筆不當,「泛」色問題難解決。③局部觀察,面面俱到,費時費力。④四平八穩,用畫長期作業的辦法應考等。針對以上弊病,要牢記快畫的五個要點:①第一遍色宜薄,這樣便於修改,「泛」色也不嚴重。②深色一遍基本畫夠,以減少多次重復佔用時間。③不要局部深入,尤其在色層畫厚的情況下,濕時不易修改,可先放下,等於後再畫,省時省力。④用大筆鋪色塊易整體。⑤深入有重點,有虛有實,不要面面俱到。
2.考場作畫過程中的心理調節,心理緊張,往往影響考生正常的臨場發揮,而作畫過程的節奏有序有張有弛的心理調節,可對緊張的情緒產生緩解作用,規律如下:構圖起稿時不慌不躁,情緒鎮定,周到布局;鋪大色調時,放手大膽,激情滿懷,環環相扣,一氣呵成;深入刻畫時,暫緩口氣,縱觀整體,通過理性思考,准確用筆,重點塑造,強調一個「穩」字,最後統一整理階段,又要從深入塑造中解脫,極目全局,恢復第一印象,加以畫龍點睛般的調整,大功告成,如釋重擔。
3.幾點提醒:①不照抄對象,如考場光線散亂,可適當加強主光,削弱反光;如角度對構圖不利,可適當挪動位置,如移動沒有餘地,從構圖著眼,可適當改變個別靜物的位置。②如遇陰天,光線過暗時,應保證畫面與調色盒在朝光的一方;如晴天所處光線過強,應把畫面朝向中等光線處,這樣利於看準色彩,避免錯覺。③從容應戰,增強自信,不要左顧右盼來模仿鄰座。「邯鄲學步」往往弄巧成拙。最後預祝考生金榜提名,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❷ 美術活動欣賞京劇臉譜韻律音樂有哪些

首先寫教復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制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❸ 一切藝術皆韻律 是什麼意思

你好,朋復友,這是從大道和天道,制也就是所謂的哲學層面去理解藝術,因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其規律,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這裡面就是韻律所在。比如朗誦需要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唱歌有節奏快慢、聲音強弱;美術有明暗對比,整體局部之分;表演有收放自如、劇情跌宕起伏。總之一切都要順天道,皆有規律。希望能幫到你。

❹ 請問美學形式中的『韻律』是什麼意思

那不能單叫美學吧!美學是美術的!你是學音樂的吧!那個韻律並不是單單的旋律!講究的是音的美感,動聽,和諧,賦有單獨的個性,相結和起來產生的效果!

❺ 麻煩將其翻譯成英文:古綵線描 藝術美 氣韻生動 韻律

古綵線描 ancient color in line drawing
藝術美 artistic beauty
氣韻生動 vivid charm
韻律 rhythm

❻ 室內藝術設計節奏與韻律形式美法則的運用

形式美法則,是人抄類在創造美的形襲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對稱均衡、單純齊一、調和對比、比例、節奏韻律和多樣統一。掌握形式美的法則,能夠使人們更自覺地運用形式美的法則表現美的內容,達到美的形式與美的內容高度統一。

節奏是周期性、規律性的運動形式。

節奏:用反復、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後連貫的有序整體。節奏變化為事物發展本原,藝術美之靈魂。音樂靠節拍體現節奏,繪畫通過線條、形狀和色彩體現節奏。節奏往往呈現一種秩序美。

韻律更多地呈現一種靈活的流動美。

韻律並不只存於音樂中,也存在於其它的藝術媒介中,如舞蹈、美術、建築、攝影、藝術體操和一些體育項目等等。韻律是構成系統的諸元素形成系統重復的一種屬性,也是使一系列大體上並不相連貫的感受獲得規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❼ 結合具體幾個作品,簡述新格律詩的藝術主張和藝術特色

新格律詩派又稱新月派,是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
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
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新月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作過於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覺創造的時期。
最能體現前期新月派特徵的詩人就是聞一多和徐志摩。聞一多的《死水》就是前期新月派的代表作。

死水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綉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麼世界。

《死水》一詩是詩歌「三美」說的最佳代表。
首先是音樂美。《死水》是聞一多自認為「第一次在音節上最滿意試驗」的作品。全詩每一行均由一個「三字尺」和三個「二字尺」組成,三字尺在詩行中處於一個顫動的過程,即由第一句的第三個音尺到第二、三、四行的第二個音尺;隔行壓韻,最後都以雙音節詞收尾,讀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節奏感和韻律感很強,富於音樂感。
其次是建築美。
全詩共五節,每節四行,每一行都是九個字。漢字被稱為方塊字,每個字都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建築體。這樣每一行就形成了一個長方體;而四和長方體又構成了一個大的長方體;而全詩是五個大長方體,這就是構成了一個更大長方體。從整體外形上看,結構工整、章法整飾,節與節之間勻稱,行與行之間均齊。這樣的外形,與中國傳統的律詩非常相象。
再說繪畫美。詩中「綠酒」、「白沫」、「翡翠」、「羅綺」等詞彙,錯彩鏤金,色彩斑斕,讓人產生一種眩目的視覺效果。而且作者還不滿足於此,他充分運用了詩歌的語言特性,不但寫了翡翠等靜止的意象,而且寫了青蛙的叫聲這樣的動的意象,動靜結合使意象相互反襯,產生張力,畫面更加活潑起來。這樣的「三美」手法的運用使《死水》形成了總體的整齊凝重的風格,作者的那種傳統儒家知識分子的人格特徵更是躍然紙上。

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後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後期的代表人物是徐志摩。
寫於1928年的《再別康橋》無疑是後期新月派的嚆失。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十一月六日

形式整齊和辭藻華麗是該詩作的最大特色。
《再別康橋》每節的字數基本是相等的,這和前期新月派的「三美」主張是一致的。而其辭藻華麗的這一點也是。
後期新月派與前期最不同的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主張。前面舉的《死水》還和我國當時的現實有點關系,但徐的這首《再別康橋》已經完全是講自己個人的情感世界了。這種「純詩」主張是前後期的重要區別。把詩歌與政治脫離是後期的主要特徵。

❽ 舞蹈藝術的基本特徵中韻律的作用是什麼

舞蹈既是視覺藝術,又是聽覺藝術,音樂在舞蹈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中動回作的節奏常常是以音樂旋律答的節奏為基礎的。可以說,舞蹈節奏運動的進行是表現音樂內在靈魂的形象,舞蹈動作的延續、重復、變化始終伴隨著節奏。在舞蹈作品中,音樂與舞蹈緊密結合,沒有成功的音樂就沒有完美的舞蹈,而節奏正是它們結合的紐帶。富有韻律美的舞蹈動作,建立在節奏的基礎之上;而音樂的節奏,又需要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來形象地展現。所以說,正是節奏將舞蹈音樂與舞蹈動作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完美的舞蹈作品。顯然,對於音樂、舞蹈這兩種表情藝術來講,節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語言藝術

❾ 繪畫中的韻律 節奏 到底是什麼 如何表達

去看明白三大構成
然後多看看名畫或者讀一些畫評自己慢慢品味吧。
其實就是點線面的構成,黑白灰的配比,和色彩的明暗、色相、的處理

閱讀全文

與韻律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