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蝸牛比大小課後小結小班
《小蝸牛》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故事運用誇張幽默的手法來描述故事的發展。用小蝸牛的慢為線索,來解讀四季的特徵。通過小蝸牛不厭其煩的爬行,讓幼兒感受到了小蝸牛的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媽媽對小蝸牛的那份隱形的愛,在這短短的小故事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但對於小班下學期的孩子來學這些隱性的東西他們很難感受到,用怎樣的形式能讓幼兒潛移默化地感受到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故事中彌漫著平靜、悠閑的氣氛。正是這樣的一個情景使幼兒樂意有興趣傾聽下去。
一、在活動中我運用圖譜結合的形式向幼兒呈現了四季的特徵和循環性,幼兒一目瞭然。如故事中的好詞「碧綠碧綠」「光禿禿」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可能不是很理解,這就需要老師再此簡單的解釋提升,幼兒再次遇到時在腦海中就會搜尋到,對孩子是利大於弊吧!
二、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很好,思維活躍,能感受到幼兒已經被這小故事給吸引,被媽媽的愛給吸引,被小蝸牛的韌勁給吸引,被小蝸牛的慢給吸引。盡管小蝸牛一次次都是空手而歸,但能感受到小蝸牛的快樂,能感受到蝸牛媽媽對小蝸牛的教育是隱性,在隱性中通過小蝸牛自己的發現訴說,在通過媽媽的一句愛的小結自然中就讓小蝸牛自己感受到了四季額特徵和變化。這才是故事的核心所在,而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是否真的給幼兒自由,讓幼兒自我發現,自我感悟呢!而我們是否真正做到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呢?
2. 蝸牛兄弟教案小班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尖利的物品如果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知道愛護回小手,答不玩尖利的物品。
3、學習正確使用剪刀、筷、筆等物品。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難點:
知道尖利的東西使用不當會傷害自己。
3. 小班語言童話故事蝸牛的家的教案
您可以根據以下教案來開展該主題的公開課:
童訊網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蝸牛的家(畫螺旋線)
活動目標
1、會畫螺旋線,用螺旋線表現出蝸牛的基本特徵。
2、能大膽作畫,並能豐富畫面。
活動准備
蝸牛范畫 、繪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蝸牛,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這是什麼?蝸牛的身子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的外形特徵。
2、書空練習,幫助幼兒理解「螺旋線」。
教師邊講邊做動作:蝸牛小時候也很小的,後來它一點一點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越長越大,後來就長成了一隻大蝸牛。
教師:你們說蝸牛的身子是怎樣長大的呢?
引導幼兒做書空練習。
3、幼兒繪畫,教師輔導。
教師:你們看我畫的這只蝸牛用一隻手都蓋不住,那你們會畫一隻大蝸牛嗎?畫完後可添上些花、草。
(1)重點輔導幼兒用好看的顏色給蝸牛畫出螺旋形的背殼,將蝸牛畫大。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多畫一些蝸牛,並能豐富畫面。
4、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鼓勵大膽作畫的幼兒。
由於您是上的公開課,所以大概這個普通的教案的互動性還需要加強,您可以到幼教資訊網站童訊網看看,借鑒其他類型的公開課,再調整下自己的。
4. 小班語言教案《小蝸牛和小桃子》如何寫教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不要吵醒小蝸牛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活動准備
1、聲音:雷聲
2、圖片:一張大蝸牛圖片,若干張小蝸牛圖片。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教師懷抱「小蝸牛」,導入話題
教師: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
接著表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二、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蝸牛的願望,引出活動名稱。
教師放錄音,提問:「是什麼聲音呀?
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蝸牛吵醒了,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範朗誦兒歌,
然後再對幼兒說:「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蝸牛哄睡著。」
最後,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蝸牛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
「雷公公呼嚕打的太響了,沒聽見,我們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
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附兒歌
《不要吵醒小蝸牛》
雷公公,雷公公,
請您清點打胡嚕。
我的蝸牛在睡覺,
不要吵醒小蝸牛。
5. 小班繪本啪嗒啪嗒蝸牛教案活動目標
蝸牛的教學活動,只要你唱啊,表演啊之類為主的.
對於小孩子來說形象比文字更重要。
6. 小班美術梳子,牙刷毛巾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牙刷噴畫,體驗用不同繪畫工具繪畫、玩色的樂趣。(重難點)2、培養幼兒繪畫興趣和合作意識。
活動准備:
1、用白色油畫棒在紙上畫有藍天草地的背景6幅。
2、紅、黃、藍、綠、紫顏料每組1份。
3、剪刀、擦布人手一件。
4、梳子、牙刷人手1份。
5、排刷每桌2把。
5、教師范畫一幅。
6、《蝸牛和黃鸝鳥》背景音樂活動過程:
一、找蝸牛(入場)二、情境范畫《五彩蝸牛》
教師邊講述邊以情境的方式畫出《五彩蝸牛》
(一)小朋友,故事裡發生了一件什麼神奇的事把小蝸牛們變成五彩蝸牛?
總結:是彩虹的五彩光照到它們身上把它們變成五彩蝸牛。
(二)天上的彩虹妹妹把它身上那美麗的七彩色借給了湯老師,讓我給大家變五彩蝸牛,你們想不想看我變呢?
現在,我要拿出我的寶貝(出示牙刷、梳子)有了這2樣寶貝我就可以變出五彩蝸牛。
我要開始咯,請大家看仔細,聽清楚了!
1、結合兒歌教師示範一遍老師的五彩蝸牛是怎麼變的?(請幼兒回答)2、請2名幼兒上台練習(1)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變五彩蝸牛。(教師手把手和幼兒一起示範,結合兒歌)(2)現在,**小朋友上來,你也來變變五彩蝸牛,(第2次的時候請幼兒自己刷,並找出失敗的原因。)要求:1、梳子不能放的太高,近距離可以更快的刷出五彩花。
2、刷的時候一定要用力,動作要快。
三、分組製作《五彩蝸牛》
現在,老師要把這個本領傳給中二班的每一個孩子,讓你們也來變變五彩蝸牛,你們開心嗎?今天學的這個本領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牙刷噴畫》。
要求:
1、每組6個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完成作品。2名幼兒負責刷藍天和草地,另外4名孩子剪出蝸牛的形狀,進行噴畫。刷完底色的孩子也一起去噴畫。
2、噴的過程中蝸牛會捲起來,請不要用手去壓,干後變直。
3、待蝸牛和背景干後才能將它們上去。
四、作品評價及欣賞作品附:情境故事《雨天的蝸牛》
滴答滴答,下雨了!雨水落到地上,地上的小草變綠了,從泥土裡慢慢的鑽出來。
花兒喝飽了水,也伸伸懶腰醒來了。
瞧!小蝸牛們也慢慢從草叢里爬出來了,它們在雨里快樂的扭動著身體。
好像在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過了許久,雨停了,天空變的更藍,白雲也慢慢飄出來了!
太陽哥哥笑眯眯的出來了。這時,天空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彩虹發出了漂亮的五彩光,把地上的小蝸牛們變成了五彩蝸牛。
小梳子,平躺下;小牙刷,手中拿。
123 ,喝口水;456 ,提起來,789 ,抖一抖。
左刷刷,右刷刷,來來回回用力刷,用力刷。
下面噴出五彩花,五彩花。
7. 小班帶小蝸牛去散步教案反思
在活動中我運用圖譜結合的形式向幼兒呈現了四季的特徵和循環性,幼內兒一目瞭然容。如故事中的好詞「碧綠碧綠」「光禿禿」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可能不是很理解,這就需要老師再此簡單的解釋提升,幼兒再次遇到時在腦海中就會搜尋到,對孩子是利大於弊吧!
8. 小班健康教案小蝸牛旅行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萌發回對事物答的探究興趣。
活動准備
1、圖片-蝸牛
2、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蝸牛
1、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1)蝸牛的身體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麼?
讓幼兒知道,蝸牛的頭上有兩根細細的腳,叫觸角。
(3)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裡呢?
告訴幼兒蝸牛的眼睛就長在觸角上。
(4)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
2、讓幼兒自由討論:蝸牛有沒有腳
教師講解,蝸牛有腳的,你知道為什麼看
9. 幼兒小班科學《背著房子的蝸牛》教案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內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容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