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中班科學蝸牛是什麼樣子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萌發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活動准備 1、圖片-蝸牛 2、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蝸牛 1、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1)蝸牛的身體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麼? 讓幼兒知道,蝸牛的頭上有兩根細細的腳,叫觸角。 (3)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裡呢? 告訴幼兒蝸牛的眼睛就長在觸角上。 (4)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 2、讓幼兒自由討論:蝸牛有沒有腳 教師講解,蝸牛有腳的,你知道為什麼看不到蝸牛的腳嗎? 二、觀察蝸牛的腳 教師:蝸牛到底有沒有腳,讓我們一起去找找,仔細地看一下。 通過觀察,幼兒發現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一隻腳,就像鞋底一樣。 三、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爬行。 你們知道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麼? 教師:你們看,小蝸牛在爬的時候身體在蠕動,它的腹部就會分泌出這種白色的沾液, 看上去就像白線一樣。 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的沾液,是為了讓身體更潤滑, 這樣在爬行的時候就不會擦傷皮膚了,而且前進的更快。 2、交流蝸牛的生活習性 (1)在什麼季節我們可以看到蝸牛? (2)最近你看到過蝸牛嗎?為什麼? 交流後讓幼兒知道,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 四、探索知識 螺螄,跟蝸牛相比,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Ⅱ 幼兒園 美術蝸牛備課怎麼弄
把橡皮泥搓成一條差不多1厘米的條狀橡皮泥,再把它捲起來,留著差不多有1.5厘米的條狀橡皮泥,再把觸角捏出來,再用牙簽把兩只小眼睛戳出來,就大功告成啦!
Ⅲ 我要上一堂幼兒美術課。以蝸牛為題啊。
你可以用真的蝸牛,順便介紹介紹蝸牛。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在真的蝸牛殼上版先上色。然後讓孩子觀權察蝸牛後憑自己的想像劃出蝸牛長的樣子。這樣即調動家長與孩子的互動還能讓孩子了解蝸牛,又能給孩子想像的空間。看她們畫出的蝸牛長大時的樣子。呵呵…不知到會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