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學美術教案的標准格式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教學流程
歸納小結
教學評價
B. 中小學美術教案如何寫
初中美術教案範例:
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
第一課: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一、教學課時:1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二、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與評析,體會自然美和藝術美共同的美感與不同表現方式。
2、能力目標:結合學生自己的觀察、發現,大膽地想像和聯想,幫助學生感受藝術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對春天的贊美,同時抒發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繪畫創作表現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美的發現與追求,對生命與自然的親近,加深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體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交流意識,感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理解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相關知識及其間的關系。
五、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以討論與合作、比賽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藝術家對春天贊美的角度與形式。通過對藝術家的作品與審美價值的了解、探究和體驗,理解不同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
六、教學准備:
1、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有關春天的文學作品、音像資料、圖片、音樂)
2、學生准備:課前預習本課,在課前通過上網、去圖書館查閱等途徑收集、摘錄描寫春天的文學作品片段與詩詞;中外藝術家表現春天的作品圖片;表現春天的攝影圖片及歌曲等。
七、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創設情境,揭題引趣:
師:春天是自然界萬物復甦、生命萌動的季節,更是人們辛勤耕耘、播種希望的季節。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百草吐綠,百花爭艷,百鳥歡鳴,它孕育著生機,萌生著希望。下面,讓我們首先伴隨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一組表現春的攝影圖片一起來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板書課題)
課件展示:散文《春》的朗誦錄音和配景攝影圖片
2、分組討論,闡述春天的特點與美感:
問題(1):自然界的哪些現象向我們傳達了春天的信息?春天到了,可以組織哪些課外活動?
生(1):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春意盎然、春柳葉綠、百花盛開……
生(2):春遊、寫生、植樹……
問題(2):結合課件和自己收集中的詩歌、圖片、音樂用一句話談談你對春天的感受或春天給人一種怎樣的美感?
3、探究、分析春天的象徵意義和表現形式:
問題(1):在一年一度傳統的春節中,有哪些風俗習慣向我們傳達了春天即將到來的信息?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
課件展示:春節時的民俗、生活圖片、民樂合奏《春節序曲》
問題(2):人們為什麼要在春節時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呢?春天象徵著什麼呢?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這些風俗習慣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們總是把春天作為一個美好的象徵,用春天來比喻新的開始和美好的青春。比如形容新生事物蓬勃萌發為「雨後春筍」……
問題(3):還可以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春天?
生:春聯、繪畫、音樂、雕塑、歌曲……
(二)發展認知階段
1、欣賞感受自然美與藝術美及其相互關系:
A、欣賞國畫《春》(現代) 王成喜
課件展示:攝影《梅花》與國畫《梅花》、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的書法與朗誦錄音
師:「春為一歲首,梅佔百花魁。」通過對比以上兩組圖片,談談畫家為什麼要用梅花來表現春天,傳遞春的信息?是怎樣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動聯系起來的?
師:梅花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一探春光,其它的百花也不甘示弱紛紛趕來向春姑娘報道。大自然為我們創造的春天可以說是一個百花園,生機盎然。大家現在可以一邊欣賞一組花卉圖片一邊構思:如果讓你們用這些花卉為題材表現春天,你准備怎樣表現呢?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天花卉的攝影圖片和門德爾松的鋼琴曲《春之歌》
板書:自然美——客觀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現象的美。
B、課件展示:攝影風景圖片《灕江》與畫家白雪石的國畫作品《灕江春》等。
問題:同樣是表現桂林山水的題材,自然美與藝術美有何不同?什麼是藝術美?自然美與藝術美又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板書:藝術美——藝術作品呈現的美。二者關系——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美又高於現實美。
2、造型藝術作品與文學作品表現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點:
A、欣賞墨彩畫《溪》和國畫《初春》
課件展示:攝影圖片《春柳》與國畫《溪》、《初春》、童聲音樂《春》
師:「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冬雪消融,小溪潺流,碧綠清澈,在微風的吹拂下漾起道道波紋,嫩柳生機萌動,這一切都傳遞著春的消息。湖濱春柳吐綠,魚民在美好的春光里忙忙碌碌,魚舟來來往往,一片繁榮景象。多麼富有詩意的畫面呀!
B、欣賞國畫《梅石溪鳧圖》 (宋) 馬遠
課件展示:Flash動畫《梅石溪鳧圖》、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朗誦錄音和解析
教學設計:Flash動畫演示梅花怒放、群鴨戲水場景,點擊梅花、群鴨局部放大,對比攝影梅花、鴨子進一步認識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感受文學與藝術不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一組自然界蜂蝶、小鳥、昆蟲迎春、鬧春的攝影圖片和音樂《鳥鳴》、女生合唱《春遊》。
C、欣賞國畫《春雨江南圖》 (現代) 李可染
師:每逢看到春雨,農民伯伯總是說:「春雨貴如油」!我們要說,春雨美如畫!而江南的雨景,無論是在畫家的畫中,還是在詩人的筆下,都別有一番情趣,意境深邃幽遠。宛如蘇軾《望江南》詞意「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的寫照。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雨的攝影圖片、杜甫《春夜喜雨》朗誦錄音和背景音樂《春遊》
D、欣賞雕塑《春風》 (現代) 張德峰
課件展示:雕塑《春風》、音樂《望春風》、艾青散文《春姑娘》的朗誦錄音
師:散文中描寫的「春風」與雕塑《春風》表現的春風有何不同?
生:散文是以「春風」寫「春風」,雕塑《春風》則是將無形春風、春天有形化、具體化,刻畫成三位青春少女,像春姑娘一樣飄然而至,似乎看得見、摸得著,但也同樣充滿了美妙的詩意感受。
(三)課堂練習
請學生挑選自己熟悉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詞,簡短交流、思考後,用語言描述自己如果用繪畫來表現的畫面效果。例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等等。
(四)結束延趣、課堂小節階段
課件展示:一組畫家描繪的有關春天的作品背景音樂《湖上春來水沉碧》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一起感受了春光,暢想了春天,同時也放飛了理想與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不僅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把握青春,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去學習、去創造
C. 小學美術教案怎麼寫呀
那麼短的抄時間上一節課? 建議你可以教教簡筆畫會比較簡單而且比較靈活 比如你可以教他們畫一個圓,然後告訴他們這個圓加上一些東西的話其實還可以變化成很多的東西, 如人的臉啦,動物的頭啦,籃球足球等等啦.. 不過這個教案可能比較適合小學,不過教這個的話,孩子們的積極性會比較強, 而且你還可以叫學生上去即興創作,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啦 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啦,還是建議你去一些網站上去找找其它人有關的教案來參考一下比較好~~
D. 怎麼寫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豐富多彩的賀卡
活動目標:
1、探索嘗試設計賀卡,充分想像畫出與眾不同的自己喜歡的畫面。
2、掌握賀卡的製作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現畫面的主次層次。
3、在學會製作不同類型的賀卡的基礎上,讓幼兒創造性的裝飾各種圖案,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油畫棒、試塗顏色的砂紙、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紙賀卡、作品展示區 各種賀卡彩筆 各種紙卡
活動流程:
一)欣賞各種賀卡,進行發散思維: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
1、擴散思維:了解賀卡的種類:生日卡、賀年卡、畢業卡、聖誕卡、節日卡……、
問:你在哪裡見過賀卡?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這些賀卡有什麼用處?讓幼兒知道:賀卡可以傳達友誼,表示相互祝福之情。
2、發散思維:為不同的賀卡分類:(根據材料、形狀、內容、圖案不同進行分類)
3、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了解賀卡的演變:
樹葉賀卡——紙賀卡——電子賀卡(幼兒根據賀卡的不同進行討論,說說自己賀卡的種類。)
二)創新製作賀卡:
1、幼兒觀察砂紙的特點,砂紙和白紙的不同之處。砂紙和白紙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大膽講述砂紙與白紙的不同之處。
(白紙光滑、塗上顏色鮮艷,砂紙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礫、對油畫棒的著色力較好。)
2、畫畫時用什麼樣的方法塗色呢?師幼共同用手指撫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輕重。(塗底色時用油畫棒平貼在砂紙上輕輕的掃過。畫主要景物時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你喜歡什麼顏色?
引導幼兒大膽在砂紙上試塗各種顏色,探索發現適合砂紙畫選用的顏色。(白色、粉色、黃色、天蘭色、桃紅色、淺綠色、紫羅蘭等一些色彩艷麗的顏色,還可以讓幼兒試用先塗白色打底,再塗紅色、深藍、綠色等顏色。)
4、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賀卡准備送給誰?(這么美麗的砂紙畫賀卡你想送給誰?)
從畫面的主次層次表現情況、顏色的選擇、內容的表現的情況。問幼兒你在賀卡裡面畫些什麼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想要送給什麼人。
三)郵寄賀卡
利用周末請家長幫忙把自己製作的賀卡郵寄給你最喜歡的人。並把結果反饋給老師。
八、 活動反思
1、活動層層遞進,孩子的感受層層深入。
本次活動由搜集賀卡、欣賞賀卡、設計賀卡等組成一系列的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看看、畫畫、貼貼、寫寫、剪剪這樣由淺入深地進行了探索,他們的感受也應該是層層遞進的。孩子們從最初的搜集到欣賞再到設計和郵寄,是一個極其自然而流暢的過程,每一次活動都是下一次活動的基礎和鋪墊,這與老師的精心預設與隨時生成是密不可分的,因為老師要根據孩子每次的經驗水平和現實表現進行調解,才會使孩子在每次的活動中都有所收獲
大班美術教案:紙杯掛表
教學目標:
1、學慣用一次性紙杯製作掛表,培養幼兒剪、塗、固定的動手能力。
2、認識表上數字的意義及認識區分時針和分針。
3、通過用廢舊的一次性紙杯來進行創作變廢為寶,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學准備:
廢舊的一次性紙杯數個、剪刀數把、水彩筆數套、繩子數根、膠帶一卷、大掛表一隻、圖釘一盒、卡紙做的分針時針數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大掛表,請幼兒觀察,提問:它的作用是什麼?表上面都有什麼?它們各自的作用是什麼?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表是用來掌握時間的,一天共有24個小時,白天12個小時,晚上12個小時,表上面有1—12的數字,有兩個表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時針跑兩個數字間一個空格是一個小時,分針跑一周是一個小時。今天我們自己做一個掛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紙杯,這是一隻廢舊的紙杯要丟掉的,為了減少對地球的污染,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我們可以將它變廢為寶,你們想想可以做些什麼呢?發揮幼兒的想像進行討論,教師加以引導。現在,我要把紙杯做一隻小掛表來裝飾我們的活動室,你們覺得如何?
2、介紹示範製作過程
(1)用剪刀從杯口向下至杯底隨意剪成數條。 、
(2)把剪好的條條從杯底向外壓成象一盛開的太陽花狀,把條條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花紋進行裝飾。
(3)用膠帶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繩子,用黑水筆在杯底粘繩子的花瓣正下方寫上數字12,其餘1-11的數字如掛表數字一樣填寫一周。
(4)將分針時針用圖釘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針頭用膠泥堵上防止扎傷,就這樣一隻漂亮的紙杯掛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項
(1)使用剪刀時,不要把剪刀頭對准別人或自己,防止扎傷。
(2)把紙杯剪成條條時,盡量剪勻稱,以免影響視觀效果。
(3)在填寫數字12時,先拎起繩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時針分針時注意保護自己,防止扎傷。
4、分發製作材料,請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適時協助個別幼兒,鼓勵幼兒堅持獨立完成作品。
三、結束部分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並評價同伴的作品,最後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2、教師把幼兒的作品分別掛起來裝飾活動室,給孩子以成功感,鼓勵孩子在家也做一些變廢為寶的作品帶給同伴一起分享。
大班美術教案:會變的嘴巴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講述嘴巴的基礎上用線描的方式畫出嘴巴的基本特徵與不同造型,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2、啟發幼兒通過置換、方位轉換等方式在嘴巴原型上進行創造想像,發展想像力、創造力及美術表現力。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與同伴協商、合作的能力。
活動准備:多媒體課件(不同的嘴巴照片、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8張白紙、16隻勾線筆;背景音樂;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嘴巴。嘴巴有什麼用?(說話、吃東西)
(二)觀察嘴巴。
1、師:嘴巴確實是人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嘴巴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請你們觀察一下旁邊的小朋友,然後來告訴大家。(幼兒相互觀察後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徵,如2片嘴唇、唇線形狀等。)
指導語:
(1)看看嘴巴有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後請出朋友指給大家看,下同)
(2)上唇線和下唇線的線條一樣嗎?上唇線看起來是什麼線條?下唇線呢?
(3)嘴唇上有什麼線條?是短的線還是長的線?
(4)顯示多媒體,師小結: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條波浪線,中間凹進去形成一個三角。下嘴唇由一條長的弧線組成。嘴巴輕輕地閉合,當中可以再畫一條線將上下兩片嘴唇分開。
2、師:嘴巴可神奇了。我們的心情不一樣,嘴巴的形狀也會不一樣。(播放第一張嘴角向上翹的微笑嘴巴)這是一張怎麼樣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麼?
3、繼續播放照片,依次有撅起的(生氣)嘴巴、歪嘴巴、吐舌頭的嘴巴、舔舌頭的嘴巴、舌頭歪一邊的嘴巴、掛下來的(哭)嘴巴、成圓形的嘴巴、張開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請幼兒一起學一學,然後說一說這是一張怎麼樣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麼或心情怎麼樣?個別嘴型是怎麼樣的?
師:原來人的表情不一樣,嘴巴也會有不一樣的造型。
(三)寫生畫嘴巴。
1、師:嘴巴真的很神奇,可以變出不同的造型。我們也來變一變。(幼兒變造型)我覺得你們的嘴巴也很有趣,很想把你們的嘴巴畫下來。教師請出其中一人當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麼樣子的?
2、師用線描的方法將它畫下來,邊畫邊講述觀察的方法。
3、師:請你們也來畫一畫小朋友的嘴巴,好嗎?前後2人成為一組,一人當嘴巴模特,一人當小畫家,畫下模特的嘴巴,好嗎?(請模特到前面來擺好嘴巴造型,堅持住。)
4、幼兒分工作畫。(背景音樂起)
5、作品展出。師:先謝謝模特。請小畫家將8幅作品貼到黑板上。師選取其中2—3張作品問一下:你畫的是誰的嘴巴?請模特上來對比一下,適當提出不足。
(四)想像畫嘴巴。
1、師拿出其中一張畫:你們覺得它象什麼?可以變成什麼?(幼兒想像講述)然後師將畫翻轉方向想像。
2、師取出不一樣的一幅畫,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想像講述可以變什麼。
3、師:這里有幾張大一班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把嘴巴變成了什麼。(欣賞作品,學習不同的畫法)
4、師:接下來我們就將嘴巴變變變,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好嗎?同樣是2個人合作,這回是兩個人一起畫,不過畫之前兩人要想好可以變什麼,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將它畫下來。看看哪一組想法特別奇妙,合作得最好,還要畫得快。
6、幼兒將畫取回想像添畫。(背景音樂起)
7、作品在投影儀上展出。請個別幼兒講述作品內容。
8、總結:這么小的一張嘴巴都可以變成這么多有趣的東西,看來我們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細小的事物都可以拿來畫一畫、變一變,對嗎?
E. 小學美術課教案怎麼寫
基本格式和寫作要求:
一、活動名稱
題目格式應為:x班xxxx活動設計:xxxxxxxxx(註明年齡段、活動設計的領域和名稱)
活動名稱要簡潔明了,如果是綜合活動、主題活動或半日活動,也要註明。
二、設計意圖
扼要闡述活動設計主題內容選材、生成的背景,對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等。
三、活動目標
目標的制定要符合綱要的精神,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從幼兒發展的角度書寫目標,可用「能」「會」「掌握」「學會」「明白」「懂得」等詞語;目標不宜籠統,要具體明確,出現具體的經驗,可操作,可衡量;目標數量不宜過多,重點呈現新的經驗和需要重復的重要經驗。以2-3條為宜;目標應直接、明確呈現經驗,不需要先呈現途徑和方式,(如「通過……」或「在……過程中」,)還要避免直接敘事,不直接呈現經驗,(如,「讓幼兒做一個小小航海家」);目標的書寫按照活動經驗獲得的相對先後順序排列。
四、活動准備
包括物質准備和心理准備。
物質准備包括圍繞教學內容為幼兒提供支持其學習的活動環境、活動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稱,有場地布置的教學活動,需畫出場地布置示意圖。如需要幼兒用書,放在活動准備的最後一條。材料也不宜過多過雜,要從目標和環節的實際需要出發。
心理准備根本活動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備就寫上。
五、活動過程
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實際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課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貫徹和落實;教學過程要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充分體現師幼互動。
活動環節中應說明教師干什麼,引導幼兒干什麼,每一個環節一定要有幼兒,教師的言行以調動幼兒學習為目的。
准備的材料應該環節中用上,活動中使用的材料應在准備中有交代;任何自編自創的游戲、操節、紙工等,必須說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動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寫這個環節)
根據具體活動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活動延伸;活動可向區域活動、生活活動及家庭中延伸;活動延伸可以包括重復強調和後續拓展兩種類型;說明向哪裡延伸、做什麼和怎麼做,可鞏固什麼經驗或讓幼兒得到什麼新經驗。
七、活動反思:分析教學活動中的成功與不足,並提出有效對策。
其他注意事項:
活動設計中數字序號的運用級別順序為「一」「二」「三」——「一」「二」「三」——「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級順序即可;阿拉伯數字後面的標點用黑圓點,漢字數字後面用頓號,「第一」「第二」「第三」後面用逗號,帶括弧的序號和帶圓圈的序號,後面不再加頓號、逗號之類;不建議用自動編號。
F. 求,小學美術試講教案模板,
新知識是在舊來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自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G. 美術教案如何寫
1,教學內容和目標
2,教學重點與難點
3教學活動設計:(1)導入:了解石膏幾何體的結回構特點,了答解光線給石膏的影響(2)怎樣利用直線起大形(3)如何上色調,色調直線的長短與立體感的關系(4)最後完善處理
4,石膏幾何體比較枯燥,應注意講授過程中的趣味性
H. 小學美術教育的教案該怎麼寫
我給你一個教案模版,你試著往裡填,都填起來,感覺一下就知道了。至於內過程大家仁者見仁容智者見智,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自行設計。
第一步:選擇教材,分析教材。就是定下哪一課,講什麼。先分析教材中這一課的主要內容。屬於哪個領域,可以從哪個方面進行授課。
第二步:寫三維目標、重點、難點。
第三步:進行學情分析等。
教學設計首頁
年級
課題
時間
教材分析
三維分層目標
雙基目標
過程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情分析
板書設計
課堂作業
教學設計尾頁
作
業
照
片
或教
師
范
作
教學得失及相關環節修改建議
資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