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安全教育《家裡物品不亂動》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點和不安全的因素。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3、使幼兒明白不亂動成人物品的道理。
教學過程(以煤氣灶為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煤氣灶圖片。
2、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煤氣灶)你們家使用煤氣嗎?煤氣灶有哪些用處?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煤氣灶使用不當,會有哪些危險?
教師小結:煤氣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能燒水、燒飯、燒菜。如果使用不當,容易發生火災,給我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帶來危險。
二、請幼兒翻開教材,看圖提問。
1、小朋友為什麼不能單獨去開煤氣灶(會發生煤氣泄漏事故)
2、小朋友你們知道煤氣泄漏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嗎?(人會中毒,會爆炸,著火)
3、發現煤氣泄露我們應該怎麼做?(聞到煤氣不能打電話、不能開燈、開窗通風、趕快跑到外面)
教師小結:煤氣的用處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確的使用煤氣,它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危害。一旦發現煤氣泄漏,馬上關閉煤氣閥門,不能開燈,不能打開抽油煙機和排風扇,不能點火,也不能在室內撥打電話。要馬上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開門窗,跑到空氣新鮮的地方。
三、判斷對與錯:
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對嗎?
1、組織幼兒討論:
(1)小朋友不停地開關煤氣灶。
(2)肚子餓了,用煤氣灶煮雞蛋吃。
(3)聞到家裡有煤氣味,趕緊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4)聞到家裡有煤氣味,繼續呆在家裡玩教師小結:這些行為都不對!
2、教師: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幼兒:聞到家裡有煤氣味,趕緊跑出家門求救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有時會有危險發生,小朋友要學會解救自己的方法。
『貳』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家中的安全》
《家庭生活的安全》教案 教學目標: 態度:懂得家庭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對家庭安全負責的意識,樹立家庭安全防範意識 和自我保護意識。 能力:初步具有家庭安全防範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知識:知道家庭生活中普遍會發生的安全問題、事故及原因,了解有關家庭安全方面的 常識;知道自救自護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家庭生活中普遍會發生的安全問題、事故及原因,並知道如何預防知道自救自護的方法。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談話:家給你什麼感覺?請用一個詞來形容。 學生自由討論並說出自己的觀點。 探究新知 一、安全做家務 (一)防止燙傷 1、燕燕遇到的危險是什麼? 2、誰也被燙傷過?以你的親身經歷告訴燕燕燙傷後應該怎麼辦。 3、討論:你幫燕燕出個主意,怎樣做能避免燙傷。 4、燙傷是我們在家庭生活中極易發生的危險,我們在做什麼的時候還容易被燙傷呢?怎樣避免? (二)防止煤氣泄漏 1、首先請看張明睡著了,他碰到了一個無形殺手。 2、提問:無形的殺手是誰?它真的能殺死張明嗎? 3、討論:如果你這時來到了張明家裡,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4、幸虧你們及時趕到,關上了煤氣,才使張明倖免於難,有驚無險。如果時間能夠倒退,你告訴張明怎樣做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危險了。 5、你會安全使用煤氣嗎? 課件出示:安全使用煤氣的注意事項。 (三)小結安全做家務 1、張明和燕燕的歷險都和做家務有關,你在家裡幫爸爸媽媽做什麼家務? 2、你在做家務時有過類似的歷險嗎?怎樣做能預防危險的發生?(聯系生活實際) 二、居家自我保護 1、談話引入:張明記住了安全做家務,你們猜他的經歷是不是就此結束了呢?課本五十六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捕蝶、爬樹、玩滅鼠葯、修理電燈……)。 2、用一個詞來形容張明的做法。 用你們的語氣表達出來有多危險。 3、那我們就快來制止張明吧! 4、討論:為了讓歷險不再繼續,請以你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告訴他們家庭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5、此時亭亭也有一件為難事,要請教你們呢。 6、討論:亭亭的做法對不對。遇到這種情況應怎樣處理。我們來開一個小小的辯論會。總之我們遇到事情要學會自護自救。 課堂小結: 1、談話:如果他們早些認識你們,就一定不會發生這一連串的家庭歷險了。 2、他們今天從你們身上學到了不少家庭安全常識,收獲可不小呢! 3、回家和爸爸媽媽進行一次家庭安全隱患大探險。將自己家裡的安全隱患調查清楚,並採取行動消除這些隱患。讓我們的家更安全,更幸福!
『叄』 幼兒園小班健康生活《活動室里的安全》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活動場所中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了解有關活動場所安全的常識,知道一些與此相關的自救自護方法。 (二)能力目標 初步具有活動場所安全自護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在公共場所中活動安全的重要性,遵守活動規則,樹立安全防範意識,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有關活動場所安全的常識,知道一些與此相關的自救自護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具有活動場所安全自護能力。 教學准備 多媒體、投影儀等 學生活動設計 1.收集游樂場所注意事項的說明、游樂場所場景圖片等資料。 2.通過網路等途徑,搜集一些和活動場所的安全相關的素材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大家都去過游樂場嗎?游樂場好玩嗎? 老師:可是當你在游樂場玩時,是否想過游樂場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呢?(過渡) 講授新課 一、游樂場的安全(板書) 老師:游樂場都有什麼好玩的呢?去過的同學說說吧! 老師:當我們在遊玩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否則,會發生什麼危險呢?大家分組討論一下,然後說一說。 老師:下面大家打開課本第六十五頁,我們看看圖中的同學在做什麼呢? 老師:圖里的同學在游泳,游泳同樣需要遵守規則,注意安全!(過渡) 二、游泳時的安全(板書) 老師:游泳需要遵守什麼規則呢?它會有什麼危險呢?我們該怎麼做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後說一說。 老師:除了在游樂場、游泳的場所,我們需要注意安全,在其它的活動場所,我們也要注意安全。(過渡) 三、其它安全(板書) 老師:下面大家分組討論一下,你還知道哪些活動場所的注意事項?我們該怎麼做?然後說一說。 老師:大家只有在活動場所遵守安全規則,遠離危險,我們就能玩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肆』 六年級安全教育課第一單元《生活安全》教案
有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少年兒童第一殺手,並被認為是21世紀危害孩子健康的主要問題。意外傷害主要是指:交通事故、火災、觸電、中毒、溺水、摔傷、動物咬傷、搶劫、誘拐、自殺等等出乎意料的事故。如果說這些事故明顯、驚人,人們還有一定的警惕性,而存在於生活之中的不安全隱患卻常常忽視。所有危險和災禍幾乎和生命同時並存,無處不有,無處不在,所以孩子的安全問題應引起全社會和每一個家庭的關注。
安全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保證。防禦危險也應當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但是,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幾乎無處不在,真可以說是危機四伏。如果說成人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安全經驗,還具有點防禦、排除能力,那麼孩子是不具備這些能力的,尤其是嬰幼兒,既沒有生存經驗,又缺乏防禦能力,是生命的弱勢群體,成年人有責任保護他們,有責任排除他們周圍的所有不安全隱患,有責任教育孩子學會生存,避開危險,學會適應。關心、愛護生命,從安全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具體規定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法律條款和法律責任,應當說兒童保護有法可依。但是由於法律意識淡薄,安全意識不強等種種的原因,兒童安全問題依然很多,形勢很嚴峻,尤其是數百萬農村留守兒童被忽視,應當引起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部門,全社會以及家庭的高度重視。
青春期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
1、讓孩子從懂事起,就告訴他叫什麼名字,幾歲,爸爸媽媽叫什麼,記住家在哪裡(村名、鄉鎮或縣市地名),3歲左右應當能正確表達,4歲左右經常鞏固;外出萬一走失,找不著親人,知道找警察叔叔,或者打110電話報警。
2、不要因為有人給他一塊糖,就跟人家走 ,或者告訴不認識的人家在那裡,電話號碼等。小孩子不要在街道鬧市、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隨便離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個人亂走。
3、孩子一人在家,聽到有人摁門鈴,或接到陌生人電話,要提高警惕,回答:爸爸在忙,而不要輕易開門。
4、外出時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到什麼地方去,什麼時候回來,以免家人為你著急。
5、孩子一般夜間不外出,不外宿。不與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6、萬一遇到搶劫、綁架和拐騙,首先不要驚慌失措,想方設法求得生存,故意同壞人巧妙周旋,遇到機會可向別人發出信號、逃跑,遇到人多或有警察時及時呼救。一旦有可乘之機,或者趁其鬆懈不備,盡量擺脫壞人,偷偷溜走。要留心觀察壞人的相貌、語言特徵,等警方破案時,向警方提供。幼兒園、學校不妨做一做兒童逃生游戲。
7、女孩子假若面對不懷好意的人觸摸、、擁抱、親吻,要大聲說「不!」,以震懾壞人;如果萬一遇到強暴,要向你的父母、老師或親人傾訴,因為錯不在你;即使最好的朋友、戀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偷嘗禁果;要特別警惕異性的甜言蜜語,小心受騙上當,更不要跳進成熟男性用小恩小惠或者汽車別墅擺設的陷阱。
給孩子精神「補鈣」
不少父母在煞費苦心為孩子補充生理鈣質的同時,往往容易忽略兒童成長所需的另一種更重要的「鈣質」———精神鈣質,而它是兒童成長至關重要的元素。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兒童已經出現「隱性傷害」的現象,其中隱性精神傷害多發生在家庭中。8.6%的孩子說「父母經常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9.1%的孩子把父母不關心自己列為最害怕的事情,近20%的兒童在遭遇傷害或受委屈時不告訴任何人或找不到人訴說。這種兒童「精神缺鈣」現象在發達國家中同樣存在。為此,在「9·11」後,美國教育戰略調整的目標就包括「確保學校安全、無毒品」和「提升青少年的堅定品格和公民精神」。日本則制定了《終身學習振興法》,加大對兒童的安全教育,我國專家建議要增加「生命課程」,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學會保護生命。老師作為學生成長的守護者,要教給學生各種生存的知識、方法和遇到各種生存危機的處理辦法、逃生的本領。
『伍』 安全教案 遇到危險怎麼辦
幼兒園安全教案及反思:遇到危險怎麼辦
教師:屈老師
一、設計意圖: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差,所以,安全問題是時時存在,危險處處可能發生,這足以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教師的重視。正如《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時時防護幼兒的安全顧然重要,而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長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許多家長無暇照管幼兒,會讓幼兒單獨在家,不安全因素時時存在,教給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師勢在必行、責無旁代的任務。於是,在本學期我就設計了安全教育活動《遇到危險怎麼辦》,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掌握必要的、正確的自護常識,有效的進行自我保護,讓每個幼兒都能平安、健步康、快樂的成長。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四、活動准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圖片、影碟片等相關資料;
2、影碟機;
3、獎品;
五、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生活中的危險真不少」引入課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現小偷進屋偷東西;
2、小孩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
3、小孩獨自在家時,家裡突然著火了;
4、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生了食物中毒、受傷、生病的事件;
(三)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遇到上述的四種危險時,怎麼辦?
(四)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辦法。
(五)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後半段:
1、發現有小偷時,可悄悄的溜出門去報警或找鄰居幫忙等;
2、有陌生人敲門時,不可隨便打開門,可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3、家裡著火了,先打開門逃生再求助,無法逃生時要先打電話告訴大人、打電話報警等;
4、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時趕緊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六)師生共同小結影蝶片中傳授的辦法和小朋友及教師想到的辦法,教師要一邊小結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資料強化幼兒的記憶。
(七)活動小結:
1、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介紹其應變與防護的辦法;
2、教育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危險,只有不去做危險的事,並在面對危險時能夠保護自己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
(八)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後,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
六、活動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整個活動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而是幫幼兒設計情景,進行角色換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授之於漁,使幼兒能真切的體察真情實境,有效的提高自護意識。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更多優秀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陸』 幼兒園安全教案家居生活注意什麼安全
夏天復連續用電引發家電故障制
專家提示,居民在夏天用電時應計算好用電總容量,盡量不要同時啟動空調、微波爐等大功率電器,否則瞬間電流過大,極易燒壞電表。此外,電器應放置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保持良好的通風。電器使用一段時間後,要讓其適當休息。
另一個方面,消費者在購買時還應該擦亮眼睛,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低價劣質的產品,而是在正規商場里挑選優質、有保障的產品,這樣在家電出現故障時,消費者也能合理維權,切實保障自己的利益。
電器輻射無處不在
據了解,國家規定的輻射安全標准為12v/m,大部分家用電器的輻射都低於此標准,因此只要讓輻射控制在安全的范圍之內,人們就不需要太擔憂。除了電視
機、電腦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手機盡量使用耳機接聽,接通前遠離身體;減少使用微波爐和節能護眼燈的次數,遠離各種高危輻射環境。
家電老化增加漏電危險
超齡家電因為部件老化,極易出現「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的狀況,不僅浪費金錢,耽誤消費者時間,對社會資源也是一種損耗。因此,當家電超齡後,及時更換才是正確的選擇。而國家這幾年一直在推行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惠民工程,為人們淘汰舊家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柒』 中班安全教育家裡物品不亂動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靠近危險物品。專
3、了解屬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
二、活動准備:
掛圖3幅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分別出示3幅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圖上小朋友在干什麼?他們做的對嗎?
2、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後,總結出:尖銳的器具、火、電、煤氣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危險的。
3、尋找危險的物品
將幼兒分成5人一組,分別到洗手間、各個區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尋找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危險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後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對危險的預見能力。
四、滲透方式:
在一日活動中隨時發現危險物品或事情,及時提醒幼兒注意。
五、家長工作:
請家長經常提醒幼兒家中有哪些危險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觸摸,如:剪刀、縫衣針、電器、煤氣開關等等,給小朋友講一些安全常識。
『捌』 野外遊玩時的安全健康生活教案
教學內容: 郊遊安全 教學目標:
(一) 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二) 知道外出旅遊所應注意的事項:防疾病、防交通事故、防走失、防溺水、防跌打、蟲咬等。
(三) 初步習得一些外出常用安全必備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強化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
暑假,小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桂林。後天要出發,今天正准備出門的物品:舒適的衣物,遮陽防曬用品,防中暑及拉瀉暈車等常備葯,帶點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干糧以便途中食用。他們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況分類裝好,並盡量帶得少而精,然後按個人的能力分配了每個人攜帶的物品。然後他們又教育小強出發前好好休息,外出時應注意„„
(二)外出旅遊有哪些安全隱患
1、故事中小民的爸爸媽媽考慮了哪些安全問題?
穿著舒適,防曬防中暑防暈車,及時補充體能,減小體力消耗。保證身體健康,以便高興地享受旅遊。
2、他們還會提醒小民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然後交流:他們會提醒小民,外出旅遊最重要的是安全,身體安全要注意保持體力,注意不亂吃東西及時補充水份,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游覽時要緊隨大人,切不可獨自行動,如要走開需提前告知徵得同意後才可離開,一旦發生走失的事可尋求工作人員或打電話。
(三)擬定一份游安全提醒小貼士
1、收集旅遊景點的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及你們所能考慮到的安全問題,擬一份去該地旅遊的安全小貼士,內容可包括臨行前的准備和出行時的注意事項。
2、學生小組討論,擬定相關的安全事項。
3、 小品的方式交流:師演家長,「暑假想去哪兒玩。」「„„」「你已經長大了,媽媽考考你,如果你來准備施行的物品你覺得要准備些什麼?」 「同學們你們覺得考慮得夠周到了嗎」「„„」那麼這次在旅行中你會注意什麼?」
(四) 為他們敲響安全警鍾
1、 出示一組存在安全隱患的旅遊圖片
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危險地帶逗留,獨自行動,烈日下曝曬,亂吃不潔食物„„
2、 學生辨析存在的安全隱患
3、 對照自己出遊的情況談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