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中班我願做個好小孩音樂教案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小紅帽》,並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學習歌曲《小紅帽》歌譜的唱名。
3.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用急吸緩呼的方式,一句一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小紅帽》。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小紅帽》是一首巴西兒童歌曲。四二拍,C大調,是由六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六個樂句中,除第五樂句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後半句加以變化外,每個樂句均以do、re、mi、fa的級進式旋律開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樂句則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階式的級進與分解和弦的跳進穿插運用,使音樂形象既統一又有一定變化、既流暢又活潑,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優秀少兒歌曲。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設問:哪位同學知道《小紅帽》的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
2.欣賞《小紅帽》動畫,教師向學生講解《小紅帽》童話故事。
教學要求:教師隨多媒體播放進程講解故事,學生認真聆聽,了解故事內容。
二、學習歌曲
1.初次聆聽《小紅帽》歌曲(或教師范唱)
教師提出聆聽要求:注意觀察老師范唱時的表情,聽完以後說說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師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響)
教學要求:教師范唱前要講清楚具體要求,范唱時要聲情並茂。
3.歌詞學習
(1)運用節奏朗讀法,學生齊讀歌曲的歌詞。(歌詞節奏朗讀)
例:
2/4
XX X|X X |X X X|X X X |
我獨 自 走 在郊外 的 小 路 上
㈡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大全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版:教案(教學設計)權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㈢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這是什麼樂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圖片、故事等多種途徑來充分感受音樂,並通過聲音、動作等來表現音樂。 2、發展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3、培養幼兒隨音樂節奏做動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熱鬧的森林圖片一張;小提琴、笛子、大鼓、鋼琴、沙錘、鈴鼓、碰鈴等多種樂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鳥、小狐狸頭飾各一,並布置於教室四周。 2、幼兒熟悉小提琴、鋼琴、長笛、大鼓等多種樂器。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提琴、鋼琴、長笛、大鼓四種樂器,引導幼兒討論喜歡的樂器。 指導語: (1)今天,森林裡的小動物要請我們開個小小音樂會。你們看,我帶來了什麼? (2)你們會演奏這些樂器嗎?上來試試。 (3)還有誰會演奏別的樂器?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理解歌詞內容。 (1)引導幼兒仔細傾聽音樂。 指導語:在熱鬧的森林裡,住著一群音樂家,我們聽聽他們的演奏。 (2)請幼兒說說歌曲里說了什麼,並談談自己對音樂的感覺。 (3)教師出示熱鬧的森林圖片,帶領幼兒按歌曲節奏念歌詞。 3、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音樂,注意聽樂曲中四種樂器音色的變化,並在此間奏處模仿演奏樂器的動作。 4、啟發幼兒分角色表演音樂。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導語:森林音樂會就要開始了,現在我們來邀請一些山上的音樂家。(教師介紹四個音樂家的位置) (2)教師當指揮家,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音樂。 5、帶領幼兒召開班級小小音樂會,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樂器表演音樂。 6、教師小結。 指導語:森林音樂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6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八隻小狗抬花轎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做動作,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初步了解我國民間婚禮習俗--坐花轎。 3,學會演唱歌曲。 活動准備: 紅紗巾、紅蓋頭、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一、馬蘭開花"的游戲。 二、導入課題: 出示紗巾蓋頭上提問,我成什麼了?你從哪裡看見新娘子是這樣的?新娘子結婚要坐什麼? 三、學習游戲"抬花轎"。 (一)分段練習動作。 1、抬轎子一步一蹲穩穩地走。 2、往前沖(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後退(碎步向後快退3步)。 3、顛轎(走兩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兩個開心的動作)。 5、下轎(做邀請的動作)。 (二)、配音樂進行游戲。 1、完整聽音樂。 2、隨音樂做動作。 3、聽音樂完整游戲。 四、分組游戲。 1、老師扮新娘子,幼兒集體抬花轎。 2、請個別幼兒扮新娘子,集體抬花轎。 五、幼兒自主游戲。 三人一組,幼兒自由組合,一人扮新娘,兩人一前一後抬花轎。 7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動目標: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 把積累的生活動作變做律動動作時,需要誇張。 3、 做較大動作時,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活動准備: 1、 音樂磁帶 2、 事先玩國泡泡糖,對泡泡糖有感性的認識。 活動過程: 1、 聽故事,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老師講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隻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呼呼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趕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隻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隻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象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一隻大貓沖了過來,小老鼠象個雪球似的飛快的滾回家。 (2)按故事情節做玩泡泡糖的動作2、幼兒聽音樂,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教師:"現在我請你們聽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用動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節作動作。 (2)幼兒在座位上做動作,教師用小幅度的動作提示。在b段音樂開始處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提示。 (3)玩游戲第一遍游戲: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第一遍游戲: 用教師的律動動作與幼兒生活動作相比較來提示幼兒注意誇張。 第二遍游戲:教師提醒幼兒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各個不同的部位! (4)聽音樂,按故事的情節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戲。
㈣ 中班音樂教案看星詳案
活動目標:1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歌曲《看星》,並能夠隨著音樂做相應的啞語動作內。 2 在理解容動作含義的同時掌握歌曲。 3 理解聾啞人,樂意關心並幫助殘疾人。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 學做啞語動作,理解動作的含義
·教師做動作,幼兒欣賞
指導語:請你們仔細看老師做的動作,猜一猜做的是什麼?
·幼兒學做動作
指導語:你們想學這些動作嗎?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2 幼兒學唱歌曲
· ·教師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幼兒欣賞
指導語:老師剛才所表演的動作其實是一首歌曲里的,仔細聽! smtxjs.com
歌曲里唱了什麼?
·教師講解,讓幼兒了解殘疾人
殘疾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非常的不容易,我們可以用動作幫助聾啞人指導發生了什麼事,其他的殘疾人還需要各種各樣的幫助,我們全世界的人都要來幫助他們,讓他們也過幸福的生活。
·幼兒演唱歌曲
指導語:你們想學這首歌曲嗎?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幼兒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指導語:真能幹!這次我們來邊唱歌邊做動作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