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健康教案燈

健康教案燈

發布時間:2020-12-16 08:11:55

㈠ 幼兒園安全教案消毒燈

幼兒園在配備紫外線消毒燈時必須做到如下幾點:一是應選購質量合格、安全可靠的產品,保留好質保憑證及發票等;二是紫外線消毒燈的安裝應符合安全要求,保持一定的高度並應設有明顯的警示標志,為防止幼兒誤開,最好架設獨立電路,特別是應和普通照明燈分開安裝;三是應健全管理制度,落實責任,確保消毒燈有專人負責,保證...設備安全及有效使用;四是注意專項的安全教育,務必讓每位教職工都知道消毒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並把相關知識納入幼兒安全教育教學之中。

㈡ 燈光一課的教案。要快!!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通過對一件關於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課文的主體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先寫在解放戰爭時期一次圍殲戰就要打響的時候,郝副營長借著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書的插圖,圖上畫著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這幅插圖使郝副營長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之中;戰鬥打響後,後續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的襲擊,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系。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用火光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結果暴露了自己。戰斗勝利了,郝副營長卻犧牲了。

電燈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卻是戰爭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詞。為了全國解放,為了讓後代過上安寧生活,郝副營長和很多革命志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靜的口吻寫出自己的回憶,卻蘊涵著深沉動人的情感。

與《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樣,本文採用倒敘的手法,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寫起,敘述過去的事情,結尾又回到寫燈光。首尾照應,結構緊湊,文脈相通,含義深刻。課文的主體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對往事的回憶中,作者以細膩的筆調詳寫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而郝副營長在戰斗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作者卻用白描的手法「略寫」,兩相對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執著的理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容與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系。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他把頭靠在胸牆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這是寫郝副營長在激戰前,嚮往光明和幸福前景時的神態。從這種神態里,我們理解了他英勇戰斗的偉大動力,感到他那顆為解放中國人民、為造福人民而跳動的心。「漆黑的夜空」,是實在的景象,在這里正好襯托郝副營長對光明的嚮往。

②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這句話感情深沉,含義深刻。話中稱「年輕的戰友」,是對年僅22歲就在戰斗中犧牲的郝副營長的痛惜。可他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後代的幸福和安樂,「孩子們在電燈底下學習」成了「幸福與安樂生活」的一種象徵,強調了郝副營長是為了理想而英勇獻身。最後一句話既是對前面的情節的呼應,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贊嘆革命先烈為理想而獻身的無私和偉大。

③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本文開頭運用倒敘的手法,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寫起,敘述過去的事情,現在結尾又回到寫燈光,與開頭照應,顯得結構緊湊。當然,除了寫作技巧上的意義,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作者在這句話里寄託的哀思和願望,那就是無論過去多少時間,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們也不要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為我們開創的,不要忘記那些革命先烈。

(2)對詞語的理解。

豫皖蘇:豫:河南省的簡稱。皖:安徽省的簡稱。蘇:江蘇省的簡稱。

宏偉:(規模、計劃等)雄偉壯大。

圍殲戰:包圍起來殲滅敵人的戰斗。

交通溝:陣地內連接塹壕、工事,供交通聯絡的壕溝。也叫交通壕。

倚:靠著。

胸牆:為了便於射擊和減少敵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損失,在戰壕邊沿用土堆砌起來的矮牆。

黑魆魆:形容黑暗。

千鈞一發: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等於30斤。千鈞一發指千鈞的重量系在一根頭發上,比喻極其危險。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課指天安門廣場燈光耀眼。

華燈:雕飾華美或光華燦爛的燈。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戰地、圍殲、茂密、突擊、殲滅、注視、漆黑、陷入、憧憬、阻擊、點燃、性命、焦急」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4.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回憶往事的課文。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藉助工具書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本課是略讀課文,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之後,教師可以提覆蓋全文的問題,讓學生自讀自悟課文中的一些細節。例如,讀完課文,你覺得哪些句子深深感動了你?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對個別重點句可作適當點撥引導,加深學生的理解。

3.如果學生的自讀自悟效果不理想,教師可以就重點部分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從中體會郝副營長的獻身精神,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指導時,可以以「多好啊」或「燈光」的描寫為線索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進行探究,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里交流。

4.對於郝副營長的回憶,是天安門廣場上群眾對於燈光的一句贊嘆「多好啊」引出的。「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現了三次,是整篇課文的「文眼」。因此,本課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弄清文中三個「多好啊」之間的關系:課文三次出現的地方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來,標上序號,然後讀一讀上下文,找出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些話時看到了什麼,會想到些什麼。然後通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的形式,幫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

(1)第一次說這話的人是在欣賞這美麗的景色時發出的由衷的贊嘆。正是這一聲贊嘆,引起了作者對往事的回憶。

(2)第二次說這話的是郝副營長,戰爭時期,條件極其艱苦,很多人從沒有見過電燈,郝副營長也沒有見到過,他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

(3)第三次說這話的仍然是郝副營長,他相信戰爭勝利以後,孩子們能在燈光底下學習,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

5.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可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交流討論之後,指導學生進一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教學案例

一、揭題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王願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後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

2.通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詞。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1、2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寫的是現在,其餘寫的都是往事。)

2.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內容,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後同座互相說一說。再請幾個學生在全班說說,然後組織學生評議。

三、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1.學生默讀這部分內容,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第一句: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第二句: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第三句: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牆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第四句: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第五句: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思考,互相討論。

(1)「我」為什麼看到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郝副營長注視著那幅圖,在默默地沉思什麼?

(3)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麼呢?

(4)課文的題目是「燈光」,你覺得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嗎?

4.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充分發言,積極討論。)

5.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這部分內容。

五、相關鏈接

王願堅(1929—1991)當代作家,山東諸城人。1943年以前在家鄉讀書,1944年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次年參加八路軍,在一個軍分區宣傳隊當宣傳員。解放戰爭期間,在華東野戰軍一個縱隊的報社任編輯和記者。1947年入黨, 1952年調《解放軍文藝》任編輯。1956年至1966年,參加革命回憶錄《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後兩次到長征路上采訪。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足跡》《路標》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與陸柱國合寫)。

㈢ 《燈光》教案

燈光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中國學習聯盟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7

教案示例

《燈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麼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麼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清課文脈絡。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通過填空弄清火光與燈光的關系。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牆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後續部隊在黑暗裡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燈光充滿了無限的嚮往,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多好啊」的句子,加以體會。

(1)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贊嘆,引起「我」的回憶。)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後,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

(3)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三、指導朗讀(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

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

戰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斗深沉的懷念。

3.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點是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探究活動

搜集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新中國的故事,召開「踏著先烈的足跡」故事會。((3)健康教案燈擴展閱讀中提供了部分故事。)

㈣ 《燈光》這課的高級教案(在線等)

燈光-教案2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現,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l、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郝副營長的美好心靈,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體會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辨別美的能力。 二、學法引導 學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部副營長在戰斗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難點 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 (三)解決辦法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步驟 (-)揭題,練說 1、板書課題。 2、練說。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麼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麼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文,練說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弄清火光與燈光的關系。 (這里教師可設計幾個填空,輔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牆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後續部隊在黑暗裡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後,可引導他們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燈光充滿了無限的嚮往,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弄清文中三個「多好啊」間的關系。 (課文三次出現「多好啊!」這句話,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來,標上序號,然後讀一讀上下文,找出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些話時看到的是什麼,可能想到了什麼?然後通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的形式,幫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第一次說這話是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贊嘆,是引起我回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說這話的是郝副營長,他看了書中插圖後,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第三次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三)激情,練讀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戰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可採取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斗深沉的懷念。) 3、自由感情朗讀全文。 (學生在感情朗讀當中自然感受到當前生活的幸福,聯想到先烈的獻身精神,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 1、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2、練筆:仿照課文的敘述形式寫篇作文,內容自選。

燈光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中國學習聯盟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7

教案示例

《燈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麼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麼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清課文脈絡。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通過填空弄清火光與燈光的關系。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牆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後續部隊在黑暗裡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燈光充滿了無限的嚮往,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多好啊」的句子,加以體會。

(1)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贊嘆,引起「我」的回憶。)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後,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

(3)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三、指導朗讀(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

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

戰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斗深沉的懷念。

3.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點是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探究活動

搜集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新中國的故事,召開「踏著先烈的足跡」故事會。((4)健康教案燈擴展閱讀中提供了部分故事。)
參考資料:http://study.feloo.com/jiaoan/yuwen/6/200501/7637.asp

㈤ 詩歌《什麼燈》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
2、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背景圖一幅(畫有太陽、小溪、窗戶、花朵、媽媽)、錄音磁帶《陽光》
知識准備:知道陽光是什麼。
重點: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過程:
(一)、觀察背景圖引入,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1、出示背景圖,引出詩歌名稱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圖上面有什麼啊?
小結:"在藍藍的天空上有一輪金色的太陽,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有小溪流、有房子、有花兒,還有一個媽媽。其實這幅畫里藏著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陽光》"(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聲音朗誦,讓幼兒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並理解詩歌的畫面1、聽錄音磁帶,讓幼兒感受詩歌的節奏。
提問:"聽完這首詩歌,你們的感覺是什麼樣?

㈥ 科學《電燈》小班教案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科學領域指出:"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進行";"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慣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與結果"等。幼兒園的科學探究活動是提高幼兒自主探究及觀察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大班上期的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及其變化非常敏感,好奇心強,更喜歡動手去擺弄材料,探究興趣與能力在不斷地發展。幼兒喜歡玩電動玩具,喜歡擺弄電池,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及興趣出發,我選擇了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燈泡、電池、電線為主要材料,設計了本次活動《燈泡亮了》,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探索用電線等物連接電池使燈泡發亮的方法",活動難點"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與結果"。以"幫小兔裝電燈"為主線貫穿始末,試圖通過自主探索的形式,讓幼兒在寬松的探究情境中運用看一看、想一想、試一試等多種方法,探索讓燈泡亮起來的方法;同時通過猜測、驗證、記錄等形式,讓幼兒在操作比較中發現哪些物體能導電,哪些物體不能導電,使幼兒充分體驗到科學探索的樂趣及合作探索的快樂,提高語言交流與表達能力,同時,也從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電安全,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 對導電現象感興趣,喜歡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燈泡發亮的方法。 2. 探索用電線等物連接電池使燈泡發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屬的物體可以導電,並能大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 提高合作探索與用符號記錄表達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電安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 經驗准備:觀察過班級電燈的線路與構造;熟悉實驗材料的名稱與特徵;已初步了解電池、電線的特徵;練習兩兩合作常規。 2. 物質准備: (1)學具:第一次--兩人一盤材料:電池、電線(連著燈泡); 第二次--增加兩人一盤材料:布條、毛線、塑料繩三選一,回形針、銅鑰匙、鐵絲三選一,黃、藍記錄紙各一張、筆等。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圖、老鼠玩具一隻、斷電線一截、學具一套、猜測圖、梳理圖、展示板兩塊、亮與不亮圖標以及"√、×"的符號標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1. 出示情景圖,激發興趣: 師: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裡就黑乎乎的,怎麼回事呀?裝電燈需要些什麼呢? 2.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初步了解使電燈亮起來的條件。 二、探索活動"怎樣讓燈泡亮起來"。(引導幼兒合作實驗,探索電線與電池連接使燈泡發亮的方法,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果) 1.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做實驗,老師為你們准備了電池和一頭纏著燈泡的電線,想一想,你們怎樣讓燈泡亮起來呢? 2. 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 (A)兩個人一盤材料,請你們合作進行實驗; (B)做好實驗後,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燈泡亮了嗎?你是怎麼做的? (C)聽到琴聲後要放好材料馬上回到位子上。 3. 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互相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與結果: (A)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兩兩合作進行實驗,不爭搶材料; (B)引導幼兒觀察電池正負極的特點,鼓勵幼兒用語言完整描述觀察的過程與結果; (C)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與結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1)師: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這些成功讓燈泡亮起來的小朋友他是怎麼做的? (2)結合梳理圖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梳理小結:將連著電線絲的燈泡按在電池的一頭,將另一段的電線絲按在電池的另一頭,這樣電就接上了,小燈泡就亮了。 (4)幫小兔家接電線。 三、探索活動"接電線"。(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的導電現象,初步感知金屬的物體可以導電,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和結果) 1. 設置問題情景: 師:不好了,小兔家剛安好的電線被老鼠啃斷了一截,燈又不亮了,用什麼材料可以接上這段電線通電呢? 2. 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幼兒猜想: (1)設疑猜想:紅布條、綠毛線、白色塑料繩、回形針、銅鑰匙和鐵絲,這些東西什麼能接上電線導電呢? (2)教師在記錄表上做猜想記錄。 3. 講解實驗及觀察要求: (1)兩個小朋友在桌子上選擇一盤材料做實驗,每盤都有一黃一藍兩張記錄表,看看上面畫了什麼材料,就根據記錄表選擇材料做實驗;

閱讀全文

與健康教案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