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健康領域的活動設計教案
幼兒園健康教案――我們離不開水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到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回,准都不答能離開水。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我們應該愛護水,要節約用水。
准備:
「水的作用大」圖片,可事先收集。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說水有什麼用?
2.如果沒有水會怎麼樣?
3.告訴幼兒在宇宙中有水的星球很少。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別的星球上有生命。
4.請幼兒看「水的作用大」的圖片。
5.人需要喝水,人體的重量有一半是水的重量。
6.水可以灌溉田地。
7.動物需要水。
❷ 幼兒園中班培養自信健康活動ppt教案
【活動設計】
在幼兒園《綱要》中將幼兒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而在健康領域中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幼兒時期是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幼兒不良的坐、立、行姿勢,很容易造成幼兒身體發育出現脊柱彎曲、歪肩等嚴重的問題,到成年以後難以糾正,因此為了讓幼兒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本次活動中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以及游戲等形式,讓幼兒認識形成「駝背」的原因,感知「駝背」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從而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地調整的坐、立、行姿勢,為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懂得姿勢正確的重要性。
2、激發愛護自己身體的情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駝背」人的姿態。
物質准備:多媒體課件,森林的圖片,駝背人的照片,音樂磁帶等,幼兒表演的服裝(解放軍服裝、時裝等)和道具。
情景創設:小舞台、超市、廚房等游戲場景。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森林的圖片,說說:森林裡的大樹樹干有什麼不一樣?(有的挺拔、有的彎曲)有的大樹樹干為什麼會彎曲得象一個小駝背呢?
2、展示課件,請幼兒認真觀看有關小樹苗成長的過程。
思考:
(1)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後變成一個威武雄壯的解放軍戰士?
(2)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後變成了小駝背?為什麼?
3、展示一些「駝背」人群的照片,讓幼兒觀察他們的姿態,說說他們美不美?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教育幼兒要愛惜自己美麗的身體,但不歧視有身體殘疾的人)
4、出示人體脊柱圖示,教師講解形成「駝背」的原因:人體的脊柱就像小樹苗的樹干,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就會造成脊柱彎曲,長大以後就變成小駝背了。
5、請幼兒觀察教師在日常活動中拍攝的幼兒生活照片,討論:哪些小朋友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6、請幼兒在創設的游戲場景中扮演「小駝背」,表演舞蹈、唱歌,到超市購物以及在廚房做家務等,感受駝背給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
7、展開討論:小朋友應該怎樣做長大以後才不會變成駝背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並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小結。
8、大家輪流到小舞台上走秀和表演:
(1)比一比誰坐、站、走得最美?教師用鏡頭將孩子們最美的瞬間拍攝保存下來。
(2)學做解放軍進行正步走、齊步走、隊列變化等的操練和演習。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
(1)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提醒幼兒保持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幫助個別幼兒矯正已形成的不良姿勢。
(2)開展「誰最美」的評比活動。
游戲活動:以最美的姿勢在「小舞台」上進行各種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通過小樹的生長課件直觀形象地讓幼兒感知形成「駝背」的原因,以游戲讓幼兒切身體驗「駝背」的煩惱,使幼兒從心理上認識保持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姿勢的重要性。教師協同家長截取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照片,當孩子們看到自己不正確的的坐、立、行及睡覺姿勢時,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孩子們明白了怎樣的姿勢是最美的,他們在舞台上,在老師的鏡頭前,愉快地展現自己最美的姿勢,在集中活動之後,繼續開展「比一比,誰最美」的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觀察、欣賞和評價他人的坐、立、行姿勢,相互督促和提醒,使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鞏固。(幼兒教育)
❸ 中班健康公開課頂鍋蓋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期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最重要是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於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採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活動目標
1、學習發准「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探索游戲玩法,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菜餚的名稱。
3、產生對聽說游戲活動的興趣,並積極參與游戲。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 探索游戲玩法,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會說出各種菜餚的名稱
活動准備
1、鍋蓋一個 2、教師或父母與活動前豐富幼兒有關菜名的知識
活動過程
1、通過情境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兒歌里講了些什麼?怎樣用我們的手來玩「頂鍋蓋」游戲呢?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游戲兒歌,練習發准蓋、怪、菜等字音。請幼兒做一做頂鍋蓋動作,啟發幼兒探索用手掌當鍋蓋,用食指頂手掌心。
3、介紹游戲玩法。
(1)幼兒必須邊念兒歌,邊用食指頂著「手掌鍋蓋」。
(2)兒歌念完,就要問:「燒的什麼菜?」被抓住的幼兒必須說出一道菜的名稱,方能與「鍋蓋」交換角色,然後游戲繼續進行。
4、引導幼兒學習游戲的難點部分。
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菜餚的名稱,豐富關於菜餚的經驗。提問:小朋友,你吃過什麼菜?你最喜歡吃什麼菜?它是用什麼做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各種菜的名稱。如:糖醋排骨、紅燒肉圓、西紅柿炒雞蛋等。
5、帶領幼兒玩「頂鍋蓋」游戲。
教師扮演鍋蓋將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鍋蓋,請5名幼兒上來分別伸出食指頂著「鍋蓋」。然後大家一起念游戲兒歌,念到「噗!一口風」,可做吹風狀,以增加趣味性。兒歌一念完,教師迅速去抓頂鍋蓋的食指,同時,幼兒的食指趕緊收回。如被抓住,教師問:燒的是什麼菜?幼兒報菜名,然後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游戲。
最後,教師組織幼兒每人用一隻手做鍋蓋,另一隻手頂鍋蓋,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練習游戲中的語言。
6、教師組織幼兒結伴遊戲,以小組為單位玩「頂鍋蓋」游戲。
❹ 中班健康我的家鄉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2.激發幼兒對民間體育游戲的興趣版, 體驗合作游權戲的快樂。
3.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 提高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二、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學會用杭州話念民間童謠《馬蘭開花》。
2.材料准備: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視頻,小鼓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小朋友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二)通過游戲, 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 引導幼兒嘗試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今天余老師帶來了一些皮筋,請你找個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結合民間童謠《馬蓮開花》, 練習單腳內外跳皮筋。( 幼兒圍成圓圈, 單腳撐皮筋, 另一隻腳練習跳)
3.結合民間童謠《馬蓮開花》,嘗試雙腳交替繞圈跳。
(1)幼兒看視頻,分組練習。
(2)請一組幼兒示範。
(3)跳皮筋比賽。
現在我們要進行跳皮筋比賽了,看哪組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節奏,跳的又快又整齊。
3 大班健康教案:營養豐富的蔬菜
班科學活動:營養豐富的蔬菜
❺ 中班健康領域教案大全
關於眼睛健康科學做好預防
❻ 中班健康《追光斑》優秀教案
活動目標
1、 積極主動的探索光斑的形狀、變化,產生探索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2、 樂於用語言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 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探索光斑的形狀,變化,能用流利的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准備
1、 本次活動應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進行,室內又從戶外射進來的陽光。
2、 鏡子、剪刀、固體膠、鉛筆、橡皮泥、紙等若干份。
3、 幼兒具備有關鏡子的感性經驗,並會用多種方法製作圖案。
活動過程
一、 自由探索-----光斑從哪裡來?
1、游戲:鏡子和光。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著鏡子在有陽光的地方玩耍,扒光反射到天花板或牆壁上。
2、提問與交流:你是怎樣玩的?這字兒亮亮的、晃動的是什麼?光斑是從哪裡來的?他為什麼會動?
3、小結:鏡子將光反射在牆壁上就會產生光斑,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二、引導探索------光斑的形狀為什麼會變化?
1、牆上的光斑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2、光斑照在牆上像什麼?
三、深入探索------怎樣使光斑的形狀發生變化?
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操作、實驗。引導幼兒將自製的各種圖案或圖形粘在鏡子上,再玩「鏡子和光」的游戲。
3、幼兒相互交流發現了什麼。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實驗:把月光、燈光作為光源,探索鏡子能否製造晃動的光斑。
教學反思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本次活動的內容就是源於幼兒對光斑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材料是激發和維持幼兒探索興趣的最好誘因。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並以活動材料為載體,是活動步驟緊扣目標層層深入,有利於幼兒不斷探索、驗證。本次活動採用了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猜想、實驗,相互討論、交流、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發展了幼兒的多方面能力。
本次活動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首先,活動若在室外進行,並給予幼兒更多自主的探索時間,幼兒可能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其次,可及時滲透安全教育,在探索的過程中,有個別幼兒故意將光反射到同伴的臉上,強烈的光線刺激了孩子的眼睛,這是很危險的事。當時因抓這件事,引導幼兒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向幼兒進行俺去昂教育,懂的強光對視力的影響,從而學會自我保護。
❼ 中班健康課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意識,逐步改變他們依賴成人的心理狀態。
2、學會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技能,知道主動承擔一些家務勞動。
3、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衣服、鞋襪等都放在家裡的什麼地方?每天穿什麼衣服由誰來決定,誰來找。
2、調查一下每天都有誰聽天氣預報。
3、老師請小朋友講講,聽天氣預報對他們有什麼意義。
4、玩游戲:請聽天氣預報。
玩法:幼兒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問題。
老師做預報員,向幼兒預報天氣,讓幼兒根據聽到的天氣預報,選擇衣服、雨具等,看哪組選得快而且正確,優勝組得一枚獎章。
如:老師報陰有雨,幼兒就必須選擇雨衣、雨傘;最低氣溫15℃以下,幼兒要選擇毛衣等;最高氣溫25℃以上,幼兒可選裙子、短褲。
5、玩游戲:看誰的衣服最整齊。
玩法:(幼兒分為人數相等的若干組進行比賽)
每組幼兒前面放兩張桌子,其中一張桌上擺放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服裝。游戲開始後,每隊幼兒均從第一個人起跑到桌前,任選一件服裝疊好放到另一張桌上後跑回,拍打第二個人的手,第二個人再去疊放衣服,以此類推。疊放整齊、速度快的一組獲勝。
6、教師示範如何洗手絹,要求幼兒回家練習洗手絹、襪子等,並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