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班藝術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活動延伸—日常生活活動怎麼寫》
教案二:粗心的小畫家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然音進行唱歌,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准備:
圖片,磁帶,錄音,鈴鼓,附點節奏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也來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了?(出示丁丁)
這個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們知道他最喜歡做什麼了?
丁丁今天還帶來幾張圖畫,請小朋友幫忙看一下,畫得怎麼樣?
二、通過圖片理解歌詞。
1、幼兒觀察後集體講述 「請你們看一下,畫了些什麼?畫得怎麼樣?(引導幼兒用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2、幼兒回答後,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
1、練聲: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丁丁,現在我們一起來相互問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蔡老師你好)
2、節奏練習
A、幼兒聽辨老師拍的節奏並拍出。
(1)××××│×××│
(2)××××│×××│
出示兩條節奏的卡片,幼兒找出不同之處。
B、幼兒做節奏的游戲:把節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詞下面,幼兒聽老師彈的琴聲是哪一條節奏,如果是符點的就站起來拍手。
3、欣賞歌曲(教師范唱一遍)
現在我們就把丁丁這個故事,配上音樂一起來聽聽,感覺怎麼樣?
4、幼兒學唱歌曲。
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唱一唱,唱的時候注意音樂中的符點。
四、在學唱基礎上提高演唱要求。
1、給音樂起名字。
小朋友我們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好聽的歌曲,可是它還沒有名字呢?你想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幼兒討論後起名字)
剛才小朋友都說了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麼你們說做事粗心馬虎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對了,那麼在這首歌曲中,丁丁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笑呢?我們再來聽一遍,請你聽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舉手錶示。
2、幼兒聽歌曲舉手錶示笑聲。
除了笑聲,老師還聽到一個聲音,是什麼?為什麼要加這個聲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對,就象我們小朋友看到了這樣的畫也會覺得很奇怪,所以要說「咦」,你們能不能來學學它的口氣?能不能吧後面的笑聲一起加上嗎?
3、幼兒練習唱最後一個樂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來唱,表現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緒)。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小朋友,你學了這首歌後,你會不會象丁丁那樣粗心?哦,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象丁丁那樣的,一定會做個做事情細心,認真的小朋友的。
四、找個好朋友,去幫助丁丁修改圖畫。(找朋友音樂結束活動)
㈡ 貼近幼兒生活的美術教案怎麼寫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內情況。教學目標容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㈢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我的假期》
目標:
1、能愉快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
2、能大方地在同伴內面前進行講述。
3、具容有儀表端莊、聲音適量的講述習慣。
談話:我的假期
活動過程:
1、展示幼兒帶回的假期活動照片。
2、讓幼兒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假期活動。
3、進行總結。
活動指導:
1、幼兒能大方地在同伴面前講述,聲音適量,講述流暢,沒有小動作。
2、能根據主題有條理完整地講述一件事。
3、懂得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是一件高興的事。
㈣ 高一美術鑒賞什麼是美術作品 教案
1、教學目標:
通過本堂課,學生能夠理解審美觀念的形成過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規律;大體掌握美術作品的基本涵義;初步培養學生用審美的眼光去對待美術作品、發現和感悟生活中的美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內容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層面:⑴審美觀念是如何形成的。⑵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3⑶美術鑒賞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
⑴美的觀念的形成和形式法則規律。
⑵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
⑶如何從生活中去發現美?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美的觀念和形式法則去認識美術作品,並發現生活中的美。
3、學情分析:
學生對美術作品缺乏認識,不知道美術作品為什麼美?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積極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4、設計思路:
美術鑒賞是一門學科,但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記住一些藝術史上重要的美術作品,而更要培養學生以一種審美的心態、發現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歷史、文化、生活以及我們身邊的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和文化素養。所以本課的教學首先從什麼是「美」入手,幫助學生了解「美」的觀念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進而使學生明確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及其開放性的內涵。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明確「美」的概念是極為豐富的,它甚至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應當以一種歷史的、發現的眼光去看待美術作品乃至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彩。
㈤ 跪求人美版四年級7冊第10課《生活與藝術中的花》優質課教案!
教學內容與目標
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
(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應了觶生活中一些常見花的造型特點及寓意。
(2)認識中外不同藝術表現方法及不同表現形式表現出的花的特點。
應會:
(1)能比較中外作品,評述萁相同處和不同處,從中感悟藝術家在作品中寄託的情感。
(2)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隱性內容與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大自然更加關注,學會發現大自然的美,學慣用美裝扮生活,用美的環境提高生活質齇。
(2)通過欣賞,發現中國傳統繪l畫、建築、工藝品中花優美的造型,培養學生珍視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l教學重點
(1)認然界中的花與藝術中的花的關系。
(2)學習運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學難點
(1)對比中西方作品.從不同的文化背景認識藝術家們不同的表現方法。
(2)理解、感悟繪畫作品中藝術家的思想情感。
(五)學習材料
花的圖片、資料等。
導入:
認識各種各樣的花
展示課前收集花卉的資料。
介紹自己喜歡的花的名稱、特點及表達的寓意。
(聞一聞花香)
帶來鮮花的同學邊介紹邊將鮮花插在花瓶中,組成美麗的瓶花。
請學生淡自已此時的心情。
講授新課:
l了解西方繪畫的表現方法
觀看課件:《藍花瓶》塞尚(法國)
(1)對比實物瓶花,觀察並了解靜物畫的表現形式。
(2)分析畫面構圖及色彩的美感。
觀看課件:《銀蓮花》杜菲(法國)
具體分析:(學習觀察細節)
(1)生動的花瓣。
(2)帶有花朵圖案的花瓶。
(3)整合畫面的桌布。
2了解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
觀看課件:對比《寫生玉簪》和《露氣》兩幅作品。
具體分析兩幅畫的不同繪畫風格:
(1)工整、細膩
(2)大氣、豪放
3嘗試並對比中西方繪畫的不同特點
小組合作探究:
中國畫和西畫在花的表現形式上有什麼不同?
對照書中作品談談自己的觀點。(組長記錄大家的發言。)
小組間進行匯報。
學生進行評述
觀看《粉彩百花圈瓶》(清)
學生從不同角度談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線條的運用、做工的精細等。)
再次感受花在生話中的應用
談一談自己身邊哪些地方是運用花進行裝飾的?怎樣裝飾的?
出示書中第21頁房間布置圖片。
出問題:你想在這個房間里掛哪幅畫?說一說你的想法。
㈥ 中班美術教案畫小熊的生活環境
座落在楊村鎮廣梅公抄路北邊的,外觀不怎麼起色的就是我們的學校——楊村中心小學。
我們的校園,有高大的教學樓,有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還有天真活潑的小學生……是個美麗的地方。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操場上的小草也偷偷地探出了腦袋,操場東邊的木棉樹上開滿了火紅的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荔枝,龍眼滿樹都是花,引來了許許多多的蜜蜂,蜜蜂發出的嗡嗡聲,和著五彩繽紛的花朵把校園點綴得有聲有色。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籠籠,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操場封得嚴嚴實實的。操場中間的兩棵老槐樹像兩把撐開的綠絨大傘。操場東邊的太陽花開了,好像對我們綻開了笑臉。荔枝,龍眼葉叢中藏著果子,引得同學們天天去觀賞。
秋天,老槐樹的葉子變黃了,榕樹、黃金葉、九里香一點兒也不怕秋風的到來,還是那麼綠,操場上的小草也換上了新衣裳,同學們都愛到草地上來玩。
冬天,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可是校園里的樹木依然生機勃勃。操場北邊的勒杜鵑長出了美麗的花,有紫的、粉白的,遠遠望去好像一把把花傘。
我們的校園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式校園,也是我們成長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