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絢麗的鼓中班藝術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及鼓聲強與弱的力度變化。
2、會聽隨鼓聲的大小做相應動作,表現鼓聲的強與弱。
3、培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並體驗兩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活動准備:關於鼓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入場:隨伴奏帶開火車進入課室。
1、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
2、引導小朋友辨聽和模仿火車開來(由弱變強)和火車開走(由強變弱)的聲音。
3、擴散練習:鼓勵幼兒大膽模仿各種小動物來了和走了的聲音(如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等),注意聲音的由弱變強和由強變弱。
(二)主體部分:欣賞歌曲1、用動作感受歌曲第一段(1)指導語:你們覺得剛剛的音樂怎麼樣?(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這首好聽的音樂還可以用來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師隨樂舞蹈。
(3)引導幼兒隨第一段舞蹈,用動作感受歌曲。
2、欣賞第二段,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
(1)感受鼓聲強弱。
指導語:來了好多小鼓手,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仔細聽,他們是怎麼敲鼓的?
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感受鼓聲強弱。
引導幼兒用拍手和嘴巴發出的聲音表示鼓聲強弱。
(2)欣賞歌曲完整欣賞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聲特點。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由弱到強。
鼓勵幼兒創編舞蹈動作表現鼓聲的最強音,鼓勵幼兒相互學習、模仿,並進一步創編。
3、隨樂完整表演。
『貳』 小學小軍鼓教師教案要求有課後反思
教學目標:
1、學唱《我是小鼓手》,繼續感受進行曲的特色,體驗「小鼓手」的自豪情緒,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這種情緒。
1、 通過參與隊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競爭意識,在活動中享受表演的快樂和創作成功的喜悅。
教材分析:
1、《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滿童趣的d小調歌曲,表現了小鼓手神氣、自豪、喜悅之情。
2、音樂游戲「隊列操」是一個有關節奏、音色聽辨的游戲活動,旨在結合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讓學生熟悉大鼓、小軍鼓、大鑔的音色。
教學重點:通過各類音樂活動,感悟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責任感。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節奏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教學准備:大鼓、小軍鼓、大鑔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歌
1、導入:上堂課我們當了一回小鼓手,那大家想不想聽一首表現小鼓手的歌曲呢?誰聽出了歌曲中的鼓點聲?模仿一下。
2、聽老師范唱
3、播放錄音范唱,請幾位學生上台畫出旋律線。
4、教師「以琴帶唱」法讓學生學唱歌曲。
5、教師用表情、動作指揮學生演唱。
6、師:這首歌怎麼演唱才能更加活潑輕快?怎樣才能表現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緒。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唱,還可以在「咚咚」處拍手、敲打樂器,邊走邊唱。
7、採用領唱、齊唱形式演唱一遍歌曲。8、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出示譜例:
大鼓:X — |X X ‖
大鑔:X — |X — ‖
小軍鼓:X X |XX X‖
學生視譜練習,沒有樂器的同學徒手敲擊。 選擇合適的樂句用鼓聲伴奏。(第一、二樂句和補充樂句)
9、一半學生演唱,一半學生演奏。
10、邊走邊唱。
二、 音樂游戲:隊列操
1、 列隊:學生排成一個小方陣,選三個同學分別演奏三件樂器。
2、 樂器分別敲打出固定的節奏。(節奏譜如上)
3、 游戲規則:每條節奏對應一種方向或動作——
大鑔表示原地踏步,小軍鼓表示向右轉走,大鼓表示向左轉走。
方陣中的學生聽到什麼樂器演奏就按照相應的方向走,行走時要有節奏感,可模仿相應樂器演奏的動作。
三、課堂小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