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班 識字《賦得古原草送別》教案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別
內容: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內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容.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注釋:
又作"草"
1、離離:歷歷,分明的樣子.
2、遠芳:伸展到遠處的草.
3、萋萋:茂盛的樣子.
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評析: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
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
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Ⅱ 音樂《送別》教案
詞:李叔同
曲:J·P·奧德威(美國)
李叔同有一首歌曲的代表作,這就是傳遍大江南北的《送別歌》,其影響十分之廣。長期以來,《送別歌》幾乎成了李叔同的代名詞,而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的插曲或主題歌採用《送別歌》後,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
然而對於《送別歌》,長期以來卻有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宣傳失誤。由於人們對此歌宣傳得多,研究得少,所以大多數人都以為此歌的詞與曲皆為李叔同所作。其實《送別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國通俗歌曲作者JP奧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夢見家和母親》。由於此曲十分優美,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採用它的旋律填寫了《旅愁》。《旅愁》刊於犬童球溪逝世後的1907年,此時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學且又熱衷於音樂,他對《旅愁》當有較深的印象。
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送別歌》採用了《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但歌詞卻是受了《旅愁》的影響。《旅愁》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
憶故土,思故人,高堂念雙親。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歸夢新。
而李叔同的《送別歌》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由此可見,《旅愁》《送別歌》兩首歌不僅旋律相同,歌詞意境也相近。至於說到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的插曲或主題歌採用《送別歌》,這又是很有意味的事了。《早春二月》是根據柔根據柔石小說《二月》改編的影片《早春二月》採用《送別歌》作為
主題曲,影響深遠。
Ⅲ 幼兒園中華文化賦得古原草送別教案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Ⅳ 中班《山中送別》教學反思
活動准備
板書;古詩中景象圖片一幅;素材
活動目標
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景象,喜愛春色。
初步學習按古詩節律吟誦,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
活動過程
1、 故事導入
給小朋友講家裡來客人的故事,並教育幼兒學會招待客人,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2、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有沒有在畫上看到了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3、在草房子門前你們看見了什麼啊?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回答。(畫上有一位大詩人王維,他的家裡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走了,大詩人王維非常想念他。)
4、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讓我們來聽聽看這首詩到底是怎麼寫的。
5、教師朗誦,並幫助幼兒理解古詩。
(教師講解詩的大意: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遊子呀你能不能回歸?)於是他就想到要寫一首詩,古人寫詩常常能用短短幾句話就能把一件事說清楚。
6、下面請小朋友們聽老師來讀一遍。教師朗誦第一遍。小朋友你們都知道這首詩叫什麼啊?(山中送別)
7、 請幼兒一起跟教師跟讀兩遍。(教師播放課件).
8、 聽教師朗誦看圖片,聯想詩人所寫的景象。
9、教師指導幼兒讀古詩的方法,古詩中有的詞語有很多意思,所以我們小朋友在朗誦時要慢一點,音要拖的長一點,別人才能聽的懂。
10、老師可採用多種形式指導幼兒分組朗誦等。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在家學會的古詩朗誦給大家聽,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並要求幼兒回家後
把今天學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在家還可以學一些古詩。
Ⅳ 小班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詳教案
深秋,有兩個明顯的標志,其一是豐收,另一個是落葉。我常在深秋的黃昏望著那門前的百年老楓樹。
這不,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心中懷著若有所失的無聊情緒,坐在窗前,望著那老楓樹,這才發現,落葉歸根的過程,是多麼的精彩,多麼的歡樂。
抬頭一望,老楓樹的楓葉紅得似火;紅得十分艷麗;紅得如被刷過漆似的,顯得那麼可愛,那麼耀眼。
秋姑娘來到此處嬉戲,拂袖而過,留下一陣舒爽的,充滿愜意的風。正巧拂過老楓樹的樹梢,帶下了幾片火紅火紅的楓葉,飛向歡樂的彼岸。
那楓葉昵?它們去那兒玩了?
我凝視著一片紅得出眾的,小得令人愛憐的小楓葉,輕飄飄的,慢悠悠地飄落了下來,它對著孕育它的老楓樹,懷著感激之情,用柔美的語調,輕輕說了聲:「謝謝」便轉身撲向大地的懷抱。
正巧,它的夥伴們來了,和它一起准備滋潤老楓樹。
秋姑娘笑了,打了個哈欠。楓葉們在空中來了個輕身旋轉,跳起了歡樂的舞蹈,合著嘩嘩的風聲,翩翩起舞。
楓葉們飄到樹桿了,這時,秋姑娘不知為什麼生氣了,她氣哼哼地吐出一口長長的氣。楓葉們受到這股風的影響,向肥料加工廠飄去,這下可讓它們樂開了懷,變成更有用的肥料,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秋姑娘回來了,將小楓葉們送回到老楓樹的懷抱。楓葉們在秋風中歡樂的飄盪,時上時下,活像個專業的舞蹈家,跳著有節奏的、淡雅的舞。
此時,楓葉們又有了新的夥伴,它們是老楓樹樹梢的楓葉,對它們來說,老楓樹就是一個絢麗的世界,一個枝叉就是一個國家,小楓葉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份子罷了。遇到夥伴就如同遇到了同胞,一定會十分歡樂,也許會在一起聚聚餐,聊聊家常,在一起狂歡一起玩耍。
看!它們在比賽呢,最大的一片楓葉在空中縱身一躍,打著旋兒飄落到了地面,最小的楓葉也不甘示弱,垂直飛躍回了地面……
天色已晚,不時還有落葉飄下,它們真快樂呀。也許「落葉歸根」真的是一種享受,也許很幸福,也許很乏味,也許很歡樂……
啊,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