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跳舞兒歌教案中班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小紅帽》,並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學習歌曲《小紅帽》歌譜的唱名。
3.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用急吸緩呼的方式,一句一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小紅帽》。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小紅帽》是一首巴西兒童歌曲。四二拍,C大調,是由六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六個樂句中,除第五樂句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後半句加以變化外,每個樂句均以do、re、mi、fa的級進式旋律開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樂句則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階式的級進與分解和弦的跳進穿插運用,使音樂形象既統一又有一定變化、既流暢又活潑,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優秀少兒歌曲。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設問:哪位同學知道《小紅帽》的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
2.欣賞《小紅帽》動畫,教師向學生講解《小紅帽》童話故事。
教學要求:教師隨多媒體播放進程講解故事,學生認真聆聽,了解故事內容。
二、學習歌曲
1.初次聆聽《小紅帽》歌曲(或教師范唱)
教師提出聆聽要求:注意觀察老師范唱時的表情,聽完以後說說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師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響)
教學要求:教師范唱前要講清楚具體要求,范唱時要聲情並茂。
3.歌詞學習
(1)運用節奏朗讀法,學生齊讀歌曲的歌詞。(歌詞節奏朗讀)
例:
2/4
X X X| X X |X X X|X X X |
我 獨 自 走 在 郊 外 的 小 路 上
(2)教師幫助學生解決歌詞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難字、生字或復雜的節奏型。
(3)指導學生分小組根據歌詞內容,有表情地誦讀歌詞。
(4)全班學生再次齊讀歌詞。
(5)教師可讓學生在誦讀中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教學要求:教師可先范讀,對復雜的節奏型給予引導;誦讀歌詞時要注重指導學生用聲音來表現情緒;可讓學生創編簡單動作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4.學習歌曲
(1)再次聆聽《小紅帽》歌曲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學生隨《小紅帽》伴奏(或教師伴奏)小聲地學唱歌曲。
(3)教師用琴指導學生感受八度大跳的音響(學生靜聽—默唱—輕唱,反復多次),教師彈琴學生跟唱。
(4)教師在學生學唱過程中,要注意隨時糾正學生演唱中的不足,不要讓學生的錯誤重復發生多次以後才糾正,否則會事倍功半。
教學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用自然的聲音輕聲跟琴模唱,對八度大跳要求學生有正確的歌唱方法(呼吸、姿態)與狀態;用力度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緒:歌曲開始,小紅帽帶著糕點到外婆家,情緒歡快、力度中強;歌曲後兩句表現小紅帽擔心有大灰狼,力度輕柔;最後是輕松歡愉地和媽媽進入夢鄉,力度漸弱。
5.鞏固復習
(1)播放《小紅帽》歌曲學習,學生跟唱。
(2)分小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他小組的同學評價。
(3)學會歌曲以後,學唱唱名。
三、集體創編歌表演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指導學生創編歌表演(根據歌曲提示的場景變化及三個情緒轉換,進行創編,動作可由歌詞提示,也可參照動畫或其他想像情景)。
(2)學生小組表演創編成果。
教學要求:小組創編組織有序,要求清楚;教師在小組創編過程中及時指導,多鼓勵。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小紅帽》,通過學習我們還知道了一個童話故事。同學們還能夠對歌曲進行創編表演,希望課後同學們可以創編出更好的表演。
㈡ 中班教案音樂《鈴鐺舞》的活動主題是什麼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韻律游戲《鈴鐺舞》,這是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音樂課程《我的身體會唱歌》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鈴鐺舞》是一首富有特色的兒童抒情歌曲,歌詞生動,旋律流暢,朗朗上口。中間插入「叮當」響的鈴聲,表現了豐收的日子裡,苗族姑娘身掛鈴鐺,在木鼓、蘆笙伴奏下翩翩起舞的情景。從而讓幼兒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強弱弱特性,並對少數名族(苗族)音樂有興趣,熱愛民族舞蹈。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3——6歲幼兒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表現慾望,根據中班幼兒藝術活動的目標,結合《指南》和《綱要》中藝術活動的目標,從而確立了本次活動的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活動,讓幼兒掌握三拍子的強弱弱特性。
2.技能目標:學跳《鈴鐺舞》。
3.情感目標:對少數名族(苗族)音樂有興趣,並熱愛民族舞蹈。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於:引導幼兒對少數名族(苗族)音樂產生興趣,並喜愛少數名族音樂。感受三拍子的強弱弱性質。
三、說教法:
根據新《綱要》提出的:「幼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進行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主動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因此,我對幼兒作了知識和經驗的准備:事先讓幼兒了解苗族的風土人情,對這次音樂活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針對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嘗試法為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發現法、問題法、開放法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韻律游戲。
四、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提示,讓幼兒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去創編動作,創編隊形,並指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用有節奏的語言和動作,幫助自己表演。
五、說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 體態預備
首先,我播放音樂CD《魔術國的節奏》,幼兒隨音樂跳律動熱身,接著就是情境導入。嗨,我是「快樂旅行團」的導游吉米,請小朋友們跟我一起走進苗寨,讓我們跟著音樂出發吧!然後出示PPT欣賞苗寨的風土人情。
第二部分:聽辨旋律
1.引導幼兒聆聽音樂,初步感受歌曲《鈴鐺舞》活潑歡快的情緒。
2.教師引導幼兒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強弱弱特性(還可以拍肩、點指等方式來感知三拍的強弱弱性質)。
㈢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大家跳舞真快樂
目標: 1、通過學習邀請舞,體會和同伴一起舞蹈的快樂,並能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 2、鼓勵孩子大膽邀請同伴跳舞,並敢於表現自己。 准備:第二節課後換衣服,在老師帶領下進教室,按自己的位置抱腿坐下,等待教師喊起立後正式上課。 一:基本站姿練習。 1教師指導語「比比看誰站的最好看,...最漂亮.,注意挺胸抬頭」。 二:熱身活動。 1:教師:「天氣漸漸涼了我們先活動身體跟著動感音樂跳起來,動起來吧。」教師示範並提醒孩子注意音樂的節奏,動作要有力度。 2: 芭蕾手位的練習。 教師:做芭蕾手位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學生:腳站成小八字,手臂要圓,眼隨手動—— 教師:「對,我們的朋友都說的很對,做到這些動作就會更漂亮。現在就請你們跟著音樂來跳。教師指導語「小八字位,提醒孩子注意手的位置,手指的形狀手臂端起來,胳膊肘要圓,眼隨手動,面帶微笑。 三;地面基本訓練。 教師:「現在來活動一下我們的小腳尖?(綳腳壓腿組合,斜坐) 教師表揚作的好的朋友「某某真不錯,背可直了非常精神,」「某某腿真漂亮,因為他綳了腳腿顯得特別長等。 教師:「老師考考你們,看我做的是什麼。」 學生:「波浪」。 教師:「做波浪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學生:「手慢起慢下,手腕放鬆,眼隨手動 隨音樂舞蹈。 四:舞蹈「大家一起恰恰恰」 教師:「吿訴你們一件高興得事今天我們要開一個舞會,(現在了我想邀請你們先跟我一起來跳,跳會了就來開舞會啦)的爸爸媽媽一起來舞蹈。不過,看誰最先學會,學會了就可以邀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孩子雙腿抱坐) 1、教師示範完整動作。「請大家看仔細老師的手是怎麽拍的?「剛才我的手是怎麽拍的,請一個朋友來試一試」。「現在請大家一起來拍一拍」。 2、我們一起來跳舞,教師講解分解動作。 3、教師:現在我要邀請一個朋友做我的舞伴來表演怎樣跳邀請舞。誰願意?「現在請你們和朋友面對面的站,一起跳」。 4、鼓勵孩子兩倆組合,大膽邀請朋友跳「邀請舞」。教師:「我們的舞還可以跳得更好玩,在音樂沒有唱歌的地方還可以走到你喜歡的朋友面前邀請他來跳,但是必須注意在間奏結束時找到你的舞伴。 5、邀請家長跳:「邀請你爸爸媽媽來跳舞,」「看誰最先教會你的爸爸媽媽」,大家四散隨意站一起隨音樂舞蹈。 五:評價總結。教師「今天大家跳的很盡興,沒跳夠回家以後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接著跳。」
㈣ 舞蹈哈哈教案
幼兒園教案:圓圈舞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看看、試試,感受三拍子音樂美妙的旋律和性質,初步學跳交替步,要求節奏正確。
2.啟發幼兒積極探索,大膽嘗試。
活動准備:
音帶、節奏樂若干。腳印圖片(一隻紅色、一隻綠色)。幼兒右腳貼紅花,左腳貼綠花。
活動過程:
1.游戲《身體樂器》:根據不同性質、節奏鮮明的音樂(進行曲、舞曲)啟發幼兒按節拍隨意做動作,並能發出各種聲音。做到口、手、腳配合較協調一致。
2.發聲練習:用領唱、接唱的方法唱出好聽的聲音。要求節奏鮮明,有三拍子的強弱起伏感。
5 33 ∣5 3 3∣4 3 2∣1 - -‖
(領)唱著歌真高興(幼)啦啦啦啦
(領)跳著舞真快樂(幼)哈哈哈哈
3.復習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歡樂的情緒,並在空拍處按節拍做出合拍的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等)。
4.教授:
(1)感受舞蹈歌曲的美妙的旋律,掌握三拍子的節奏。
①感受樂曲二遍:「這首音樂聽上去感覺怎麼樣?」(優美、好)。「聽了這首音樂你想干什麼?」(跳舞)
②邊聽音樂邊看老師表演:「聽了這首好聽的音樂我也想跳了,你們聽聽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三拍子)
③邊聽音樂邊看老師表演第二遍。(幼兒邊聽音樂邊按三拍的節奏拍手,用節奏樂伴奏各一遍)
(2)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音樂抒情歡快的情緒及主要內容,告訴名稱。
①老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歌里唱了什麼?」(跳舞)「這是一首很美、很好聽的、一邊唱歌、一邊跳舞聽起來很快樂的歌曲。」
②老師再次演唱歌曲。「歌里唱我們是怎麼樣跳舞的?」(拉著、圍著圈跳舞)告訴名稱《圓圈舞》,幼兒重復。
(3)學習交替步。
①老師邊唱歌曲邊用交替步跳舞。幼兒觀察老師腳的動作,出老師腳的動作節奏。(二遍)
②老師示範交替步。「老師跳舞時腳上的動作是怎樣做的?」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後討論(一隻腳走一下,兩只腳交替著走)告訴舞步名稱:交替步。
③示範交替步。「二隻腳是怎樣交替走的?」幼兒討論後,老師演示二隻圖形腳(紅色代表腳、綠色代表左腳),在黑板上演示,
邊喊口令:
—二三,一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啟發幼兒觀察出動作的要領。
④用二隻圖形腳演示交替步,啟發幼兒邊觀察邊探索試著跟跳交替步。
老師問:「左右腳是怎麼向前走的?」幼兒試跳,討論後老師小結:「右腳向前一小步,左腳跟在右腳後面走一步,然後右腳再向前一小步。」老師邊念口令、兒歌邊示範:左右左,右左右;兩個好朋友,緊緊跟著走;你走我也走,我走你也走……
⑤幼兒練習交替步。
●放慢速度,在老師的口令、語言節奏的提示下, 坐著練習,提醒先邁貼紅花的右腳。
●老師在黑板上邊演示圖形邊跳交替步,邊用口令、兒歌提示幼兒邊觀察邊跟跳。(坐在位子上跟跳→站起來跟跳→慢慢走動跟跳)
(4)完整示範,進一步感受交替步的動作要領,並跟跳。
①老師邊唱歌邊走交替步跳圓圈舞。「看看老師跳舞時腳做了什麼動作?」 『步子是大還是小?」 「身體怎麼樣?」
②老師邊唱歌邊用大、小不同步伐的交替步跳舞,啟發幼兒進行對比觀察。「交替步應該怎樣跳?步子大好看還是步子小好看?」「跳交替步時身體怎樣?」幼兒討論後,老師邊跳邊小結:「跳交替步時,步子要小一點,挺胸抬頭,身體隨著腳步走動要有一點擺動,邁右腳時身體向右有一點擺動,邁左腳時身體向左有一點向左擺動.
③放慢音樂速度,老師邊唱歌邊帶幼兒練習。
④老師邊唱邊和能力強的幼兒一起跳交替步,其他幼兒用節奏樂為他們伴奏.
⑤老師邊唱邊帶全班幼兒一起跳交替步。
5.幼兒隨音樂跳交替步出活動室。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㈤ 小學音樂課教案
你是這來個版本的么:
第八課 童 心 教源 學 目 標:
1.童心與童趣是連在一起的,他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要珍惜這有限而寶貴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樣充滿生機。讓我們盡情地歌唱這充滿朝氣、歡樂的時刻。
2.用現代舞為歌曲即興伴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渲染這充滿詩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學 重 點: 1. 音樂的感悟,情緒的調動。 2. 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 教 學 難 點: 1. 音樂中附點節奏的加強與鞏固。 2. 現代舞及打擊樂器伴奏的創編活動。 教 學 內 容:
㈥ 小學音樂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第六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 春天 第二課 可愛的動物 第三課 童趣 第四課 音樂會 第五課 牧童之歌 第六課 愛祖國 第七課 老師的歌 第八課 愛和平 第九課 家鄉美
新課標人教版第五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 童年 第二課 草原 第三課 友誼 第四課 放牧 第八課 愛鳥
新課標人教版第三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 問聲好 第二課 時間的歌 第三課 童話故事 第四課 跳起舞 第五課 愛勞動 第六課 我的小綿羊 第七課 小小音樂家 第八課 幸福生活
新課標人教版第一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 好朋友 第三課 祖國你好 第五課 靜靜的夜 第六課 愛勞動 第七課 小精靈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第一冊全冊教案.·歌曲:《你的名字叫什麼》、《拉勾勾》、《其多列》、《跳繩》、《國旗國旗真美麗》、《同唱一首歌》、《動物說話》、《我有一隻小羊羔》、《小寶寶睡著了》、《閃爍的小星》、《洗手絹》、《大家來勞動》、《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法國號》、《布娃娃彈琴》、《火車開啦》、《躲貓貓》、《龍咚鏘》、《新年好》 欣賞:管弦樂《玩具兵進行曲》、管弦樂《口哨與小狗》、小組曲《快樂的一天》、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人教版五年級第九冊全冊教案.·簡價: 《太陽公公和月亮婆婆》 《西風的話》 《愉快的夢》 《看龍船》 〈排排坐〉《我的小綿羊》
人教版三年級第五冊全冊教案·大樹樁有幾歲 甜甜的密密 小白船 小騎兵之歌 藍藍的天 山谷靜悄悄
人教版三年級第六冊全冊教案·我們的田野 水晶般的心 嘀哩嘀哩 還要睡嗎 小牧笛 鷹 太陽公公月亮婆婆 八月桂花遍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