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美術教案《雞娃娃》
【活動目標】
1、學慣用邊說邊畫的方法畫小雞並均勻地塗色。
2、願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繪畫操作卡,勾線筆、油畫棒。
2、有關小雞的知識准備和小雞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小雞》引題。
圓腦袋,尖嘴巴,會捉蟲,會吃米,唱起歌來嘰嘰嘰。(小雞)
二、欣賞小雞,討論演示小雞的畫法。
1、出示小雞圖片,觀察小雞的外形特徵。
2、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的小雞是什麼樣的?小雞會干什麼?(捉蟲……)
3、師幼合作畫小雞。
(1)畫蛋寶寶。
師:雞媽媽很能幹,生了許多個蛋寶寶,誰來幫忙把它畫下來。(提示:起點與終點要連接牢)
幼:幼兒畫蛋寶寶。
(2)畫小雞。
師:雞媽媽開始孵小雞了,她把蛋寶寶都抱在自己的懷里,整天地孵呀孵……蛋殼啄破了,小嘴鑽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好了,一隻小雞出殼了,它高興地跑到草地上,看看有沒有好吃的東西。
幼:篤篤篤,又一個蛋寶寶啄破了,小嘴鑽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一隻可愛的小雞也出殼了,他好象要去找爸爸呢!
(3)給小雞寶寶穿花衣。
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小雞塗色。
三、幼兒操作:畫小雞。
1、幼兒操作要求:畫蛋寶寶時,要注意蛋寶寶之間的距離。
2、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畫出小雞的各種動態,均勻地塗色。
四、展示作品、評講。
1、幼兒展示作品,分享可愛的小雞。
師:哪個寶寶願意給同伴們看看你的小雞長得怎麼樣?在干什麼?(從小雞的動態、塗色的均勻進行講評)
2、歌表演小雞出殼,活動結束。
⑵ 幼兒園小班美勞教案《小雞吃米》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幼兒都存在著挑食現象,不吃飯,不吃菜,喜歡吃小賣部的垃圾食品。通過本節小雞吃米的故事,讓幼兒懂得一粒米都不能浪費,要做一個愛喜糧食乖寶寶。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懂得一粒米都不能浪費,不吃飯不吃菜不會長大不會長個兒, 2. 鼓勵幼兒要做一個愛喜糧食乖寶寶 重點:培養幼兒對飯菜的正確認識。 難點:在活動中能使全體幼兒動起來,把日常吃飯運用到實際當中。 活動准備; 1. 小雞卡片。 2. 《我愛我的小雞》兒歌MV 3. 自己畫的小雞吃米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雞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我手中的是什麼卡片? 幼:雞 師:小雞還是小鴨? 幼:小雞! 師:今天我們請小雞來我們幼兒園做客,好不好? 幼: 好! 播放《我愛我的小雞》兒歌 一邊唱兒歌一邊做動作。 二、出示第二張自己畫的圖片 師:哇!在院子里有好多小雞,他們可愛么? 幼:可愛 師::讓我們揮起小手跟小雞問好。好不好? 幼:好 三、出示第三張圖片 師: 這些可愛的小雞在干什麼? 幼: 它們在吃米 師:你們知道它們為什麼要吃米么? 幼:不知道 師:小朋友們,小雞吃米是為了變成大雞 師:如果小雞不吃米永遠都長不大的哦, 四、小結: 師:你們喜歡小雞嗎?雞媽媽說可喜歡小雞了,雞媽媽說小雞真是一個愛吃飯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學習小雞,做一個愛吃飯的小朋友好嗎?
⑶ 如何將小班美術活動 喂小雞吃米游戲化教學
案例分析:
1、活動前期經驗准備:
① 繪畫技巧方面:在活動前期,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圓的練習,小朋友們基本掌握了畫圓的技巧,這就為表現小雞身體的形態做了最基礎的能力准備。
② 另外,在本次活動進行之前,我們進行過「快樂的小鴨」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嘗試了圓與圓緊貼的連接圓的繪畫方式,為本次活動的難點與重點的成功解決起了舉足輕重的鋪墊作用。
2、活動中的師幼互動:
本次活動我以「小雞小鴨比美」為主題藉助小雞小鴨實物圖進行導入,因為具有懸疑感和故事的趣味性,所以幼兒的注意相當集中,有的說小鴨子好看,因為它的身體毛茸茸、小嘴扁扁的,還有的幼兒則認為小雞的腳會刨土,就像手指一樣,所以覺得小雞美。就這樣,孩子們在比一比、看一看的過程中對小雞、小鴨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幼兒主動性強。在范畫的環節中,我以介紹故事主角雞弟弟「小胖墩」一家為載體,通過教師范畫,個別幼兒上前添畫的方式進行活動教學,幼兒看得仔細,也聽得認真。幼兒繪畫時,大部分都能用連接圓表現表現小雞,有的發揮想像創造性地表現出小雞爸爸、小雞和啄木鳥等等有趣的環節。但在雞的形態上似乎大部分都是側面,頭看向平行方向,缺乏動態感,形態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貼近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枯燥的繪畫步驟創編成有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展開教學,如「一天,雞媽媽下了幾個大雞蛋(一邊講一邊隨手畫了幾個不規則的圈),雞媽媽就住在雞蛋里,雞寶寶在雞蛋里呆煩了,就用尖尖的嘴,啄開了雞蛋殼,露出了圓圓的眼睛,啊,這個世界真美呀!」(一邊講,一邊在圓上添畫出嘴巴和眼睛,)雞寶寶再也呆不住了,兩條腿一蹬(添出腿)就變成了小雞這種通俗易懂的故事形式,涵蓋了所有的繪畫步驟和關鍵點,即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又富有趣味地讓孩子在玩中學,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教師要在課前仔細反復斟酌范畫時的引導語,要簡潔扼要。比如:「畫小雞」——「小雞一天天長大了,長出了雞冠,長出翅膀,長出了尾巴」教師不用說太多修飾的語言,就怎麼簡單的一句話,在孩子們的眼裡,就出現了一隻長大了的小雞,而且不管小雞的形態如何變化,內容如何變化「雞冠、翅膀、尾巴」這幾點特徵是不會少的。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我們注重幼兒的個性,幼兒的天真和幼兒的創作,這個創作的基礎是把復雜的事物簡單化,這樣會更容易使幼兒理解,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也將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