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小班美術家庭樹教案
導入 1、 學生表演:一家三口 2、 師:請猜一猜,這個懴演的是什麼內容?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3、 教師出示課題:我來畫棵家庭樹。 二、介紹家庭成員 1、 教師出示家庭樹並描述: 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和親戚嗎?學生將家庭成員的照片貼在樹葉上或畫一畫家庭成員,然後小組交流。 三、繪制「家庭樹」 1、 教師出示一張家譜,介紹家庭樹的繪制方法。 2、 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範例,在「家庭樹」中填寫自己的家庭成員。 3、 小組討論,交流。 四、認識家庭成員的稱謂 1、 學生朗讀關於稱謂的童謠。 2、 學生分小組編寫關於母系稱謂的童謠。 3、 根據童謠的形式,全班說一說自己其他親戚的稱謂。 五、表達對家庭成員的愛 1、 師:你能根據「家庭樹」上的照片,用一名話說一說父母的容貌和性格牲嗎?學生自由發言。 2、 對比照片,學生說一說自己容貌的哪些部分和父母相像。 3、 學生用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大家,自己性格中的哪些部分像媽媽,哪 些部分像爸爸。 4、 師:我們的容貌、性格都得到了父母的遺傳,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那麼,你最想對父母說句什麼話呢? 5、 師: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中。你知道其他親人的容貌和性格特徵嗎?你想對他們說一句什麼話?
2. 小班美術小小填色家教案咋寫
教學目標:
1、初步教幼兒用不同顏色搭配的方法,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2、指導幼兒用2——3種顏色練習畫畫。
3、根據幼兒意願選擇色彩塗畫,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教學重點: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教學難點:幼兒選擇色彩,並均勻塗出熱帶魚。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准備:師 多媒體課件 背景畫一幅 音樂我的海洋 示範熱帶魚兩條 幼兒 每人油畫棒一盒 剪好的熱帶魚一條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教學,穩定幼兒情緒。
2、提上課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
小朋友,老師現在請你們參觀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想看嗎?請你們輕輕閉上小眼睛,大家馬上就看到了。睜開眼睛吧,看,它就是美麗的海底世界。
2、出示課件。
老師指導幼兒逐一看海底世界,引導幼兒看畫面上的水草以及海底的其它動物,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熱帶魚美在哪裡?畫面上熱帶魚身花紋及色彩的特徵,加深幼兒對色彩的認識。
3、教師出示一張黑板長度大的海底世界背景圖
(1)小朋友老師也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圖片,你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上缺少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缺少熱帶魚。
(2)請你們先看看趙老師給熱帶魚設計的花衣裳,小朋友一定要仔
細看,師貼上示範熱帶魚。
4、幼兒活動:
(1)畫面上海底世界裡的熱帶魚太少了,他們很孤單。小朋友想幫忙嗎?
(2)老師發給小朋友不穿衣服的熱帶魚,請你用靈巧的小手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一會它們還要去參加服裝表演,看看那一條熱帶魚穿的最漂亮好嗎?
(3)教師指導幼兒塗色,重點指導有差異幼兒。(放音樂 我的海洋)
(4)服裝表演馬上要開始了,小朋友們快點加入吧!教師組織幼兒將自己塗的的熱帶魚貼上大畫面。
5、作業講評。
小朋友用不同的顏色為熱帶魚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許多小朋友塗得很好。聽,熱帶魚好象在說:「瞧,我們的衣服真漂亮啊,謝謝你們!」老師相信大家以後會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努力吧孩子們!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漂亮的熱帶魚,還有好多的動物,我們不僅要和他們交朋友,還要保護動物,做一名保護動物的小衛士。
3. 小班美術教案《天空》
活動目標:復
制1、在了解天空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發揮想像,按意願畫出天空的形象。
2、大膽想像,大膽構圖、著色,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發揮想像,大膽構圖、著色。
難點:按意願畫出天空的形象。
活動准備:
1、有關天空、宇宙的一些圖片等、幼兒美術用書。
2、事先與家人觀察過天空的變化。
活動過程:
1、 集體討論引出課題。
----天空是什麼樣子的?
----宇宙是什麼樣的?
2、 教師引導幼兒構圖。
----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並引導幼兒考慮:把天空畫下來該怎麼畫?畫些什麼?
----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簡單引導幼兒如何構圖。
----天空是個大房子,裡面有很多東西,請小朋友把它畫下來。
3、放輕音樂,請幼兒閉上眼睛想像畫面。
4、幼兒練習。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構圖、著色。
4、展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在討論中幫助幼兒疏理已有經驗。
引導幼兒構圖、為幼兒自由作畫作準備。
重點指導一些缺乏作畫技巧的幼兒。通過欣賞、交流讓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4. 小班美術《干凈的小手》繪畫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印畫是美術活動的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讓孩子在印畫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藝術活動。小班孩子年齡小,要激發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通過這種繪畫形式,會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因此,我設計這一活動,以手印畫的方式,讓幼兒更直觀表達情感。讓幼兒在玩樂中作畫,調動孩子對美術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培養幼兒動手的能力和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小手印畫帶來的樂趣,發現小手的靈巧與神奇。
2、樂意參與創作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小手印畫帶來的樂趣,發現小手的靈巧與神奇。
難點:樂意參與創作活動。
活動准備
1、盛有紅色、黃色、藍色顏料的托盤各一盤,濕抹布人手一份。
2、三張白紙,排筆,照相機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手指游戲(早晨多美好、螃蟹游戲)
1.觀看錶演:教師握緊拳頭說,你們知道我手裡藏著什麼嗎?這里頭藏著我們一家,不信你瞧瞧。「丁零零,丁零零,該起床了,啊!早晨多美啊!(教師依次出示五個手指頭)
爸爸起來拉,刷刷牙,刷刷牙。
媽媽起來拉,梳梳頭,梳梳頭。
哥哥起來拉,洗洗臉,洗洗臉。
姐姐起來拉,點點頭,你好,你好。
小弟弟起來拉,早上好,早上好!
我們一家都起床拉,媽媽說,寶寶我們來玩游戲吧!現在呀把你們的小手都伸出來,看看誰的小手最能乾的。(幼兒玩螃蟹游戲)
二、語言引導,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手能做什麼事情呢?
幼:手會穿衣服,梳頭,跳舞,畫畫等~~~~
三、幼兒欣賞老師的手印畫。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小手能做這么多的事情,老師這里也有一雙手,它還會邊魔術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的手會變出什麼來(教師用手在紙上分別印畫出太陽,花等)
2.師:好拉,你們看看,老師變出什麼啦?(幼兒分別說出老師變出太陽,花等)漂亮嗎?那你們也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來變魔術啊?
四、讓幼兒動手在紙上用不同的顏料印畫小手。
1.游戲規則:恩,那好,在變魔術之前老師要給大家講一下變魔術的規則:
(1)小朋友們先把袖子捲起來,讓小手和顏料親親嘴,你看,就象老師這樣,然後再來和白紙親親嘴(師邊說邊示範給幼兒看)
(2)注意在印畫的時候不能把顏料印在身上和臉上,只能在白紙上印哦,印完之後就到爸爸媽媽那裡去擦手,手擦乾凈了再回來坐到座位上。小朋友們都記住了嗎?
2.把幼兒分成兩組,准備兩張大白紙,為大家准備三種顏色的顏料,讓幼兒自己選擇一種喜歡的顏料印畫自己的小手。
五、欣賞幼兒印好的手印畫面,合作留影。
1.欣賞幼兒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師:哇,這些白紙都被你們的小手印滿了,所有小朋友的小手印都在上面!(讓幼兒說說自己用什麼顏料印的)
2.感受添畫樹乾的完整性。
添畫樹干---現在老師要用神奇的筆添一添,看看會變成什麼?
師:老師的手能幹嗎?
我覺得你們的小手更能幹!印出了這么美麗的一幅畫,來,我們一起來誇誇自己的小手吧!
3.我們一起在美麗的畫下面合張影吧!來~~`
教學反思
小班小朋友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喜歡嘗試,根據這個特點,故此次活動選擇用顏料印畫小手,通過此活動讓幼兒去體驗另一種作畫方式的樂趣。從活動效果來看,我覺得此次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我為每個幼兒都提供了自由的發展空間,每個幼兒都可以動手來操作,通過家長以及老師的幫助下,小朋友的興趣很濃厚,都印得很開心。使幼兒在情感,知識,技能等方面得以發展。在第一環節游戲導入中,小朋友們和教師的互動特別好,大家都很喜歡做游戲,跟老師學的很認真很開心。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沒有把握好幼兒的特徵,經驗水平不足,以至於在老師示範分別印出太陽、花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沒能說出老師印的是太陽、花,而老師卻把小朋友們說的都一棒打死,其實在這個環節,小朋友們說像什麼老師是可以順著他們的意思的,不一定非得是老師規定好的,非得讓他們說出一定是這樣或一定是那樣,這些都是我未考慮到的。我覺得上好一節課不容易,能將好的活動舉一反三那就更不容易了,這些都要求老師有足夠的教學機智,還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我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虛心向領導和有經驗的教師多請教多學習,多思考多總結,考慮的要全面,在設計每個環節時問問自己它的價值在哪裡,能夠給孩子帶來什麼,活動中老師該如何引導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式等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專業獲得更快發展。
5. 小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妹妹
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類型。每個門類又可以根據表現的題材和使用的題材,再分成若干小類。
繪畫是 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 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油畫,吹畫、插圖等。
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於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徵。中國畫又稱國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國畫是用毛筆、墨在宣紙、絹帛上作畫的,它講究筆墨,著眼於用筆墨造型。在表現方法上,中國畫採用一種散點透視的方法;在畫面的構成上,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形式美與內容美。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
6. 小班美術塗色教案我和爸爸。
目標:1體驗和爸爸在一起玩的快樂、甜蜜。2.願意關心爸爸,增進父子(女)之間的情感。准備:1、根據《我的爸爸》拍攝的照片2、過程:1、介紹自己的爸爸。(1)教師唱歌曲《我的好爸爸》(根據歌曲《我的好媽媽》改編)師:寶寶們,剛才唱的歌曲里有誰?(爸爸)那你們喜歡爸爸嗎?(2)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爸爸的名字,爸爸的本領。2、幼兒一起觀看我和爸爸的游戲照片,體驗父子(女)之情。喜歡和爸爸做游戲嗎?每次在家裡你們都是怎麼和爸爸一起玩的?做的什麼游戲啊?(幼兒自由回答)請幼兒講講如何和爸爸玩游戲的?小結:和爸爸在一起可以玩許多有趣的游戲,和爸爸在一起玩真快樂。3、談話:爸爸真好,我們可以怎樣關心爸爸呢?(幼兒自由回答)引導幼兒知道爸爸下班回家後,給爸爸拿拖鞋,給爸爸捶背,不打攪爸爸休息。這些都是關心爸爸的表現。5.表達對爸爸的愛。(1)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7. 小班美術我的家人(橡皮泥)教案(急!)怎麼寫
活動目標 :
1、初步熟悉彩泥的性能,並逐步學會團圓、搓長、壓扁、粘合等簡單的技能。
2、激發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每人一塊墊板、一團橡皮泥,事先准備好的魔法口袋及成品橡皮泥。如 糖葫蘆、蛇、餅干、刺蝟、等彩泥成品。
活動過程 :
1、魔法口袋變變變教師以神秘的魔術師登場,以神秘、誇張的口吻,誇張的動作依次變出糖葫蘆、蛇、餅干、刺蝟、等彩泥成品,讓幼兒觀察、討論。
2、認識彩泥教師提問:這么好看的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幼兒用已有的經驗自主討論)幼兒每人一塊彩泥,進行觀察、觸摸、討論。(給幼兒足夠的空間,盡量讓幼兒發現彩泥的特性)請個別幼兒發表意見。
確定幼兒的討論結果,告訴幼兒這種軟軟的,會變的像面一樣的東西就是橡皮泥,也叫彩泥。
3、彩泥變變變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橡皮泥。
(1)團圓:彩泥變湯圓。
(2)壓扁:湯圓變大餅,比一比誰的餅大。
(3)搓長:湯圓變筷子,比一比誰的筷子長。
(4)讓幼兒自己來變一變,說一說變成了什麼。
4、彩泥回家今天,橡皮彩泥和我們一起玩游戲了,真開心呀。彩泥寶寶累了,我們送它回家吧。
教師引導幼兒檢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潔,讓幼兒將橡皮泥放進小罐,並放在固定的地方。
活動反思:
1.活動導入有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對彩泥的興趣。
2.在引導孩子認識彩泥的時候,沒有向孩子闡釋清楚彩泥的性質。
3.在活動中設計了讓幼兒自己變彩泥,激發了幼兒的想像力,活動中,幼兒玩彩泥時,比較專注,捏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通過這次活動,幼兒掌握了捏彩泥的基本技能,獲得了發展。活動結束時,幼兒很不舍的送橡皮泥回家。
8. 小班教案美術學爸媽的樣子
認識數字2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2的形成,認識數字2,理解2的實際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二、活動准備
1、蘿卜、青菜、磨菇卡片各2張,1和2數字卡片。
2、蘿卜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另備與蘿卜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2格,分別寫上1和2的數字並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2格,畫上1和2的圓點。
三、活動過程:
1、拔蘿卜、青菜,采蘑菇(學習2的數數,認識數字2)
(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說說你(兔子)喜歡吃什麼?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卜、青菜,采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卜、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2,認讀數字2。
2、分蘿卜:學習2的形成,數數。
蘿卜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卜分2分。
老師示範在一個蘿卜上貼上2個圖形,先貼1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1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2個圓形,把蘿卜分成2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卜上。
3、拼小兔:復習認識數字1-2和2以內數數。
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2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2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後1和2的數字)請兔寶寶將2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