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教案,上幼兒園(兒歌)
小鳥叫,白雲飄, 太陽公公對我笑。 媽媽送我上幼兒園, 我不哭來我不鬧。 見老師,行個禮, 見小朋友問聲好。 說聲媽媽再見了, 大家誇我好寶寶。
『貳』 奧爾夫種樹音樂教案 學前班的
學習目標:以兒歌為基礎學習勻速節奏和基礎樂器使用,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
節奏問好:寶寶好--(4拍、一拍一動)
律動:豐收之歌/閃爍小星
一、小金魚
歌詞:
我是小金魚,住在池塘里,游過來,游過去,總是不適宜,努力游,努力游,游過了小河,一天又一天到了大海邊。
材料准備:1、較大的毛絨金魚、小魚模型、魚網、釣魚玩具
樂器准備:2、鋁板琴、沙錘
操作過程:
1、請寶寶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紅蘋果坐下,小手放在膝蓋上,背挺直,現在老師要向寶寶問好了,老師說「手起」 時,請寶寶把小手像老師一樣端平,「手起」問好:寶寶好—
2、律動:豐收之歌。配樂之前做分解動作練習:洗臉、刷牙、漱口、大象、小貓、鴨子的手勢動作
3、引出金魚,講解金魚的外貌和生活特性:
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客人,這位小客人呀,它的家在水裡,它有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一身的金衣裳閃閃發亮,它還有一條漂亮的大尾巴,在水中擺來擺去,優美極了,寶寶猜到了嗎?這位小客人是誰呢?
4、出示毛絨金魚,串講歌詞:
這條小金魚是一隻很有志氣的小金魚,它不滿足在小小的池塘里游泳,它對它媽媽說:我在這里覺得不適宜,(插入,小朋友,什麼是不適宜呢,不適宜就是不舒服,不自在的意思),我要到大海游泳。媽媽對小金魚說,孩子,到大海游泳要走很遠的路,經過高山和小河,你能堅持下來嗎?小金魚說,我能。它勇敢的向大海游去,一天又一天,終於來到了大海邊,小金魚在大海里游泳可真開心呀。
小金魚的故事好聽嗎,勇敢的小金魚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呢?老師把小金魚的故事配上了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為了專心的聽歌曲,我們一起把大眼睛閉上。
5、閉眼聽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跟著音樂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節奏:好,請睜開眼睛,我們一起來來唱一遍歌曲。手起,注意間奏時,手不打拍,輕輕搖動身體。(老師對寶寶提示語:搖頭),尾奏時繼續拍完(老師提示語:繼續)
7、樂器演奏:
出示鋁板琴,和著歌曲刮奏,兩拍一次:
我們會唱這一首歌了,現在可以用我們的樂器來給這首歌伴奏了。
老師給你們帶來的這件樂器叫鋁板琴,它有7個音律,可以敲奏,也可以刮奏,(示範)今天我們用刮奏的方法給小金魚伴奏。
示範:我是小金魚,住在池塘里。
教師把樂器按寶寶人數放成一排,請寶寶有秩序的上前取樂器
提示寶寶隨意敲打,刮奏樂器,同時在老師說「收」的時候停止
和著音樂用樂器伴奏,提示寶寶大聲唱出歌詞
請寶寶有秩序的把樂器擺回老師面前,老師收回樂器
8、出示沙錘,和著歌曲勻速振動,步驟同上。
注意提示寶寶演奏前把沙錘放在自己的面前,兩個沙錘的距離應與肩同寬,方便拿取
請寶寶坐在老師的位置,面對著家長進行沙錘樂器的表演,老師在對面做提示動作
表演結束,提示家長給予鼓勵和寶寶鞠躬答謝,並坐回自己的位置
9、律動表演:
老師出示玩具小金魚或魚缸里活動的小金魚,請寶寶觀察,請每個寶寶說出並模仿小金魚游泳時的動作,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左右前後,兩側等的變化
10、律動表演:
請寶寶站起,沿著蒙氏線和著歌曲做游泳的動作,
在間奏時老師講解:蒙氏線外側是大海,寶寶唱到「游到大海邊」時,跳到線外側,
擺動兩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動作
11、游戲表演:
請寶寶當小金魚,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看哪個小金魚游得最快,不被老師捉到,教師各拿漁網(紗巾)的兩端四處捕捉小魚(寶寶),被捉住的寶寶要跟著歌詞唱一句歌詞。
放歌曲做游戲的背景音樂(注意音量較低)
12、總結:寶寶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師總結:小金魚的歌曲我們會唱了,也學習了用樂器給這首歌伴奏,還做了小金魚的表演,小金魚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現在把小金魚小朋友畫出來,帶回家,在家裡讓小金魚和我們一起唱歌,出示金魚圖,提示圖上小金魚穿著漂亮的衣服,請寶寶給空白的金魚塗色,要注意塗色要均勻,塗在線內,注意保持畫的整潔。
請寶寶上前取畫,並放在媽媽的身後,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蓋上。
13、手起,寶寶再見。
『叄』 幼兒園小班教案《學做好寶寶》
設計意圖: 我發現小班幼兒在與別人交往時不太會使用禮貌用語,根據小班幼兒喜歡在情景中學習、喜歡模仿等特點,我採用源於生活的情景表演,拍攝了一些發生在幼兒生活中的典型場景,積極引導幼兒體驗、感悟、辨析、評價,使幼兒產生學習使用禮貌用語的願望。 活動目標: 1.感知在不同的情景下應使用合適的禮貌用語。 2.願意學習並使用禮貌用語,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排練情景表演「去兔媽媽家做客」(由配班教師和大班幼兒表演)。 2.拍攝錄像片段,內容如下: 片段一:起床時,一幼兒不會拉拉鏈,向另一幼兒尋求幫助。 片段二:媽媽下班回到家,幼兒遞上拖鞋。 片段三:小區里,一幼兒在玩鞦韆,另一個幼兒也想玩,於是兩人商量。 片段四:公交車上,一阿姨給幼兒讓座,幼兒坐下後對阿姨說了一句話。 3.活動室四周張貼幼兒進園、離園、和同伴遊戲等場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禮貌用語 1.觀看情景表演。 師:今天兔媽媽請了好多小動物來家裡做客。請你們仔細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的表現怎麼樣。 (表演內容:小花貓輕輕地敲門,兔媽媽問:「是誰呀?」小花貓說:「是我。」兔媽媽開門:「請進!」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把小花貓引到桌子前說:「請坐。」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說:「小花貓,我請你吃小魚。」小花貓接過魚說:「謝謝!」 後面依次是小熊、小狗出場,它們和小花貓一樣很有禮貌。中間穿插小狗把小花貓的魚碰翻了,互相說「對不起」「沒關系」。 最後是小老虎出場:它重重地敲門,兔媽媽把門打開後,它不向兔媽媽問好就直接闖了進去,往椅子上一坐。兔媽媽說:「小老虎,我請你吃點心。」小老虎接過兔媽媽給的點心也不說「謝謝」,吃完東西後拍拍肚子、自言自語地說:「我吃飽了。」然後不和大家打招呼就走了。) 2.交流、體驗。 師:有哪些小動物到兔媽媽家做客? 師:你覺得哪些小動物有禮貌? 師:兔媽媽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 幼:兔媽媽說了「請進」「請坐」「請吃小魚(肉骨頭等)」。 幼: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 師:小動物們聽到兔媽媽說的話心裡感覺怎麼樣? 幼:小動物們覺得很舒服。 幼:小動物們都覺得心裡甜甜的。 幼:小動物們覺得兔媽媽很熱情。 幼:小動物們都很願意到兔媽媽家玩。 師:小動物們聽了兔媽媽的話為什麼覺得很舒服?兔媽媽用了一個什麼字? 幼:兔媽媽的話里都用了「請」字。 師:兔媽媽對小動物們這么熱情、有禮貌,小動物們也應該怎樣呢? 幼:要對兔媽媽有禮貌。 師:要是小動物們沒有禮貌,兔媽媽心裡會怎麼樣呢? 幼:會很傷心/會不高興/會不喜歡小動物們。 師:剛才你們看到小老虎出場時都笑了,為什麼? 幼:因為小老虎敲門的聲音很重。 幼:兔媽媽給它東西吃時,它不說「謝謝」。 幼:它走的時候不說「再見」。 師:那麼你們喜歡誰,為什麼?不喜歡誰,為什麼? 幼:我們喜歡小花貓。 幼:我們還喜歡小狗、小熊,因為它們有禮貌。 幼:不喜歡小老虎,因為它很沒禮貌。 二、聯系生活,運用禮貌用語 師:你們都很喜歡兔媽媽、小花貓、小熊、小狗,因為它們有禮貌。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對嗎?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電視,想一想電視中的小朋友在說些什麼。 (看錄像片段一,教師旁白。) 師:起床了,玲玲不會拉衣服拉鏈,她想讓旁邊的軒軒幫忙,她應該怎麼說呢?(鏡頭定格在兩個幼兒說話的畫面。) 幼:軒軒,請你幫我拉一下拉鏈,好嗎? (畫面:軒軒幫玲玲拉好了拉鏈。) 師:軒軒幫助了玲玲,玲玲又該怎麼說? 幼:謝謝! (依次播放其他三個錄像片段,教師旁白,鏡頭定格在每個場景中人物交流的畫面,讓幼兒猜一猜、說一說,並讓個別幼兒分角色演一演。) 三、結伴表演,鞏固深化認識 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講禮貌,請你們看一看牆上的圖片,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演一演他們說的有禮貌的話。 (幼兒結伴講述、表演,經歷運用禮貌用語的過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交流的樂趣。)
『肆』 中班好一個乖寶寶音樂教案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專情況。教學屬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伍』 幼兒園舞蹈好寶寶,教案怎麼寫在線等,挺急的
一、教材的選擇
我們選擇教材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一節課的內容深了、淺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當的,只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發幼兒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標的確定
目標的制定原則上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一個活動目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確定:
1、認知
2、能力
3、情感
目標1 學習朗讀、學習兒歌是知識層面的,是知識的積累和鞏固;
目標2 嘗試簡單地仿編是能力層面的,是能力的提高和鍛煉;
目標3 體驗活動的樂趣是情感層面的,是情緒的體驗和表達。
當然,在確定目標時雖然基本是從以上三個方面來考慮,但也不是說每個活動設計都是這樣三條目標,有時候也可以結合起來,而且可以根據每個活動的側重點來安排目標的前後。
目標1中參與和體驗就包含了知識和情感兩方面的內容,參與活動就是在活動中學習兒歌,完成知識上的學習和積累;體驗樂趣就是情感方面的感受。目標2中的創編和激發就是能力方面的培養,使幼兒的創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創造精神也有了開拓。而且在兩個目標中顯然體驗是更為重要的,因此放在第一目標中。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活動中,有時候是知識目標最為重要的,有時候是情感目標最為重要的,而有時候是能力目標最為重要的,可以在目標的排序中體現出來。如果是三者並重的,那就可以按照知識、能力、情感來排列。
三、流程的設計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順序,是先放主料還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時是先放姜蒜還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講究的,放得好放得適時則色美味鮮,入口回味無窮;若放料放得不好則食慾全無,再好的營養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東流,失去應有的價值。
一堂課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引發幼兒的興趣,開場的第一環節很重要。引題能不能先聲奪人,對一堂課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第一炮一定要打響打好而且要打得准確,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過來。
一般在引題後就是重點內容的學習了,這里有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也就是說要教之有法,要讓幼兒學得開心,學有所得。而怎麼教、怎麼學就看你活動過程怎麼去設計。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還有老師的許多隱性因素滲透在設計中,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這個環節要安排在哪裡,要如何安排,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只有做到設計時的心中有數,才能做到上課時的運用自如。
在活動的最後,我們很容易犯一個低級錯誤,即認為反正課已經完了,趕緊收場了事,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造成頭重腳輕、牛頭蛇尾的感覺,所以在最後的環節也一定要從容不迫、有始有終,最好能與開場相呼應,使整個活動有圓滿的感覺。而且在整個活動設計中要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使整節課條理清晰,不要中餐西餐滿堂彩,一會兒用筷子一會兒用刀叉,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在每一個活動中都有一個學習、鞏固、提升、遷移的過程。一個好的活動設計在結束時也是留有懸念的,一節好課上完了也不應該是嘎然而止,而應該是餘味無窮,意猶未盡。
四、教具的准備
教具是為教學服務,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刃上。教具的設計和准備即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更要考慮課的需要。
教具的份量要足,但不要多了,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教具的製作要精巧,但不要花俏。可以利用現成的實物,也可以利用廢舊物品製作,但絕不可粗製濫造,以免給人造成不負責任的感覺。但也不必太多花俏,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甚至有時候會中看不中用。
在寫教案時只要把本課有關的教具寫清楚就好了,當然,教案里寫到的准備並不單單只是教具的准備,還包括幼兒的知識准備,如有一些特殊的活動還要有天氣准備等等。
五、教案的要素
一個完整的活動設計包含四個要素,即上面說到的四個大點:
1、設計意圖,也可以是教材分析
2、活動目標
3、活動准備
4、活動過程
如有必要,還可以加上第五點:活動延伸。
總之,要寫好教案,首先要選擇適合各年齡層次的幼兒學習的教材,然後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慎重地確定活動的目標,圍繞目標展開流程設計,每一個環節都要切實為目標服務,以達到教得輕松、學得開心的目的,每一次活動都能真正讓幼兒得到應有的提高和發展。
當前,上級評審組評估要求教師寫教案,我們按觀摩課的要求和格式書寫:
如:教學名稱(科目):大班語言:秋天的雨
幼兒園名稱及教師姓名
設計意圖:用簡練語言闡述自己的設計意圖。(根據需要確定)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目標
活動准備:如與散文相符的Flash課件,音樂等。
活動過程:主要分三個部分:
一是導入;二是教學過程的主要步驟;在這個環節中為幼兒提供多種感知、體驗、理解的途徑,體現「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理念,圍繞一條主線,(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貫穿始終)把兩個原則.即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和由淺入深、由易到期難:實現三方面的提升.即增加學習興趣,提高知識技能,豐富社會情感。三是結束部分(或延伸)。
『陸』 幼兒園教案專注好寶寶
小班 好寶寶 教案_幼兒讀物_幼兒教育_教育專區。蘭大版小班 教材 好寶寶 教學設計...你們喜歡幼兒園嗎?你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寶寶嗎? 2.根據兒歌內容引導
『柒』 幼兒園教案《我是勇敢的好寶寶》
教學意圖:
小班幼兒漸漸地長大、懂事,對自己長大了的感覺也十分強烈。為此,設計了《我是怎樣長大的》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試試的過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體方面的成長,又能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媽媽,體驗自己和媽媽之間的親情,從而激發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自己成長的過程。
2、通過回憶和體驗自己長大的過程,懂得關心媽媽。
教學准備:
1、幻燈片「我是怎樣長大的"。
2、媽媽的圖片。
3、紅色嘴唇貼片。
教學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1、你知道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嗎?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嗎?
2、我們從什麼時候就會笑了?
二、看幻燈片,初步了解長大的過程1、媽媽懷孕了,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一天一天慢慢長大。媽媽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紅紅的花,想到肚子里的小寶寶,開心地笑了。
問:你知道你在媽媽的肚子里都做過什麼事情嗎?(踢媽媽的肚子、在媽媽的肚子里玩,會吃手指頭,也會開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個月過去了,媽媽的肚子越開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
2、寶寶出生了,他睜開眼睛,看到美麗的世界,看看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對什麼都很好奇。這時候的寶寶,好小好小,不會說話,只會哇哇地哭,所以,媽媽就要很細心的觀察寶寶,為寶寶吃奶,給寶寶換尿布,媽媽好辛苦呀。
3、三個月過去了,寶寶學會了什麼本領?(看圖片),寶寶會翻身了,你是怎麼翻身的?小朋友們來學一學?
4、六個月過去了,這時候的寶寶,不想總是躺在床上,他想干什麼呢?讓幼兒想想,——坐起來,這樣好舒服呀!
5、又過了一段時間,七個月過去了,寶寶又學會了新的本領,想想看,是什麼呢?——寶寶會爬了,摸摸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們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爬的嗎?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6、後來,寶寶在大人的幫助下,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們可以模仿媽媽和幼兒一起學走路的樣子。體驗媽媽的辛苦。
三、懂得關心媽媽現在,你們知道自己是怎樣長大的了吧!在我們成長的這段時間里,媽媽辛苦嗎?現在我們長大了,懂事了,不能再讓媽媽這么辛苦了,想一想,我們能幫媽媽做些什麼呢?(擦桌子、掃地、收拾玩具、端水、捶背,不淘氣)四、親親媽媽你們看,這是誰,(媽媽),我們來親親媽媽吧,老師這有好多的紅嘴唇,你想親媽媽哪裡,就把紅嘴唇貼到媽媽哪裡,讓幼兒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五、教師像媽媽一樣擁抱幼兒,活動結束活動點評:
本次活動通過觀看成長錄像,引導幼兒在看、聽、說、想等活動中,讓他們將主觀感受和願望表達出來,培養了幼兒動口動腦的能力,強調了重點,理解了難點。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尊重幼兒特點、需要,充分考慮個體差異,最大限度的發揮全體幼兒的主體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力求讓幼兒在探索中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
本次活動,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抓住幼兒的需要,結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做了充分准備,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了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回報的心理狀態。
不足之處:
教師與個別幼兒交流做得不夠,教師在關注能力強的幼兒同時,也應多照顧不愛說話的幼兒。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充分體現出以「幼兒為活動主體」這一教學理念。
『捌』 小班禮儀教案愛分享的好寶寶
地望著她,她看我傻愣在那,「撲哧」一聲笑了,說:「還愣在那干什麼?快拿著呀!」專說著,便把手中的一屬截斷尺子伸向了我,她看我還傻傻地看著她,便把我的手攤開,把尺子放在我的手心,我終於醒了過來,半晌,才說出一句話:「你這是干什麼?」她笑著說:「『斷尺救人』唄」……就在這時,上課鈴聲響了起來……
事後,我一直珍藏著這把斷尺,直到永遠……
「花,靜靜地綻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裡.多想靠近你,告訴你,我心裡多麼地愛你;你,靜靜地離去,在我忽然愛你的夜裡.多想抱緊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
『玖』 幼兒大班健康《超級好寶寶》教案
設計背景
模擬廚房,道具 水果 蔬菜。
活動目標
1. 通過學習兒歌,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是有益的;
2. 培養幼兒從小要養成不挑食,不厭食的飲食習慣;
3. 通過幼兒畫圈圈,加深幼兒對健康食品的印象。
重點難點
課前做個健康食品大游戲,以便提高幼兒興趣,從而入手。
活動准備
道具;水果,蔬菜,牛奶,麵食圖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表,引起幼兒興趣,並提問;
這些蔬菜,水果,牛奶,麵食你喜歡吃嗎?(喜歡)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表,並完整說出蔬菜的名字。
1.幼兒在模擬廚房裡,挑出自己喜歡吃的蔬菜,並告訴其他幼兒這些蔬菜有什麼營養。
2.教師教幼兒兒歌
3.幼兒練習兒歌
三.教師講解蔬菜,水果,牛奶,麵食對身體的益處.同時告訴幼兒不能挑食,偏食。挑食偏食不利於身體的健康,容易生病。
四.知道幼兒看書,請幼兒在愛吃的蔬菜,水果,牛奶,麵食前用彩筆給圈起來。
兒歌, 多吃蔬菜身體好
大蘿卜,水靈靈
小白菜,綠瑩瑩
西紅柿,像燈籠
多吃蔬菜身體好
壯壯實實少生病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兒歌,要幼兒知道蔬菜是對身體有益的
通過對幼兒畫圈圈,加深幼兒對健康食品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