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樂課的教案要怎麼寫
恩……我是一名音樂教師,我簡單的說下吧,教學的目標和重難點必須寫專清,你這節屬課的目的是什麼自己應該非常清楚,上課無論是導入,新課講授,所有的教學設計都應該為你的目的做鋪墊,時間要分配好,重難點的地方一定要講細講清楚,還有,音樂是一個活躍的課堂,現在的新課標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拉,所以想辦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能溝起他們的興趣,加上你不斷的引導,相信他們的思維會跟著你走的,呵呵
我只做了兩年的音樂教師,經驗還不是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音樂《送別》教案
詞:李叔同
曲:J·P·奧德威(美國)
李叔同有一首歌曲的代表作,這就是傳遍大江南北的《送別歌》,其影響十分之廣。長期以來,《送別歌》幾乎成了李叔同的代名詞,而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的插曲或主題歌採用《送別歌》後,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
然而對於《送別歌》,長期以來卻有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宣傳失誤。由於人們對此歌宣傳得多,研究得少,所以大多數人都以為此歌的詞與曲皆為李叔同所作。其實《送別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國通俗歌曲作者JP奧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夢見家和母親》。由於此曲十分優美,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採用它的旋律填寫了《旅愁》。《旅愁》刊於犬童球溪逝世後的1907年,此時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學且又熱衷於音樂,他對《旅愁》當有較深的印象。
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送別歌》採用了《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但歌詞卻是受了《旅愁》的影響。《旅愁》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
憶故土,思故人,高堂念雙親。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歸夢新。
而李叔同的《送別歌》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由此可見,《旅愁》《送別歌》兩首歌不僅旋律相同,歌詞意境也相近。至於說到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的插曲或主題歌採用《送別歌》,這又是很有意味的事了。《早春二月》是根據柔根據柔石小說《二月》改編的影片《早春二月》採用《送別歌》作為
主題曲,影響深遠。
Ⅲ 小學音樂課教案
你是這來個版本的么:
第八課 童 心 教源 學 目 標:
1.童心與童趣是連在一起的,他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要珍惜這有限而寶貴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樣充滿生機。讓我們盡情地歌唱這充滿朝氣、歡樂的時刻。
2.用現代舞為歌曲即興伴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渲染這充滿詩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學 重 點: 1. 音樂的感悟,情緒的調動。 2. 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 教 學 難 點: 1. 音樂中附點節奏的加強與鞏固。 2. 現代舞及打擊樂器伴奏的創編活動。 教 學 內 容:
Ⅳ 請問《送別〉是幾年級的音樂教材
人教版教材初中第六冊
湘版教材七年級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