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四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教案

四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5 22:20:38

A. 請問~~有沒有一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的教案。 急求~~謝謝

第一單元 生 命 奧 秘
1.我和我的布娃娃
設計意圖
生命教育的開端,從了解 「什麼是生命」開始。本課從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出發,引導他們區別無生命的物體(布娃娃)和自身的差異,讓學生感知生命的特徵,初步形成生命的概念。
教學目標
(1)感知並了解生命體的基本特徵。
(2)引導學生體驗生命現象,激發學生探索生命奧秘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生命的意義,歸納生命體與非生命體的區別。鑒於剛剛進入學校的孩子思維和認知特點,本課以比喻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生活經驗,對比布娃娃和真娃娃的活動能力和方式,感知生命的特徵。
教學准備
(1)每個學生帶來一個自己心愛的玩具。
(2)樂曲(《泥娃娃》。
(3)一個聽診器供教師使用。
課時建議
l~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說說你心愛的玩具會做什麼
小車會跑,洋女豐蚌會眨眼睛,小狗會叫……
二、』主題活動
◆生命小問號
啟發學生總結布娃娃和真實的小娃娃之間的區別,體驗這種差異的根本在於「我」是有生命的。
活動一:
看圖,在教師的幫助下誦讀詩歌,幫助學生感受詩歌意象所傳達的信息:「我喜歡布娃娃,她和我一樣眼睛圓圓,鼻子翹翹」,這段是從外貌特徵來概括布娃娃和「我」的相同之處,展開比較,為歸納區別做好鋪墊;「可它不喝水,不睡覺,更不知飯菜的味道」,這句點明了生命體的特徵之一——生命體需要從外界攝入滋養生命物質;「它不會喊痛,更不會被誰嚇一跳」,這句表述的生命體的特徵之二——生命體對周圍環境有刺激反應;「它永遠都那麼小,不會像我天天長高」,這句表達了生命體的特徵之三——生命體會生長。
活動二:
說說有生命的事物與沒有生命的事物有什麼差別,討論一下這首詩歌的插圖中,還有哪些事物是有生命的。
活動三:
學唱歌曲《泥娃娃》。
◆生命小秘密
引導學生通過自身體驗活動,感受「活著」的生命狀態,體會生命現象的奇妙。
活動一:
感知自身的存在。讓學生觸摸感受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在手腕上找到脈搏跳動。通過討論或講解,讓學生了解脈搏跳動的原因是心臟將血液從動脈血管中泵出,攜帶養料,輸送到全身。當動脈血管處於比較淺表的位置時,就可以觸摸到脈搏。
活動二:
讓學生嘗試使用聽診器,聽聽同學的心跳。在兩個紙杯的底部正中扎一個小孔,將一根棉線的兩端分別從下向上穿進紙杯底部的兩個小孔,線的兩頭打結,就做好一個簡易聽診器。將一個紙杯緊貼自己的耳朵,另一個紙杯緊貼同伴心臟的部位,可以聽到心跳的聲音。
活動三:
看圖說話。看教材第3頁下面的圖,說說小貓和小草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這是一個答案開放的問題,其設計意圖是想通過學生對這兩種事物的觀察和描述,異同的比較,梳理出生命的共同特徵。即小貓小草會生長(圖片上有大貓和小貓,不同大小的草,都暗示出這兩種生物的生長過程);小貓小草都會繁殖(大貓繁育小貓,小草開花結籽);小貓小草都需要其他物質的滋養,與環境進行著物質交換(小貓進食、排便,小草需要泥土)。
從總結其不同到歸納其相同,把小貓和小草兩種相去甚遠的動、植物,從生命特點的角度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感知生命的概念。
◆生命小智慧
通過辨識自然界的有生命與無生命的事物,引導學生進一步擴寬視野,感知生命世界,並通過培植、飼養、觀察等活動形式,近距離觀察身邊的生物,感受生命的玄妙與生機。
活動一:
塗色游戲。看圖,讓學生給有生命的事物塗上顏色,包括大樹、蘑菇、花草、兩只小兔和一隻綿羊。
活動二:
和我一起成長的夥伴。讓學生2~4人一組,每組准備一張白紙和一些彩色筆,讓同學討論,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大家發現的身邊有生命的事物。這些都是與我們共生共存的,也許有些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些是我們不喜歡的(例如,蒼蠅、蚊子,有難聞氣味的花草等)。我們與這些共同生存的生命體共同分享著這個世界。
活動三:
看看圖片中的豆芽和蝸牛,說一說自己生活經歷中種植過什麼,或者養殖過什麼,與小夥伴一起分享有趣的生命感受。
三、活動小結。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教學輔助賞源
生命體區別於非生命體的特徵
(1)化學成分的同一性。生命主要的化學組成是相同或類似的,一般有六大類——糖類、脂類、蛋白質、維生素、核酸、無機物。
(2)生命體有嚴整有序的結構。
(3)生命體會新陳代謝,會生長發育。
(4)生命體有應激性與運動能力。
(5)生命體具有穩態,相對於外界,生命體的內在的環境呈現出穩定性。
(6)生命體具有適應性,體現在結構適應功能,結構和功能適應生存的環境。
(7)生命體具有繁殖和遺傳、變異以及進化的能力。
發豆芽
(1)選豆:清水洗凈,洗時注意將全部漂浮的豆子(綠豆、黃豆、豌豆)全部去除,這些是未成熟或者已經變壞的豆子,它們的發芽率均極低。
(2)在大塑料盒或其他容器(材料無所謂,干凈即可,底部可排水),鋪一層約5厘米厚的干凈沙子,將洗凈並已泡至膨脹開裂的豆子均勻鋪一層在沙子上,不能過多,否則容易壞。豆子上再均勻覆蓋一層干凈沙子,厚度約為1厘米即可。
(3)每天澆水數次,保持濕度,但又不能讓水分滯留。
(4)數天後豆芽就會拱出來。在清水中將沙子洗去即可。

B. 請問有沒有人教版《生活生命與安全》的全套教案。急求......

恆之教育看看

C. 四年級上冊生命生態安全教案發生觸電怎麼辦

一、學生情況分析
由於《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是四川省地方教材,學生對於生活、生命與安全的知識完全是零散的,沒有形成系統知識。四年級學生,雖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沒有正確系統的知識教會他們去處理這些問題。學生對於新的學科,新的知識,有天然的興趣,學習內容也似曾相識。所有孩子的學習熱情很高,對於課堂上的一些活動方式也是其他學科所缺乏的。但長期以來,由於家庭和社會的因素形成了以語數為主其他為輔的學習心態,影響了學生對待這門課的態度。總的來說,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但對於正確掌握知識的方法和學習心態還存在不足。 二、教學內容及目標
1、了解自己的生長發育過程,知道人的生命周期。積極面對困難、挫折與危機,懂得尊重善待生命。在教室、同學的評價中正確審視自我。提高在學習活動和班級活動中自主管理能力。
2、了解日出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逐步養成對還擊友善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學會初步在服務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技能。知道老大創造社會財富和美好生活,能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 3、了解營養保健、食品衛生基本知識,初步樹立食品衛生意識。
4、了解容易導致意外傷害的危險因素,熟悉預防與簡單處理的方法。了解火災、地震等災害的避險和逃生常識,初步形成相應技能。 三、教學措施
1、凸顯「體驗性學習」,利用好教材,以個體經驗為載體,以活動為中介,精心設計活動,通過多種方式豐富活動的多樣性,在活動中建立起為學生所認同和接受的規范和價值,促進學生達到自我認識、自我成長。
2、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可以補充、修改、拓展。使用身邊發生的鮮活案例,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經歷、閱歷以及他們的心理發展相吻合。 3、開展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除選用書面形式的測驗外,增加「調查」、「實驗」、「探索」、「討論」、「服務」、「辨別」、「創造」、:「表現」等豐富多彩的評價形式,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及老師、家長的綜合評價等。 四、教學進度安排
教材由五個單元組成,內容豐富,貼近學生生活、生命與安全。每周3節課,本期上課18周,教學安排如下:

D. 生活生命與安全教案

http://e.sina.com.cn/video/open/PositivePsychologyatHarvard.html

E. 求文檔: 《生活生命與安全》10課 學會分享 教案

fdgd

F. 有沒有一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的教案.急求

你在網路文庫裡面搜索一下就有哈,我也是搜的

一年級上期生活生命與安全教學計劃
一、學情簡析
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少數同學自覺性差,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四大版塊:生命奧秘、安全與健康、呵護心靈、美化生活。這門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幫助兒童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護的素養和能力的綜合活動課程。生活本身是綜合的、豐富的,這是教材內容綜合化的基礎。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其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知識的發展是有機融合、不可分割的。本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為軸心,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是按照生活的邏輯、心理的邏輯而不是學科的邏輯來設計和編寫的。教材具有適度的開放性,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認知和行為、理論與實踐、個人與社會的結合和轉化。它是在於引導學生體驗,形成關於生活與生存的積極的生命態度與情感,獲得有益的生命經驗,促進生命的健康發展。教材始終注意調動兒童自身的教育資源,把兒童放在主體地位。內容的呈現採取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引用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童話、案例,圖文並茂,適合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和閱讀習慣,體現了課程內容設計的人文性,增強了趣味性和可讀性,對學生經驗和發展等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教材的設計思路為:問題引入;認知澄清;實踐反思;行為改變。
三、教學重點、難點是:安全與健康呵護心靈版塊。 四、本期教學任務
通過「我和我的布娃娃」,讓學生了解客觀世界中生命體和非生命體存在差異;幫助學生明白「我」從哪裡來;學習如何安全地玩耍;初步樹立起安全意識;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險,存在什麼樣的危險,我們應該怎麼做」;明確知道哪些物品是不能共用的;對學生進行具體的行為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注意力訓練;學習與同伴交往的方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當好老師的小幫手;

引導學生調整自己的「害怕」情緒,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學習生活技能;學會整理書包,學會簡單的管理。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服務於學習方式。
3、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4、爭取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5、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 6、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創造性的使用教科書,開拓性地尋找和使用教學資。 六、周次安排
第一周 我和我的布娃娃 第二周 磚頭與房子 第三周 我從哪裡來 第四周 我的爸爸媽媽 第五周 國慶假 第六周 上學路上 第七周 危險的碰撞 第八周 尖利物品會傷人 第九周 安全游戲才快樂 第十周 校園避震有辦法 第十一周 坐、立、行、卧 第十二周 興趣是個好老師 第十三周 我和大家一起學 第十四周 心愛的小鬧鍾 第十五周 我愛我家 第十六周 早晨我該做什麼 第十七周 我的小書包 第十八周 文具是我的好朋友 第十九周 教室的整潔靠我們

G. 急急急!教案!求四年級 生命與健康常識 的教案啊!

.理解內容,感悟中心,揣摩詞語。

2.學習並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3.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感悟。

【基礎知識精講】

一、背景材料

1.作者簡介

杏林子,本名劉俠,女作家,陝西扶風人,1942年生,北投國小畢業,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後來病情惡化,全身關節均告損壞。她忍著病痛,寫作不輟,共寫了四十多個劇本和許多散文。其中,《杏林小語》《山水大地》《種種情懷》《尋找生命的坐標》等作品讓灰心的人得到鼓勵,使畏縮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路上。劉俠在1980年當選為十大傑出女青年。1982年更創辦了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為全台灣一百萬殘障朋友服務,將她的愛心奉獻給社會。

2.作品簡介

《生命 生命》選自《杏林子作品精選》(香港宣道出版社1986年版)。略有改動。作者就一般人看來的尋常小事,感悟出深刻的道理。並且聯系自己的身世,強烈地呼喊「生命 生命」。

二、課文剖析

1.寫法精講

全文只有短短的五個自然段,篇幅不長,作者以生動平實的語言描述尋常小事,由此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本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分別描述了三個尋常小事,分別是飛蛾求生、瓜子抗爭、傾聽心跳。後兩個自然段是作者聯系自己的身世所引發的對人生的思考。本文在寫作上層層深入、由物及人,所引發的思考也是逐步深入的。

下面是對課文中事例與思考的簡單圖解:

事例: 思考

飛蛾:生之慾望 生命的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 生命的價值

心跳:生命 珍視、奮斗

2.重點精講

開頭寫小飛蛾是什麼意思呢?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不要傷害生命,一是一切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慾望。從全文看,寫的不是怎樣對待小動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種理解不對,第二種理解才是對的。小飛蛾的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它極力掙扎。其實這種掙扎幾乎是無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雖是無用的掙扎,也要掙扎,可見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生的慾望,無論怎樣危險,都不會放棄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說,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小小的昆蟲都是如此,人當然更不用說了。

瓜苗一例,從生命的誕生這個角度去說生命力之強大。這粒香瓜子所處的環境幾乎沒有生長的條件,牆角的磚縫,沒有陽光,沒有泥土,而 它的萌芽需要「沖破堅硬的外殼」,但它還是萌芽長成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不禁為它高唱一麴生命的頌歌。

心臟的跳動是生命活動的標志,靜聽自己心臟的律動,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作者的思考有三點,是逐步深入的。

第一點思考的是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兩個「可以……也可以」,說的是兩種人生態度,兩種人生價值,前者是負責的態度,後者是不負責的態度。

第二點思考回答的是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有的人為人生如夢而消極悲觀,有的人為生命短暫而及時行樂,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則應該「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

第三點思考又進一層,是將目標、信念付諸行動了。「絕不讓它從我手中白白流失」,就是說,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就是以頑強的意志去戰勝各種困難。作者從小病魔纏身,所謂「勇敢地活下去」,具體地說,就是與病魔作頑強的斗爭。

課文中說小瓜苗「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又說「它僅僅活了幾天」,看似矛盾,實際上並不矛盾。觀察過牆角磚縫的小瓜苗,就知道這並不矛盾,小瓜苗的生長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茁壯生長,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長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一旦香瓜子本身的養分消耗盡了,就沒有新的養分可以吸收,活了幾天就夭折了。

3.難點精講

賞析語段中的好詞語運用,比較分析看看,為什麼用得好:如「瓜子抗爭」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了一種怎樣的力量,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倔強)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它僅僅活了幾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換用括弧里的詞?為什麼?以此來品味詞語對表達感情的作用。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還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另一種敬佩的情感(因為那是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環境啊);「倔強」只是一種性格,「不屈」不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種品格,一種不畏困難,頑強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肅然起敬」是從心底里產生的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

關於生命,著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奧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踐自己的諾言,對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好好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堅定的回答。我們的雷鋒也用他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讓生命更有意義的頌歌。

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感受,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自己對生命有哪些認識,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對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見解?

H. 四年級上冊生命與健康教學計劃

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
四年級生命與健康常識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共8個班,每班共有學生60人,開設生命與健康常識課,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這都算是一個嶄新的事物,學生對本課程有較大興趣,且教材內容都是和生活、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知識,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分主題編排。全冊共分10個主題。分別是科學飲食每一天;選擇安全食物;腸胃,你好嗎;我們去爬山;你打預防針了嗎;居室衛生有講究;遠離燒燙傷;我是小小包紮員;植物朋友告訴你;魔法兔子的網路日誌。以傳授健康知識,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為主,讓學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視健康,懂得遠離危險,防範傷害。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通過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科學飲食。

(二)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吃 ,哪些不能吃。

(三)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消化器官 ,培養良好的護胃習慣。

(四)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爬山的技巧 ,並學會處理傷口。

(五)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打預防針的重要性 。

(六)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居室有哪些污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七)通過學習讓學生遠離燙傷並學會緊急處理傷口。

(八)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如何包紮和處理傷口。

(九)通過學習讓學生們了解哪些植物會對我們造成傷害。

(十)通過學習帶學生走進神奇的網路世界,正確引導學生如何利用網路增進知識。

四、教學措施
1. 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如錄像、投影、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2. 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健康知識、衛生常識的宣傳,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健康的生活環境。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3. 聯系實際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同學們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4、利用家長學校、個別談心、父母問卷、家訪等形式,了解學生在家中的生活學習情況,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五、教學進度:
科學飲食每一天 2課時
選擇安全食物 1課時
腸胃,你好嗎 2課時
我們去爬山 2課時
你打預防針了嗎 1課時
居室衛生有講究 1課時
遠離燒燙傷 2課時
我是小小包紮員 2課時
植物朋友告訴你 2課時
魔法兔子的網路日誌 1課時

我剛寫完的 ,, - -。 我也想找人幫我寫 ,,, - -。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