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班安全教案 不單獨外出
安全教案:進出門時不擠不搶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好品質。
2、教育幼兒進出門時不擠不搶,集體活動時要有秩序。 活動准備:
1、課前帶領幼兒有秩序的在戶外滑滑梯並注意幼兒的表現。 2、歌曲《滑滑梯》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1、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麼啦?怎樣玩的?
2、現在我們又是怎樣進的活動室?引導幼兒說出排著隊,有秩序的滑滑梯、進出活動室等。 二、欣賞歌曲
1、剛才我們玩過滑滑梯,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我們來聽聽歌里唱了些什麼? 2、請幼兒欣賞
3、歌里唱了些什麼?把你聽到的告訴大家。 4、嘗試學著跟唱歌曲。 三、提問幼兒理解歌詞
1、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樣滑滑梯的?為什麼要排好隊,不推也不擠?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推擠容易將小朋友推倒、磕傷。 四、討論:
1、小朋友在什麼時候還應注意排好隊?為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哪些時候容易發生擠撞,如:進門出門時;上下樓梯時、盪鞦韆時等 等都容易推倒,發生意外傷害。
3、教師小結:大家集體出動、活動時都應排隊,懂得謙讓,有秩序的活動,反之,很容易 發生危險,也是不禮貌的。 滲透方式:
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如:集體入廁、集體喝水、進出活動室、集體游戲等都給幼兒滲透排隊、不推不擠、有秩序的進行活動。 家長工作: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結合上下樓梯、進出門、公共場所等情景對幼兒進行相互謙讓、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Ⅱ 野外遊玩時的安全健康生活教案
教學內容: 郊遊安全 教學目標:
(一) 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二) 知道外出旅遊所應注意的事項:防疾病、防交通事故、防走失、防溺水、防跌打、蟲咬等。
(三) 初步習得一些外出常用安全必備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強化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
暑假,小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桂林。後天要出發,今天正准備出門的物品:舒適的衣物,遮陽防曬用品,防中暑及拉瀉暈車等常備葯,帶點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干糧以便途中食用。他們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況分類裝好,並盡量帶得少而精,然後按個人的能力分配了每個人攜帶的物品。然後他們又教育小強出發前好好休息,外出時應注意„„
(二)外出旅遊有哪些安全隱患
1、故事中小民的爸爸媽媽考慮了哪些安全問題?
穿著舒適,防曬防中暑防暈車,及時補充體能,減小體力消耗。保證身體健康,以便高興地享受旅遊。
2、他們還會提醒小民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然後交流:他們會提醒小民,外出旅遊最重要的是安全,身體安全要注意保持體力,注意不亂吃東西及時補充水份,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游覽時要緊隨大人,切不可獨自行動,如要走開需提前告知徵得同意後才可離開,一旦發生走失的事可尋求工作人員或打電話。
(三)擬定一份游安全提醒小貼士
1、收集旅遊景點的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及你們所能考慮到的安全問題,擬一份去該地旅遊的安全小貼士,內容可包括臨行前的准備和出行時的注意事項。
2、學生小組討論,擬定相關的安全事項。
3、 小品的方式交流:師演家長,「暑假想去哪兒玩。」「„„」「你已經長大了,媽媽考考你,如果你來准備施行的物品你覺得要准備些什麼?」 「同學們你們覺得考慮得夠周到了嗎」「„„」那麼這次在旅行中你會注意什麼?」
(四) 為他們敲響安全警鍾
1、 出示一組存在安全隱患的旅遊圖片
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危險地帶逗留,獨自行動,烈日下曝曬,亂吃不潔食物„„
2、 學生辨析存在的安全隱患
3、 對照自己出遊的情況談談收獲
Ⅲ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外出遇惡劣天氣
一、惡劣天氣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大風、雷雨、冰雹等惡劣天氣中,應盡量減少外出。如必須外出行走時,應仔細地觀察地形、謹慎行路,以免踩到電線。應避免在電線桿、鐵塔等電力設施附近走動,遇到垂落的電線也應繞行。 2.外出行走時不要赤腳。 3.在室內,如遇雷雨大風天氣,應及時將正在運轉的家用電器關閉,並拔出插頭;不要赤手赤腳去修理家中帶電的線路或設備;如果不慎家中浸水,應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因進水、絕緣損壞而發生事故。 4.雨天在外行走時,要注意觀察,不要與路燈桿、信號燈桿及落地廣告牌的金屬部分接觸,有積水的地方應繞行。 5.發現配電盤、廂式變電站等電力設施被水淹沒後,在自己與其他人員不靠近的同時,要及時通知供電部門進行處理。 被雷擊後可以採取如下辦法急救: 1.傷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帶等。 2.立即口對口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堅持到病人蘇醒為止。 3.手導引或針刺人中、十宣、湧泉、命門等穴。 4.送醫院急救。 二、遇到雷鳴閃電應注意以下幾點 1.如有強雷鳴閃電時您正巧在家裡,建議不要冒險外出。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 2.如在野外,應立即尋找蔽護所,以裝有避雷針的、鋼架的或鋼盤混凝土建築物,作為避雷場所,具有完整金屬車廂的車輛也可以利用。 3.沒有掩蔽所時,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里最易受到雷擊。不要呆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盡量避開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乾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不要靠近鐵軌、長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山頂、制高點等場所也不能停留。 4.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和摩托車;不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 5.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採用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蹲下,雙腳並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壕溝或土坑裡,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在野外的人群,無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應拉開幾米的距離,不要擠在一起,也可躲在較大的山洞裡。 6.注意當您頭發豎起或皮膚發生顫動時,可能要發生雷擊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並不帶電,可以安全救護。 7.強雷鳴閃電時,一定不要使用手機! 三、個人防雷要注意以下幾點 1.應該留在室內,並關好門窗;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築物內。 2.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宜使用水龍頭。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4.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 5.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於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7.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8.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內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桿。 9.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10.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
Ⅳ 小學二年級安全教育課下冊《安全出行常識》教案
二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作者:--- 文章來源:不詳 點擊數:13041 更新時間:2006-7-16
-
5、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意外發生時應該怎樣做:比如,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裡的處理、課間活動怎麼做……
分組練習。
6.總結:
要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提高自我防範能力。
3、校內活動安全
目的:
1、
使學生明白校內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內應注意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範。
2、
使學生明白在學校我里參加游戲、運動、勞動等活動也會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險的發生。
課前准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校內發生的不安全事故。
2 、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4、了解一些校紀校規。
活動過程:
1.給學生講述最近在學校內發生的一些傷害事故,引起學生的重視。
2.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對照自己是還有上述行為。
3、交流:自己以後該怎樣做。
課文中講述了哪些情況?
⑪
上體育課時;
⑫
同學之間相處時;
⑬
參加運動會時
這些時候,我們該怎麼做?
模擬練習:
(1)去廁所的路上
(2)去食堂的路上
(3)上學、放學路上
(4)乘車時
(5)課間休息時
這些時候我們該怎樣做?
5.總結:
校內安全不容忽視,希望每個同學今後能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4、校外活動安全
Ⅳ 學生「 獨自外出應注意哪些安全」教育教案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回能促使教師更答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Ⅵ 幼兒園安全出行教案
答--幼兒園不學校沒有教案,有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須執行的。
Ⅶ 大班社會《外出安全》優質教案
1、邊觀看課件(一)邊討論。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就跑到了馬路上。她看到花叢中有一隻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就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2) 為什麼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3) 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麼情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二)邊討論。
(1) 兔媽媽和兔寶寶繼續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沖過馬路見奶奶,可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2) 兔媽媽為什麼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應該走哪裡?
(3) 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 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走呢?什麼時候可以走?
(5)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6) 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幼兒回答後,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擬游戲「去春遊」中或到馬路上去實地體驗。
(1) 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場景三:天橋
師:這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走?(走天橋就像走幼兒園的樓梯,要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 順利到達目的地之後,引導幼兒對剛才的情況進行小結,啟發幼兒把過天橋的要點編到兒歌里去,如「過天橋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
延伸活動: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請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然後把它們也編到兒歌里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