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班健康教案吃過飯不亂跑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飯前飯後不劇烈運動
活動目標:
1、知道吃飯前後不能做劇烈運動,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2、通過談話、討論等方式,了解吃飯前後適宜的和不適宜的活動。
3、提高對人體的認識,懂得自我保護。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小朋友運動----不想吃飯。小朋友吃飯----小朋友追逐跑----手捂著肚子。
2、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了解吃飯前後劇烈運動帶來的危害。
1、教師:圖上有誰?小朋友在干什麼?為什麼他們不想吃飯?
2、教師:圖上的小朋友吃飯後,在場地上干什麼?為什麼他捂著肚子?
二、教師進行簡單小結。
1、劇烈運動需要大量的體力,在吃飯前後進行劇烈運動,人會出很多的汗,容易使人疲勞,感覺不舒服,所以人就不想吃飯。
2、在吃飯後劇烈運動,容易使腸胃中的飯粒掉到闌尾中,出現肚子疼、闌尾炎等症狀。
三、組織幼兒開展小組討論,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討論結果。
教師:1、飯前我們做哪些活動比較好呢?
2、飯後我們有可以做哪些事呢?啟發幼兒想像從事各種較安靜的活動。
四、記錄幼兒的想法,師生分享新的經驗。
② 吃飯大王小班健康教案
教材簡析:
小班幼兒剛剛入園,在各個方面都純在依賴心理,幼兒小的時候吃飯是需要大人喂的,隨著幼兒慢慢地長大,會自己吃飯了,但是幼兒自己吃飯也會出現很多相應的問題,如不會拿勺子、把飯弄得到處都是。
目標預設:
1、教育幼兒在園會自己吃飯,在家也會自己吃飯。
2、培養幼兒樂意自己吃飯的習慣。
重點和難點重點: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吃飯方法。
難點:讓幼兒用正確的吃飯方法,喂動物寶寶。
設計理念:
小班幼兒入園一個多月後,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飯,不用別人喂。可在家中,幼兒的表現怎麼樣呢?經調查發現:全班只有一名幼兒在家中是自己動手吃飯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方面從轉變家長的觀念入手,舉辦了有關的講座;另一方面從孩子入手,開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看、聽、說、練等實踐活動中得到熏陶。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剛入園,吃飯有的幼兒讓人頭疼。於是我就設計的一課《我會自己吃飯》.主要教育幼兒不僅在幼兒園會自己吃飯,在家也會自己吃飯。還要培養幼兒樂意自己吃飯的習慣。從孩子身邊很小很小的事開始的。所以我設計了健康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1、幼兒集體朗誦兒歌《自己吃飯味道好》。
2、小朋友真能幹,都學會了自己吃飯。小黃狗和小黑狗會不會自己吃飯呢?
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放火車的音樂,幼兒自由律動。)二、看情景表演:《小黃狗和小黑狗》
1、狗媽媽家有哪兩個寶寶?
2、你喜歡哪只小狗,為什麼喜歡它?
3、你們喜歡小黑狗嗎?告訴小黑狗,怎麼做你們就喜歡它了?
教師小結;小黃狗真能幹,在家裡吃飯不要媽媽喂,會自己吃飯,我們送它一朵小紅花。
三、看實況錄像(1)1、小朋友看到自己了嗎?你是怎樣吃飯的呢?
2、你還看到了誰?他是怎麼吃飯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和小黃狗一樣能幹,在幼兒園不要老師喂,會自己吃飯。
你們在家裡是自己吃飯還是別人喂呢?請在家裡自己吃飯的小朋友舉手。
四、看實況錄像(2)1、她是誰呀?
2、這位小朋友在家裡吃飯時是怎樣做的呢?
3、請這位小朋友來告訴大家,在家裡自己動手吃飯心裡感到怎麼樣?
教師小結:這位小朋友真棒!在幼兒園、在家裡都是自己吃飯,老師要獎給她一朵大紅花。老師這里還有許多神奇的紅花,如果你們也像一樣,在家裡也能自己吃飯,紅花就會與你交朋友。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紅花朋友最多。
活動延伸:
1、共進午餐。
請家長來園和孩子一起就餐,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就餐的情況。使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能幹,在家中要放手讓孩子多鍛煉。
2、比一比給家長發放記錄卡,教師每周收發一次進行評價。對孩子來說起到了很好的鼓勵和督促作用。
附兒歌:《自己吃飯味道好》
吃飯啦,坐坐好,手拿匙,碗扶牢。
自己吃飯味道好,一口一口全吃掉。
活動反思通過這個活動,幼兒的吃飯情況有明顯的好轉。像文文小朋友,剛開始他總是不願自己動手的,後來,我讓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幫助她,喂他吃飯,這樣一來,他會覺得讓別人喂很難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對我說:"老師,今天我不要別人喂,我會自己吃。"聽到他說這話,我真為他的懂事而高興,我趕緊對他 說:"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師給你一個五角星。"果然,這一次他吃得很好。為了兌現我對他的承諾,把五角星貼在了他的額頭上。從此,文文改變了吃飯的壞習慣,每次自己動手,再也不要老師和阿姨喂她了。並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③ 幼兒園小班健康科學飲食教案怎麼寫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吃各種食物(果凍、魚、熱湯、水果等)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學會正確進食方法。 2、讓學生知道吃東西前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不吃腐爛變質的東西。 3、吃東西要坐下來安靜的吃,不在外邊邊跑邊玩邊吃,不要一邊吃一邊說話,做到定時吃 東西和水。 二、 活動准備: 1、果皮...箱一個,配有相應的牆飾標記圖。; 2、幼兒一日活動時間表一張,各種水果每人一份(幼兒也可自帶); 3、 准備各種零食和飯菜圖片或包裝袋; 4、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練習冊; 5、 搜集有關進食不當造成事故的圖片 。 三、 活動過程: 【1】游戲:開火車,帶領幼兒參觀活動室,認識衛生角。 1、 給幼兒編號,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知道自己喝水、洗手要用自己的水杯毛巾。 2、認識「果皮箱」及相應的牆飾標記圖,了解果皮箱的用途。 3、瀏覽幼兒一日活動時間表,讓幼兒了解什麼時間改吃東西、什麼時間該喝水,增強定時作息的意識。 【2】嘗試活動:吃水果 1、洗水果:通過洗水果活動,讓幼兒知道生吃瓜果要洗凈的原因(如,農葯殘留,塵土、病菌等) 2、吃水果:吃水果前要先洗手,嘗試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坐下來安靜的吃東西。告訴幼兒不在外邊邊跑邊玩邊吃,並讓幼兒知道其原因。 3、「喂」果皮箱:吃完東西要把果皮果核及包裝袋等放到果皮箱里。 【3】定時喝水 1、讓幼兒知道喝水要喝白開水,並明白道理。 2、讓幼兒定時喝水,知道不要在劇烈運動後馬上喝水,喝水時要等水不燙在喝,要慢慢的喝。 【4】講解衛生安全知識 1、 通過與幼兒談話,引出主題(小朋友們都愛吃零食嗎?都吃過 那些呢? 2、 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可能遇到的危險; 3、 讓幼兒自己發現由於進食不當所產生的危險,並進一步了解進食時要注意的安全; 4、 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的衛生保健知識。 四、活動延伸: 1、結合有幼兒日生活,隨時提醒幼兒要注意飲食衛生; 2、常與家長溝通,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④ 小班健康《吃飯啦》教案
從網上找一下教學來模板 下載一源份,然後根據教參里的每科的信息往上面寫就行~什麼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教學目標.教參裡面都有~不難
或者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本課的理解寫點~但是不要偏離大綱要求.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我吃飽了》
活動由來: 幼兒進入中班之後,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日益增加,有的幼兒發現每到一個季節我們都會換不同的衣服,衣服成為了幼兒在活動之餘經常談論的話題,我們就從幼兒的這一興趣點出發,設計了這一主題活動。
⑥ 小班健康教案《我的巧嘴巴》
小班科學教案《我們的嘴巴》
小班科學教案《們的嘴巴》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愛護自己的嘴巴(不吃不衛生的東西,不把堅硬的東西放進嘴裡。)
【活動准備】 1、吹的(氣球、風車、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話筒、錄音機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有吸管的飲料、牛奶等。
【活動過程】 一、猜猜哪裡發出的聲音? 1、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輕輕唱歌。 2、問幼兒聽到了什麼?是從哪裡發出的聲音? 二、幼兒談論嘴巴的用處。 1、小朋友,你們的嘴巴有什麼用處呢? 2、幼兒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幼兒遊玩:「Mouth樂園」。 1、教師:「今天是天線寶寶的Mouth樂園第一天開張,他們邀請們小朋友去遊玩,你們開心嗎?」 2、引導幼兒去嘴巴樂園遊玩,嘴巴樂園里有音樂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兒可以自由地去各個屋遊玩,嘗試用自己的嘴巴進行游戲。 3、幼兒游戲後,教師提問題讓幼兒回答。 (1)、誰能告訴你去了哪些地方遊玩?你是怎樣玩的?(幼兒可以邊示範邊回答)。 (2)、你還看到別人用嘴巴干什麼? 4、教師小結:們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來又能說,又能唱來又能吹,所以們要愛護它。 四、教育幼兒要愛護自己的嘴巴。 1、幼兒討論:「們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嘴巴?」 2、教師提問:什麼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呢? (1)、壞蘋果、發霉的食品、臟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生病,使人難受。 (2)、堅硬的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這樣就會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進嘴巴里,這樣不衛生。 3、小結:嘴巴是們人身體的一部分,們應該好好愛護它,如果把嘴巴傷害了,人就會很痛苦。
⑦ 小班健康我餓了教案
音樂活動:《誰餓了》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內
2、嘗試創編簡單的容歌詞並進行演唱,培養初步的創造性。
活動准備:小貓、小兔、小猴、小雞等木偶各一隻。
活動過程:
1、幼兒律動入場。
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走路呢?我們一起來學它們好嗎?
2、組織幼兒練聲。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貓怎麼叫嗎?我們來學學小貓叫。老師還要問你們其它小動物是怎麼叫的,不過你們要唱著告訴我行嗎?
3、出示木偶小貓引起幼兒的興趣。
⑧ 小班健康用自己的餐具吃飯的教案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文明禮儀我最棒」爭星評比活動方案
一、評比目的: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習慣,特開展此比賽活動。
二、評比內容:
1、幼兒在園的日常文明禮儀和生活禮儀習慣。
2、集體表演《文明禮儀姿態操》。
3、幼兒文明禮儀用語的使用。
每天不定時進行檢查評比,每一期結束時到班上進行測查。
三、評比細則
(第一階段五周至第十四周)幼兒尊師、尊長禮儀、語言禮儀和日常文明禮儀習慣評比細則:
尊師、尊長禮儀(40分):見到老師(園長)及其他工作人員、客人會主動問好;進老師(園長)辦公室時,會先敲門或詢問後,得到允許後才進入;老師(園長)或其他人問話時有禮貌應答。
語言禮儀(60分):堅持使用普通話,語態自然、流暢、清楚、柔和,音量適中,陳述簡潔明了,能輕聲說話;會使用文明語言。
幼兒要掌握以下文明禮儀用語:
(1)問候語:您好;(老師、園長、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小朋友……)好。
(2)告別語:(老師、園長、小朋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再見;請慢走!請走好!歡迎再來。
(3)致謝語:謝謝;非常感謝!
回敬語:不用謝!別客氣!
(4)致謙語:對不起;請原諒;對不起,請等一下!
回敬語:不要緊;沒關系。
(5)稱呼語:老師;園長;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小朋友……
(6)詢問(求助)語:我能為您做些什麼嗎?我能進來嗎?請您讓一讓好嗎?請問;請幫忙;請幫助我一下;請您排隊好嗎?請給我玩一下好嗎?。
(7)應答語:行,請您等一下;好,馬上就來;你找(叫)我有什麼事?請您說吧。
(8)接待語:請進;請坐;請喝茶;歡迎您。
(9)提醒語:請您小心;請您注意;請您別急。
(10)慰問語:您辛苦了。
(11)贊美語:您做得很好;太棒了;您真了不起;你真能幹;你真漂亮;這太美了。
(第二階段十五周至二十周)幼兒日常生活禮儀、儀容儀表評比細則:
儀容儀表(30分):得體;整潔;大方。
生活禮儀(70分):
洗手——飯前便後有秩序洗手,洗手方法正確,能節約用水。
飲水——感到口渴前及時喝水,有秩序飲水,取自已的水杯,不接過熱或過多的水,慢慢飲用,能節約用水。
進餐——會排隊禮讓,不擁擠,不大聲喧嘩,能愛惜糧食,飯後能進行餐後整理。
入廁——會排隊禮讓,不擁擠,便後沖廁,整理好衣褲。
午睡——睡前衣物和鞋子擺放整齊,安靜入睡,姿勢正確。
(第三階段二十一周至二十四周)活動禮儀評比細則:
教學活動(40分)——活動開始,迅速回位置做好活動准備,活動中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回答問題先舉手,不隨便離位走動,不吃、不玩東西,坐姿正確。
戶外活動(40分)——不打鬧,不說臟話,不打架,不爭搶玩具,活動結束時把玩具放加原處,不做危險游戲。
排隊(20分)——排隊整齊,慢步、輕聲,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會靠右行禮讓,不搶道。
四、評比時間
2011年4月~8月開展「文明禮儀我最棒」爭星評比活動,文明禮儀星級班比賽活動。5月、7月、8月各評比一次, 7月月末舉行文明禮儀姿態操比賽;5月月末評比文明禮儀小明星。
五、獎勵
1、集體獎勵。將三次評比和測評結果和集體《文明禮儀姿態操》比賽結果綜合起來,評出集體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二名、其餘為二等獎。特等獎獎勵獎金200元、一等獎獎勵獎金100元。
2、個人獎勵。根據幼兒使用文明禮儀用語的情況,評出「文明禮儀小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