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美術第一單元第1課教案:《什麼是美術作品》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回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答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B. 我要人教版五年級美術第一課《人民藝術家—齊白石》的說課稿
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美術「欣賞、評述」課,新課標要求「除了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能應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力求忠於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將齊白石的藝術人生設計成專題網站,供學生自主探究的模式,使學生通過欣賞、分析、思考、交流等活動,了解齊白石藝術作品的獨特風格及其一生對藝術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學習專題網站內容,了解齊白石的生平、藝術特色。通過協作學習,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評述能力。
能力目標
能力目標:通過瀏覽、整合信息,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引導學生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用文字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認識和理解。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中國畫的興趣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向齊白石一生對藝術不懈追求的精神學習。激勵學生做事善於觀察,持之以恆。
教學重點:利用網頁瀏覽,了解並學習欣賞齊白石作品的獨特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
①學生對在網路環境下自主學習方式的適應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本課將專題網站設計成直觀、易操作,使學生輕松上機。
②以文字表達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觀後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老師給大家講一位中國畫家的經歷:他原先是一位普通的木匠,在27歲的時候開始學習繪畫,90歲被國家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92歲獲得國際和平獎。這么高的榮譽,你們猜一猜,他是誰?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人民藝術家齊白石的藝術人生。揭示課題。(播放關於齊白石的視頻短片。)
二、講授新課:
欣賞過後,想必同學們都已被齊白石老人繪畫的技藝所折服,聽老師簡單的介紹,你還想了解關於齊白石老人的哪些內容呢?
老師課前為同學們製作了齊白石的專題網站,讓我們帶著問題,一同去尋找答案吧!
探索欣賞:
看來同學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給大家五分鍾時間,快速地瀏覽一下網站上的內容。
下面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在「生平簡介」、「繪畫題材」、「藝術作品繪畫」、「詩詞、篆刻、書法」四個選項中,由組長選出你們組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探究。不可重復選擇。
小組合作:組長分配好組員要研究的內容,迅速行動,我們五分鍾後匯報。提示:有文字的內容,要仔細閱讀。
作品賞析:
教師進行適當的點評及相關知識的總結。
大家總結得非常准確,可以說抓住了每一個知識要點。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解答前面提出的問題。
(教師出示《蛙聲十里出山泉》)
活動二 這是齊白石老人晚年的一幅代表作,雖然叫「蛙聲」,卻一隻青蛙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呢?
活動三 齊白石一生勤奮,加上年高長壽,擁有上萬幅作品。其用筆自由灑脫,洋溢著健康、歡樂、鮮活的生命氣息。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畫家葉淺予對齊白石的《蝦》的觀後感。
(教師課件出示文字、圖片)
活動四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之間的知識交流,你學到了什麼?大家總結得非常准確,可以說抓住了每一個知識要點。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解答前面提出的問題。
(教師出示《蛙聲十里出山泉》)
活動二 這是齊白石老人晚年的一幅代表作,雖然叫「蛙聲」,卻一隻青蛙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呢?
活動三 齊白石一生勤奮,加上年高長壽,擁有上萬幅作品。其用筆自由灑脫,洋溢著健康、歡樂、鮮活的生命氣息。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畫家葉淺予對齊白石的《蝦》的觀後感。
(教師課件出示文字、圖片)
活動四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之間的知識交流,你學到了什麼
活動一 小組匯報自主學習後,總結的知識點。
學生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集體閱讀,加深記憶。
學生回答。
通過學生匯報的知識交流,獲取了本節課教學重點的內容。加深了對齊白石老人作品及對藝術不懈追求精神的學習。
通過閱讀,體會賞析作品的語言,為突破發表觀後感這一教學難點做鋪墊。
發表感
(5分鍾)
作業要求
溫馨提示
這么多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是不是你也想說兩句呢?把你對本課的收獲,編輯成優美的語言發表在網站的「給我留言」上吧。輸入名字和內容,提交即可。還等什麼呢!
(教師介紹留言版的使用。)
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提示學生,課余上網沖浪,一定要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瀏覽綠色網站網頁。
學生在網頁「給我留言」中對自己最喜歡的一幅作品進行評述。
學生在知識交流的同時,逐漸豐富了對作品評述的語言,完善了描寫的感受,增強語言的優美和精練,升華成對美的享受。
全課總結
(2分鍾)
德育升華
(課件出示畢加索《和平鴿》和齊白石的「鴿子」。)
齊白石不僅影響了中國的繪畫,也影響到國外。畢加索學習中國畫,惟把齊白石的畫臨摹了20冊。畢加索畫「和平鴿」可謂馳名全球,但他仍覺得自己畫的鴿子遠遠不及齊白石畫的鴿子。齊白石看了畢加索的畫後說道:「他畫鴿子飛時,要畫出翅膀的振動。我畫鴿子飛時,畫翅膀不動,但要在不動里看出振動來。」這就是齊白石中國畫藝術的高度和難度。至於齊白石畫鴿子的筆墨情趣,更是西洋畫無法達到的。可以說,齊白石不但是中國最傑出的畫家,也是全世界最傑出的畫家之一。
本課結束。
學生關閉電腦。
引用關於畢加索《和平鴿》與齊白石 「鴿子」的小故事做結束語,將本課重點升華,激發學生對中國畫的興趣,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做事善於觀察,持之以恆。學習齊白石對藝術的不懈追求,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道德情操。
課後反思
本課是首次採用「美術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手段完成的。從學生對電腦的應用與操作上,可以明顯感受到同年段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差異。因此,個別上機操作較薄弱的學生在自主瀏覽網頁過程中,不主動與教師溝通,出現了只看其他人操作,自己卻無從下手的情況。教師應對網路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多加指導。
教學過程總體來說,效果還是較為理想的。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比教師單機操作來講,不但豐富了學習資源及內容,也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與重要性。還調動起學生對「網站」的好奇心。同時,教師要在課堂上提示學生,應當在教師或家長的陪同下,進行網路沖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