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健康體溫教案

健康體溫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5 19:57:06

『壹』 幼兒園測量脈搏科學課教案

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問: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 答: 一.教學要求 使學生了解人的身體的體溫與脈搏是怎樣形成的,學會體溫、脈搏常用的測量方法,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 二.教學重點 人的身體溫與脈搏的測量方法。 三.課前籌辦 什物投影儀、圖片、體溫計、秒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伸脫手來摸摸額頭或摸摸脖子,有什麼感覺?這說明什 么? 同學們都感到手涼一些,額頭或脖子熱一些,這說明我們人的身體是有體溫的,今天這節健康教育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體溫與脈搏》一課。(板書課題) 齊讀一遍課題 (二)初步感知深切學習 一.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身閱讀課文的1― 4自然段,看看書中 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常識? (讀書後)請大家四人一小組交流一下你剛才了解到的常識,然後分小組匯報給大家。 (交流後)哪位同學告訴大家你們小組了解到哪些常識? 1.體溫是人的身體內的溫度。 2.沒事了人相對恆定的體溫是37。c左右。(你能幫老師寫在黑板上嗎?學生板書―體溫37。c左右) 3.沒事了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你知道為何沒事了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嗎?) 因為人的身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比較均勻的分布在全身各個部分,同時人的身體又把多餘的熱量通過皮膚、呼吸道等器官排除體外,正因為這樣,人的體溫才保持相對恆定。比如在炎熱的夏季或劇烈運動後人的身體會大量出汗,這就是人的身體維持體溫恆定的一種生理現象。 4.為何要測量體溫?(為何要測量體溫呢?) 因為沒事了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有些疾病會使體溫發生改變,學會正確的測量體溫,就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變化,判斷身體是不是生病。 5.用體溫表測量體溫的方法有腋表、口表、肛表三種測量方法。(你知道這三種方法的測量部位別離是哪裡嗎?) 腋表測量法的測量部位是腋窩;口表測量法的測量部位是口腔;肛表測量法的測量部位是直腸。 6.測量體溫最簡單、最常用的是腋表測量法。 (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腋表嗎?) 銀色(學生用手指著,將體溫表放在什物投影儀上。)這一端是汞柱端,銀色的線是汞柱。體溫表上還有刻度,這一大格是1。c,一小格是0.1。c。 老師這里也有一支體溫表,誰能告訴大家體溫表上的溫度是多少? 7.用腋表測量體溫的方法。(你能向大家一邊介紹一邊演示測量體溫的方法嗎?) (教師出示圖片)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測量一次體溫。 先將體溫表上的溫度甩到35。C以下,再將汞柱端放在腋窩的頂部,夾緊5分鍾。 學生一邊測量體溫,一邊做1個小練習。(學生坐著口答) 填空: 1.近視是一種看近處物體清楚,而看遠處物體不清楚的(屈光異常)現象。 2.沒事了人的體溫維持在(37。C)左右。 3.人的身體的骨骼共有(206)塊。 4.體溫測量的一般方法是用體溫表,有(腋表)、(口表)、(肛表)三種測量方法。 貧血是一種常見疾病,在小童少年中尤以(缺鐵性貧血)發並率最高。 6.國度規定,小學生天天要睡足(10)小時。 7.牙齒分為(乳牙)以及(恆牙),如果牙齒出了弊端就會影響咀嚼以及食物的(消化吸收)。 8.看電視要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連續看電視不得超過(1)小時,教案《如何給小學生測量脈搏與體溫教學設計》。 判斷對錯: 1.使人的生活病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社會心理因素等方面。 2.睡眠是最好的休息形式。 3.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剩不能使人的身體代謝落空平衡引起疾病。 4.王強感冒了,打噴嚏時總是用手絹兒捂住口鼻。 5.所有的球菌對人類都有害。 6.王艷小朋友喜歡穿高跟鞋。 7.夏天天氣再熱,吃冷飲也不能太多。 8.體育運動鍛煉可以促進身體健康,但要講究鍛煉衛生。 (測完體溫後)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讀一讀本身測量體溫的汞柱刻度。 請同學(2人)將體溫表放在什物投影儀上並告訴大家本身測量的體溫是多少度。 二.在我們起居中,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生病後就要去看病,哪些同學看過中醫?中醫是怎麼給你看病的?對。中醫先給把脈,也就是測量脈搏。那麼什麼是脈搏?為何要測量脈搏呢?請同學們本身閱讀課文的5-8自然段尋找答案。 1.(讀書後)誰知道什麼是脈搏? 脈搏是血管的跳動,這里的血管主要指動脈。每當心臟收縮一次,動脈就跳動一次,心臟的跳動以及動脈的跳動是相符的。 2.為何要測量脈搏? 因為沒事了人的脈搏是相對恆定的,有些疾病會造成脈搏的改變。如發燒會使心跳提速,心臟功效不完全會使脈搏減慢,這種脈搏的過快或太卡都是不沒事了的。學會了測量脈搏,就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變化,判斷身體是不是生病。 3.沒事了人相對恆定的脈搏是每分鍾多少次? 沒事了人相對恆定的脈搏是每分鍾60-80次。(板書) 4.誰能來介紹一下測量脈搏的方法呢?要求邊解說邊演示,其他同學注重觀察,看看他解說、演示得對不對。 (演示後)問大家對不對?(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同位兩個互相找找脈搏。(教師出示圖片) 誰願意去給聽課的老師測測脈搏,讓老師檢查一下你測量的方法對不對。(4人) 其他同學兩人一組,一人當醫生,一人當病人。我們來測量一次脈搏。(測量後)誰來告訴大家你測量的老師或同學的脈搏是每分鍾多少次?(5-6人) 我們這個年齡的少年小童脈搏每分鍾100次以內都是沒事了的。 我們測量脈搏通常為測量橈動脈的搏動,我們的前臂是由兩塊骨頭構成的,裡面的叫尺骨,外面的叫橈骨,所以這里的動脈稱為橈動脈,在有些情況下,也可檢查其他動脈的搏動。比如:在體育運動鍛煉中,要同學們自測脈搏時,也可以檢查頸動脈的搏動。(頸動脈指這里,同學們可以感覺一下。―教師演示) 下面我們來做一下實驗,我們來做一組高抬腿,看看運動先後脈搏有沒有變化,誰願意來做這個實驗?(4人) (高抬腿後)請給這幾位同學測量脈搏的同學再來給他們測量一次脈搏,其他同學互相交換,病人變醫生,醫生變病人,我們再測量一次脈搏。 請做高抬腿的這幾位同學告訴大家你們運動先後的脈搏別離是多少次?(運動後的脈搏次數較著高於運動前。) 同學們,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對,說明運動後脈搏可以提速,不僅如此,飲食、運動後、情緒緊張或精神愉快,脈搏都可提速,而且脈搏的個體差異很大,成年女子的脈搏要高於成年男子的脈搏,經常運動的人脈搏緩慢有力,而缺乏鍛煉的人脈弱而快,年齡越小,脈搏越快。 (三)行為訓練 出示圖片填空: 1.常人相對恆定的體溫是(37。C左右)。 2.沒事了人的脈搏一般每分鍾(60-80次)。 3.測量體溫的方法有:(腋表)測量法、(口表)測量法、(肛表)測量法。 4.腋表測量法是,將體溫表(汞柱端)放在被測者(腋窩的頂部),並將體溫表夾緊(5-10)分鍾,取出體溫表觀察汞柱刻度。 5.測量脈搏的方法是:測量者的(食指)、(中指)、(四拇指)並攏,用三個手指的第一指節放在被測者的腕關節上(測動脈搏動處),然後統計一分鍾動脈跳動的次數。 (四)全文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正確測量體溫與脈搏的方法,此後就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變化,判斷身體是不是健康,以提高我們的自我保健意識。 備用:溫度計以及聽診器

『貳』 小班安全教案體溫計打碎了

活動目標:

1、能較完整的做《堆雪人》的舞蹈動作。

2、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雪人的不同造型,體驗做游戲的歡樂情緒。

活動准備:

《堆雪人》音樂。

『叄』 小醫生分享閱讀教案

活動目標
1.模仿小醫生治病的情景,萌發關愛病人的情感。
2.嘗試用垂直或水平的線條添畫,表現使用各種醫葯用品的情景。
活動材料
1.醫葯箱(內有玩具葯瓶、針筒、鹽水袋、體溫表、聽診器等)。
2.幼兒操作材料:小床、娃娃、模擬醫葯箱的紙盒(內有小葯瓶、小勺,剪成針筒、鹽水袋、體溫表等外形和長條的卡紙)彩色水筆、剪刀。
161.jpg
活動過程
一、觀察醫葯箱里的物品
1.說說醫葯箱的名稱和用途。
2.辨認醫葯箱里的物品,聯系生活經驗說說它們的名稱和使用方法。
二、討論演示
1.娃娃生病了,將娃娃放在床上蓋上小被。
2.小醫生來了,趕快打開醫葯箱
(1) 觀察各種操作材料,分辨它們的形狀,對照實物想像可以做成什麼醫葯用品。
(2) 教師演示沿著紙邊畫長方形並添加若干線條做成體溫表。
三、學做小醫生
1.打開醫葯箱,看看裡面有些什麼,嘗試做個體溫表。
2.觀察其他操作材料的外形,用沿邊畫線條或剪直線的方法做成各種醫葯用品。
3.邊製作邊模仿醫生為娃娃打針、喝葯水、吊鹽水、量體溫等。
四、分享交流
1.主任醫生來檢查病房了,請小醫生對照自製材料說說怎樣為娃娃治病。
2.一起為娃娃量一量體溫,發現娃娃的病好了,小醫生關上醫葯箱,抱起娃娃回家了。
活動解析
我們感到小班活動區的情景尤為重要,尤其是與角色游戲相結合更受到幼兒的青睞,「小
醫生」就是為小班角色游戲設計融人美術表現的活動之一。為增加活動的模擬性和趣味性,
我們特用較厚的卡紙剪成針筒、體溫表、鹽水瓶、葯瓶等輪廓,放入與娃娃大小相匹配的醫葯箱內,再放上一支彩色水筆,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添畫為娃娃量體溫、喝葯水、打針、吊鹽水,自然地反復嘗試畫直線和橫線。隨著游戲的進展,我們又逐步增加吃葯片(將長條紙剪成小方塊),X光透視(在黑紙上面骨骼)等內容。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情景通過詢問或建議的方式,引導幼兒發現這些材料的
作用和使用方法,並鼓勵幼兒反復嘗試。但這類活動建議不要以集體教學的方式進行,應
讓幼兒樂此不疲地盡興游戲,既提高幼兒扮演角色的興趣,也發展了幼兒辨別方位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肆』 小貓量體溫大班語言教案

教案是抄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襲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伍』 我來為水量體溫活動教案

動物的有些性格十分像人。
有一次,媽媽買了幾只大青蟹。當媽媽把綁在青蟹鉗子上的橡皮筋快解掉時,那兩只大鉗子突然變得十分有力起來。它把大鉗子舉在頭頂上耀武揚威,好像在威脅著說:「再來,我就不客氣了!」媽媽一邊躲閃,一邊繼續解著橡皮筋。忽然,那兩只有力的大鉗子,把媽媽的手指夾住了。說時遲那時快,我一見急忙跑上去,打開水籠頭,用水沖蟹,那兩只大鉗子才松開。青蟹「咚」的一聲,落進了水斗里,疼得呲牙咧嘴,可它還是忍著痛,使勁往上爬。也許是水斗太深,它怎麼努力也爬不出去。我心想:「這些蟹真蠢,明知跑不出去了,還要花那麼多力氣。」
這時,媽媽上陣了,用筷子將大青蟹鉗住,把它們一個個放進了臉盆里。為了防止它們爬出去,媽媽在臉盆上面蓋了一個蓋子,然後,我們就去睡覺了。
早上,媽媽剛踏進廚房的門便「啊」的尖叫了一聲。我嚇了一跳,連忙跑進了廚房一看,我的媽呀,大事不好了,幾只大青蟹已經頂開蓋子從盆子里爬了出來,有的掉進水斗里生死不明,有的掉在地上,一動不動的。我小心翼翼地將地上的幾只翻過身來一看,死了。因不願做人類的口中食而摔死在了地上。我心想:「嗨,青蟹啊青蟹,你何必呢?」
開始點火蒸青蟹了,我坐在旁邊靜候。過了一會兒,鍋里「叮叮咚咚」響起了聲音,我想肯定是那大青蟹在作怪,都死到臨頭了,還不罷休。於是,我打開鍋蓋,只見那幾只青蟹在鍋邊爬上掉下、爬上掉下的,眼看有隻已經把爪子伸到鍋沿上了,我急忙蓋上了鍋蓋。可是心裡卻由衷地佩服:青蟹,你那種不屈服,嚮往自由的精神,我可是服了。

『陸』 幼兒園中班安全《打碎的體溫計危害大》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遊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能在外出遊玩時聽老師指揮,不做危險的事。 3、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遊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4、 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活動准備: 1...、春遊時的錄像:孩子們是怎樣坐車的,怎樣排隊的?請幼兒較陌生的老師扮演陌生人,拐騙孩子的場景。 2、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春天來了,幼兒園准備帶小朋友們外出春遊,高興嗎?但是小朋友出去春遊老師有些擔心呢,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幼兒回答。教師:外出春遊和在幼兒園可不一樣,需要小朋友們注意一些事情,你們知道要注意什麼嗎?幼兒自由討論後回答。 二、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遊玩怎樣乘車呢?外出遊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第二片段:外出遊玩怎樣排隊?遊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范圍,有什麼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第三片段: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麼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教師總結、補充幼兒的回答:衣服要穿的輕鬆些、要穿運動鞋,背包帶子要檢查等。 三、討論:外出遊玩要帶什麼? 提醒幼兒不要帶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加重自身的負擔。像手帕紙、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須帶的。 四、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不一樣,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麼車子會出現?誰會出現?他們會做什麼?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並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五、游戲"怎麼辦,做什麼"。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打什麼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麼?(游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柒』 幼兒園小班我來為水量體溫教案

認識體溫計和體溫計的用處,初步掌握體溫計的使用方法。 准備: 體溫計 活動與指導: 1、健康人的體溫在37度左右,如果生病了體溫就會發生變化。你們知道怎麼才能知道體溫是否正常嗎? 2、用體溫計可以測量人的體溫。 3、拿出體溫計,告訴幼兒這就是體溫計。請幼兒仔細觀察體溫計的形狀及特點。 4、需要測體溫時就將體溫計放到腋下(也有含在嘴裡的),要將體溫計的溫度甩到35度以下,然後拿著亮亮的一頭,把無金屬的圓頭插到腋下。 5、教師給幼兒演示,對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重點說明。 6、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 7、以後我們就知道如何測體溫了。

『捌』 幼兒安全教育教案不碰玻璃碎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家庭中的易碎物品,學會正確使用玻璃製品、陶瓷製品。 2、讓幼兒知道易爆物品帶來的危險,遠離啤酒瓶等易爆物品。 活動准備: 1、常見的玻璃製品(玻璃杯、玻璃瓶、體溫計等)各種瓷器(瓷瓶、瓷盤、瓷碗等)以及他們的外包裝若干。 2、幼兒用書第14---15頁,或多媒體教學資源 (1)《哪些物品容易碎》 (2)《快快提醒他們》。 活動過程: 1、幼兒分組觀察,了解玻璃製品、陶瓷製品的特徵。 (1)請幼兒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和用途。 (2)討論:這些物品有什麼共同的特點?應該怎樣正確取放這些物品? (3)教師小結:這些物品容易碎,應該輕拿輕放。萬一不小心打碎了,要先告訴大人,並自己學著用正確的方法清理,當心碎片傷到自己。 2、出示體溫計,學習正確測量體溫的方法。 請幼兒嘗試使用體溫計,教師介紹使用體溫計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小結:體溫計是測量身體溫度用的,裡面有一種物質叫「水銀」,如果不小心碰碎了體溫計,裡面的「水銀」就會流出來,污染空氣,如果接觸到「水銀」還可以使人中毒。所以使用時要輕拿輕放,妥善保管。 3、案例討論《爆炸的啤酒瓶》 (1)教師講述案例: 爺爺買了兩瓶啤酒,浩浩發現了,拿起一瓶在地上滾來滾去,,突然「嘭」的一聲巨響,啤酒瓶爆炸了。碎片將浩浩的右手扎了兩個大口子,血流不止。爸爸急忙把浩浩送進醫院,經過緊急搶救,浩浩的右手還是留下了永久的傷疤。 (2)討論:浩浩的右手被什麼弄上的?啤酒瓶為什麼會爆炸? 教師小結:有一些物品不僅容易碎,而且使用不當會發生爆炸,我們小朋友要遠離這些容易爆炸的物品。 4、觀看多媒體教學資源,能正確識別易碎品,知道怎樣安全使用這些物品,能夠遠離易爆的物品。 5、仔細觀察容易碎物品的外包裝,認識易碎物品的標志。 活動延伸: 1、與家長一起閱讀、操作幼兒用書第14----15頁。 2、回家找一找家裡有哪些物品容易碎,製作統計表。 活動反思: 生活中孩子們經常使用易碎物品,通過本次活動中孩子們了解了玻璃製品和陶瓷製品容易碎的知識,懂得了怎樣使用容易碎的物品,更懂得了遠離易爆炸的物品 ,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玖』 小班安全教案體溫計不能玩

活動准備

彩色紙屑若干;

梳子每幼兒一把;

塑料玩具每幼兒一件;

閱讀全文

與健康體溫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