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剪紙藝術中,柿子的圖案一般用來表達
中國傳統文化比較喜歡搞象徵。剪紙藝術也是傳統文化也喜歡借物寓意。比如專葫蘆代表福祿,屬多子多孫。蝙蝠代表福。剪紙中柿子的圖案一般用來代表事事如意。這個用的是諧音和美好想像。中國人比較喜歡紅色,紅色代表紅紅火火。柿諧音事,柿子的顏色又是紅色,所以柿子經常被用來隱喻事事如意。
B. 小刺蝟摘蘋果美術教案
正"秋天到,秋天到,園里果子 長得好。枝頭結柿子,架上掛葡萄,黃澄澄的是梨,紅彤彤版的是棗。"中午權時分,小刺蝟一邊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一邊哼著歌兒在山路上漫步。不經意間,小剌蝟 來到了田野里。"好熱呀!瞧!那棵樹又高又大,過去歇歇腳吧!"小刺蝟心裡想著,不由加快步子向樹下跑去。"啊!原來是一棵蘋果樹。你瞧,又大又紅的蘋果 多惹人喜愛。看來今天的午餐有著落嘍!"小刺蝟高興地手舞足蹈。"可是,蘋果樹又高又大,我又矮又小,怎樣才能摘到蘋果呢?看來只有爬樹了。
C. 中班美術教案,甜甜的梨,棉簽點畫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了解蘋果、梨、香蕉等水果的外形特點,理解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系。
2. 運用繪畫表現觀察到的水果,並嘗試表現各種水果重疊的關系。
二、活動准備
1.蘋果、梨、香蕉、柿子、石榴等水果實物。
2.課件PPT 一藍水果。
3.繪畫好籃子的圖畫紙一張、蠟筆、勾線筆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師: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
(二)觀察討論,了解水果的外形及其重疊的關系。
1.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請幼兒觀察外形特點。
2.再次觀察,發現水果之間重疊的關系。
(1)看看這些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2)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麼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後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麼好看?
(三)學習繪畫一籃水果。
1.教師示範繪畫。
2.教師介紹繪畫要求。
(1)先畫在前面的水果,再畫後面的水果,依次由近到遠。後面的水果一部分看不到的就不用畫,從看得到的地方開始畫。
(2)畫好水果外形後再塗色。
(3)塗色的時候注意從左往右塗。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要把水果畫在籃子里,先畫前面的水果,後面看不到的部分不用畫。
(2)指導幼兒畫出水果的外形特徵。
(3)提醒幼兒認真仔細塗色,保持畫面干凈、整潔。
(4)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繪畫。
(四)欣賞、講評。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2.交流、講評。
師:你們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麼?
3.教師根據幼兒的介紹進行總結。
D. 中班美術繪畫教案有關雪梨的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蘋果、梨、香蕉等水果的外形特點,理解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系。
2、運用繪畫表現觀察到的水果,並嘗試表現各種水果重疊的關系。
【活動准備】
1、蘋果、梨、香蕉、柿子、石榴等水果實物。
2、課件PPT一藍水果。
3、繪畫好籃子的圖畫紙一張、蠟筆、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師: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
二、觀察討論,了解水果的外形及其重疊的關系。
1、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請幼兒觀察外形特點。
2、再次觀察,發現水果之間重疊的關系。
(1)看看這些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2)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麼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後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麼好看?
三、學習繪畫一籃水果。
1、教師示範繪畫。
2、教師介紹繪畫要求。
(1)先畫在前面的水果,再畫後面的水果,依次由近到遠。後面的水果一部分看不到的就不用畫,從看得到的地方開始畫。
(2)畫好水果外形後再(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塗色。
(3)塗色的時候注意從左往右塗。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要把水果畫在籃子里,先畫前面的水果,後面看不到的部分不用畫。
(2)指導幼兒畫出水果的外形特徵。
(3)提醒幼兒認真仔細塗色,保持畫面干凈、整潔。
(4)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繪畫。
四、欣賞、講評。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2、交流、講評。
師:你們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麼?
3、教師根據幼兒的介紹進行總結。
E. 繪畫一副和柿子有關的繪畫
自己慢慢畫,你可以在網路上搜一下,自己照著畫,加油哦~你一定可以的
F. 幼兒園中班教案西紅柿和柿子比較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西紅柿》教案設計活動反思 一、活動名稱:中班科學活動《認識西紅柿》 二、執教者:李嬌藕 三、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紅柿的特徵,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2、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3、體驗並享受科學觀察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紅柿的特徵,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2、 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難點: 1、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2、體驗並享受科學觀察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五: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西紅柿 2、知識准備: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身邊的物體特徵,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六: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一個謎語裡面。 謎語:圓圓臉兒像蘋果,又酸又甜營養多,可以做菜吃,又能當水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猜猜老師的這位朋友是誰呢? 幼:自由舉手回答。 師:西紅柿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番茄」。 (二)第一次觀察,運用感官感知西紅柿的外部特徵。 1、師:用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用小眼睛看一看,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用鼻子聞一聞,是什麼味道? 2、師:請小朋友認真安靜觀察,並請幼兒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3、師幼共同小結,西紅柿的外部特徵。 師:用眼睛看到的西紅柿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用手摸到的西紅柿是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感覺?用鼻子聞到的西紅柿是什麼味道? 4、教師小結:西紅柿是圓圓的,它有紅紅的身體。用手摸上去滑滑的,涼涼的。聞起來有一點點西紅柿的香味。 (三)第二次觀察,感知西紅柿的內部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