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美術教案小火車

美術教案小火車

發布時間:2020-12-15 16:04:49

『壹』 救急!救急!現要寫教案…新手…不會寫!有誰會寫美術活動:《小火車來了》救救我吧

教材分析
這一課是要學生在前課紙盒堆砌,自由造型的基礎上,進入「小火車專題」製作的練習。教材要求學生用紙盒堆砌小火車模型。小火車(製作)這比前課增加了難度(紙盒和瓶蓋大小要合乎小火車的比例,要選用同規格的紙盒和瓶蓋,數量要多一點等)。小火車(製作)
在製作方面,既可單人完成,也可集體合作(如車廂的形式確定後,則大家可依樣製作,然後連接成型)。不過,課前的材料准備,就顯得更為重要。小火車(製作)
教師必須很好利用孩子對火車「嚮往」的心理,調動學生選擇材料和構思製作的積極
性;並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
教學目的
教給學生工藝製作的簡易技能和模仿造型的能力,在作業製作中受到集體主義思想
的熏陶。
作業要求
一、造型要基本符合火車的形狀特徵。
二、火車頭要盡量表現為現代化的、電氣化的。能區分火車頭與車廂不同的形狀。
三、車頭、車廂、輪子各部分能排列成串,整體統一。
課前准備
一、課前發動學生收集可供製作小火車用的紙盒和瓶蓋。紙盒的大小,要基本一致。
二、准備快乾的粘合劑。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談論火車特點(不論乘過、見過或從影視中、圖片上看到的),然後導入
本課。
二、讓學生從閱讀課本中懂得用紙盒製作小火車的方法(教師應作示範和說明)。
三、學生進行作業(個人或分組,可視實際情況決定)。
一、小火車的製作有兩個難點:一是火車頭外形的表現;一是車廂輪子的粘貼(兩側、兩邊要對稱)。輪子粘後要待乾涸才能使車廂立起排列成串。要提示學生製作時多加註意。
二、僅一節課時間,學生單人不可能完成製作一列小火車的任務。可視實際情況,增
加課內或課外製作時間,也可分組集體完成作業。
三、收集製作材料需有較長的時間,如有困難,可根據當地實際,改用其他材料,只
要利用舊廢材料,便於學生收集就行。
四、收集製作材料有困難的,也可由一兩位學生負責制火車頭,其餘同學每人制一
個車廂,全班只製成一列火車也可。
五、 小火車排串成列之後,要讓學生自己評議、調整、修改。

『貳』 幼兒園中班——《春天來了》教案

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淅淅瀝瀝的下著,空氣中蘊含著泥土的清香。隨著日歷的翻動,一個嶄新的春天來到了,萬物復甦、春回大地。 春天,好像一個含情脈脈的姑娘,把愛給予了大地,給予了莊稼,給予了田野。今年的春天雖然來的太遲了,但她依然那麼美麗,依然令我嚮往,依然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清晨,我漫步於公園里,一群燕子在天空中翱翔,彷彿在向人們傳遞春天到來的信息。孩子們在剛剛發出新綠的草地上嬉鬧,不知什麼時候風箏也飛上了天,有的象蜈蚣、有的象大雁、有的象蝴蝶,有時幾只風箏纏繞在一起,真是美麗極了。我發現,春天就在我的腳下,春天就在天空里。

園子里,草兒偷偷的從土裡鑽出來,伸了一個懶腰。柳樹也早早的換上了新裝,還有那香椿樹,迫不及待地冒出了新芽,彷彿要把孕育了一冬的能量釋放,吃著美味的椿芽炒雞蛋,啊,春天來到了我家的餐桌上。

大街上,姑娘們穿上了美麗的裙裝,幾個怕熱的同學乾脆把短袖衫換上。一陣微風吹過,不由讓我聞到陣陣花香,啊,春姑娘已來到了大街小巷。

春天無時無刻的陪伴著我們,給了人們無微不至的溫暖。也許,春天過後,我會思念她的溫柔、她的可愛、她的俏皮。「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美好的,我們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奮發圖強。「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如果我們播下了勤奮的種子,秋天一定會收獲成功的喜悅。

春天,我要摟緊你,因為我還有很多悄悄話要跟你

『叄』 《孤獨的小螃蟹》中夢里的小青蟹開心地坐上小螃蟹的火車,環游世界。對嗎

不對。

解析:

相關原文:

小螃蟹也覺得自己很棒,當他看到小青蟹在最後專一站等著時,小屬螃蟹興奮地邀請小青蟹上車。可是小青蟹卻說它要坐真正的大火車,不是小火車。說完,小青蟹轉過身不理他了。

小青蟹不喜歡小螃蟹的小火車,剛才的得意勁頓時煙消雲散,他用腳使勁一踩,就把小火車開進水裡了……小螃蟹醒來了,他想:等小青蟹回來了,帶她去坐大火車,她肯定會很高興吧!想到這里,小螃蟹得意地用鉗子在牆上敲了兩下。

(3)美術教案小火車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孤獨的小螃蟹》是著名童話作家冰波的最新系列童話自選集,收錄的作品均為作家積淀多年的系列童話代表作。作品風格典雅,境界幽遠,是不可多得的原創抒情童話,彌足珍貴。

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3次)、全國「五個一工程」獎(3次),國家圖書獎(2次)、宋慶齡兒童文學獎(1次)、冰心兒重圖書獎、新作獎等(多次),計五十餘項。根據他的原著改編的動畫片《白色的蛋》曾獲「最佳美術片金雞獎」及優秀美術片「童牛獎」。

『肆』 中班藝術教案開火車聽課心得

活動目標

1、學習跳火車舞,根據音樂的想像內容做招手、叉腰、上舉的動作。

2、觀察畫面,感受人物的不同舞蹈動作,嘗試看圖學習舞蹈。

3、在舞蹈的過程中,注意與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相互碰撞。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教學CD。

活動過程

一、播放火車的錄音,激發興趣

你們聽一聽是什麼聲音?你們坐過火車嗎?坐火車先要干什麼?(買車票)

二、節奏練習

三、學唱歌曲《開火車》

1、現在我們先聽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開火車》,聽聽歌曲里唱了什麼?

2、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歌曲里唱了什麼?現在請小朋友在聽一遍。

3、朗誦歌詞並配上節奏。

4、學唱歌曲《開火車》。

教師:小火車司機在開火車的時候心情怎麼樣?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呢?

幼兒:應該用高興的、歡快的聲音來演唱。

教師:我們來試一試,做一個快樂的小司機。

四、歌表演《火車快飛》

1、教師:你們會開火車嗎?你是怎樣開火車的?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2、學習游戲中開火車的動作。

3、學習聽音樂開火車。

教師:我們試著聽音樂開火車,注意車輪要一下一下地轉。

4、學習小組合作開火車。

教師:剛才,你們每個入都是小火車頭,現在我們要變成一列小火車,怎麼辦?

幼兒:幾個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教師:小火車怎樣才能不斷開?

幼兒:把手搭緊一點。

教師:我們現在變成一列長長的火車,一邊開火車一邊唱歌。

五、音樂游戲《火車快飛》,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延伸

在家裡,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開火車",讓幼兒嘗試做火車頭,帶領家長一起游戲。

『伍』 小班米羅可兒美術教學工作總結

設計意圖:

幼兒雖然見過火車,但對火車的原理及構造還不太了解,設計小火車就內是讓容幼兒近距離的觀察火車,在認識和了解火車的功能的基礎上更加直觀的來進一步了解數學的奧妙及與生活的關系。

製作材料:

廢紙盒兩個﹑彩色卡紙(紅、黃、藍、綠各一張)細鐵絲、數字1—4的卡片、小動物圖片、彩筆管一支、彩筆一盒、雙面膠、可樂瓶蓋20個。各色及時貼。毛線一根。

『陸』 幼兒園學前班古詩小彩筆教案

一、教材分析與目標確定: 本課共八行,六句話,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詩。以小彩筆這一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夥伴為兒歌材料,本身具有親和性、趣味性和潛在的視覺效果。以「用各種顏色的彩筆描繪美麗祖國」為主線貫穿課文,具有較強的愛國主義教育精神,感情基調是高興喜悅的,誦讀時要重視語感訓練。 二、預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在課文語境中及脫離課文語境時識別「小彩筆、五顏六色、鮮艷、藍色、金雞、祖國、江山」7個詞,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筆、畫」2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能熟練朗讀並背誦課文,喜愛小彩筆,體會祖國的美麗。能模仿課文句型拓展想像。 3、情感與態度:體會色彩的美麗和神奇,對身邊的事物表象(色彩)有更高的關注慾望,更熱愛我們美麗的祖國。 ◆教學時間:一課時 ◆支持環境:一年級小班(33人,7個小組);多媒體設備;彩筆;畫紙 ◆設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要充分顧及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基於此認識,我力圖讓孩子真正有所得,就要「回歸兒童」生活經驗的起點。字詞上,對已學過的要進行復習認讀;對新出現的要採用生動有趣的方法,讓孩子真正體會到文本自身的樂趣,爭取當堂鞏固。課件的使用力爭是真正有效的,對語言無法表述的「祖國江山」,直觀的視覺感悟。更能把握、突破難點。 (2)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 本課便是一篇與美術學科以及自然地理聯系密切的課文。基於此認識,我努力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和中開闊視野,嘗試用畫畫的方法來幫助對文本的理解和拓展。但又不脫離文本,甚至利用文本來作畫。 (3)創設課堂合作交流,愉快學習的氛圍: 課文描繪的景色是美麗的,感情基調是高興,充滿對小彩筆的喜愛之情。在和小夥伴的合作過程中,互幫互學,小組討論交流,在一起讀畫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被調動。利用各種形式的讀,營造輕松、民主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合作愉快的感覺。 ◆預設教學過程: 教學材料與預設教學路徑 預設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設計意圖 (一)導入: 問話舉例:上課前,蔣老師先給小朋友猜個謎語好不好?是什麼?(出示實物)你看見有多少種顏色呀?這是什麼顏色?這個呢?這一支呢?還有? 這么多的顏色真可以說是——五顏六色 (好!) (小彩筆、水彩筆、……) (十二種) (紅色、綠色、藍色、黃色) (五顏六色) 教師引導 實物提醒 導向課題 聯系生活實際 (二)展開: 師生互動歷程: 1、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寫小彩筆的兒歌,題目你會讀嗎?(出示) 2、學寫「筆」字。(筆的實物) 3、你還知道哪些筆? (小彩筆) 自學 (鉛筆、……) 正音:cǎi 打開書,趕緊自學一下,誰願意來做小老師,教大家這個字? 讀題正音 學習生字「筆」 (三)發展: 學習指導說明: 1、學習第一、二行: 1、聽老師誇小彩筆 2、指名學生來誇一誇,比比誰誇得最好 「鮮艷」就是顏色很多,很亮,很好看(誰的什麼很鮮艷?) 范讀第一、二行,學生模仿讀,理解「」鮮艷」 2、學習第三到六行: 1、看老師畫了什麼? 2、認讀四句話(文本出示) 3、六行連讀 3、學習第七、八行: 1、學生試讀,教師范讀 2、你知道哪些江山? 3、再讀讀這兩行 4、讀全文: 5、認詞: 6、寫字:學寫「畫」,反饋 (國旗、草地、海洋、金雞) 小老師帶讀 (長江、黃山………) 各種形式的讀 讀詞、畫詞、開小火車再讀 你記住了哪一句?(圖畫幫助)正音 較誇張地范讀 配樂講解 試背 語言提示幫助 強調第7筆 憶讀課文 課件的使用,幫助理解、讀好難點句 利用各種形式增強低段學習的趣味性,體現文本本身的樂趣。 (四)拓展:開放性任務: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紙 用四色彩筆畫其他事物 小組討論,合作完成 通過畫畫來拓展文本 備註:本教學方案將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修改變更。

『柒』 大班美術教案《火車》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小火車

一、教學目標: 1、在掌握火車外形特徵的基礎上,能畫出有火車頭(車燈、窗、駕駛員)、一節節車廂和許多輪子的火車。 2、能在車廂里添加人、動物或各種貨物。 二、活動准備: 實物火車,幼兒繪畫用紙、筆。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引出課題。 老師帶著幼兒邊念……
一、教學目標:


1、在掌握火車外形特徵的基礎上,能畫出有火車頭(車燈、窗、駕駛員)、一節節車廂和許多輪子的火車。

2、能在車廂里添加人、動物或各種貨物。

二、活動准備:

實物火車,幼兒繪畫用紙、筆。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引出課題。

老師帶著幼兒邊念兒歌邊做開火車的游戲。

出示實物火車,觀察火車。使幼兒知道每一列火車都是長長的,都有火車頭、車廂、輪子等。

二、講解示範。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個連接著的長方形,然後在第一節長方形上畫出車窗、車燈、駕駛員等,使其變成火車頭,並告訴幼兒,後面的一節節長方形畫上輪子就是一列貨車,若再畫上一排排窗門,畫上人,就是裝滿旅客的火車了。

2、引導幼兒討論:火車有什麼用?

三、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地用線條畫出火車的外形,細心描繪車頭和輪子。

2、啟發幼兒在車廂里畫上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如小朋友、鮮花、玩具等,並大膽添加有關內容,如鐵軌、田野等。

3、及時表揚在繪畫過程中認真細致的幼兒。

四、講評。

請先畫好的幼兒互相參觀,自由談論自己畫的火車,評議別人畫的火車。

教學反思

從小班開始,火車就一直是幼兒們談論的焦點,只要一說到火車的話題,幼兒們就滔滔不絕,很開心的談論起來,而自己畫一輛火車,更加成為了許多孩子的願望,所以在活動中,幼兒們大多很認真,能跟著老師的節奏進行,並掌握好尺寸,在進行裝飾時,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添畫上個中不同的東西。不僅

掌握了畫火車的技法,還能為主體進行裝飾,進行大膽創新的繪畫創作。

『捌』 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快樂的方法有哪些

幼兒繪畫活動是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讓幼兒在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教育,還可以發展他們的動手能力,想像力,創造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基於3—6歲幼兒年齡特點,幼兒繪畫更重要的是一種個性體驗的表達,引導幼兒在塗塗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受快樂的情緒。在實際的繪畫活動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的孩子拿著筆不知如何下筆;有的孩子拿著紙說:「老師,我畫錯了。」也有的孩子乾脆對老師說:「我不會畫。」每當這時,我就會很生氣,同時也很納悶:「為什麼剛才在說的時候,一個個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富有新意,到畫的時候卻不會了呢?」反思以往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在平時的繪畫活動中,老師的選材及對活動的指導欠妥當。 2、老師在評價時忽略了孩子內心體驗與繪畫技能之間的差異和注重活動的結果,導致一部分孩子喪失了興趣。 3、活動組織枯燥乏味。長此下去,孩子對繪畫活動將會喪失興趣,產生畏懼心理。而綱要精神提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和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應支持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度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偏向。」那麼,如何讓孩子在繪畫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並真正體驗到快樂呢?經過探索和實踐,總結教育經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今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學生的學習是服從興趣和自身的需要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人有一種先天性的行為趨避傾向——趨向積極的情感體驗而迴避消極的情感體驗。幼兒尤其如此,對於能帶給他們快感並讓他們獲得成功體驗的活動,幼兒總是樂此不疲,並能表現出不凡的創造性。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才會主動思考,並自覺獲取經驗,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實踐工作中,當孩子對老師安排的內容不感興趣時,即使老師硬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自己確定的內容上來,表面上看,似乎達成了教學目標,而實際上孩子沒有學會。相反,如果能滿足孩子的興趣和要求,他們會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投入地參與到繪畫活動中。因此,在繪畫活動中,老師就要善於激發孩子的興趣,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活動,這也是學習美術的基本條件。 例如:在小班繪畫活動「開火車」中,我引導孩子用手中的彩筆畫各種各樣的線條——直線、曲線、弧線、螺旋形等等。我就邊示範邊啟發孩子說:「我的小火車開了,開到了小河邊」,「我的小火車開到山坡上。」「你們的小火車開到哪裡去了呢?」這時孩子們歡快地動起手來,一會兒就拿著作品紛紛來講給我聽:「我的小火車開到中山公園去了」,「我的小火車開到草地上」,「我的小火車在轉圈了」看著他們興高采烈的樣子,我一一肯定了他們的作品。對於剛剛接觸繪畫活動的小班孩子來說,活動中的愉悅和老師的肯定大大提高了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還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興趣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繪畫內容。下雨天,就畫小雨點;春天到了,就畫幼兒園中五顏六色的花朵;玩吹泡泡游戲後,就畫小朋友吹泡泡;當他們對馬路上的車感興趣時,就畫各種各樣的車子。盡管孩子們的畫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但他們在活動中卻是那麼得投入和快樂,我想:這遠遠要比評價他們畫得「象」與「不象」更加有意義。 二、 在繪畫活動中,注重幼兒的自我表達和表現。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的需要,他們不僅用語言,也常用藝術的手段,用自己的畫表達和表現自己的感受和內心體驗。每個幼兒又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說得清,要讓孩子畫出自己心中的畫,老師不能太在意孩子的創造結果,而要重視孩子創作的過程,突出孩子的情感體驗。老師要善於觀察、分析孩子的各種情況,准確地把握,並通過交流了解孩子,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給孩子技能技巧的指導。 在中班繪畫活動「各種各樣的車」中,大多數孩子在老師提供的背景——馬路上認真地畫著各種各樣的車。曄曄小朋友也畫得非常認真投入,但他把車畫得到處都是,有的還畫到了天空中。當我問他為什麼這么畫時,曄曄自豪地告訴我:「這是我設計的車,它可以停在天上。」「為什麼要停在天上呢?」「沒地方停車的時候,它就可以停在天上啦。」聽了他的話,我很驚喜,立即表揚他畫得好。從這張並不十分美觀的畫中可以看出曄曄有著很強的想像力、創造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快樂。 在「三八婦女節」時,我組織孩子畫自己的媽媽,蔣易小朋友把自己的媽媽打扮得是那麼漂亮,頭上戴著蝴蝶結,穿著婚紗裙,腰細細的。旁邊的小朋友看了告訴我:「蔣易畫的不是她的媽媽,她媽媽很胖的。」蔣易聽了連忙反駁說;「我媽媽太胖了,我喜歡她瘦一點,那樣就會更漂亮。」原來她給媽媽畫得像里傾注了她那美好的願望呀,她用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媽媽。這時,我問她:「媽媽怎樣才能變瘦呢?你有什麼建議?」蔣易馬上滔滔不絕地說開了:「跑步,跳操,吃水果……」「那你把媽媽減肥的過程也畫下來,好嗎?」蔣易欣然同意,馬上開始畫了起來。每當孩子有獨特的想法、大膽的表現時,我總是支持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敢於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願望和內心體驗,讓他們體驗到繪畫的快樂。 三、 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讓幼兒在過程中體驗快樂 皮亞傑說:「兒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有效地滿足他個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個可利用的活動領域,他的動機並非為了適應現實,恰恰相反,卻使現實被同化。這里沒有強制,也沒有處分,這樣的活動領域便是游戲,兒童進行的游戲很多,繪畫也是這種游戲的一種方式。」幼兒正是在這種游戲當中,不再把教師當作自己行動的決策者,常常沉浸在游戲之中,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創造,表達自己的一切。在實踐中,教師只有充分運用游戲的手段,不斷地變換形式,才能給孩子的創作活動帶來樂趣。 例如:在繪畫活動「菊花」中,活動的目標是讓孩子在認識菊花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學畫各種大小、高低、顏色、姿態不同的菊花。活動一開始,我就以游戲的形式請小朋友給菊花找朋友,找各種不同的朋友:可以把莖往下彎,畫彎腰的菊花;把莖畫成彎彎扭扭的,變成跳舞的菊花;把葉子變成手,畫做操的菊花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的畫畫興致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紛紛給菊花找起了朋友:有的畫唱歌的菊花,有的畫手拉手做游戲的菊花,有的畫戴眼鏡的菊花等等,他們邊畫邊樂,還不時地跟同伴和老師介紹起了自己的作品。 另外,在畫點畫時,讓孩子形象地理解為水彩筆在每個空的地方學「跳舞」;當孩子在塗色練習沒有塗均勻時,我就引導孩子找洞洞,把洞洞補好;在畫圖形添畫時,孩子們就是一個個小魔術師,不亦樂乎地把圖形變成了一個個新的東西。在這樣的活動里,畫畫不僅僅是畫畫,它早就成為了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了。讓教學成為游戲,讓孩子感到了其中的許多奧妙和樂趣,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也成為了孩子們樂於參與的活動。 繪畫是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手段,他們往往藉助與繪畫這種形式來宣洩自己的情感,敢於表達和表現是最重要的。老師在工作實踐中要盡量為孩子創造條件,從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中確定繪畫主題,以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為出發點,接納孩子不同的表現表達方式,讓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理解去畫,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體驗到繪畫的樂趣,真正喜歡繪畫

『玖』 大班美術教案《火車》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小火車

一、教學目標: 1、在掌握火車外形特徵的基礎上,能畫出有火車頭(車燈、窗、駕駛員)、一節節車廂和許多輪子的火車。 2、能在車廂里添加人、動物或各種貨物。 二、活動准備: 實物火車,幼兒繪畫用紙、筆。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引出課題。 老師帶著幼兒邊念……
一、教學目標:


1、在掌握火車外形特徵的基礎上,能畫出有火車頭(車燈、窗、駕駛員)、一節節車廂和許多輪子的火車。

2、能在車廂里添加人、動物或各種貨物。

二、活動准備:

實物火車,幼兒繪畫用紙、筆。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引出課題。

老師帶著幼兒邊念兒歌邊做開火車的游戲。

出示實物火車,觀察火車。使幼兒知道每一列火車都是長長的,都有火車頭、車廂、輪子等。

二、講解示範。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個連接著的長方形,然後在第一節長方形上畫出車窗、車燈、駕駛員等,使其變成火車頭,並告訴幼兒,後面的一節節長方形畫上輪子就是一列貨車,若再畫上一排排窗門,畫上人,就是裝滿旅客的火車了。

2、引導幼兒討論:火車有什麼用?

三、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地用線條畫出火車的外形,細心描繪車頭和輪子。

2、啟發幼兒在車廂里畫上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如小朋友、鮮花、玩具等,並大膽添加有關內容,如鐵軌、田野等。

3、及時表揚在繪畫過程中認真細致的幼兒。

四、講評。

請先畫好的幼兒互相參觀,自由談論自己畫的火車,評議別人畫的火車。

教學反思:

從小班開始,火車就一直是幼兒們談論的焦點,只要一說到火車的話題,幼兒們就滔滔不絕,很開心的談論起來,而自己畫一輛火車,更加成為了許多孩子的願望,所以在活動中,幼兒們大多很認真,能跟著老師的節奏進行,並掌握好尺寸,在進行裝飾時,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添畫上個中不同的東西。不僅

掌握了畫火車的技法,還能為主體進行裝飾,進行大膽創新的繪畫創作。

閱讀全文

與美術教案小火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