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箏六級出水蓮,潑水,豐收鑼鼓,雲慶。哪幾首是創作曲目
1、《出水蓮》為漢樂軟線調,樂曲贊美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是客家箏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有多種傳譜,已故的漢樂大師羅九香的傳譜是學習客家箏曲的範本,現由陳安華先生根據記錄記譜整理得以正式出版。
2、《雲慶》是江南絲竹音樂八大名曲之一。箏曲《雲慶》運用變奏的手法,描寫了一幅江南地區的優美景色和江南人明快性格的風情畫。
3、《豐收鑼鼓》是樂曲根據山東柳琴戲音調創作而成,具有濃郁的山東民間音樂風格。樂曲以朴實優美的旋律,鏗鏘有力的鑼鼓節奏,表現了農民歡慶豐收的熱鬧場景。樂曲創作於1972年,是早期創作的箏曲中傳統手法與現代技巧結合得較為完美的一首佳作。
4、《潑水》創作於1991年,為雲南風情組曲之一。表現了人們歡度潑水節載歌載舞的場面。
所以,對於現代古箏曲來說,《出水蓮》和《雲慶》應該屬於傳統曲子,而《豐收鑼鼓》和《潑水》是新創作的
② 豐收鑼鼓是誰創作的
豐收鑼鼓是1972年由彭修文、蔡惠泉創作的。是一首管弦樂曲,樂曲風格獨特,兼具民族風和現代感,非常受歡迎。
③ <<豐收鑼鼓>>中運用了哪三樣打擊樂器
《豐收鑼鼓》是彭修文、蔡惠泉於1972年創作的一首具有鮮明山東音樂特點的民族管弦樂曲,樂曲借鑒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發展,推陳出新,充分發揮我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表現能力,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
樂曲由四個部分組成:
1、在雄壯嘹亮的引子後,展現了一幅熱情歡欣、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旋律跳盪,節奏明快,情緒熱烈;尤其是最後的鑼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豐富的十面鑼為主奏樂器,情緒更為歡騰、高漲。
2、以吹管樂器富有號召性的音調開始,轉入弦樂組和笛子先後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現了人們內心的喜悅,然後笛子與彈撥樂器以軟快節奏和跳躍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
3、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後,笛子以明亮的音樂和散板旋律,展現出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雲鑼則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猶如陽光下的水庫粼波。
4、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一開始用潮州大鑼鼓的打擊樂器,並借鑒其「火炮」點子加以發揮,氣勢磅礴,在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旋律後,打擊樂隊又運用京劇鑼鼓中擅長表現緊張、急促、激烈場面的「急急風」、「馬腿」和蘇南吹打中的「螺螄結頂」點子加以發展,構成了第三段的鑼鼓,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
樂曲中段慢板部分,運用左手滑、按、吟、揉等技法,結合在傳統箏曲的韻律上,更具可聽性,為大眾所歡迎。
④ 好聽的古箏純音樂
目前樂壇有當代古箏四美,分別是常靜、吳莉、付娜、宋婷婷。可以去版找找她們的音樂專權輯,有傳統曲目也有新作的曲。
試聽,
吳莉的「蝴蝶與藍」,個人很喜歡這首。
常靜的《離弦》專輯,好吧,不太一樣感覺。
專輯《雲水禪心》,值得一聽。
專輯《花神》,也是很喜歡這張專輯,裡面的「正月梅花」記得是古箏,其他具體還有哪幾首是古箏曲記不得了,大多是合奏吧。
專輯《好風如水》,正在聽,感覺不錯,介紹給樓主。
哦,還有何瑩,她與鄧偉標合作的《瑩瑩花語》。
現在想到的就這些,樓主先聽聽~~
⑤ 我所理解的音樂語言
音樂有一種神奇的功效:既可以語言般地傳情達意,又可以用超越語言的表現方式抒發情感,有言道「言之不竭則詠之,詠之不竭則手舞足蹈」。即使沒有受過什麼專業訓練,甚至完全沒有學習過音樂知識,人類也會本能地從音樂中領悟到其表達的意境,比如豐收鑼鼓的歡快和喜悅;宗教音樂的神聖;喪葬音樂的哀傷等。連襁褓中的嬰兒也聽得懂媽媽通過搖籃曲傳達出的愛。因而音樂逐漸成為人們傳達豐富細膩情感信息的載體和相互溝通的途徑。如果經過訓練、積淀和升華,音樂技能或表達手法達到了一定的高深境界,那就需要知音了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音樂家叫俞伯牙,他的琴藝非常精湛,但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不多。俞伯牙遇到一位叫鍾子期的人,便彈曲給他聽,俞伯牙彈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彈琴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流水。」高山流水遇知音,兩人於是成為生死之交。後來鍾子期故去,俞伯牙毅然摔琴謝知音,這已是眾人皆知的典故。
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在情感的表達和溝通上,音樂似乎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文學作品或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歐洲騎士們表達愛情的經典模式是,月夜裡站在心上人的窗下彈著吉它,唱著纏綿的愛情歌曲,傾訴心聲。而中國人從 遠古時期,就懂得用音樂傳遞愛情,有《詩經》為證。人們比較熟悉的是《國風·周南》中的《關雎》的第一段:「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實後面的內容更精彩:「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講的是這位文靜而美麗的姑娘害得「君子」得了相思病,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無法入睡。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啊!如何向她表達自己的思念來贏得芳心呢?接下去是「琴瑟友之」,「鍾鼓樂之」。用琴瑟和鍾鼓之音來表達「君子」的心聲,打動姑娘心扉。看來君子還挺有音樂修養,弦樂、打擊樂都能演奏,而且用這種含蓄的方式表達愛情效果不錯,很受姑娘青睞,如此一來君子追上「淑女」是大有希望的。可見音樂語言在兩千多年前就顯示出她超出口頭表達的獨特優勢。
音樂不僅能夠表達感情,還可以「描繪」情景。旋律可以像畫筆那樣描繪出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畫面,有時甚至比畫面還生動感人。俄羅斯「強力集團」重要作曲家莫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中的圖畫》,就生動地用音樂勾勒出了10幅生動的畫面:蹣跚的侏儒;古城堡;圖伊勒里宮花園;波蘭牛車;未出殼小雞的舞蹈……經常有音樂愛好者問我如何去欣賞這支曲子,我讓他們牢記每段的標題,不要弄錯,然後比照去想像,去聆聽。其中一些段落,例如第四、五、六段,聽眾們聽著聽著會露出會意的笑容,因為音樂描繪得太形象太逼真了,好像自己身歷其境。還有很多樂曲形象地表現出自然界中的生動景象,像捷克民族樂派的奠基人斯美塔納的愛國主義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曲《沃爾塔瓦河》,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鮮活的畫面:長笛和黑管所描繪的涓涓細流分別由兩個源頭流淌而出,匯成河流;獵人吹響了狩獵的號角;熱鬧的婚禮中人們跳起歡快的波爾卡舞;在迷人而安謐的月夜裡,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區奏出宛如仙境的優美旋律,水仙女們在翩翩起舞;木管奏出潺潺流水,豎琴的琶音濺起一串串水珠……弦樂律動出的水流越來越湍急,銅管樂大奏,加上短笛的尖哨、大軍鼓和大鑔的鼓噪,奏出全曲的最高潮:驚濤駭浪撞擊著懸崖峭壁,捲起千堆雪,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沃爾塔瓦河勢不可擋地穿越聖·約翰峽谷險灘,奔涌的河水洶涌澎湃地向遠方流去……隨著音樂的起伏跌宕,不僅勾畫出一幅驚心動魄、蔚為壯觀的大自然旖旎風光,同時鳴響著愛國主義豪情,令傾聽者無不熱血沸騰。
想要很好地駕馭音樂語言,就要了解和運用好音樂的兩大基本要素:節奏和旋律。
正如德國音樂家彪羅(1830--1894)所言:「萬事之初先有節奏」。即便簡單的節奏也能充分表達人的感情。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說過:「人的本性就是政治性的動物」,人們以群體的形式存在於現世。現實社會中的人既不是生活在陶淵明的世外桃源,也不是生活在魯賓遜居住的孤島上,而是每天面對現實中的具體生存問題。遠古的先祖們在面對艱辛的生活時,需要彼此幫助,協同勞動,靠集體的力量去戰勝自然界的艱難險阻,所以以節奏為主的勞動號子應運而生。盡管沒有表達豐富的感情,卻是大家的共同需求,是用以協調步伐,形成合力的一種有效方法。這種節奏形同管理,簡單易行,具有口令的作用。魯迅曾說過:「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需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就是創作……」這是音樂節奏的開源。
⑥ 小學音樂課里有哪些好聽的歌曲
1.
外婆的澎湖灣
2.世上只有媽媽好
3.藍精靈
4.愛我你就抱抱我
5.小兔乖乖
6.讓我們盪起雙漿07.打電話回
8.生日快樂
9.拔蘿卜答
10.兩只老虎
11.數鴨子
12.蝸牛與黃鸝鳥
13.小燕子
14.健康歌
15.小毛驢16.蟲兒飛
17.三隻熊
18.葫蘆兄弟
表19.我上幼兒園
20.采蘑菇的小姑娘
21.白龍馬
22.我愛洗澡
23.爸爸媽媽聽我說
24.爺爺為我打月餅
25.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26.春天在哪裡
27.紅星歌28.字母歌29.小星星英文版
30.我的好媽媽
31.好爸爸壞爸爸
32.小螺號
33.小龍人
34.爸爸媽媽最愛我
35.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⑦ 急需鋼琴、古箏、歌曲、小品的主持串詞!!
國外的朋友一首圓舞曲表達了心中的歡樂,我們也敲起了豐收鑼鼓,請聽題。。。惡搞了,請聽古箏曲《豐收鑼鼓》
這邊開起了熱鬧的聚會,妖族的姑娘和小夥子也沒閑著,他們沒有慶祝豐收,不過他們到了一年一度的男女交流篝火晚會,你們能看到他們的身姿在瑤族舞曲的繚繞下盛放嗎。報節目
這么熱鬧的晚會才剛開始,寂寞的男生(換成女生也可以)就來湊熱鬧,看他們怎麼個湊法。報節目
趙本山居然都來了,白雲大媽又在得瑟了,黑土大爺怎麼說的?你不就是個人名嗎?對,你還以為你是名人了,下面請看。。。。
想了我一個小時零2天啊。
⑧ 關於古箏的資料——豐收鑼鼓
《漁舟唱晚》是一首古箏曲,標題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詩句。
樂曲描繪了江南水鄉晚霞輝映下漁人載歌而直至月光如水、萬家燈火的動人畫面。
樂曲開始,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接著,以音樂的主題為材料逐層遞降,音樂活潑而富有情趣。當它再次變化反復時,採用五聲音階的迴旋,環繞一段優美的旋律層層下落,此旋律不但風格性很強,且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最後先遞升後遞降的旋律接合成一個循環圈,並加以多次反復,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現了心情喜悅的漁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
有關樂曲的由來,眾說紛紜尚無定論,一種認為是30年代中期古箏家婁樹華根據明、清時期的古曲《歸去來》加以改編而成的,另一說法是山東古箏家金灼南早年將家鄉的民間傳統曲《雙板》等樂曲改編而成的。這首富於詩情畫意的箏曲曾被改編為高胡、古箏二重奏及小提琴獨奏曲。
可以登陸
http://www.mmguzheng.com/pages/mqxs.jsp
這里有好多古箏名曲
⑨ 豐收鑼鼓的樂曲組成
1、在雄壯嘹亮的引子後,展現了一幅熱情歡欣、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旋律內跳盪,節奏明快,容情緒熱烈;尤其是最後的鑼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豐富的十面鑼為主奏樂器,情緒更為歡騰、高漲。
2、以吹管樂器富有號召性的音調開始,轉入弦樂組和笛子先後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現了人們內心的喜悅,然後笛子與彈撥樂器以軟快節奏和跳躍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
3、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後,笛子以明亮的音樂和散板旋律,展現出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雲鑼則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猶如陽光下的水庫粼波。
4、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一開始用潮州大鑼鼓的打擊樂器,並借鑒其「火炮」點子加以發揮,氣勢磅礴,在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旋律後,打擊樂隊又運用京劇鑼鼓中擅長表現緊張、急促、激烈場面的「急急風」、「馬腿」和蘇南吹打中的「螺螄結頂」點子加以發展,構成了第三段的鑼鼓,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
樂曲中段慢板部分,運用左手滑、按、吟、揉等技法,結合在傳統箏曲的韻律上,更具可聽性,為大眾所歡迎。
⑩ 豐收鑼鼓音樂誰有完整一小時的
有是有,不知道怎麼上傳,也可以去酷我音樂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