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活動:金雞獨立
設計意圖: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活潑好動,身體協調能力發展較快,但自控力、耐力較差,為了提高幼兒的自我平衡能力和持久能力,我設計了金雞獨立這一活動,來鍛煉幼兒的自控力、耐力。在活動設計中,我選擇了「大公雞」這一幼兒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角色引入活動,通過情境式游戲練習基本動作,同時增加難度,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學會「金雞獨立」的動作,還能讓幼兒體驗到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單腳站立的方法,提高自我平衡能力和持久能力。
2.嘗試在不同高度的物體上單腳站立5—10秒,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准備:幼兒在生活中觀察大公雞,知道大公雞的特點。
物質材料准備:大公雞胸飾、懶惰蟲胸飾、椅子、梅花樁。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熱身運動
教師戴上大公雞胸飾:你們看,我變成了誰?(大公雞)
2.學習單腳站立的方法
(1)小雞們,我最近呀學了一個新本領,你們想知道是什麼本領嗎?(老師示範),我的這個本領叫做「金雞獨立」,就是一隻腳站立,你們也來試一試吧?
(2)幼兒分散在場地上探索單腳站立的方法。
(3)相互交流探索結果。說說你是怎樣讓自己站得穩,不搖晃的,請幼兒學學同伴的方法。
(4)教師示範正確的方法。
(5)集體練習,數數、比比,看誰站得久一點。
3.嘗試在不同高度、不同大小的物體上單腳站立
(1)我們已經學會了在平地上單腳站立,瞧,那邊有很多小椅子,請你再去試試能不能在椅子上單腳站立。
(2)幼兒每人選擇一把椅子嘗試,教師請個別幼兒示範。
(3)小雞們,那邊還有一些小樹樁,你們也去試試看,能不能在小樹樁上金雞獨立。
4.游戲:小公雞和懶惰蟲
(1)我們都是勤勞的小雞,每天都早早起床,可是,樹林里住著一條懶惰蟲,它每天早上要睡懶覺,你們瞧,它來了!(嘗試叫醒懶惰蟲)
(2)懶惰蟲呀它喜歡我們站在樹樁上用金雞獨立的方法來喊它它才會醒。
(3)集體游戲「小公雞和懶惰蟲」
請小公雞任選一條路穿越小樹林,到達懶惰蟲的家門口,每隻小公雞選一個樹樁進行單腳站立,然後集體把懶惰蟲喚醒。
5.放鬆活動
懶惰蟲終於被我們喚醒了,真開心,我們大家一起來跳個舞吧。(幼兒一起做放鬆運動,懶惰蟲醒來和小公雞一起跳舞)
㈡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2篇
我這里有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2篇,不知道是否對您有幫助
㈢ 大班健康跳跳鼠運糧教案
1來、目的:加深對「自數」的認識。
2、准備:棋子和棋盤(自己用紙畫方格也可以)
3、玩法:
母子相對棋盤而坐,先決定各人棋子的顏色,在開始游戲。從預備起的信號一開始,母親和孩子便把自己的棋子一顆顆的排成一行,等到母親說「停」的時候,便停止手上的動作,然後再用眼睛看看誰排得比較多(如果能夠數出來更好)。在數之前,母親不妨故意說:「好象小明多一點」。
數完自己的棋子後,也也要一顆顆(和比賽時一樣)的把棋子收起來。在孩子懂得這個游戲的要領後,便可以將比賽改變為2行或3行。
4、提示:
孩子在開始玩的時候,有時候會為了排快一點,而未能將棋子放在格子里,既然是剛開始玩,所以不必規定太嚴格。
【相關閱讀】巧尋孩子的「天然」玩具
㈣ 幼兒園玉米公公年紀老的教案
我認為應該注意教案內容的靈活性。由於我們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內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容,又由於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在這種情況下,教學進程常常有可能離開教案所預想的情況。因此教師不能死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學生能在什麼地方出現問題,大都會出現什麼問題,怎樣引導,要考慮幾種教學方案。出現打亂教案現象,也不要緊張,要因勢利導,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
㈤ 大班健康教案好吃的粗糧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來的源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㈥ 小熊撿玉米教案中班
幼兒園教案:小熊的玉米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學習2的組成,知道2分成兩份有一種方法認識分合號,通過分合號和分合式,初步感受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並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活動准備:
教具:香蕉兩根、圖片:1-2的識字卡片、分合號卡片。
學具:幼兒用書第11頁,鉛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學習2的組成。
教師出示兩根香蕉,並將香蕉分給兩位幼兒,一人一根,讓幼兒知道2可以分成1和1,再讓幼兒將手中的香蕉還給幼兒,使幼兒清楚地觀察到:一個一個和起來就是2。
(2)認識分合號,認讀2的分合式。
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分合號,學慣用分合號記錄。建議教師這樣引導:剛才老師將兩根香蕉分給兩個幼兒,怎樣用符號把它們記下來?分給ΧΧ用幾來表示?ΧΧ小朋友分到1根香蕉用幾來表示?另一個小朋友分到的1根香蕉用幾來表示?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分合式,重點講解"分合式"的含義。上面是合起來的,下面是分開的。
2、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讀一讀分合式,對寫字認真且書面整潔的幼兒給予贊賞。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㈦ 幼兒園健康教案:各式各樣的農作物
設計思路: 「5.12」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全社會人的心。最近,災後的心理輔導和治療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鏡頭中,許多原本活潑的孩子變得敏感而脆弱。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的孩子在重重關愛下,經歷的挫折少,得到的呵護多。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往往缺乏交流的對象,更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而校園安全月活動等又讓我們更多地關注到孩子的安全、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問題。本次活動提出了「害怕」這樣一個話題,讓幼兒通過理解害怕,訴說害怕和對付害怕,幫助幼兒正確面對自己的恐懼心理,並尋求一些適當的方法。臨近畢業,幼兒在進入小學後,如何以健康的心態面對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這對幼兒終生發展來說,將會是十分有益的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害怕,能面對自己的害怕,並大膽地講述。 2、初步了解一些對付害怕的好辦法。 活動准備: ppt、大張的紙、各色花瓣若干 活動過程: 1、 看看議議:(理解人的害怕是有原因的) 放ppt:這是一位來自四川災區的小朋友,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人聽見她說過話。 重點提問: 周圍人說她是個小啞巴,你覺得呢? (聽一聽她的心裡話:訴說自己的害怕。) 她為什麼不說話?她在害怕什麼? 小結:每個人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都會產生一些害怕的想法。 2、 大膽訴說:(能勇敢地說出自己心裡的害怕) 過渡語: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害怕。 重點提問: 你有害怕的事情嗎?你最害怕的是什麼?為什麼? (教師即時以簡筆畫記錄幼兒不同的害怕。) 小結:有的人害怕特別的東西,有的人害怕特別的事情。今天,我們把心裡n個害怕說了出來。 3、 交流討論:(初步了解一些對付害怕的簡單方法) 過渡語:想不想把這些可惡的害怕對付掉?(恭喜你們,要知道,你們已經把自己心裡的害怕說了出來,這就是對付害怕的第一個好辦法。) 重點提問: 對於這么多不一樣的害怕,你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逐一提升,並用一片花瓣表示一種辦法:有些害怕,隨著你慢慢長大,就會慢慢消失;有些害怕……) 小結:相信你們的好辦法一定能夠讓自己變得慢慢勇敢起來,也能讓四川的小朋友慢慢地學會趕走自己的害怕,更快樂地成長。 4、拓展延伸: 對付害怕雖然有辦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勇敢地去嘗試。 出示「圖畫日記」:這本日記中,記錄了一個小朋友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害怕的,也有快樂的、勇敢的。你們也可以去試一試,相信會幫助你更快更好地對付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