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兒童舞蹈《我的小小手》教學目標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手,了解每根手指的名稱。
2.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
3.了解保護手的方法。
活動准備
1.魔袋一個,裡面裝有蘋果,橘子,香蕉等材料。
2.手偶,律動音樂《我的小小手》,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問好: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
幼:「老師早上好。」
師:「今天有好多客人老師來看我們小朋友學本領,我們一起跟客人老師問聲好!客人老師好!」
二、講述故事吸引幼兒的興趣
1.師:「今天張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嗎?我們一起請出它吧!」
出示手的圖片(師:「大家好,我是手媽媽,很高興認識可愛的小朋友們」)請小朋友和手媽媽問聲好。
2.講述故事:「這手媽媽呀有5個小寶寶,他們共同住在一個美麗的房子里,每到晚上月亮出來的時候,手媽媽都會唱起好聽的搖籃曲,她的5個小寶寶聽著好聽的搖籃曲都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小房子安靜下來了。」
師:「小朋友們想認識手媽媽的這5個可愛的寶寶嗎?」
3.出示大拇指圖片。
師:「大家好,我是手媽媽的第一個寶寶,我的名字叫做大拇指,我住在手媽媽的第一個手指上。」 (請小朋友跟大拇指問好。)
出示食指圖片。
師:「大家好,我是手媽媽的第二個寶寶,我的名字叫做食指,我住在手媽媽的第二個手指上。」(請小朋友跟食指問好。)
出示中指圖片。
師:「大家好,我是手媽媽的第三個寶寶,我的名字叫做中指,我住在手媽媽的第三個手指上。」(請小朋友跟中指問好。)
出示無名指圖片。
師:「大家好,我是手媽媽的第四個寶寶,我的名字叫做無名指,我住在手媽媽的第四個手指上。」(請小朋友跟無名指問好。)
出示小指圖片。
師:「大家好,我是手媽媽的第五個寶寶,我的名字叫做小指,我住在手媽媽的第五個手指上。」(請小朋友跟小指問好。)
師:「月亮出來了,手媽媽又唱起了好聽的搖籃曲,寶寶睡,寶寶睡。」5個手指寶寶們都睡著了,大家輕輕的跟他們再見吧!(分別和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再見。)
三、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
師:「你們喜歡手指寶寶嗎?其實呀,他們也在你們的身上,你找到它們了嗎?」
師:「請小朋友伸出手看一下,咦,我們的小手上也有手指寶寶,我們都有兩只手,一隻是左手一隻是右手,每隻手都有五個手指頭(帶領幼兒點數),他們有著不同的名字,和老師一起叫出他們的名字好嗎?」(與幼兒一起說手指的名稱,讓幼兒知道學習手指的名稱)
B. 拖班安全我的小手不打人教案
活動名稱:安全——《我的小手》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二、活動准備:
1、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2、掛圖
三、活動領域:
1、語言領域 2、健康領域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過故事導入:
師:「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師: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3、啟發幼兒回憶:
師: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疼不疼。
4、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師: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麼?(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葯水或紫葯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裡,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葯等。)
五活動結束:
總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幼兒剛入園時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會用勺,進餐過程中撒飯粒現象嚴重;洗手時有的幼兒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脫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別人幫助。在欣賞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時,孩子們說:「我的小手會穿衣。」「我的小手會洗臉。」……孩子們有這樣的熱情和願望,但還做的不是很好。安全領域,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手。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後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C. 我們的小手真靈巧教案要規范
活動准備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專兒操作材料
重點難屬點
幼兒通過游戲尋找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
活動目標
探索兩個物體和三個物體比高矮的方法。
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正確的比高矮的方法。
通過與朋友之間比高矮,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D. 中班律動我伸伸小手教案
動目標:
1.在仿編歌詞及兩兩結伴遊戲的過程中學唱歌曲,在教師動作暗示下唱准休止符。
2.歉意日常生活經驗,嘗試方便歌詞並演唱歌曲。
3.在兩兩結伴遊戲的過程中,積極尋找同伴,不拒絕發出邀請的同伴,初步感受相互交往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認識自己的收,知道手的作用。
2.手偶1個。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手偶的是身份與幼兒互動。
1.教師帶上手偶:小朋友們好!開學了,你們都成為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小木偶也特地趕來為你們祝賀啦!瞧!他在高興地干什麼呀?
(二)教師范唱歌曲。
1.教師以手偶的口吻:讓我來給你們表演個節目吧!我來唱首歌,名字叫《我有小手》。請你們聽聽我的小手在做什麼、2.教師:我的歌兒唱完了,謝謝大家!
(三)師幼套理論歌詞,合作表演;幼兒初步學唱歌曲。
1.教師:小朋友,剛才某某小朋友唱的歌里,小手在做什麼?你們來做給我看看!
2.教師反饋幼兒的動作,並反復示範,帶幼兒分句練習。
3.教師:現在我來唱歌詞,你們來做動作,不記得動作的小朋友可以看我的手勢。
4.教師: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
(四)幼兒嘗試替換歌詞歌曲。
1.教師我們的小手除了拍還可以干什麼?
(五)幼兒兩兩結伴,變唱歌變做相關交流游戲。
1.教師:下面請小朋友起立,聽前奏,找個好朋友手拉手,我們要來玩一個游戲。
2.教師:剛才我們是自己玩小手拍拍的游戲,現在我們可以和朋友來拍一拍。
3.教師:下面我們要來換另外的動作和好朋友一起玩了,注意聽!
4.教師在前奏即將結束是,說出手的動作,幼兒邊唱變做兩兩交流。前奏再次開始,幼兒換一個朋友游戲。如此反復。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美術角,讓幼兒創造性地回執"手掌變化造型"。
活動反思:
《我有小手》是一首簡單易學且朗朗上口的歌曲,歌曲重點為:在教師動作的暗示下,學唱帶有休止符的歌曲。歌曲難點為:創編歌曲,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今天歌唱活動一開始,我以猜謎語游戲的情景導入,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在這種方式的激發下幼兒表現出了濃厚的參與活動的興趣,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了學唱歌曲、仿編歌曲。
活動中,為了更好地讓幼兒體驗歌曲的休止符,通過結合動作演示,孩子們較快地掌握了這首有休止符的歌曲。在創編環節,先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小手還能幹什麼?比如:我有小手我點點點,我有小手我敲敲敲,我有小手我搓搓搓等。接著再引導孩子想想身體其他部位還能幹什麼?如:我有小腳我跺跺跺、我有眼睛我眨眨眨、我有屁股我扭扭扭等等。孩子們不僅輕松的學會了歌曲,而且興致非常濃厚。最後環節,孩子們兩兩結伴邊唱邊玩游戲,參與也非常積極。
活動後,充分利用游戲活動和餐前活動的時間,引導幼兒邊唱歌邊兩兩結伴進行游戲,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不但進一步促進幼兒之間友好交往,同時也讓孩子們在快樂游戲的同時更好地掌握了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