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小班健康領域教案
教案復教案,切莫太教條,特別是對制於大學生來講。
建議你根據所講的科目,制定針對性的教案:
如果是文科性質的課,教案只要提綱式的,不能教條,應該發散一點。剩下的部分要臨場發揮,所謂的臨場發揮也是根據你的經驗來,如果你特別能講,特別能白活,就不要特多准備;反之,你可以給自己一些關鍵詞、句式的提示,作為臨場發揮的指引;
如果是理科性質的課,要想講的生動有趣,有吸引力,有點難度,就需要你自己對知識點吃得很透,能夠融會貫通,又能循循善誘,教案就要准備得充分,邏輯性強,知識也要連貫,學生更容易理解。
當然,受眾也很關鍵,所以還有一種方式是問聽課的同學,覺得怎麼講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斷修訂自己的教案。
好的教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好比電影劇本一樣!
以上純粹個人意見,不是抄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做個好夢
【活動設計】情緒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的生活里永遠無法脫離多種情緒變化起伏。愉快的情緒使幼兒感到輕松自如,有利於身體健康,然而,時刻保持愉快情緒是很難做到的。當看到別人傷心時,作為朋友應如何幫助他,同時,自己傷心時,又應採取何種方法緩解情緒,調整好心情,是非常重要的。本次活動,通過一定的情景教學和談話,使幼兒懂得在日常交往中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幫助別人或自己調整心態,培養健康向上,活潑開朗的情感。【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掌握一些緩解傷心,轉移情緒的方法。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情感和樂於助人的品質。【活動准備】請兩位小朋友扮開心娃娃和傷心娃娃,《找朋友》的音樂錄音帶、錄音機。【活動過程】一、老師向小朋友介紹班上來了兩位小客人:開心娃娃和傷心娃娃,讓小朋友選一個交朋友。提問:1、為什麼你選開心娃娃交朋友?2、為什麼不選傷心娃娃交朋友?二、告訴小朋友人有很多種表情,心裡高興時會笑,遇到傷心事時會哭,生氣時會發怒。提問:1、遇到什麼事時你會開心?2、遇到什麼事時你會傷心?三、讓小朋友一起關心、安慰傷心娃娃,想想法幫助傷心娃娃開心起來,笑起來。四、老師和小朋友、傷心娃娃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五、每個人都有傷心的時候,當小朋友自己遇到傷心事,怎樣使自己高興起來。小結:如果當你們遇到傷心事時,就想法調節心情,轉移注意力,讓自己高興起來,笑起來。笑能使人更美麗,更健康。老師希望小朋友多點微笑,永遠做個快樂的小天使。六、請小朋友畫出笑臉,送給自己的朋友。
③ 幼兒園小班健康《好孩子》教案大全
1.教師撰寫教學抄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④ 《什麼東西不能碰》小班健康教育設計教案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玩哪些東西會有危險。
2、培養幼兒的初步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自製掛圖
2、配套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
1、讓幼兒說出圖片的名稱
2、讓幼兒簡單地說出它們的用途。
二、引語: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很好,圖片上的這些東西能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天熱了幫我們解熱,衣服皺了,電熨斗幫我們燙平衣服,我們還可以用小刀削水果,往身上撒香水。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這些東西,可是,如果小朋友把這些東西當玩具,就很危險了。
三、指導幼兒看圖:
1、圖上有幾個男孩,他們各自在干什麼?
2、圖上有幾個女孩,他們各自在干什麼?
四、引導幼兒想想,這樣做有什麼危險?
五、教師告述幼兒:
1、把手伸進轉動的電扇里會傷害到手指,會受傷。
2、玩小刀會割破小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3、玩通電的電熨斗會燙壞衣物,甚至會傷害自己或者引起火災。
4、對眼睛噴香水會弄傷眼睛。
活動反思:
通過這類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對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夠讓幼兒在看圖和聽老師講解的途中學習到危險的概念,懂得什麼東西能夠玩什麼東西不能玩。在幼兒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類教學活動中,並不能把所有的危險和有危險的物品都讓孩子們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⑤ 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體回驗一起游戲的快答樂。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動作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認識紅色食物。
【活動准備】
1、活動前領幼兒參觀大班的水果超市。
2、紅色蔬菜的實物或模型,圖片每人一份。
⑥ 幼兒園小班安全健康教案提供一個
分享下我朋友紅纓幼兒園的教案,希望能幫到你!
活動目標:
1、在鼻子出血時,會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他人。
2、通過討論,知道鼻子的作用,了解保護鼻子的方法。
3、遇到問題時,能不慌亂和害怕。
活動准備:
1、裝有醋、大蒜、花露水、酒的小瓶子各一個。
2、關於鼻子的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念謎語:「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讓幼兒猜一猜是我們身上的什麼器官?
2、小實驗:介紹鼻子的用處。
(1) 組織幼兒討論:鼻子有什麼用處?
(2)聞氣味小實驗:
出示幾個小瓶子,讓幼兒聞一聞,引導幼兒說出鼻子能聞氣味。
(3)呼吸小實驗:
請幼兒緊閉嘴巴,並用手捏住自己的鼻子。
提問:這樣有什麼感覺?
(引導幼兒說出很悶,很難受,氣喘不過來,知道鼻子是呼吸的通道。)
3、了解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
(1)出示鼻子的課件,讓幼兒重點觀察剖面圖,告訴幼兒在我們的鼻子里有許多毛細血管,如果經常摳鼻子或撞到鼻子,鼻子就很容易出血。
(2)討論:鼻子出血了怎麼辦?先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鼻子出血時自己或別人是怎麼做的?
(3)請受了傷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4)教師小結: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見別人鼻子出血了,不要慌張和緊張,要用手捏住鼻子的上方,同時馬上告訴老師或成人,請他們幫助你用葯棉填塞鼻孔,同時還可以用冷毛巾敷。
4、討論:保護鼻子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怎樣保護我們的鼻子。
(2)教師小結:小朋友要學會正確檫鼻涕的方法;平時不挖鼻孔,游戲時注意保護自己,不讓自己的鼻子撞到人或東西;不往鼻子里塞東西;多吃蔬菜,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活動分析:
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歲的幼兒正是身心發育的階段,缺乏一些必要生活經驗,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不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時偏偏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嘗試,為此,教育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十分有必要。
針對幼兒中鼻子易出血的現象,我們設計了「當鼻子出血了」的健康教學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學會保護鼻子,在鼻子出血時,遇到問題時,不慌亂、不害怕,會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他人。活動中通過形象的語言和生動的課件,讓幼兒了解摳鼻孔、鼻子強烈碰撞引起鼻子出血的道理;而有趣的小實驗,使幼兒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了解鼻子的用處;再如請受了傷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當孩子們聽到同伴的痛苦經歷時,自然就會懂得不要輕易讓鼻子受傷。
可以說整個活動,幼兒是比較感興趣,真正地學有所獲!
望採納!
⑦ 小班健康摘果果公開課教案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認識各種水果》 教師:屈老師 設計思路: 新入園的小班孩子,這一年齡段已形成與生活經驗有關的概念。秋天在孩子們眼中是五彩繽紛的、盛滿豐收喜悅的。最近發現我班的小朋友對水果產生了特別濃厚的興趣,小朋友經常議論說:"蘋果吃了很有營養的。""我爸爸給我買香蕉吃。"……孩子們還通過水果形象地認識了相對應的顏色。《綱要》也指出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營養方面的教育。所以我選擇了這節健康課《香甜的水果》讓小朋友通過說一說、找一找、想一想、嘗一嘗、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幼兒愛吃水果的良好習慣。另外運用情景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知道各種水果的作用,激發幼兒對各種水果的喜愛,體驗游戲中快樂的情緒。 活動目標: 1.願意吃各種水果,知道水果有不同的味道。 2.初步了解常見水果的營養價值。嘗試自己剝香蕉和桔子. 3.體驗品嘗水果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活動前請幼兒從家中帶來水果:蘋果、香蕉、桔子、梨子。 2.蘋果、香蕉、桔子、梨子的圖片若干及標記圖。 3.教師事先准備畫有蘋果、香蕉、桔子、梨子五官的水果娃娃圖。 4.活動前做好水果拼盤。 活動過程: 一、游戲"水果找家"導入,激發興趣。 1.T請S從裝有水果的托盤里拿出自己准備的水果:你們手裡都有什麼水果寶貝呢?(S自由回答) T:誰知道這些水果寶寶是什麼味道呢?逐一出示水果:蘋果是什麼味道?梨子是什麼味道?香蕉、桔子呢? 2.T出示水果標記圖,請幼兒將水果歸類:香甜的蘋果要找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酸甜的桔子要回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軟軟的香蕉要回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甜甜的梨子要回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 二、初步了解幾種常見水果的營養價值。 1.T拿出畫有五官的水果娃娃,模擬水果的口吻詢問:小朋友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你們為什麼喜歡我? (1)T說出香蕉的作用:小朋友們喜歡我,我就能幫助你們排大便。 (2)T說出桔子、蘋果的作用:小朋友們喜歡我,我就能幫助你們預防感冒。 (3)T說出梨子的作用:小朋友們喜歡我,我就能讓你們不咳嗽。 2.T:下面水果娃娃要考考小朋友,你們誰能說出它的好處,說過娃娃就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有幼兒說:吃了香蕉能幫助排便,"香蕉娃娃"就和它握握手,幼兒說:吃蘋果能預防感冒,"蘋果娃娃"就和他握握手等等。)
⑧ 5月幼兒園小班都有什麼健康活動教案
分享我朋友紅纓幼兒園的活動教案,希望能幫到你!
【活動目標】
1、知道小腳會隨著身體的成長面長大。
2、喜歡跟著老師做小腳的游戲。
3、初步了解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腳,養成勤洗腳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請爸爸媽媽在家帶領小朋友們學習怎樣正確脫襪子、穿襪子。
2、地墊每人一塊。
3、ppt課件、《幸福拍手歌》音樂、《給媽媽洗腳》廣告視頻。
4、活動前一天請爸爸媽媽在家給寶寶們洗干凈小腳,並穿上干凈的襪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自己的小腳丫,感知小腳丫的特徵與特點.
1、《幸福拍手歌》律動導入。
2、認識小腳,感知小腳的特徵與特點。
(1)感知小腳的的特徵,初步了解小腳由腳趾、腳面、腳心、腳跟等部分組成。
引導語:剛才身體哪個部位和我們一起跳舞了?(小手,小腳)脫掉襪子,真舒服,和你的小腳玩玩吧。你的腳上有什麼?動一動。(腳趾,腳面,腳心……)
師:哦,我們的腳趾哪一個長得最胖啊?(大拇腳指)好,讓我們從大拇指開始數一數每隻腳上有幾只腳趾?(幼兒數腳趾)另一隻呢?(幼兒數腳趾)對,也是5個腳趾。
師:撓一撓腳心,撓撓自己的腳,撓撓別人的腳,有什麼感覺?(提前滲透)
幼:很癢!
小結:我們的腳由腳趾、腳面、腳心、腳跟等部分組成。
(2)游戲鞏固:「點一點、玩一玩」。
過渡語:我們的小腳可高興了,因為小朋友們今天特別認真的去認識它、了解它,它想邀請我們來玩一個「點一點」的游戲。聽到老師說什麼,就用小手去點一點吧!
你的腳趾點點頭、點點頭;你的腳跟點點地、點點地;你的腳面碰一碰、碰一碰;你的腳心撓一撓、撓一撓。
二、通過討論及課件展示了解小腳的本領。
1、通過討論來了解小腳的本領。
過渡語:呀,小朋友,剛才我們都認識了小腳,你知道小腳可以干什麼嗎?(幼兒思考後回答)小腳還可以干什麼?
2、觀看課件,進一步了解小腳的本領。(看課件)
走路:你的小腳可以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跑步:你的小腳可以幫你鍛煉身體。
玩沙:你的小腳可以和你做游戲。
跳舞:你的小腳可以讓你學會一項特長。
玩水:你的小腳可以在夏天玩水的時候,帶給你清涼的感覺。
爬樓梯:你的小腳可以把你帶到你想去的樓層。
邊看課件邊模仿動作。
小結:呀,小朋友說了這么多小腳的本領,小腳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離不開它,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小腳。
三、比腳的大小。
師:小朋友,我們來經一經,是你的腳大還是老師的腳大?
幼:老師的腳大。
師:小朋友,你猜猜老師小時候的腳有多大?想不想看看老師小時候的腳?(放ppt大小腳)瞧,這就是老師小時候的腳,這是現在的腳,原來,老師小時候的腳也是那麼小呀!為什麼現在老師的腳長大了呢?
幼:因為老師長大了。
師:是的,因為老師長大了,身體長高了,所以小腳就跟著長成大腳了。所以小朋友長大的時候,小腳也會長大,是不是很神奇呀?
四、初步了解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腳,養成勤洗腳的好習慣。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說了小腳是我們的好朋友,等小腳長成大腳以後本領會更大,那讓我們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小腳吧!那我們可以怎樣保護我們的小腳呢?(引導幼兒說出穿上鞋子和襪子。)
師:還有什麼辦法能保護我們的小腳呢?
(洗一洗……)
師:你每天晚上都是怎麼洗腳的?(爸爸、媽媽幫我洗)。爸爸媽媽幫你把腳洗的香香的、乾乾凈凈的。
哦,我們來看看有一個小朋友他是怎樣洗腳的?(播放《給媽媽洗腳》的廣告,滲透情感教育。)
師:爸爸媽媽是最愛你的人,每天工作那麼辛苦晚上還要幫小朋友們洗腳,讓我們的小腳丫乾乾凈凈的講衛生、不生病。等小朋友學會了洗腳時,也可以給爸爸媽媽洗洗腳,讓他們也舒舒服服的感受你們的愛!
望採納,謝謝!
⑨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案怎麼寫小班
活動目標:
1、喜歡用大紙箱做游戲,感受角色扮演的樂趣。
2、嘗試探索大紙箱的新玩法。
活動准備:
大紙箱若干(與幼兒數量等同)、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出示大紙箱說說它的用途。(激趣導入,自然過渡到游戲環節)
二、游戲「大紙箱變變變」
(充分體驗大紙箱多變的玩法,感受角色扮演的樂趣,為下一 步自由探索積累經驗)
1、紙箱變龜殼,做小烏龜大盔甲的游戲。
(鍛煉「爬」的技能,知道烏龜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師語言:
1)大紙箱變變變,小朋友們仔細看!大紙箱站站站,綠色花瓣向上看,輕輕轉身慢慢蹲,就像衣服身上穿。看看變成了誰?
2)好玩嗎?小朋友想來做這個小烏龜的游戲嗎?請小朋友每人去拿一個大紙箱,我們一起做游戲。
2、紙箱變蛋殼,做小雞出殼的游戲。(體驗躲藏的快樂,能模仿小雞的動作)
教師語言:
大紙箱變變變,小朋友們仔細看!大紙箱放放好,小手要把箱扶牢,小腿輕輕抬慢慢走進來,小心蹲下身快快藏起來!
3、紙箱變汽車,做小司機開汽車的游戲。(在游戲的同時了解簡單的交通秩序)
教師語言:
大紙箱變變變,小朋友們仔細看!笛笛——變成什麼了?小司機開車的時候要注意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一輛跟著一輛走。准備好出發了!
三、嘗試探索大紙箱的新玩法,自然結束活動。
教師語言:
大紙箱變變變,還能變成什麼呢?請小朋友自己跟大紙箱玩一玩,看看你能把它變成什麼!
⑩ 小班健康教案《生病了,怎麼辦
設計意圖
此活動旨在結合季節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幼兒了解有關傳染病的預防方法,知道生病要及時就醫,不怕打針吃葯,做個勇敢的孩子,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培養幼兒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常見病的症狀及預防常見疾病的方法。
2、知道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3、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針吃葯,體驗當醫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小熊一個。
2、預防疾病的方法圖片(洗手、吃飯、鍛煉……)。
3、醫生用具。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發興趣,導入活動。
1、出示小熊:「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誰?」小熊:「大家好!我是小熊,今天我給大家唱一首歌曲(唱兩句後不停的打噴嚏)
2、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怎麼了嗎?
看來,我不能給大家表演節目了,要不會把感冒傳染給大家的,小朋友再見!」
二、組織討論——了解感冒的症狀及原因。
1、小熊為什麼會感冒?
師小結: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傳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2、你們感冒過嗎?感冒了會有什麼感覺?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
3、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們有及時告訴大人嗎?
在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誰說呢?
三、討論常見病的症狀及原因。
除了感冒,你們還生過什麼病?
(肚子痛、眼睛腫起來了、手足口、鼻炎、爛牙齒)
四、看病(體驗當醫生的快樂,懂得不怕打針吃葯)
1、討論:小熊生病了,該怎麼辦呢?
(師:誰的是醫生呢?請她過來給小熊看病吧?——醫生媽媽出來)
2、看病。
(1)醫生先自我介紹然後介紹攜帶的工具。
(2)為小熊看病,介紹看病的步驟。
(3)請幾位幼兒為小熊看病。(醫生加以指導)
(3)醫生:小熊,你要打針了。為小熊打針(幼兒討論)
師:小熊打針的時候哭了沒有?小朋友打針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小結:小朋友也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趕緊去看醫生,不怕打針吃葯,這樣感冒很快就會好了。
四、結合圖片展開討論——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1、討論:(緣緣媽媽)小朋友生病了可難受了,那你們知道怎麼樣才能不生病呢?
2、看圖片提升經驗,了解預防生病的方法:
(1)多喝水。(不能亂倒、不能浪費)
(2)不挑食(什麼飯菜都要吃,才能有營養)。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飯前、便後要洗手,不浪費水)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不去臟、臭的地方。(講衛生,不能亂扔垃圾)。
(4)不吃不潔物品。(如喜歡把積木放在嘴巴里,把吮小手、啃被單)
(5)生病了不能上幼兒園和公共場所的。
(6)注意增減衣服。(熱了要馬上脫衣服,冷了要及時穿衣服)
(7)沒有生病不能吃葯。(有小朋友喜歡吃葯)
(8)最重要的是多鍛煉身體。(在園參加戶外運動、認真做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