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六年級健康教育教案

六年級健康教育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5 12:07:16

⑴ 小學六年級上冊健康教育教案視力異常怎麼辦

(1)讀書寫字時姿勢不正確,隔書本太近。
(2)在較暗的光下長時間使用眼睛。專建議在自然光下,屬少在燈光下。
(3)經常長時間看書、看電視等,尤其是看電視,對眼睛刺激大。
(4)營養不足。建議補些對眼睛有利的食物。

朋友,你到網上查查吧,這樣的資料應該很多。

⑵ 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怎樣學得好》教案

1.案例是復一個實際情境的描制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⑶ 六年級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設計

活動設計
12、13歲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早期。他們具有更強的自理能力,做事喜歡憑自己的主觀願望,開始想擺脫父母的左右,已不願與父母談更多的關於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長輩則喜歡以自己的生活經歷教訓晚輩。同樣的內容重復多了,就變成了叨嘮,這樣的叨嘮則影響了兩代人之間的關系。本課程首先讓學生認識長輩一般都在什麼情況下叨嘮,然後要清楚叨嘮的內容對自己有沒有益處,最後是探討在不傷害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麼對待長輩的叨嘮。
輔導目的
1、了解父母在什麼情況下叨嘮。
2、明白父母的叨嘮是關心,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
3、探討對待叨嘮的好辦法。
輔導方式
1、小組討論
2、小品表演
3、社會調查
輔導前准備
1、課前做好一份社會調查。
2、排練小品《小亮在家一、二》。
3、准備一幅田園風光油畫。
輔導時間與場地
輔導時間:一學時。
輔導場地:團體輔導室。
輔導步驟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早上好!我們彩虹聊天的時間又到了。我們今天聊的話題是:怎樣對待長輩的叨嘮。
二、說說自己
1、介紹自己今天有幾歲了。(我今年……)
2、現在,你們當中有哪些同學能主動把自己的作業給爸爸媽媽看呢?
(教師評價:大家的這些表現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們長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獨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三、說叨嘮
1、你的爸爸、媽媽或者其他長輩喜歡叨嘮嗎?討論(讓學生們七嘴八舌討論一分鍾)
2、長輩一般是在什麼情況下叨嘮呢?(指名發言)
3、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
小亮放學回到家裡,放下書包後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亮亮,在干什麼呢?寫完作業沒有……」媽媽一邊換拖鞋一邊問道。「一會兒再寫吧。」「快寫作業去,快去呀!」媽媽話音剛落,爸爸也回來了,爸爸還沒放好提包忙問:「亮亮,今天表現怎麼樣?還有……」爸爸還沒問完。亮亮就已經不耐煩了,沒好氣地說:「不怎麼樣,還不是老樣子。」說完就看他的電視,這時,爸爸瞪著眼睛……
4、討論:小亮為什麼會煩惱呢?
5、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什麼情況下叨嘮?他們往往喜歡說什麼呢?(舉手發言)
這個問題的討論還可以分兩步進行:①個別發言;②小組交流。教師的評價則可以說:「真有意思」「挺特別的」「我十分同情你」,「他們這樣說可以理解」等。
6、實話實說:在日常生活中,當你聽到長輩叨嘮你的時候,你會有什麼反應呢?
教師小結:聽著父母反反復復地說著同一個內容,大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想法是比較正常的,可以理解。
四、爸爸媽媽的話
1、教師:上課時,老師做了一份社會調查,並把這次調查的談話記錄下來了,下面,我們一些來聽聽爸爸、媽媽是怎麼說的。
2、播放社會調查的錄音實況
(問:×××,您好,現在,想請你來談談關於「叨嘮」的話題……
問:×××,您好,你的孩子快12歲了,當你想跟他說一件什麼事的時候,他有時候就表現得很不耐煩的樣子,這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這份社會調查一定要提前兩周去做,而且要細致,提問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讓每一位被訪的家長說出他們最想與孩子講的話,家長的姓名盡可能不公開。)
3、小結:剛才,我們聽了爸爸、媽媽的心裡話,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靈的震憾。叨嘮是天下父母關心孩子,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
五、消除煩惱
1、討論:叨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當自己的想法、做法與父母長輩的願望不一致時,你是怎麼做的?
(讓學生充分舉手發言,教師適時點撥小結方法。)
(1)安靜聆聽法;
(2)轉移注意力法;
(3)自我諷刺法;
(4)解釋說明法。
……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亮亮放學回到家裡,放下書包後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媽媽進門就問:「亮亮,寫完作業了嗎?」「媽媽,看一會兒電視就去寫,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幫媽媽拿拖鞋。媽媽笑了笑,就做飯去了。亮亮剛要坐下來,這時,爸爸也回來了,剛進門就問:「亮亮,今天表現怎麼樣?」亮亮調皮地一笑:「還好,老爸,我這個兒子不會給你丟臉的。」說完又繼續看電視。「亮亮,今天的日記准備寫什麼內容……」爸爸又問了許多問題,亮亮沒有發火,只是靜靜地聽著……討論:亮亮是怎樣對等長輩的叨嘮的?(讓學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來解答。)
六、幫幫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父母長輩的叨嘮,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大家幫助嗎?(讓大家把問題寫在紙條上,通過討論來解決。)
七、小結
父母親由於愛而叨嘮孩子,因為感激,我們能理解他們的用心良苦。讓我們共同架設起一座虹橋,人和人之間多一份理解,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補充活動
開展輔導兩周之後再次做社會調查,讓家長談談孩子在這段時間的表現和變化,為今後開展輔導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
建議
本課程適用於小學5、6年級以上至初中學生,在整個輔導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發揮他們的主動性,避免說理式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輔導室里以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座位輕松入座,不必要求學生坐姿如何,只要得體大方即可,使輔導活動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⑷ 人教版一至六年級健康教育教案

建議您到有關部門去尋找或到貴校學校網站找找,因為這種東西是隱私,人家一般不會輕易泄露的,您說對嗎?

⑸ 六年級健康教育運動讓我更自信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應充滿信心,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活動准備:
1.童話故事(附後)的電腦課件。
2.立體環境:一棵大樹、樹洞、樹樁(小樹桿內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鐵鉤、救生圈、磁鐵、透明膠、樹葉、塑料瓶子、竹棒、繩子、船、浮板、地板膠。
4.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各三個。
活動過程:
1.藉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1)在茂密的樹木里,生活著許多動物。你猜,都有些什麼動物呢?(激發幼兒的興趣)(2)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木里玩,你看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3)結合電腦課件,教師有表情地講述童話故事,然後提問:樹木里有什麼動物?它們遇到了什麼困難?
2.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l)激發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如果你們遇到了像小動物那樣的困難,你們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它嗎?請你們幫助小動物,你願意幫助誰?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把幼兒帶到預先設計的"樹林"環境中。
第一組: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第二組: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第三組: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麼辦呢?
第四組:啄木鳥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麼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組:小鹿的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麼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3)幼兒實踐活動,嘗試解決困難。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各種方法。
師:我聽到小動物們說出了許多方法,現在請你們按照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嘗試一下,想一想哪種方法更好?
(4)個別發言,鼓勵幼兒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體驗成功樂趣。
你剛才解決了什麼困難?使用了什麼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哪一種方法好?困難解決後,心情是怎樣的?
3.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你在家裡、幼兒園、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過什麼困難並提出幾個思考問題讓幼兒討論:你是怎樣解決的?你試過在媽媽病時,家裡只剩下你一個人嗎?
如果發生了,你怎麼辦?你曾試過與媽媽走散嗎?如果發生了,你怎辦?如果這時候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帶你去找媽媽,你會怎麼辦?
4.游戲:"尋寶"。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過河尋找老師送給的禮物,體驗成功的喜悅。

⑹ 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冊《什麼是月經初潮》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內是事先設想的教育容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⑺ 誰有小學四年級健康教育教案

小學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課 甲型HINI流感知識、危害及預防方法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甲型H1N1型流感等傳染病的有關知識;
2.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應對各種傳染病的能力。
二、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生過病嗎?都生過什麼病啊?
1.生自由發言(有,感冒,發燒等等)
師:這些都是一些少年經常得的病,現在有一種新的可怕的病,在我們國家出現了,它叫「甲型H1N1型流感」。
(二)了解病症
師:有那個同學知道這種病嗎?
1.生自由回答(我在電視上看到過……)
2.師:現在電視台都在說這個病,朱老師在網上看到了一些關於這個病的材料,
這種病症狀類似感冒,生病的人會突然發燒,咳嗽,覺得沒力氣,不想吃東西等。有報道說,美國2009年疫情中發現病例的主要表現是突然發熱,咳嗽,肌肉疼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還出現腹瀉和嘔吐症狀;墨西哥發現病例還出現眼睛發紅,頭痛和流涕等症狀;還有些地方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呢!
3.如何傳染
師:那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這么厲害的病是怎麼傳染的嗎?
4.生自由發言
(主要為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接觸感染的豬或其糞便,周圍污染的環境等途徑傳播。)
(三)如何防治
師:雖然這個病有些可怕,但是只要只要我們做好一些防預的工作,這個壞東西就會離我們遠遠的。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平時應該怎麼做呢?
1.同桌間談論
師:來,誰來告訴老師。
2.學生發言
3.教師糾正、總結
(1)減少到公共人群密集的機會。
(2)保證健康飲食及充足的睡眠,勤鍛煉,勤洗手,室內保持通風,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定期服用板藍根,大青葉,薄荷葉,金銀花可做茶飲。
(4)注意類似臨床表現,引起重視。特別是突然高燒,結膜潮紅,咳嗽,流膿涕等症狀。
(四)故事展開
1.師:同學們都記住了嗎?我們六年級的學生以後都會注意自己的衛生的,對嗎?如果不注意啊,就會像森林的小豬呼呼一樣生病。同學們,你們想自己小豬呼呼是怎麼得病的嗎?
小豬呼呼是一隻特別不愛干凈的小豬,每天早上起來,它都不會刷牙,不洗臉。每天臟兮兮的就出門了。它還特別喜歡去小動物多的地方玩,哪裡熱鬧它就跑到哪裡去。它看到超市裡有許多人在買東西,它就跑進去也買;它看到小樹旁很多動物在一起做游戲,它也要去玩。而且呼呼還特別地愛玩泥巴,每天都要到泥巴地里去打幾個滾兒。就這樣,它每天每天都是玩到其他小動物都睡覺了,它才回家。
後來,甲型H1N1流感悄悄地溜進了森林裡。一進森林它就發現了臟兮兮的小豬呼呼,馬上對它展開了攻擊。遭到攻擊的小豬呼呼,覺得自己全身熱熱的,還老流鼻涕,老咳嗽,全身哪都不舒服。最後,小豬呼呼只能去找山羊醫生幫助他治病,山羊醫生忙了好一會兒才發現是甲型H1N1流感攻擊了小豬呼呼,山羊醫生用了很久很久時間才把小豬呼呼治好,而小豬呼呼也難受了好久好久。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麼這個流感只攻擊小豬呼呼嗎?
(因為小豬呼呼不愛干凈)
師:那我們可以像小豬呼呼那樣嗎,我們該怎麼做呢?
(講衛生,勤洗手)
2.演一演
(1)你會洗手嗎?你知道怎樣洗手?
(2)播放視頻:如何正確洗手
(3)誰來演一演?學生評價
(五)課堂總結延伸
1.師:如果我們同學中感覺自己有發熱、嗓子疼、咳嗽這些情況了,該怎麼辦呢?
(立刻告訴老師,去找醫生叔叔。)
師:在家裡,要及時告訴家人,前往正規醫院看病。在學校,要及時告訴老師,老師會通知你的家長,帶你去看病。治療期間,不能來上學。要等病完全好了,才能來上學。
2、最後,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注意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遠離各種疾病。

第二課 溝通化解小矛盾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同年人際沖突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
1、聽老師講故事。
2、說說故事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二、說一說。
1、丁丁做得對嗎?他應該怎麼做?
2、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事,說說你是怎樣處理的?
3、你認為你這樣做對嗎?如果錯了,你認為應該怎樣做?
三、演一演。
1、同學不小心把你的文具盒碰落地了,你怎麼辦?各同桌配合演一演,看誰處理得最好。
2、學生評一評,選出處理得最好的一組,進行表揚。
四、讀一讀。
1、先讀一讀,說說朋友之間產生矛盾時應該怎樣做。
2、說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發。
第三課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愛勞動的表現,培養學生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議一議。
兩個小朋友做值日,一個說「我不會掃地,我叫爺爺來。」另一個說:「我叫奶奶來幫我。」
兩個小朋友站在旁邊玩,爺爺奶奶代他們做衛生。
1、說說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對嗎?應該怎樣做?
2、平時在家時,你都做了哪些事?你自己的事情有沒有自己做?
3、如果沒有,今後要怎樣做?
二、讀一讀。
1、讀兒歌《我要自己走》。先讀一讀,再說一說,你平時是怎麼上學的。
2、同學互相交流,評一評誰做得最好。
三、說一說。
1、兒歌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小朋友?說說你在學校,在家中能做些什麼?
2、這些事情你有沒有自己做,為什麼?
四、評一評。
1、根據書上的資料說說你喜歡誰?為什麼?你應該怎麼做?
2、說說學習這課後,你有什麼收獲?
五、唱一唱。
演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第四課 家庭小幫手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家庭觀念,加強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學過程:
一、唱一唱。
1、全班一起演唱歌曲《媽媽的好幫手》。
2、你們家平時的家務都是誰做的,你覺得他們累不累?
二、學一學。
1、聽老師讀一讀課本上的男孩和女孩,說說他們做得好不好,為什麼?
2、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什麼?
3、怎樣向他們學習。
三、說一說。
1、你在家裡幫爸爸媽媽幹了哪些活?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四、評一評。
根據同學在家的表現,比一比看誰最能幹?評出班級的「優秀家庭小幫手」。
第五課 誰想得最多
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使學生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動腦,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去創造,做個有心人。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
1、今天,老師要看看誰最聰明,能夠幫老師解決一個大難題。
2、你知道誇有哪些用途嗎?
3、指名回答,適時引導,給予肯定。
4、大家都很聰明,說得也不錯,我們去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二、說一說。
1、說出下列各物的用處,看誰說得最多。
報紙、鋼筆、小刀、扇子、球
2、四人小組討論,老師適時引導。
3、全班交流,將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4、評一評,誰想得最多,說得最好。
三、想一想,寫一寫。
1、說觀察書中的5個圖形,說一說這些圖形象什麼?與同學討論,想好後,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2、四人小組交流自己所寫的。
3、全班交流,比一比誰想得最好。
4、只要肯動腦筋,沒有什麼難題可以難倒我們的。
第六課 做守時的小學生
教學目標: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
1、分四個小組討論,為什麼說他們很守時?
2、各組選一個說說你們認為為什麼說他守時。
二、填一填。
1、你們有沒有制定作息時間表?你每天是否按作息時間表的時間按時做完該做的事情?
2、看課本說說這幾幅圖分別在什麼時間,小朋友在做什麼?
3、在書本上填一填。
4、你認為圖上的小朋友做得好嗎?好在哪裡?
三、議一議。
分小組討論,東東和明明誰說到沒做到,為什麼?你認為該怎麼做?
四、說一說。
1、守時會給別人和自己帶來什麼好處?
2、你是不是個守時的小學生?怎樣做到守時?
第七課 當受到批評的時候
教學目標:教育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
1、你做錯過事情嗎?為什麼做錯事?
2、當你做錯事時,別人批評過你嗎?受到批評時,心情是怎樣的?
二、讀一讀。
故事《宋奶奶向小孩子道歉》。
1、學生自己讀故事。
2、說一說這故事講的是誰,做了什麼事?
3、你認為她的這種做法好嗎?為什麼?
三、說一說。
1、我們要向宋慶齡奶奶和陳海根小朋友學習什麼?]
2、平時你受到批評時,你是怎樣做的?
四、評一評。
1、分四個小組討論,圖中小朋友對待批評的態度,誰好誰不好?
2、集體匯報,說說誰好誰不好,並說說你們的理由。
3、比一比,哪個小組分析得更好。
4、我們應該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五、問一問。
「有則改正,無則加勉。」這名話是什麼意思?問問老師或家長。
第八課 幸福家庭
教學目標:通過教育,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使他們愛家、愛自己的長輩。
教學過程:
一、唱一唱。
1、學唱歌,唱《可愛的家》。
2、說說你家裡有什麼人,平時你們是怎樣相片,你愛他們嗎?
二、做一做。
1、貼上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或自己動手畫一張「全家福」貼上。
2、向同學介紹照片上或圖畫上的家人。
三、填一填。
你知道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年齡和生日嗎?
1、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交流。
2、在課本上填一填。
3、展示自己填的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小檔案。
四、畫一畫。
1、畫一畫爸爸媽媽的長相。
2、填一填。
爸爸的工作:______________
媽媽的工作:______________
爸爸在家最愛做的事:______________
媽媽在家最愛做的事:______________
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______________
爸爸媽媽對我的關愛:______________
全家最快樂的時候是:______________
3、說說你還知道爸爸媽媽的哪些興趣。
第九課 怎樣測量身高、體重、脈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測量身高、體重、脈搏的方法,觀察自己的生長發育狀況。
2、教育學生經常測量身高、體重、脈搏,關心自己的生長發育狀況
教學重點
測量身高、體重、脈搏的正確方法和有關注意事項。
教學難點:
測量身高、體重、脈搏的意義。
教具(課前准備)
人體測量器、脈搏測量器。
教學過程
1.身高測量;
(1)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計。
(2)測試方法:受試者赤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坐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並攏,足尖分開成60度)。
2.體重測量;
(1)使用儀器:為扛桿秤。
(2)測試方法: 同上。
3、脈搏測量:
(1)使用的儀器:脈搏測量器
(2)測量方法:測量的部位在一手腕上撓動脈的位置
注意事項;
1)測量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受試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桿秤動作要輕。
3)杠桿秤使用前均需校正,對砝碼重量應校對,避免差錯。
4)測量脈搏心情要保持平靜,身體要保持安靜狀態,
課堂小結:
師:大家經常測量身高、體重、脈搏,關心自己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如果發現自己與同齡人相差較大,應該到醫院咨詢、診治,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嗎?
生:明白了!
反饋檢測:
1、讓學生解釋什麼叫脈搏?
2、回答:測量身高、體重、脈搏有什麼作用?
3、判斷對錯:
(1)背書包測量體重( )
(2)穿著鞋子或戴著帽子測量身體高( )
(3)測量正常脈搏要在身體平靜時( )

⑻ 小學三年級(上下冊)健康教育教案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小學六年級(上下冊)健康教育教案 廣西師范大學出

最撇的一個版本,教參也沒得,教案網上也找不到。就是一本寡書。被它折騰死了。

⑼ 小學健康教育 六年級 教案 什麼是艾滋病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專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屬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健康教育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