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歌曲:《為什麼》
大班藝術活動《花兒朵朵》
活動目標:
1、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熟悉旋律。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各種花兒開放的動作。
3、從小培養幼兒對自然、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活動准備:
1、場地布置—花園。
2、錄音機,音樂磁帶。
3、幻燈片,《花朵開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們,今天何老師帶你們到花園里玩,你們排好隊,咱們出發啦!(繞場兩圈:音樂1)到我身邊來,隨便找個空位子坐好!(提示:分開點)
二、引導幼兒嘗試創編各種表現花朵的動作
1、在花園里,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小結: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鮮花。
2、咦!花朵是怎麼開放的?誰知道?(1-6名幼兒)
3、何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花朵開放的樣子?哪個小朋友願意來?
①(音樂1)
②(音樂1)
③(音樂1)
④(音樂1)
⑤(音樂1)
4、哇!好美呀!我們都來學學花朵開放的樣子,美一美!
集體表演(音樂1),教師巡迴指導!(適當表揚有創新的幼兒)
5、好漂亮,好漂亮,我們來玩個游戲吧!我來當園丁,你們來學當花骨朵,我給你們澆水,你們就開放,看哪朵「花」開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樣。開放後保持不動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幾朵花畫下來的。
6、定型表演(第1個、第2個、第3個開始合音樂2前面部分,一直到澆完水。)
7、教師畫完後,小結:你看你們多棒,編了這么多花朵開放的動作。
8、現在我們一起來互相學習一下吧!先來開這朵花,喝水會怎樣?(音樂2中間部分)風吹來會怎樣?(音樂2最後部分)
9、先「開」第一種(音樂2)。
10、開第三種(音樂2)。
三、進一步引導幼兒創編集體合作的動作。
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幾層花瓣的,那又是怎樣開的呢?先開哪一層?(3名幼兒)
2、到底怎樣開的呢?(放課件)
3、(放課件第二次)大家齊說,原來先開外面層,再開裡面層。這朵花更美、有花蕊、裡面有花瓣,外面也有花瓣,如果我們能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一定很美?可它有這么多的花瓣,我們一個人根本表現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4、幼兒討論
5、多叫幾人,請幾名幼兒表演,指導幼兒想出辦法!
6、一組幼兒,請他們自己選一組動作(師:你們選哪個動作?)
7、一組幼兒表演。(音樂2)
8、幾組共同表演。(音樂2)
9、剛才我們這么多人表演了兩朵花,那可不可以讓我們這么多人來表演一朵花呢?(可以)那我們來試試?何老師也很想當花蕊!這次就讓我來當花蕊好嗎?那誰來當我裡面的那層花瓣呢?誰來當外面層花瓣?
先開第一種花。
小結:花瓣是整體不能亂丟落。你們千萬不能分開噢!師生表演:(音樂3)。
10、換花蕊,第2種花(音樂3)。
11、自由選擇表演,第3種花(音樂)。
四、結束部分,品德教育:花兒好看我不摘!
師:春天到了!花朵盛開了,好美好美!我們要跟花朵做朋友——花兒好看我不摘!現在我們去請所有的花朵和我們跳起舞來吧!
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2. 幼兒園歌曲教案大班教案八大星
1、談話:我們已經對太陽系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能更好地認識太陽系,讓我們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比例,試著建一個太陽系的模型。 2、討論:怎樣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關數據才能保證我們建的模型相對准確? 3、閱讀課本56頁有關八大行星的數據資料。 4、嘗試根據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來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桌面上將八大行星擺列出來? (預設:把表中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按相同比例縮小,將「太陽」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開。) (2)如果要對八大行星與太陽距離的數據進行處理,該如何處理? (3)試將橡皮泥球粘在鐵絲製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 (4)建好之後有何發現?與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系的示意圖有何不同? 5、嘗試依據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徑進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徑這兩組數據來建造模型,該怎麼做? (2)數據處理後的結果如何?我們還能在桌面上建太陽系模型嗎?為什麼? (3)如果要建一個較為合理的模型,有什麼好辦法? 6、簡單介紹一下後面幾組數據: 自轉周期是行星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公轉周期是指行星圍繞太陽轉動一周所需的時間。我們在建模過程中,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這些數據。 (另外:軌道傾角是指行星軌道平面與地球軌道平面的夾角,也就是說在公轉過程中,行星與地球不處於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來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上的高低不同。建模時同樣可暫不考慮這些數據。) 7、到操場上建立太陽系模型: 假若將太陽的直徑縮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徑是多大呢?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多遠呢?我們能在操場上完成這樣的游戲嗎? (說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縮小行星與太陽間的距離,選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這四個離太陽比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讓學生舉著這幾個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離圍繞「太陽」轉動,感受太陽系的浩渺。) (假若將太陽的直徑縮小到14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個行星的直徑按同樣的比例分別縮小為0.05厘米、0.12厘米、0.13厘米、0.07厘米;這四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分別是5.8米、10.8米、15米、22.8米) 8、交流在建造模型過程中的體會。
3. 幼兒園大班童年叮叮當音樂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聲音,嘗試分辨一些不同的聲音。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擴好耳朵。 二、活動准備 1、操作材料略多於幼兒人數(會發聲的樂器如小鈴、鈴鼓等,鐵罐若干,內裝米粒、黃豆、紙團)。 2、空鐵罐若干,黃豆、米粒、報紙若干。 3、...每人一個小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感知聲音。 ——請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它們發出聲音。 ——聽一聽都有些什麼聲音?是怎麼聽到的? 2、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教師搖動鐵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麼聲音,是否一樣。 ——分別將黃豆、米粒、報紙裝入空罐子中,請幼兒傾聽辨別,並根據幼兒用手指指出聲音來源的方向。 ——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3、討論怎樣保擴耳朵。 ——沒有耳朵會怎樣? ——請幼兒捂上耳朵,教師輕聲說話,引導幼兒感知聽不見的不方便。 ——怎樣保擴耳朵? (不要對著耳朵大聲說話、不要讓水流進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4.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小螞蟻》
活動目標: 一、在活動中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二、認識昆蟲,並根據語詞做四種動力表現。 音樂分析: 這是一首兒謠游戲,裡面蘊含的節奏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整首兒謠有四段。每段有四句,每句有四拍。 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兒謠做四種動力的表現。 難點:在活動中學習小螞蟻與他人合作,並能體驗合作的快樂 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1、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現(搬、推、拉、堆), 即讓孩子在游戲中表現四種動力 。 2、通過活動中的搬運游戲、傳遞積木、搭建舞台等等環節,讓孩子充分地體驗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隊形:半圓形、圓形、豎排 樂器的擺放:放置圍好的半圓形的凳子底下。 活動准備: 木質樂器:木魚、響板、蛙鳴筒 材料准備:昆蟲圖片、小積木、音樂CD、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表現,昆蟲步伐。 1、認識昆蟲(三對足的) 2、律動 師:播放各式音樂曲風。 幼:以各種昆蟲的姿勢爬、飛、走。 二、故事引導。 故事: 秋天將要舉辦昆蟲選美大賽,六隻腳以上的小動物都可以來參加比賽。可是選美大會需要在一個舞台上進行,所以勤奮的小螞蟻自願擔任搭建舞台的工作。 三、語詞游戲,肢體表現搬/推/拉/堆。 1)根據語詞做動作,暗示四種動力搬、推、拉、堆 (動力) 2)兩人一組協力搬運。 3)跟著兒謠敲念拍子,最後進行簡單的舞台搭建工作。(拍子) 四、搬運游戲 1、不同方位傳遞積木(左右、跨下、頭頂) 2、探索不同的搬運方式。 五、配器敲奏,認識木質樂器。 1、確定哪些樂器是用木頭做的。 2、配合語詞敲奏兒謠節奏。 六、游戲書。 1、找找哪些是昆蟲?(三對腳)。 2、請用蠟筆圈選出來。
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星星的夢
活動目標1、通過身體動作進行情感交流。 2、嘗試創編聲勢動作,感受四三拍的強弱規律。 3、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中美好寧靜的意境。 活動准備1、歌曲《夢》。 2、幫助幼兒了解有關"夢"的一些知識。 活動過程1、老師介紹自己所做的夢,激發幼兒說出自己夢中的事情。 老師:小朋友們做過夢嗎?夢見到過什麼? 2、老師范唱。(清唱)。 (1)老師:"剛才小朋友都做過各種各樣的夢。小草、天空、星星也會做夢,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夢是怎樣的,好嗎?"出示歌曲內容的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詩歌。指導幼兒發音要清晰准確、有節奏感。 (2) "老師還會唱一首好聽和夢有關的歌曲呢,請小朋友們聽一聽,歌曲中誰做夢了?"3、引導幼兒逐句梳理歌詞,鞏固學習。 (1)"歌曲里邊誰做夢了?它們的夢是怎麼樣的?"(逐句提問,集體模仿唱)(2)老師用輕柔的聲音問答式的歌唱。 老師唱:小草的夢,幼兒唱:綠綠的;老師唱:天空的夢,幼兒唱:藍藍的;老師唱:星星的夢,幼兒唱:亮亮的;老師唱:寶寶的夢,幼兒唱:甜甜的。 (3)為幼兒唱的應答部分加入聲勢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創編。並將創編的聲贄動作加入歌唱中,每創編一個聲勢動作,唱一遍歌曲。 如:綠 一綠 |的 - - |拍手拍腿拍腿 |拍手拍腿拍腿 |拍手拍肩拍肩 |拍手拍肩拍肩 |4、誰願意到前面和老師一起來唱問的部分?小草的夢……天空的夢……寶寶的夢……(1)請願意的幼兒一起來唱間的部分,其他幼兒繼續唱答的部分,並做聲勢動作。 (2)逐步鼓勵更多的幼兒嘗試去唱問的部分,老師逐漸退出來唱答的部分。 5、集體演唱。 6、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嗎?請大家猜一猜。對了,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夢》,它還是一首好聽的詩歌呢!下次老師把詩歌帶給大家聽。 活動建議活動延伸:嘗試用拼貼畫的形式表現小草、天空、星星、寶寶的夢。 區角活動:可在音樂區提供音樂歌曲《夢》,請幼兒為歌曲創編動作。也可幫助幼兒把他們唱的歌曲錄下來,一起欣賞。 環境創設:老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製作紙雕小草,藍天、白雲、星星等,填充在班級主題牆上,使幼兒感受這種自然美。 領域滲透:結合語言活動,欣賞詩歌《夢》,並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6. 大班音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教案
設計背景
音樂能夠啟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對於幼兒來說,音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幸福拍手歌》是一首美國歌曲,歌詞由日本的木村利人編寫的。原歌共有六段歌詞,除拍拍手之外,還有跺跺腳、拍拍肩等動作。為了讓幼兒有創作的機會,再設計中只出示兩段歌詞,其餘的讓幼兒自己進行創編。第一、第二樂句句尾都空出兩拍,讓演唱者表演動作,第三、四樂句密切相連,最後也空出兩拍作動作,所以這首歌曲非常適合律動表演,歌曲情緒熱烈歡快,富於感染力,連續的八分附點音符使歌曲更具舞蹈性。
活動目標
1、感受和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並用富有感情(高興、快樂)的演唱《幸福拍手歌》;
2、根據已有經驗創編新歌詞,並根據歌詞發揮想像力創編動作;
3、感受歌曲愉快情緒,體驗與同伴遊玩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及記憶。
教學難點:幼兒根據歌詞自主創作舞蹈動作。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幸福拍手歌》歌譜一張、節奏圖譜一張,《幸福拍手歌》Flash;
2、經驗准備:幼兒初步掌握附點音符。
活動過程
(一)導入(採用情境導入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好玩的夢,夢見老師和小朋友們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隨著歡快的音樂,唱著一首很好聽的歌,唱著唱著就醒了。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首歌叫什麼名字?
幼:想。(齊聲說)
師:這首歌的名字叫《幸福拍手歌》,現在老師把這首歌唱給小朋友們聽
師:小朋友們,這首歌好不好聽呀?
幼:好聽。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學?
幼:想。
(二)趣味游戲,練習節奏,突破難點。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運用了三個步驟,層層深入,帶領幼兒熟悉並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為歌曲的學習做好滲透和鋪墊。
①出示節奏卡片,讓給幼兒分辨兩張卡片的不同,引導幼兒辨別帶附點八分音符;
②教師用帶附點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兩種不同節奏說出:如果感到幸福你會做什麼!並用對比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分析帶附點音符的唱法有何變化。
7.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實施的內容有哪些
一、有賴於音樂作品本身的特點
幼兒年齡小,好想像,愛幻想,因此生動形象、富於變化的音樂旋律與節奏能激發幼兒的想像;同時,兒童情感外露,富有情緒感染力的音樂不僅能喚起兒童的內心感受,舞足蹈。
因此,為幼兒選擇的音樂作品必須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具有鮮明的風格特徵,這樣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形象、情感,就會被幼兒所喜愛、理解、接受,並能喚起他們的興趣。
二、貼近幼兒的生活和符合幼兒的興趣
音樂欣賞作品選擇恰當與否,是幼兒感受、表現和創造的前提,因此為幼兒選擇音樂作品時,應當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愛好,並善於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內容引入音樂活動,以便讓幼兒聯系實際生活加以想像並用動作進行表現。當幼兒有了切身的體驗,他們才能對音樂產生表現的慾望。
三、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
音樂欣賞不只含括了音樂知識,還包括了對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及豐富的舞蹈動作。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才能夠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理解,才能夠通過協調的動作、優美。
四、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讓欣賞環境"活"起來。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創造一個與作品相適應的音樂欣賞環境能有效提高幼兒對欣賞活動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作品的內容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觸動幼兒的心靈,讓幼兒真正的參與進來。
五、適時適度的介入引導,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活動。
在許多的教學活動中,常常存在著教師指導語過多、提問頻繁、直接指導等問題,幼兒常常失去了思考、創造的時間與機會。要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就必須改變指導策略。從中心退向邊緣,從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導者的"後台",適時、適度地介入引導。
(7)大班幼兒音樂教案大全擴展閱讀:
幼兒園用房一般包括:
1、兒童活動的室內部分,一般包括活動單元(活動室、卧室、衛生間(廁所、盥洗、洗浴)、貯藏及衣帽等)和全園大活動室(全園或幾班共同活動室,雨雪天作室內操練、音樂舞蹈大教室)。
其中兒童的大部分活動內容在活動室進行,內容的多樣性要求室內傢具可以有多種組合方式,並要求所創造的建築空間為這種多變提供可能,最常見的是正方形和矩形,此外還有不規則形、圖形、三角形等。
此外卧室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兒童白天有3小時的睡眠,要求安靜、不直接吹風,睡眠時不需要陽光,平時需陽光照射及通風換氣。活動室與卧室可平面相結,也可上下相連。
2、醫務管理用房,主要有醫療保健、病兒隔離室、晨檢、管理及教師辦公室、會議室。
3、後勤用房,主要有廚房、燒水和消毒、洗衣、木工等。
4、兒童活動室外部分,主要有每班活動場地、全園活動場地(大操場,對所有兒童開放,採用草地,此外有沙坑、戲水池、滑梯、平衡木)和種植園等。
8. 幼兒園大班音樂課2016的相關教案
大班歌曲欣賞教案《小籬笆》 1、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節奏,體驗歌曲所表現的優美意境。 2、初步嘗試用連貫、親切、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3、通過圖譜提示理解記憶歌詞,體驗探索學習帶來的快樂。…… 大班音樂游戲教案:老鼠給貓送禮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遊戲歌曲。 2、通過聽故事、看木偶演示等活動,創編游戲動作,學會游戲的玩法。 3、能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游戲詼諧、幽默的愉快情趣。…… 大班藝術:音樂活動《孤獨的牧羊人》 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現歌曲中高音區和低音區兩種不同音區的襯詞分; 2、根據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襯詞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點用相應的歌聲演唱; 3、在學唱過程中體驗師生合作的協調和…… 大班音樂教案《袋鼠媽媽上學去》 教學目標: 1、學習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點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師的提問和動作的幫助下記憶歌詞。 3、感受歌曲帶來的愉悅體驗。……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機器人》 【活動目標】 1、能隨著音樂節奏模仿機器人的動作,表現音樂斷頓、詼諧的特點。 2、根據情節表現機器人模仿地球人生活的動作。 3、遷移生活經驗,體驗活動的樂趣。…… 大班音樂活動:仿編歌曲《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哪裡》這首歌曲,歌詞格式整齊、壓韻,唱起來朗朗上口,頗含詩意。春天在那裡?以這個問題引頭的歌詞,展開了廣闊的畫面,也給幼兒提供了無限的想像餘地。詩歌以明快的節奏,營造出輕松……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捏麵人》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富有京韻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平時製作的陶藝作品即興創編,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修鞋匠》 【活動目標】 1、了解修鞋匠的工序,嘗試根據樂曲鞋匠之舞中的音樂形象,選擇較為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 2、體驗合作演奏樂器的快樂。…… 大班奧爾夫音樂教案《夢幻溪》 【活動目標】 1、感應AB曲式和樂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活動准備】掛圖、綵帶、水彩筆。…… 大班文學活動教案:繩子變把戲 【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內容,理解左右、上下、前後等方位。 2、感受中國傳統兒歌獨特的押韻方式。 3、游戲中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律動游戲《頂牛》 1、感知音樂ABAB的結構特徵,體驗音樂歡快熱烈的情緒,基本准確地按照教師提供的范型愉快地做律動游戲。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驗遷移等嘗試創編與理解音樂規則,萌發勇於向強者挑戰、…… 大班歌曲欣賞教案《小螃蟹吹泡泡》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節奏、旋律,體驗歌曲的快樂與友好。 2、讓幼兒在快樂的情境中,自然而然、輕松愉快地掌握歌曲。…… 大班韻律游戲《熊出沒》 1、體驗音樂詼諧幽默的特點,能夠根據音樂的節奏做動作,表現角色的特點。 2、嘗試用韻討論、協商、練習等方法,在團隊中合作進行游戲。 3、遵守游戲規則,體會合作游戲的快樂。…… 大班韻律活動:兔子與大樹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節奏,根據音樂分辨角色動作。 2、能根據活動情節創編移樹動作,體會游戲的樂趣。 3、通過活動明白「要愛護花草樹木」。……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1、初步學習演唱歌曲,增加對中國傳統兒歌的了解。 2、體驗想像的樂趣,嘗試創造性地表現大頭在雨中的快樂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風趣,體驗歌曲主人公的樂觀生活態度。…… 大班語言兒歌教案《花開歌》 1、學念兒歌,了解各季節常開的花,對植物開花的現象比較感興趣。 2、能說出自己喜歡的花的特徵,能用比較恰當的語言對花進行描述豐富詞彙。…… 大班歌曲教案 - 《老鼠畫貓》 1、理解歌詞內容,能用自然、輕快地聲音學習演唱歌曲。 2、認識歌曲中的「滑音」符號,掌握「滑音」的唱法。 3、學習說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大班藝術音樂教案《農夫與禾苗》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旋律,了解樂曲三段體結構。 2、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不同的音樂形象,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大班音樂欣賞 - 農夫與禾苗 1、會傾聽音樂,在表現故事角色的過程中初步理解音樂三段體的結構。 2、能在在音樂中感受農夫行進的節奏以及農夫與禾苗的具體動作,能在音樂中大膽自信的表演農夫與禾苗。 3、在幼兒自主參與的…… 大班童謠教案 - 《你姓啥》 1、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節奏地誦讀童謠。 2、能嘗試著用發音相似的詞語進行替換、創編童謠。 3、感受問答式童謠的詼諧、幽默,體驗用方言誦讀童謠帶來的樂趣。…… 大班音樂教案 - 黑森林裡的故事 1、在故事情境中,充分感受與理解樂曲,嘗試聽辨每一樂句後的強音。(重點) 2、進一步了解動物躲避危險,自我保護的方法。(難點)…… 大班音樂游戲 - 公主的舞會 1、了解白故事梗概,在熟悉舞蹈與游戲的基本流程的基礎上學會隨樂而舞,並學習根據音樂的結構、情緒、和形象創造性的用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 2、知道手腕花在舞蹈動作轉換和交換舞伴時對方向、…… 大班音樂教案《會跳舞的葉子》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三拍子的節奏。 2、用正確的節奏歌唱。 小朋友,你知道大樹媽媽最愛什麼?你見過樹葉從樹上往下飄落的樣子像什麼?…… 大班音樂游戲:快樂的機器人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音樂並感受XX│XX的音樂節奏。 2、在熟悉音樂節奏的基礎上會進行機器人傳遞游戲,理解機器人傳遞的模式。 3、體驗同伴間合作游戲的默契與快樂。…… 大班奧爾夫音樂活動《呼嚕呼嚕清潔歌》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肢體動作、道具來感應樂曲曲式,感應顫音的特點。 2、鼓勵幼兒創編各種洗澡動作,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活動准備】1、圖片、CD碟;2、…… 大班音樂活動:半個月亮爬上來 【活動目標】 1、欣賞青海民歌《半個月亮爬上來》,感受歌曲優美、恬靜的意境,了解歌詞的大概意思。 2、通過聽、看、給圖片做標記及用襯詞伴唱等,了解歌曲並體驗歌曲的美。 3、對…… 大班歌曲教案:《我和星星打電話》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唱准歌曲的附點音符,並會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能用恰當的感情表現歌曲中不同的音樂形象。 3、通過歌曲讓幼兒想像太空的奧妙,激發幼兒對科學…… 大班歌曲活動《小籬笆》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了解三拍子歌曲旋律特點。 2、通過圖片,記憶歌詞,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幼兒能積極參與表演唱,體驗表演的樂趣。【活動過程】一、開始…… 大班音樂活動:不認輸的小火車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流暢、歡快的風格,並能隨著音樂創編動作。 2、能夠感受並演唱出歌曲漸強的表現手法。 3、體驗歌曲中小火車克服困難、不服輸的精神,知道面對困難要樹立信…… 大班音樂活動:樹葉的節奏 【活動目標】 1、掌握四分音符、休止符,在此基礎上學習混合節奏。 2、初步嘗試創編新節奏。 3、樂於參加活動,願意大膽表現,體驗節奏活動的樂趣。【活動准備】1、掛圖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