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音樂片段教學教案怎麼寫
教學內容:學唱第七課歌曲《在葡萄架下》第一段歌詞。
教學目標:
1、能用明亮、圓潤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感受帶有切分節奏的歌曲,體驗歌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學習歌曲,並使學生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
教學難點:能准確地唱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
教具准備:課件、電子琴、鈴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剛才同學們學唱了《在葡萄架下》這首歌曲的旋律,你們認為哪句最難唱呢?
重點解決難點樂句「邊疆兒童多快樂」一句的演唱。(出示課件)
2/4 22 23|4 65|54 05|3 10|
①學生談談此句音樂情緒和意境的表達。
②聽老師范唱,體驗演唱中「聲斷氣不斷」的演唱表現技巧和感受其真摯的情感表達。
③學生模唱,體驗與表現。採取集體演唱和個別學生演唱的方式進行。
師:好聽的旋律如果加入適當的裝飾音更好,會讓旋律更富有個性和生命力,我們來試一試。(加入下滑音記號、強音記號以及波音記號,逐一練唱、解決。)(板書)
2、師:這首歌曲有一種節奏在曲中多次出現,是哪種節奏呢?
板書:× × × | × × × |
教師用鈴鼓引導學生打節奏,感受切分節奏帶來的舞蹈動感。
二、學唱歌曲
1、朗讀歌詞
師;葡萄園里一片豐收的景象,人們在緊張忙碌著,剛才他們歡快的歌聲告訴了大家什麼呢?(學生輕聲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襯詞「來來來……」可以按節奏來讀。)
(1)這首歌里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他們在哪兒過隊日?隊日里都有哪些活動呢?
(3)歌詞中說到的手鼓和冬不拉是兩種民族樂器,請看課件。
2、看屏幕,聽錄音范唱。
3、你們想用什麼樣的學習方式來學唱歌詞呢?
4、再聽歌曲,跟著輕聲哼唱歌詞。(師生共同評價後教師范唱歌曲《在葡萄架下》,學生跟唱。)
5、一部分學生唱歌譜,一部分學生唱歌詞。(生生互評,教師評價。)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現
1、分析歌曲體驗情緒
在這葡萄豐收的季節里,人們載歌載舞歡慶豐收,相信通過剛才的演唱大家已經能體會到歌曲的情緒了。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歌曲的情緒是熱烈歡快的……)
第一二樂句前面出現了下滑音,你覺得它是表現什麼情緒,能唱一唱嗎?(表現「我」的家在美麗的吐魯番的自豪心情。)
第三樂句也有下滑音而且加入了強音記號。(學生回答,老師總結。這是為了表達少先隊員熱烈奔放的情感,而且這里運用襯詞加上帶切分的節奏,使豐收的場面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第四樂句有豐富的力度記號,為什麼漸強後突然減弱這樣處理呢?(表現新疆兒童發自心底里的快活……)
你能用有表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來表現少先隊員的情緒嗎?(全班**演唱。)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表情地學唱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在葡萄架下》,體驗了歌曲歡快的情緒。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了解更多其它民族的音樂,熱愛我們祖國的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