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班美術美羊羊塗色教案
中班美術美羊羊塗色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畫畫的不同活動形式,體驗繪畫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均勻塗色和能夠運用豐富的色彩大膽創造的能力。
3.通過活動讓幼兒簡單了解有關美羊羊性格的知識,學會對稱塗色。
活動准備
1.塗色--美羊羊
2.油畫棒、畫稿、教師范畫、美羊羊框架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大家知道羊村嗎?你們最喜歡羊村中的誰啊,羊村中你認為誰最漂亮?
(教師出示美羊羊)
二、展開
1.幫助幼兒簡單了解美羊羊的外貌特徵。
美羊羊美不美?它有幾對犄角?(一對)幾個蝴蝶結頭飾?(一對)
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美羊羊的外貌形狀、花紋、顏色是不是一樣的?
小結:美羊羊有一對犄角,美羊羊的形狀、花紋、顏色都是一樣的,這就叫做「對稱」。
2.教師布置任務
(1)出示美羊羊圖稿,激發幼兒的活動慾望。
(2)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變成美麗的美羊羊?
老師為小朋友們准備了許多不同樣子的美羊羊畫稿,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子,
用最豐富的色彩為美羊羊塗色。
畫完後老師可以幫助小朋友們剪下來,壓上膜,製成美羊羊的圖貼。
小朋友們拿上自己畫的美羊羊,就會像老師一樣變成美麗的美羊羊了。
(3)重點提示:美羊羊的外貌形狀、花紋、顏色要對稱,色彩越豐富,畫出來的美羊羊越美麗;
注意不要塗到邊框的外邊。
4.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1)指導幼兒的作畫姿勢和握筆姿勢,注意色彩的選擇。
(2)鼓勵畫得快的小朋友要用色均勻。
(3)幫助指導畫得慢的孩子不要塗到邊框的外邊。
5.教師點評
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誰是最美麗的美羊羊?為什麼?
小結:顏色塗的均勻,色彩豐富,做到了對稱性,畫面非常的干凈。
三、延伸活動
尋找美羊羊身上的閃光點(美羊羊外表美、心靈美,愛美、愛打扮、心靈手巧。。。)
Ⅱ 六年級上冊美術17課家鄉的小吃烤羊肉串怎麼做
羊裡脊(後腿)肉1公斤。 調料:香油70克,花椒粉克,辣椒粉1克、鹽2克,味精5克,醬油12克。
烹飪方法:
(1)將羊肉洗干凈後,切成3厘米見方、0.6厘米厚的方塊。用銀扦(或鐵扦)穿起來,一般一串7~8塊。
(2)在醬油中加入味精(2克)攪拌均勻。把辣椒粉、花椒粉、鹽、味精(餘量)放在一起拌勻成椒鹽。
(3)把肉串平架在微炭火上烤,一邊烤一邊把調好的醬油均勻地分2~3次刷在肉上並均勻地撒上椒鹽。烤2~3分鍾,當肉色呈醬黃色時,翻過來用同樣的方法烤另一面。
(4)雙面烤好後,都刷上香油,連同扦子放在盤中即可。
特點:色澤醬黃油亮,肉質鮮嫩軟脆,味道麻辣醇香,獨具特別風味。
(5)蔥絲烤軟以後,把肉與蔥鋪開放上香菜段繼續翻動。當肉烤成白色(牛肉呈紫紅色)時盛入盤中。可就著燒餅、煎餅和糖蒜或鮮嫩黃瓜吃。
菜餚特點:選用精細鮮嫩,專用炙子烤制,調料齊全多味,肉質醇香色美。
烤羊肉串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風味小吃,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是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小吃。其做法是: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細鐵釺上,放在長形的烤羊肉串爐上烤,然後撒些辣子面、精鹽和孜然粉,數分鍾即熟。其色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不膩不膻,鮮嫩可口。
在新疆無論到哪裡都有烤羊肉串。庫車有一種"米特爾喀瓦甫"(一米長的羊肉串),這種巨型羊肉串,吃起來才過癮,吃上2-3串,即可飽肚。
現在賓館里做羊肉串,有了許多創新,除了一般的烤羊肉串之外,還有竹簽羊肉串、網油羊肉串,有的還用油炸,原料基本差不多。有的在烤之前,把羊肉片拌上蛋清和熒粉做成的糊,這樣烤出來的羊肉串更加鮮嫩。
誘人的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在城鄉、街頭和巴扎(集市)上隨處可見,外酥里嫩,肉質鮮美,別具風味。從考古資料看,早在1800年前,我國內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漢代畫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圖像。馬王堆一號漢墓還出土過烤肉用的扇子。
烤羊肉串現在已經風靡神州大地,隨處可見,但正宗的烤羊肉串還是新疆的獨具魅力。
烤羊肉串是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來和田旅遊觀光的中外賓客,幾乎沒有不吃烤羊肉串的。
烤羊肉串是在特製的烤肉鐵槽上烤灸而成的。鐵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成孔狀,用木炭作燃料。烤羊肉串用的鐵釺子,長30厘米,一頭裝有木柄。製做時,先將精羊肉切成3平方厘米見方的薄片,依次穿上鐵釺,然後置放在烤肉槽上,一邊用炭火烤,一邊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鍾左右翻烤另一面,幾分鍾後即可食用。
具體烤制方法是:用鮮嫩羊肉和尾部養油切成拇指大小的肉片,平串在特製的鐵釺上,每串約六七塊肉,將串好肉的鐵釺若干平排在烤爐槽上,用扇子扇爐火,肉串一面烤熟後翻轉再烤另一面。烤肉串的調料可隨口味而定,也可將串好的肉在用白麵粉、雞蛋、調料、鹽配製的料糊里浸泡一會兒再烤,隨烤隨吃,香嫩可口,營養豐富,各族人民都喜愛。烤肉串除烤羊肉串外還烤羊肝串、羊腰串、羊脾串、羊腸串等。
Ⅲ 如何發揮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像力。想方設法創設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美術的強烈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學生對於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不僅會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還會達到十分興奮、欲罷不能的地步。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的思維盡快興奮起來,使學生在了解美術課程的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當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調節者和控制者。適當的情境可以讓學生由情入境,迅速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例如:我在上剪紙課《對折剪——螃蟹》時,我採用結合螃蟹走路的樣子(橫行)與當前日本明顯地想霸佔我們釣魚島來創設情境。教學一開始我先講日本的各類暴行然後再講螃蟹走路的特點(寓意橫行霸道),孩子們當時就表示一定要「吃螃蟹」。我相機又把「吃螃蟹」另外一種意思告訴孩子們。大家都樂了。所以那一節課開展的特別順利。不少孩子還把日本國旗剪在螃蟹身上加上紙的紅色寓意被煮熟了。作品完成後學生們也體會到了勝利之感。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美術課不用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很高昂,原因是因為學生並非真正都很喜歡美術這一學科,學生對美術課表現出的興趣,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沒有像主課一樣學習的壓力和負擔,能夠隨心所欲的放鬆心情。對於學生,只是喜歡美術課上相對寬松的環境和空間,這也是上美術課學生都喊喜歡,有時優秀作業並不多的原因。作為美術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真正讓學生從心裡喜歡美術課,就應該從提高學習美術的效果上多下功夫。在美術課中採用競賽、游戲等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不錯的選擇。學生榮譽感強,愛表現自己。在課堂上,採用競賽、游戲等形式,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我在上剪紙課《喜羊羊》時,准備的是喜羊羊的造型。但是有的孩子剪的也像動畫片羊的造型,但是並非喜羊羊。看了有點胖或瘦。於是在製作時,就採用了分組競賽的形式進行,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由各組的同學設計製作,最後分別展示評獎。這樣一來,大家情緒高昂,都想爭第一,於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興趣越來越濃。通過競賽,學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剪出自己喜歡的各種羊的樣子。作品一多組合在一起,就成了剪紙作品《羊村》。這時課堂一下活躍起來。很快,學生就摸出了是卡通人物五官的造型特點和剪紙中的連接方法。這樣一來,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解決了這一節課中把握人物面部特徵的剪紙教學內容,為學生今後創作人物剪紙打下了基礎。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延續學習興趣。也是美術老師不斷努力地方向。實踐性強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特點,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學生創作的源泉。因此,課外興趣活動第二課堂能起到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滎陽六小組織學生進行學生美術作品展、各班級版報評比、個人手抄報比賽等各種活動,都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才智,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想像力。學生們從美術創作中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和他們自身的價值,從而延續了學習的興趣。引入正確的評價機制,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評價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查評定,美術教師要有正確的認識。有人認為美術作品評分應絕對公正、正確,一定要評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實際上,在藝術上是沒有絕對的標准,在美術課方面,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有創新意識,能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感受,他的作品就是優秀的。六一班有個學生叫樊子鳴,我個人認為這個學生的紀律性差,上課愛跑動,不好管理。在我校第二課堂興趣班招學生時我婉言拒絕他的要求。誰知他大哭,並托金靜教師向我保證一定遵守紀律認真學習。如今個性雖沒有多大變化,但他的美術作品獨特性、創造性和率真性的一面卻發揮的很好。如:別的同學剪的喜羊羊造型手中是空的。他會剪出手拿禮盒、棒棒糖、大刀、火箭,人物有時會身穿蝙蝠裝。讓我感受到了他可愛的一面。所以學生應多元的去評價他們。美術教師就不能以好不好看,畫得像不像作為打分的唯一標准,這種做法對學生是很不利的,更挫傷了學生學習繪畫的積極性。教師應非常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美術創作,用欣賞的眼光來對待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在自我評查的基礎上互相欣賞,然後教師再歸納評價。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鼓勵,可激發、保持學生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知識水平提高,能增強學生自信心。美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多發揮啟發作用。要想學生在美術課中興致勃勃、主動的學習,教師的素質是相當重要的。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教師的角色應轉變,即由知識的傳播者轉為學習的參與者。要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建立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應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要給學生足夠的理解、尊重與關注。教師應不斷充實自身的修養,要積累廣博的知識,不斷探求新的教學方法,創造出富有個性的、獨特的、新穎的教學方式。美術教師還必須堅持進行美術創作實踐,只有不斷地拿出自己的美術作品才能讓孩子們眼見為實。因為美術課涉及的畫種很多,凡是要求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要盡可能先多去實踐,試圖從多方面,多種途徑去考慮,對隨時涌現的想法,只要有價值就要付諸實踐,這樣既可鍛煉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也可以對可能出現的教學效果有所預見。本學期我在剪紙教學中的人物頭像和版畫創作有所突破,讓我覺得是件快樂的事情。讓我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信心,我講繼續堅持以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參與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由地表現發揮,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並通過適當地評價學習成果,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美術教師應該主動的學習、探索、實踐,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喚醒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散發出燦爛的光芒!
Ⅳ 《狼與羊》一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動畫電影,編劇是王安憶。求資源or圖片
這是上美即將推出的水墨畫電影名叫 斑羚飛渡
你可以去騰訊視頻搜索 中國風水墨動畫大電影《斑羚飛渡》,試片搶先偷跑!
地址我貼不上來,只好給你關鍵詞,你去搜一下,b站也有試片
Ⅳ 求圖片!!!初一美術書(蘇教版)上 羊 素描
Ⅵ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美麗的喜羊羊》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三角形等圖形為喜羊羊設計發型。
2.樂意扮演「理發師」,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情景布置:理發店。
2.發型圖冊、大草原的背景圖。
3.炫彩棒、喜羊羊圖片若干。 【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師:這是一家什麼店?在店裡可以做什麼事?
二、欣賞討論。
師:喜羊羊走進了理發店,理發師拿出發型圖,看一看有哪些發型呢?
欣賞發型圖,給各種發型命名。
重點介紹三角形發型圖。
三、共同演示。
1.師:喜羊羊高興的叫了起來,我就要這種發型了(三角形發型圖)。
2.師生輪換做發型師,根據發型圖給喜羊羊做發型(嘗試在羊毛上畫三角形),並給頭發染色。
四、操作表現。
師:許多羊都排著隊在理發店門口,等著我們給它們理發呢。
幼兒給喜羊羊設計發型。
五、交流分享。
將作品集中展示在大草原的背景上。
延續故事結尾:…嚇走灰太郎……。
Ⅶ 為什麼要美術界喜歡畫羊頭
羊,在古代被認為是吉祥的動物,「美」、「善」二字上半部均為「羊」。
Ⅷ 小班美術小餅干為主的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泥工活動的快樂。
2、能力目標:能運用捏、搓等技巧,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3、知識目標:學習使用印花工具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運用捏、搓等技巧,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難點:學習使用印花工具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干。
活動准備
1、為每個幼兒准備了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印花工具。
2、兔媽媽、羊媽媽的頭飾、音樂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請另外一個老師扮演兔媽媽,我扮演羊媽媽,小朋友扮演兔寶寶。
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到羊媽媽家做客,羊媽媽用好吃的餅干招待了兔寶寶。在吃餅干過程中,羊媽媽引導寶寶觀察餅幹上有什麼?餅干好不好吃?激發兔寶寶要學習做餅乾的興趣。
(引導幼兒去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第二部分:羊媽媽示範如何使用工具製作餅干,兔寶寶觀察並模仿做動作。
首先介紹了做餅乾的材料。接著示範了如何製作餅干並讓孩子們一起邊說邊做捏、搓的動作。接著引導幼兒觀察,用什麼將橡皮泥壓平?怎麼使用輔佐材料做出各種各樣印有花紋的餅干?又是用什麼東西給餅干印上花紋的?在這個環節里,重點講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餅干。
第三部分:兔寶寶自己學做餅干,羊媽媽和兔媽媽一起指導。(放音樂)
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兔寶寶還可以做各種顏色的餅干,印花的時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衛生。兔寶寶幫羊媽媽收拾好做餅干用的材料。洗手,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用情境表演導入活動是非常成功的,這種角色游戲讓孩子們很快就投入到活動了活動中,孩子們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另外,操作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讓他們樂在泥工活動中,做出了很多有趣的餅干,發展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