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一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的教案.急求
你在網路文庫裡面搜索一下就有哈,我也是搜的
一年級上期生活生命與安全教學計劃
一、學情簡析
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少數同學自覺性差,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四大版塊:生命奧秘、安全與健康、呵護心靈、美化生活。這門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幫助兒童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護的素養和能力的綜合活動課程。生活本身是綜合的、豐富的,這是教材內容綜合化的基礎。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其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知識的發展是有機融合、不可分割的。本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為軸心,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是按照生活的邏輯、心理的邏輯而不是學科的邏輯來設計和編寫的。教材具有適度的開放性,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認知和行為、理論與實踐、個人與社會的結合和轉化。它是在於引導學生體驗,形成關於生活與生存的積極的生命態度與情感,獲得有益的生命經驗,促進生命的健康發展。教材始終注意調動兒童自身的教育資源,把兒童放在主體地位。內容的呈現採取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引用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童話、案例,圖文並茂,適合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和閱讀習慣,體現了課程內容設計的人文性,增強了趣味性和可讀性,對學生經驗和發展等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教材的設計思路為:問題引入;認知澄清;實踐反思;行為改變。
三、教學重點、難點是:安全與健康呵護心靈版塊。 四、本期教學任務
通過「我和我的布娃娃」,讓學生了解客觀世界中生命體和非生命體存在差異;幫助學生明白「我」從哪裡來;學習如何安全地玩耍;初步樹立起安全意識;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險,存在什麼樣的危險,我們應該怎麼做」;明確知道哪些物品是不能共用的;對學生進行具體的行為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注意力訓練;學習與同伴交往的方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當好老師的小幫手;
引導學生調整自己的「害怕」情緒,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學習生活技能;學會整理書包,學會簡單的管理。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服務於學習方式。
3、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4、爭取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5、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 6、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創造性的使用教科書,開拓性地尋找和使用教學資。 六、周次安排
第一周 我和我的布娃娃 第二周 磚頭與房子 第三周 我從哪裡來 第四周 我的爸爸媽媽 第五周 國慶假 第六周 上學路上 第七周 危險的碰撞 第八周 尖利物品會傷人 第九周 安全游戲才快樂 第十周 校園避震有辦法 第十一周 坐、立、行、卧 第十二周 興趣是個好老師 第十三周 我和大家一起學 第十四周 心愛的小鬧鍾 第十五周 我愛我家 第十六周 早晨我該做什麼 第十七周 我的小書包 第十八周 文具是我的好朋友 第十九周 教室的整潔靠我們
Ⅱ 有沒有一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的教案.急求
生活生命與安全》
小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梁方
1、我們不怕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初步了解痛是神經細胞在起作用。
2、使學生初步了解痛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的疼痛感受學習本課。
2、以活動形式開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學會正確對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疼痛事件。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科學認識痛感的原因與作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學會正確對待疼痛。
三、教學准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請學生談自己疼痛的感受。認識痛是經常發生的,並引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痛感?
二、活動:議一議
1、同學們有疼痛的經歷嗎?看圖描述圖中的場景;再聯系生活說一說還有哪些情況會引起疼痛。
2、引出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痛感呢?痛感有什麼作用呢?
3.、了解疼痛是神經細胞在起作用;了解痛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
活動一:認識神經細胞的作用。請學生分別扮演「神經細胞」和「我」,
「神經細胞」和「我」的對話說明痛感的原因:人體內有專管疼痛的神經細胞,當它們的神經末梢遇到危險刺激後會迅速將信號傳遞給大腦,人就會馬上產生疼痛感。
活動二:了解人體沒有疼痛的地方。學生說說自己沒有疼痛的時候(剪頭發、剪指甲),討論得出科學認識:人的頭發和指甲上沒有分布神經末梢,因此不會感覺到痛。
第二課時
一、進一步了解疼痛的作用。
1、師:人的頭發和指甲上沒有神經細胞,所以不會產生痛感,如果人的身體內任何地方都沒有神經細胞該多好啊,那就不會有痛感了,我們也就不會害怕了。這樣可以嗎?人要是沒有痛感了會怎麼樣呢?
2、學生討論。
二、麻醉術的秘密
1、請打過麻葯的小朋友說說打麻葯時的感覺。
Ⅲ 百度一下班會課安全教育教案設計小學一年級
小學一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來源: 互聯網 作者:佚名 發表日期: 2010-4-8 15:16:01 閱讀次數: 39 查看許可權: 普通教案
第一課 上學和放學教學目的:1、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2、使學生平安上學和放學。教學過程:一、導入我們已經上一年級了,有的同學能夠獨自一個人或者和小夥伴上學、回家了,但是從家到學校的路上會有很多的危險,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個讓爸爸媽媽放心的好孩子。二、教授新課1、要遵守交通規則(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交通規則?(2)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不少,老師總結一些交通規則。(3)齊背「紅燈停、綠燈行」的安全兒歌。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搶紅燈。2、坐車時不要搶座位(1)你們每天是怎麼上學來的?有幾個同學使自己坐公共汽車上學來的,你們能說說坐車時要注意什麼嗎?(2)師生共同總結坐車時應該注意的安全。(3)分組表演「坐車上學的路上」3、不要在街上打鬧或者遊玩(1)我們中午或者晚上排隊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規則,還要注意些什麼呢?(2)有的同學比較貪玩,看見街上很熱鬧,就想去玩一會兒,你們說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3)為了減少發生危險的可能,放學後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遊玩。(4)如果家裡沒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媽媽回來,不要離家太遠。4、要遠離高空危險物行走(1)我們在上、下學的路上,經常看到一些廣告牌、電線等,這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2)為了防止砸傷,我們一定要遠離這些高空危險物,尤其是在刮風下雨的天氣,最好能繞行。三、師生共同總結為了我們的安全,我們一定要遠離危險,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課 認識交通標志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一些交通標志。2、了解這些交通標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規則。教學過程:一、導入1、平平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學校,爸爸教了一首兒歌給平平。2、一起背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警示要看清;過馬路,左右看,交通規則記心中。」二、教授新課1、交通信號燈(1)同學們,過馬路的時候你們注意過交通信號燈嗎?(2)誰說說交通信號燈是什麼樣子的?(3)你們知道這三種不同顏色的信號燈表示的是什麼意思嗎?(4)老師給大家講解三種顏色信號燈表示的不同意思: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通行,黃燈表示警告。(5)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應該怎麼根據各種顏色的信號燈安全的過馬路呢?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個問題,互相補充,然後各組選出代表匯報。2、認識交通安全標志(1)出示幾種交通安全標志讓學生辨認。(直行、向左轉彎、向右轉彎、人行橫道、步行)(2)人行橫道是專門為行人設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橫道。沒有人行橫道的地方,要靠路邊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後左右的車輛,否則容易發生意外。(3)機動車車道是道路中間的車道,供汽車等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4)非機動車車道是兩邊的車道,供自行車等非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三、擴展練習1、除了剛才我們說過的這幾種交通安全標志,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標志?2、畫一畫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標志,讓大家猜。第三課 認識簡單的危險標志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危險標志。2、了解這些危險標志所表示的意義,避免危險的發生。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注意到了嗎?在街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牌子,上面畫著一個大大的感嘆號,像這樣(出示圖片),你們知道它代表什麼意思嗎?2、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它那樣的標志,它們都屬於危險標志一類,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二、教授新課1、禁止標志這類標志用紅色來表示,形狀呈圓形,裡面有圖案或者表示「禁止」「強制」意思的文字。用圓形來表示,是因為圓形給人的感覺比較直接,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1)圓形裡面有一根燃著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2)圓形裡面有一支點燃的煙,再打一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3)圓形裡面有一個人,外面畫了一個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4)圓形裡面有一個手掌,外面畫了一個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5)你還看到過類似的標志嗎?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2、認識警告標志(1)這類標志用黃色三角形來表示,意思是有危險,要注意安全。(2)出示同學們都比較熟悉的交通警告標志:三角形裡面有一個感嘆號,表示要注意安全。(3)再向學生介紹幾種常見的警告標志:當心火災、當心爆炸、當心有毒、當心觸電等。3、生活中的危險標志你們見過生活中有哪些危險標志嗎?三、做游戲認標志選出十人,分為五組,每組兩人。第一組的一個同學站在講台上,手裡拿一張畫有危險標志的圖片,第一組的另一個同學來表演。第一組表演完,第二組表演,比一比哪個組表演的好。第四課 社區和室內活動安全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社區和室內存在的安全隱患。2、在社區和室內做正當的游戲,注意安全。教學過程:一、導入1、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男孩,名叫歡歡。他聰明活潑,總是活蹦亂跳的,即使回到家裡還是跳個不停,他從凳子上跳到沙發上,又從沙發上跳到床上,爸爸媽媽怎麼哄他都不聽。結果當他正准備從床上跳下來時,不小心碰到櫃子腳上,頭上撞了一個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2、你們喜歡他嗎?為什麼?二、教授新課1、在社區做安全的游戲(1)小朋友們休息的時候,在社區玩耍,應該注意些什麼呢?(2)同學們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其餘的同學可以根據發言同學所說的發表自己的見解。(3)師生總結社區做游戲的安全(不要打彈弓、投擲小刀;不要爬屋頂、爬樹、跨橫溝、從高處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車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隱蔽的地方去嚇唬別人等)2、在家裡玩也要注意安全(1)家是小朋友們的樂園,那家裡有沒有安全隱患呢?(2)為什麼不能和小朋友們在房間里追跑打鬧?(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危險了?為什麼呢?(4)有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做手工,總是把剪刀等尖銳物品放在床上,你們說這樣做對嗎,為什麼?三、擴展訓練1、有個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愛看電視,他最愛看動畫片和少兒節目,如《大風車》、幼兒知識競賽或者智力競賽等等。他參加競賽還得過獎呢!爸爸媽媽經常表揚他,說他越來越聰明。你們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2、我們在家裡,還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戲? 第五課 用電安全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一些用電的安全常識。2、使學生學會正確、安全的用電。教學過程:一、導入1、有一個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裡看電視,忽然想吃蘋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個蘋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來一看,喜歡的電視節目已經結束了,他便走到電視機前去換頻道。你們猜,這時候發生什麼事了?2、明明剛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來是觸電了,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敢用濕手去碰電器了。你們在家裡發生過這樣的事嗎?二、教授新課1、安全用電標志(1)你們了解安全用電標志嗎?(2)安全用電標志分為顏色標志和圖形標志。顏色標志常用來區分各種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導線,或用來表示某處安全程度。圖形標志一般用來告誡人們不要去接近有危險的場所。(3)紅色、黃色、藍色、綠色、黑色,你們知道都是用來標志什麼的嗎?(4)老師結合圖片向學生講解不同顏色標志代表的不同含義。2、預防觸電(1)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存在電。你們知道怎樣預防觸電嗎?(2)師生共同總結用電嘗試:家電停止使用時,要拔掉電源插頭;手、腳和身體濕的時候不要觸摸電器;不要把手伸進運轉的電風扇、攪拌機和水果榨汁機里等等。3、觸電後怎麼辦(1)觸電後應立即拉下電源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2)迅速撥打電話,你們知道應該撥打什麼電話號碼嗎?(3)如果無法及時找到或者斷開電源,應該怎麼辦?三、總結1、我們經常看到電池,你們說摸電池會觸電嗎?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2、今天這節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用電安全知識
Ⅳ 小學一年級安全教育《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教案》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認識一些公共安全標志、設施的用途,並保護它們。
2、知道在公共場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規則。
3、懂得安全事故會給個人、周圍人帶來傷害及社會造成影響和損失。
教學重點:
1、讓學生認識一些公共安全標志、設施的用途,並保護它們。
2、知道在公共場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規則。
教學難點:
1、安全事故會給個人、周圍人帶來傷害及社會造成影響和損失。
課前准備:
1、完成「社會調查記錄」
2、幾個不同種類的安全標志。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公共場所是我們遊玩、活動、穿行的公用空間,這里往往人多物雜。一個小小的無意行為,可能就會引起危險。
二、新課出示課文一則新聞及圖片1、2、3、4。
三、問題:看了這篇報道,你有什麼想法和問題?給大家說一說。
四、實物投影出示「我的調查記錄」。
五、討論:
1、在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踢皮球行嗎?這些行為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2、在柴草垛旁放鞭炮的行為好嗎?這樣會引起什麼後果?我們應該怎樣做?
3、隨身攜帶易燃易爆品,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分組說一說)
六、(出示課文圖片)邊看邊聽老師小結
七、做一做、想一想(出示課文圖片)
1、我們來找一找周邊的安全標志和設施,和它們認識一下,交個朋友吧。
2、在這些地方經常會出現什麼安全標志?我們來試著畫一畫,然後給大家介紹一下。
3、公共場所安全設施被損壞,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把你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
八、分組討論:
為維護公共安全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九、總結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