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學設計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案 1
【教材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維護大自然,維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辦,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原先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的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是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教學重點】
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明白為什麼要維護大自然。
【教學難點】
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
【教學准備】
《黃河頌》錄音帶和抗洪資料。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黃河頌》錄音帶導入
黃河是母親河,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今天俺們一起來了解它的過去和現在。
二、初讀課文,了解黃河的變化
1、學會本課生字詞:
⑴讀字,讀准音,記住形。
⑵讀讀詞,明其義。
2、小組合作學習,找出黃河原來是什麼樣子的?後來有哪些變化?想像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3、以自身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
三、匯報學習效果,理解大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匯報形式:
1、資料展示(抗洪)。
2、繪畫演示。
四、設計治理方案,增強環保意識
1、說說科學家為治理黃河所設計的方案。
2、小組合作,為治理黃河提建議。
【板書】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原來現在
氣候溫暖自人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然為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因原經常決口
素因
(搖籃)原因(禍河)
② 人教版第10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條理清楚,材料確鑿,數據詳實,字里行間包含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課文先寫了黃河帶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寫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基於這一理念,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導放結合,合作學習,自學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學習,進一步提高略讀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墊定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8個生字。
(2)了解黃河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及可以採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辦法。
2、過程與方法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黃河知識的資料,搜集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的事例、數據,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採取自讀自悟、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運用「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並付諸行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黃河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及可以採用的防止水土流失的辦法。
2、樹立環境保護的觀念。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准備】
1、課前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以及生態環境被破壞的資料。2、自製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誰知道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哪條河?你所知道的黃河是什麼樣的?
2.今天老師帶來一段有關黃河的視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視頻展示黃河過去和現在)
3.視頻看完後,大家有什麼感受。(生看後說感受,質疑)。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解決。
2.(課件出示生字詞語)師:課文讀完了,現在我想檢驗一下大家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請一位同學把詞語讀一讀。齊讀。
3.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黃河寫了哪幾方面內容?
4.引導概括:原來——搖籃 後來——禍河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相機板書。
5.現在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課文先講了 ,接著講了 ,然後講了 ,最後講了 。)
三、小組合作,探究課文
(一)師:同學們,高老師不僅是一位語文老師,而且是學校科學興趣小組的老師,最近我遇到了一個難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現在就請全班同學幫助我一起來研究以下幾個問題(課件出示)
A.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B.後來黃河變成什麼樣了?
C.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D.怎樣才能治理好黃河?
(二)請各位同學分小組討論以上問題。(學生分小組討論)。
(三)學習黃河的過去。
1.導語:剛才大家經過激烈的討論,相信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
2.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指名回答,課文中說原來的黃河流域可以與今天的江淮流域媲美,現在就請看一下今天江淮流域的美景(課件展示昔日黃河流域,出示第三段)
3.黃河的水哺育了炎黃子孫,所以人們把黃河稱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面對這樣美好的河流,我們應該用什麼感情來讀。(什麼樣的語氣讀?熱愛、嚮往、感激、自豪、驕傲、贊美)指名回答。
4.請各位同學懷著熱愛、贊美、嚮往之情一起向全國人民展示過去黃河之美。全班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學習黃河的現在。
1.過渡:這樣美好的搖籃,後來變成了什麼樣子呢?我們就來交流第二個問題。(你是從課文哪些自然段了解到的?)出示課件。
2.第一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打比方、列數字),你從這些數字中體會到了什麼?指名回答。
3.小結:作者列出了黃河泛濫的具體數字,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黃河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今天我帶來了一段洪水泛濫的視頻,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洪水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課件展示黃河泛濫)
4.看了洪水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讀這部分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呢?指導朗讀。
5.好,我們一起來合作朗讀一下1、4段,第一段我讀黑字部分,同學們讀紅字部分,要讀出你們的悲痛、傷心來。第四段大家齊讀。(師生合作讀、學生齊讀)
6.剛才,我們向全國人民展示了原來的黃河和後來的黃河,全國人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一個什麼問題呢?請大家齊讀第二自然段。
7.本自然段在課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承上啟下,過渡段)這句話哪個詞承上,哪個詞啟下呢?(搖籃、禍河)板書。
8.現在的黃河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你是從哪些自然段了解到的呢?指名回答。
9.寫黃河泥沙多的時候運用什麼樣的說明方法?
10.作者列舉了哪些數字?找一找,請同學們動筆用波浪線畫出。請學生匯報。
11.唐代詩人劉禹錫也曾用「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詩句來說明黃河含沙量大。由於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在下遊河道沉積,黃河變成了什麼?懸河。
12.出示懸河錄像,解釋懸河。
(五)學習黃河變化的原因
1.是啊!第5段用一系列驚人的數據,說明了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那麼造成黃河含沙量多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交流第三個問題。
2.造成黃河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呢?指名回答,自然、人為。
3.由於自然和人為原因,造成了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更嚴重的是。出示「更嚴重……頻繁」師生合作讀。
4.這一部分一連用了12個越字,這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六)學習治理黃河
1.師:黃河的水患使兩岸老百姓叫苦不迭,我們應該如何治理黃河呢?為了拯救黃河,科學家為黃河設計了哪些治理方案。
2.治理黃河的關鍵是什麼?
四、拓展延伸,小結學法
1.同學們,該我們為黃河出一份力了,拿出紙來寫一寫你為治理黃河設計的方案。
2.黃河的變化並不能親眼所見,但作者為什麼能把這一過程提示得如此清楚、具體?(採用了大量詳實的材料)作者是如何獲得這些材料的呢?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這些材料的獲得靠的是作者平時的觀察、閱讀、搜集、記載)我們也要向作者學習,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時注意積累材料,這樣作文就能意之有物。)
3.黃河發生的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啟示?(告訴我們要保護環境、善待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4.你能聯系實際舉出人類破壞大自然受到處罰的例子嗎?(沙漠化、溫室效應、酸雨、洪旱)
五、總結課文
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黃河從過去的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後來變成禍河,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類的破壞,同時也了解了科學家為治理黃河想出的方案,讓我們也行動起來,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吧!
六、布置作業
任選作業(課件出示)
1.寫一條保護母親河的公益廣告。
2.寫一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讀後感。
3.出一期有關環境保護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