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維的《鳥鳴澗》
那是桂花的一種「四季桂」。
桂花可分為四個類群。即銀桂類、金桂類、丹桂類和四季內桂容類。
四季桂類,花呈黃白色或淡黃色,一年之內花開數次,一般秋季一次開花繁密,其它各季開花少或極少,花香較淡,葉較小,生長勢也較弱,因之植株較矮,常呈灌木狀。
四季桂的香氣是最淡的。作為經濟作物很少有人栽培,就是因其開花稀疏,香氣不濃;
四季桂多數呈叢狀生長,花呈黃白色,較稀疏,香氣淡而花期長,一般
除嚴冬與酷暑季節外大約二個月能開一次花,以秋季香氣稍濃,其餘較淡,
其品種有大葉四季桂及小葉四季桂。
我猜王維所寫的應該是 小葉四季桂。
因為我曾在春節時,在山裡見到過,葉子小,花小,其實味道還是很儂的,我就是聞著香味找到的。可能是在山裡越發顯得香味濃郁。
這種花在雲南可能較為普遍,大多人都知道,學校里種植的也以四季桂為多,當然香味不能和「金秋時節,桂子飄香」的金桂相比,但是從花旁邊過,也是能聞到香味的。
2. 小班唐詩《鳥鳴澗》教案詳細
鳥鳴澗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春天的夜晚寂靜無聲,桂花慢慢凋落,四處無人,
春夜的寂靜讓山野顯得更加空曠。
或許是月光驚動棲息的鳥兒,
從山澗處時而傳來輕輕的鳴叫聲。
注釋
選自《王右丞集箋注》鳥鳴澗:鳥兒在山中鳴叫。河流名。
澗:兩山之間的小溪。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稱。有的春天開花,有的秋天開花。花瓣曬干可以食用。
空:空寂、空空盪盪。空虛。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
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出來。
驚:驚動,驚擾。
時:時而,偶爾。
時鳴:偶爾啼叫。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寫作背景
王維寫《鳥鳴澗》的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該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岳所居的雲溪別墅所寫的古詩《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鳥鳴澗》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的作品,是一首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作之一。
賞析
《鳥鳴澗》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夜深人靜,月亮還沒有出來,萬籟無聲。忽然,月光穿雲而出,給大自然披上了盈盈輕紗。田野空曠,幽谷靜謐安詳。這是世界都睡著了嗎?詩人在靜思中發現,這春山空而不虛。《鳥鳴澗》中,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 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世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這首詩寫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山靜」,所以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動靜結合。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花落,月升,鳥鳴,這些「動」景,卻反襯出春山的幽靜。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景。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3. 王維《鳥鳴澗》
王維《鳥鳴澗》賞析鳥鳴澗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賞析一】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卧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於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們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於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並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我們在王維這首詩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裡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余恕誠)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173.aspx
4. 鳥鳴澗王維
閑是人的一種心境,一種狀態,悠閑而安閑,就如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般。「人閑」與「夜靜」相對,正面寫出春山的空曠、靜謐。閑,富有禪意,不執著於物,一任花開花謝,雲卷雲舒。
5. 鳥鳴澗 王維畫
1、《鳥鳴澗》 王維 畫如下所示:
2、《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回甫岳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答首。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一「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景寫生畫。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蝠「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3、《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4、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6. 鳥鳴澗 王維寫一個故事
在一個春晚,朋友約我(詩人王維)去他家做客,我就悠閑地踏著幽靜的小路沿著朋友家走去.朋友家離我較遠,所以我就必須經過一座小山.在幽靜的山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
我信步地踏在小山上,感覺非常寂靜,那種靜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美好.在安靜的山嶺里,一絲絲春風撫過,幾朵芬芳的桂花在微風的伴隨下,輕輕地飄落在地上.拾起來放進鼻尖,那種香味簡直沁人心脾,十里飄香啊!慢慢的,月亮出來了,她朦朦朧朧的,好似一個害羞的少女.月亮發出了柔媚的光芒,是如此的柔和,像一個小公主那樣的含蓄,可愛.讓你感到驚奇的是,如此溫柔的月亮小妹妹卻驚醒了幾只正在休息的鳥兒呢!鳥兒們驚醒後,便揉了揉眼睛,熱鬧起來了.有的在熱情地跟月亮打招呼,有的在津津有味地講故事給月亮聽,有的在靜靜地欣賞著月亮妹妹動人的美貌.瞧,多是快樂啊!過了好一會兒,鳥兒們也累了,陸陸續續地挨在樹枝旁邊睡著了.可是,突然有一隻鳥兒口渴了,就閃著翅膀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嘰嘰喳喳的,偶爾的鳴叫盪漾在春天的山澗里……
多麼迷人的景色啊,多麼難忘的景色啊.於是,我不由得拿起筆點點滴滴地把我的所見所聞記錄了下來,寫成了一篇古詩——《鳥鳴澗》.
7. 鳥鳴澗 王維
譯文:
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裡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盪盪。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驚動。時時發出的鳴叫在山澗中回響。
鳥鳴澗
年代:【唐】 作者:【王維】 體裁:【五絕】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本詩亦然.而"人閑"二字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更突出了人與自然的融合!
【賞析1】
這首五言小詩主要描繪深山幽谷夜晚寂靜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心情。
詩在藝術上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動襯靜,寓靜於動。「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二句寫出了一種靜謐恬美的意境:寂靜的山谷中,人跡罕至,只有春桂在無聲地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接下詩人又寫出了更有詩意的一幕:「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由於山中太幽靜了,因此,當一輪明月突然升起,皎潔銀輝灑向這夜幕籠罩的空谷時,竟然驚動了山中的鳥兒,於是在幽谷溪邊鳴叫起來。這叫聲似乎一時打破了山中的寧靜,但它又讓人感到空曠的山中更加幽靜沉寂。王籍曾寫過這樣的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維這首小詩與此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品味,王籍詩句不免給人以說理的感覺,哲理意蘊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動的描繪,而這首詩卻寫得形象逼真,生動自然,情趣無限。詩中雖然寫的花落、月出、鳥鳴,但是「這些動的景物,即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唐詩鑒賞辭典》),可見還是後來居上。
【賞析2】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卧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於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們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於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並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我們在王維這首詩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裡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8. 鳥鳴澗唐王維的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
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溪溝。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寂靜沒有人聲的 環境里,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
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 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寫空靈閑靜的環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致。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
《而庵說唐詩》:"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唐詩箋注》:"閑事閑情,妙以閑人領此閑趣。"《詩法易簡錄》:"鳥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著'夜靜春山空'五字於其前,然後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於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譯文】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裡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盪盪。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驚動。時時發出的鳴叫在山澗中回響。
9. 鳥鳴澗 王維帶拼音
鳥鳴澗拼音版注音:
rén xián guì huā luò , yè jìng chūn shān kōng 。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yuè chū jīng shān niǎo , shí míng chūn jiàn zhōng 。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