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導體絕緣體教案
導體和絕緣體
一、教學目標:
1、 知道什麼是導體、絕緣體,並能結合實際辨認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材料。
2、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會用簡單電路檢驗某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和歸納概括能力(能歸納概括導體和絕緣體的性質)。
3、 向學生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二、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使學生認識導體和絕緣體。
三、 教學難點:設計實驗辨認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四、 課前准備:
1、 分組實驗材料――電池,小電珠,導線,銅、鐵、鋁等導電的材料,橡膠、塑料、木條等絕緣體材料。
2、 演示材料――鉗子、螺絲刀等工具。
五、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發現問題:
一會兒,我們用這些材料把它們連接起來,小電珠會亮,接著我們在連接好的電路中分別連接一塊布條和一個鐵片看看小電珠還會不會亮。一會兒把現象告訴我們。(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學生實驗操作,發現問題
(鐵片能使小電珠亮,而布條不行)
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邊展示邊匯報)
實驗探究:
師:我們把像鐵片這樣能夠使小電珠亮的稱為容易導電的物體,而布條不能使小電珠亮起來的稱為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用剛才這樣的實驗方法驗證一下有哪些物體像鐵一樣容易導電,有哪些物體像布條這樣不容易導電,在做時一邊做一邊記錄你的發現。
學生小組實驗
容易導電的畫「○」,不容易導電的畫「×」
驗證物體
驗證結果
匯報實驗結果
檢驗一下你身邊的物體,看看哪些容易導電,哪些不容易導電。
學生分組實驗
匯報實驗結果
(如有爭議,教師指導演示)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一個精密的儀器,來檢驗一下有爭議的物品和我們剛才不容易導電的物品。
教師介紹萬用表的使用。
教師演示:用萬用表檢驗人體、濕布條等物體。
提問:剛才我們做了這些實驗,通過實驗能說明什麼?
(金屬的容易導電,只有金屬和水是導電的,人體是導電的。)
概括結論:
教師小結:人體,不純凈的水,大地是容易導電的,有些物體用簡單電路就能檢驗出來,有些物體就需要用精密的儀器,說明這些物體導電的能力不一樣。我們把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把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
提問:誰能用自己的話再復述一遍什麼是導體,什麼是絕緣體?
鞏固應用:
1、出示鉗子,螺絲刀
哪些用了導體,哪些地方用了絕緣體,為什麼?
學生回答問題
小結:手接觸的部分用的是導體,需要電通過的用導體,因為人體也是導體,所以我們需要注意安全用電。
2、出示圖:這些做法對不對,為什麼?
小組討論後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圖中的錯誤,不能用濕布擦燈炮會引導爆炸。
布置作業:
利用學具袋中材料,檢驗一下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板書設計:
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 容易導電的物體:鐵、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
和
絕緣體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