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表現童趣的古詩
童趣詩2首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⑵ 九首童趣詩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所見 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溪居即事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有哪些富有童趣的詩句
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詠鵝》唐·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幼女詞》唐·施肩吾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所見》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舟過安仁》宋·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7、《稚子弄冰》宋·楊萬里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8、《閑居初夏午睡起》宋·楊萬里(其一)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其二)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9、《夜書所見》宋·葉紹翁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10、《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童趣的詩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____高鼎《村居》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____白居易《池上》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____袁枚《所見》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____楊萬里《舟過安仁》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____胡令能《小兒垂釣》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____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____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____雷震《村晚》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____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富有童趣的詩句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童真童趣】求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
唐 - 施肩吾 - 幼女詞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宋 - 楊萬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宋 - 楊萬里 -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宋 - 楊萬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宋 - 楊萬里 -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 - 葉紹翁 - 夜書所見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宋 - 辛棄疾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唐 - 呂岩 -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描寫童真、童趣的古詩詞
池上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注釋]:艇:輕便的船。
解:懂得。
[譯文]: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一隻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
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盪開,船後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池 上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①藏蹤跡,浮萍②一道開。
【注釋】①解:知道。
②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助讀】這首詩寫出了小孩的貪玩和天真。
《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注釋】[題解]本詩作者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一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
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一家,在當時與陸游等人齊名。
本詩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絕句。
宿:住宿。
新市:地名,位於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
徐公店:一個姓徐的人家開設的客店。
公:古代對男子的通稱。
詩題暗示了詩歌內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語意理解]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樣子。
一徑深:一條小路很遠很遠。
徑:小路。
樹頭:樹的枝頭。
陰:樹陰。
未成陰:是新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未形成樹陰。
急走;快跑。
無處尋:找不到了,此處有「分不清」之意。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已經凋落了,而新葉卻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陰。
兒童們奔跑著,追撲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們了。
《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有關於童趣的詩句(3首)(加體會)
1.《村居》【清】 高 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體會: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
詩人非常明白小孩好玩的心態,小孩子放學後不免磨蹭逗留,但現在,孩子們一放學就急忙回家,為的是迫不及待的放風箏!歸來早、忙趁東風寫出了一片童心童趣,恐怕他們上課時已巴望早早散學了···2.《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體會: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
當路人問道,稚子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
這是從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
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3.《所見》 【清】 袁 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體會: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唱歌餓,忽然又不唱了,准備捕捉知了那一剎那情景。
詩人抓住事物瞬間的特點加以描寫,反映人物獨特的心理狀態,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有動有靜。
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後寫小牧童靜態,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富有童趣的詩歌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7、《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8、《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其一)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其二)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9、《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1、《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12、《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13、《幼女詞》 明·毛鉉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15、《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
富有童趣的古詩詞5首
富有童趣的詩句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5、《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6、《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7、《牧童》 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8、《觀游魚》 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9、《田家》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0、《花影》 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11、《春晚書山家屋壁》 唐·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關於童年童趣的古詩
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7、《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8、《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其一)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其二)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9、《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1、《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12、《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13、《幼女詞》 明·毛鉉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15、《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
童趣的詩歌
六歲的秋天是多雨的秋天我問姥爺:天上哪來那麼多的雨水姥爺說:雨是雲彩變的那一天,雨下個不停地下的雨嘩啦啦地流流到大街上 流進我家院子深深的井水裡雨停了……藍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天空沒有雲朵該會多麼寂寞天空沒有雲彩 就像媽媽沒有孩子我爬在井口喊雲彩不一會兒 天空出現七彩的雲朵……青蛙為什麼總是在雨後鳴唱 我想它一定和我一樣 是在雨後喊回天空的雲彩這是我在童年和青蛙心照不宣的秘密那一年的秋天 我看到雨水在雲朵上生長 看到田野里的小花向著天空 向著天空中的雲朵 張開五彩繽紛的手臂
⑶ 關於童趣的古詩有哪些
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卧剝蓮蓬。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白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⑷ 描寫童趣的古詩
1、《小兒垂釣》胡令能(唐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回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2、《答牧童詞》李涉(唐代)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卧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3、《牧童詩》黃庭堅(宋代)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4、《所見》袁枚(清代)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5、《池上》白居易(唐代)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⑸ 關於兒童小時候童趣的古詩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專飛入菜花無屬處尋。
所見 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溪居即事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⑹ 描寫童趣的古詩有哪些
《兩小兒辯日》先秦:列禦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牧童詞》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卧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幼女詞》唐代: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與小女》唐代:韋庄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⑺ 關於童年童趣的古詩
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5、《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7、《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8、《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其一)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其二)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9、《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1、《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12、《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13、《幼女詞》
明·毛鉉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15、《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⑻ 童心童趣的古詩--賞析
1、《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愛的兒童,頭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點出兒童捕蝶快樂,天真的背景。這兒有一道稀疏的籬笆和一條幽深的小路。籬笆旁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飄落,嫩葉還未撲蝶圖。
成陰: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花落未成陰」和結句中的「菜花」都說明這是暮春季節。
後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將彩筆轉入畫面的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而「飛入菜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為靜止。「無處尋」三字給讀者留下想像回味的餘地,彷彿面前又浮現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
這首詩運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鮮明。楊萬里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罷官後長期村居,對農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寫自然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本詩作者一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一家,在當時與陸游等人齊名。本詩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絕句。詩題暗示了詩歌內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詩人住宿在位於浙江省德清縣的新市鎮,一個姓徐的人家開設的客店的時候,看到一片盛開黃色鮮花的油菜田野。那裡跑著高興的兒童。他們在追撲黃色的蝴蝶。黃色蝴蝶飛進黃色的油菜花中,孩子們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黃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詩人用簡捷的語言生動的描寫了美麗的田園風光,歌頌了大好的祖國山河。
2、《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嚮往這樣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這首詞並非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它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池塘中一個個大蓮蓬,新鮮清香,多麼誘人啊!一個小孩兒偷偷地撐著小船去摘了幾個又趕緊劃了回來。他還不懂得隱藏自己偷摘蓮蓬的蹤跡,自以為誰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駛過,水面原來平輔著的密密的綠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顯的水線,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4、《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讀了這首詩,讀者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美麗春景,一起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5、《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林都被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到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裡,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吧。
還有好多,樓主找童心童趣的古詩,然後按照題目找賞析吧,望採納,謝謝
⑼ 描寫童趣的古詩,快,急
1.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提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2.
《桃 花 溪 》唐 張旭
隱隱飛橋隔版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權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3.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