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恐龍滅絕教學設計

恐龍滅絕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13 02:16:34

❶ 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和7個帶有生字的詞語,會寫詞語「嚴寒」。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藉助關鍵詞語體會科普文語言的准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3、對恐龍滅絕之迷產生興趣,並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藉助關鍵詞語體會科普文語言的准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教學難點:能藉助關鍵詞語體會科普文語言的准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看圖談恐龍
A、出示各種龍
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大朋友:……。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恐龍(板書) 生接答
B、 理解「龐大」
師:你們對這些大朋友了解嗎?跟咱們生活中的這些小動物相比,他們怎樣?(很大)老師查過資料,最大的恐龍恐龍是震龍,它的身長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達到18米!體重達到130噸!到底130噸有多重呢?我們全校的老師和同學加起來都抵不上一隻恐龍。恩,真是太大了!這么大,老師送給你們一個詞「龐大」,來,讀!出示:龐大
讀准字音,看看這個「龐」字的字形,廣字中還藏著大大的龍呢?你有什麼感覺?

讀好「龐大」,讀出大的感覺。
板貼「龐大」
2、了解恐龍的歷史
師:老師這兒帶了一段恐龍的信息,自己讀一讀,你讀出了什麼?
我們人類只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人類的歷史跟恐龍的歷史比起來可是短多了。
師: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師:你們讀出了兩個數字:「三四百萬年」,「兩億年」。這兩個數字誰大?
生交流,師引導比較「三四百萬年」和「兩億年」
師:我們說不清楚,畫圖理解:如果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是一小格,那兩億年就有這么多!
師:誰能通過你的讀讓大家感受到他們時間相差大
自由練讀,指名讀 。
評價:我聽出來了,恐龍的歷史很久很久
從你的讀中知道兩者的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讀其中的詞「人類」板貼
二、初讀感知
1、讓我們坐上時空機,到兩億多年前的地方去看一看吧。(出示:恐龍繁盛時期的圖片)這就是恐龍生活的年代,樹上有恐龍,水中有恐龍,地上有恐龍,真是恐龍生活的世界。
師引:現在你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嗎?這只不見了,這只也不見了,這一隻只恐龍都不見了,最後一隻恐龍也不見了,我們再也見不到恐龍了。這就叫「滅絕」(板書:滅絕,補全課題。)齊讀課題
此時此刻,你最想問的問題是什麼?(預測: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呢?)
師:是呀,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呢!(出示句子:龐大的恐龍為什麼會消失了呢?)
(讀好問句)指名讀——齊讀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研究恐龍的滅絕。
打開課本,自由讀,讀正確,讀通順,
並想一想,課文關於恐龍的滅絕有哪幾種說法,找出來。
2、 交流
師:書上介紹了哪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
指名讀
第一種說法:師隨機出示詞卡「躲避」 讀准
出示「耐不住」 師引:這個「不」要讀又輕又短
第二種說法:出示詞卡「塵埃」「枯萎」「死亡」讀准音。
理解「塵埃」(漂浮在空中的小土粒)
師引:課文中還有沒有第6種。請你仔細看看第4小節。
了解省略號的意義
師:說明了什麼?你們從這六個小點當中知道了秘密,看來呀,讀書不僅要讀文字,還要讀標點。
三、研讀恐龍滅絕的兩種說法
1、師:恐龍滅絕的說法很多很多,我們就來研究前兩種說法。
出示:一種說法是,有一段時間,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它們不能像蛇和烏龜那樣,借冬眠來躲避寒冷。加上恐龍身上沒有皮毛來保暖,它們耐不住嚴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指名讀,想想恐龍為什麼滅絕了
師:誰來說說恐龍為什麼滅絕?
師:誰能連起來說,因為恐龍沒有……沒有……所以……
看來恐龍的滅絕跟它自身的原因有關系。
2、體會「突然」的准確性
師追問:可是恐龍生活了兩億年了,一直沒有冬眠習慣,一直沒有皮毛啊?為什麼生活了這么久還會消失?
原來文中還有這么重要的詞語,怎麼樣叫「突然」,正因為天氣變得這么快,所以恐龍來不及——
「十分寒冷」你想像你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出示課件:冰雪和風聲
師:這就叫「嚴寒」——板貼嚴寒
面對著突然降臨的嚴寒,沒有皮毛,沒有冬眠習慣的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凍死了),你有什麼話要說。(真可惜啊)
帶著這樣的心情讀上面的一段話。
朗讀指導(指名讀——齊讀)
小結:從這種說法中,我們知道恐龍是耐不住嚴寒凍死了。
3、 學習第二種說法
A、看課件(行星撞地球)
師:你看到了什麼?
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怎麼會滅絕呢?課文中是怎樣介紹這種說法的?自己去讀一讀?
出示:另一種說法是,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地球上一片黑暗。因為沒有陽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隨著動物的減少,食肉的恐龍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也漸漸的滅絕了。
B、師:在這種說法中,恐龍是怎麼滅絕的?老師這里有四個詞語,請排序,並說說理由,課件出示四個詞
課件
太陽 植物 食草動物 食肉恐龍
說說為什麼這樣擺?(因為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植物得不到陽光的照射,枯萎了,食草動物找不到吃的餓死了,食肉動物找不到食物吃也死了)
C、那課文是怎麼寫的呢?我們合作著讀,我讀表示原因的句子,你們讀產生的結果。
你看,課文課不是像我們剛才那樣用了這么多的因為……所以……,而是用「因為」「隨著」連接起來的,多麼自然巧妙呀!
誰願意再來讀讀,你為什麼把「漸漸地」讀得這么慢呢?
齊讀
D、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恐龍是找不到食物而餓死了。板書:餓死
四、復習鞏固,生字指導
1、這里的生詞還會讀嗎?
你們還記得「龐大」的意思嗎?「龐」,很大;大,很大。兩者都是近義詞。
黑板上的詞像這樣的詞語在這里還有嗎?
死亡 枯萎 躲避 滅絕
2、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兩種說法:出示:
龐大的恐龍為什麼會消失呢?一種說法是恐龍耐不住(嚴)(寒)。另一種說法是找不到食物。這里有兩個生字,哪個比較難?(寒)
出示「寒」
觀察注意些什麼?
師范寫
生練寫
五、小結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還有很多,課後可以去查找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恐龍的滅絕 生詞板貼
凍死了
餓死了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則科普小品文,我將本課的目標定位為生字詞的認識,了解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並對其中的2個說法進行了精讀!在對文本的分析後,我們可以反現,本課生字詞很多,所以我在教學時採取了分散識字的方法,來降低難度,便於學生記憶。文本中有一些科學科學知識術語及數據不易理解,我在課堂中抓住了「三四萬年」和「兩億年」的對比來感受恐龍的歷史久遠,為了克服這個學生不能從語言上理解的難點,我就採用了倪老師畫圖的方法,直觀有效。在第二段的教學時,我抓住了「突然」「嚴寒」等詞語,感受恐龍滅絕的原因,第三段的學習時,文章的內容比較饒口,又有一定邏輯性,倪老師所採用的用關鍵詞排順序的方法又克服可一個難點,孩子們對本段的學習在思想上有了一個條理和線索,更加清晰,便於記憶!課的最後,我讓生再讀生詞,並給詞語找規律,找出象「龐大」這樣以近義片語成的詞。讓生在學詞語時,又能了解構詞的特點,使詞語教學更加深入!但是,有了一個好的設計遠遠不夠,如何把它更好地應用在課堂中才是關鍵,在本堂課的實踐中,我有很多失誤,中間忘詞了,還有一種狀態沒調整好!特別是最後的生字教學,由於課尾時間緊湊,我也就更加慌亂,胡亂完成了任務,沒有聽出學生的錯誤。
課後,我有一些小小的思考,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語言的准確性是他的特點,例如:「足夠,漸漸地 慢慢的……」那麼如何在課堂中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這一點,是我們所要繼續思考的!

❷ 科學《恐龍是怎麼滅絕的》教案及反思

《肚子里的家》

1、教師以寶寶的語氣講述故事
2、講到重要地方時,教師減慢語回速,讓他們對故事答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

四、提出問題,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1、故事的名字是什麼?
2、小白,小沙和小紅在討論什麼呀?
3、為什麼老師的肚子在一天天長大呢?老師是怎麼對小朋友說的啊?
4.後來老師為什麼離開幼兒園了,她去干什麼呀?
5、老師走了後,小白、小沙和小紅又在討論什麼呀?
6、教師再次講故事,加深印象。
7、課件演示

❸ 大班結構游戲恐龍博物館教案怎麼寫

首先要抄吃透教材,把教材的襲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閱讀全文

與恐龍滅絕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