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必修二離騷教學設計

必修二離騷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13 00:58:00

高中語文必修二《離騷》原文

原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譯文:

我揩著眼淚啊聲聲長嘆,可憐人生道路多麼艱難。

我雖愛好修潔嚴於責己,早晨進諫晚上就被罷免。

他們攻擊我佩帶蕙草啊,又指責我愛好採集茝蘭。

這是我心中追求的東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後悔。

怨就怨楚王這樣糊塗啊,他始終不體察別人心情。

那些女人妒忌我的豐姿,造謠誣蔑說我妖艷好淫。

庸人本來善於投機取巧,背棄規矩而又改變政策。

違背是非標准追求邪曲,爭著苟合取悅作為法則。

憂愁煩悶啊我失意不安,現在孤獨窮困多麼艱難。

寧可馬上死去魂魄離散,媚俗取巧啊我堅決不幹。

雄鷹不與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來就是這般。

方和圓怎能夠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寧願委曲心志壓抑情感,寧把斥責咒罵統統承擔。

保持清白節操死於直道,這本為古代聖賢所稱贊!

後悔當初不曾看清前途,遲疑了一陣我又將回頭。

調轉我的車走回原路啊,趁著迷途未遠趕快罷休。

我打馬在蘭草水邊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暫且停留。

既然進取不成反而獲罪,那就回來把我舊服重修。

我要把菱葉裁剪成上衣,我並用荷花把下裳織就。

沒有人了解我也就罷了,只要內心真正馥郁芳柔。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帶增得長悠悠。

雖然芳潔污垢混雜一起,只有純潔品質不會腐朽。

我忽然回頭啊縱目遠望,我將游觀四面遙遠地方。

佩著五彩繽紛華麗裝飾,散發出一陣陣濃郁清香。

人們各有自己的愛好啊,我獨愛好修飾習以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變,難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1)必修二離騷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像,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

㈡ 高一必修2《離騷》賞析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篇幅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抒情詩,共373句,近2500字。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釋為「離憂」(《史記?屈原列傳》);班固釋為「遭憂」(《離騷贊序》);王逸釋為「別愁」(《楚辭章句?離騷經序》)。宋項安世根據《國語?楚語上》「邇者騷離」一句的韋昭注「騷,愁也;離,叛也」,判定「蓋楚人之語,自古如此。屈原《離騷》,必是以離畔為愁而賦之。其後詞人仿之,作《畔牢愁》,蓋如此矣。」近人游國恩則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二者「一事而異名」,由此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離騷纂義》)。這些說法雖都言之成理,但以司馬遷和班固的說法最為貼近題旨,既有訓詁依據,又有「獨歷年而離愍兮」(《思美人》),「思公子兮獨離憂」(《山鬼》)等詩句為旁證,較為可信。《離騷》在藝術上的造詣也極高,在形象塑造、創作方法、表現形式、語言表達諸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作者不僅以自身為原型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還在創作方法上繼承發展了《詩經》、神話的優良傳統,以現實主義為基調,浪漫主義為特色,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為後世的抒情文學在創作方法上樹立了不朽的典範;它不僅繼承並發揚了《詩經》賦、比、興手法的藝術成果,採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寄情於物,托物寓情,使主觀之情與客觀之物融而為一,通過「制芰荷以為衣,集芙蓉以為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其彌章」之類的描寫,創造出一系列富於象徵意味的藝術形象,而且還在吸收民間文學和先秦散文語言營養的基礎上,打破《詩經》的四言格式,「自鑄偉辭」(《文心雕龍?辯騷》),創造了一種句法參差、韻散結合的新形式 騷體。總之,其藝術成就之輝煌,「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列傳》)。《離騷》在藝術上的造詣也極高,在形象塑造、創作方法、表現形式、語言表達諸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作者不僅以自身為原型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還在創作方法上繼承發展了《詩經》、神話的優良傳統,以現實主義為基調,浪漫主義為特色,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為後世的抒情文學在創作方法上樹立了不朽的典範;它不僅繼承並發揚了《詩經》賦、比、興手法的藝術成果,採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寄情於物,托物寓情,使主觀之情與客觀之物融而為一,通過「制芰荷以為衣,集芙蓉以為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其彌章」之類的描寫,創造出一系列富於象徵意味的藝術形象,而且還在吸收民間文學和先秦散文語言營養的基礎上,打破《詩經》的四言格式,「自鑄偉辭」(《文心雕龍?辯騷》),創造了一種句法參差、韻散結合的新形式 騷體。總之,其藝術成就之輝煌,「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列傳》)。

㈢ 高一必修二《離騷》節選的一些總結

通假字:
錯:通來「自措」,措施
離:通「罹」,遭受
圜:通「圓」,圓形的孔
反:同「返」,返回
詞類活用:我沒整理也。。。
一詞多義我找不到。。。。
古今異義」
替:。廢棄,貶斥
。更替
工巧。善於取巧
。工藝品詩文書畫細致精巧
窮困。走投無路
。生活貧困
以為。用。。做
。V 認為
改錯。改變措施
。改正錯誤
流亡。隨著流水而消逝
。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而離開祖國
陸離。修長的樣子
。形容色彩多
文言虛詞:
雖:余雖好修。。。 唯,只是
雖九死。。。。 adv 即使
雖體解。。。。 即使
之:哀民生之。。。 助詞「的」
又申之。。。。 代詞「我」
悔相道之。。。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高余冠之。。。 定語後置的標志
特殊句式:
不吾知。。。。。。 賓語前
高余冠。。。。。。 定語後

㈣ 高一語文必修二離騷的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都有什麼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譯為「嚮往」版【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權之陸離】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分別譯為「加高」「加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形容詞的「為」動用法,譯為「為……而死」。【倒裝句】1、恐年歲之不吾與否定句中代詞作賓主,賓語前置,應為「不與吾」。2、肇錫余以嘉名介詞結構後置3、不吾知其亦已矣,賓語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閱讀全文

與必修二離騷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