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聽障兒童是如何學習言語的
1.如何做聲氣結合訓練
具體方法如下:
方法1:橫膈肌功能訓練:兩腳自然分開,雙小臂與大臂形成90度角,將肺里余氣吐凈,小臂帶動大臂向身體兩側盡量往高抬起同時吸氣,吸氣停止稍停頓,兩臂迅速下夾,同時發」啊」音的四聲,如此循環。此項訓練是鍛煉聽障兒童橫膈肌的彈動力,以達到聽障兒童學會運用脈沖式氣流發音功能。脈沖式氣流是完成每個音節呼吸的基礎。
方法2:數數字訓練:用一口氣數一組數字,由短到長。吐字要清楚,氣流要平穩。
方法3:發「a」訓練:一口氣發「a」音越長越好。要求聲音清楚,氣流平穩。
方法4:一口氣說:「一朵花兩朵花三朵花……十朵花」說得越多越好,氣越長,說的越多,堅持練習,才能看到效果!
2.可做哪些呼吸游戲
(1)吸氣的訓練方法:聞花香、聞香皂、聞香香、拿一張薄薄的紙放在臉上,用鼻子吸住紙張,讓孩子通過視覺看到紙被吸住了,沒有掉下來!
如:吸氣訓練
一塊手帕:讓聾兒嗅灑有香水的手帕,因為有香味,聽障兒童會不自覺的深吸氣,達到訓練聾兒深吸氣的目的。
一朵鮮花:用一朵有香味的鮮花,也可以達到訓練聽障兒童深吸氣的目的等。
(2)呼氣的訓練方法:吹口哨、吹口琴、吹紙條、吹紙屑、吹羽毛、吹蠟燭等呼吸游戲方法,鍛煉聽障兒童言語呼吸能力。
如:口哨:家長和聾兒每人拿一隻口哨,比一比誰一口氣吹的時間長。目的是訓練聾兒控制呼氣的能力,使呼出的氣均勻而長。
蠟燭:一些沒有經過訓練的聾兒連一支蠟燭也吹不滅,主要原因是不會用氣。
家長可以把幾支蠟燭點成一橫排讓孩子吹,訓練孩子呼氣的范圍;也可以點成一豎排,訓練孩子呼氣的深度和力度;還可以只點一支蠟燭,訓練呼氣集中的能力。家長可以通過和聾兒比賽等方法,提高其對此訓練的興趣。
一張紙:家長可以用一張紙垂直放在聾兒口前,讓聾兒用力呼氣,盡力使紙成水平,這也是訓練呼氣的一種好方法。
肥皂泡:用一根吸管和半瓶肥皂泡,用吸管吹泡泡,這種方法簡單易行,而且聾兒有興趣。
氣球:讓他深吸一口氣,盡力吹大氣球,中途不許換氣,目的是訓練聾兒的肺活量等。
3.聲調訓練的方法
對只會一聲、四聲調的聽障兒童,開始可以用詞來代聲調的訓練方法。
如:花-紅-柳-綠或ma、ma、ma、ma等。對已學會單韻母的聽障兒童應進行以」a」音為基礎的四聲調順序進行訓練。對三、二聲發音有困難的聽障兒童,開始時可以將速度放慢,把聲調拉長,慢慢速度加快!
4.舌唇操訓練
(1)咧嘴唇訓練:將嘴唇盡量向兩側展開之後放鬆,再展開再放鬆,反復進行。
(2)圓唇訓練:雙唇成「O」形,之後放鬆,反復進行。
(3)咂嘴訓練:口唇成半張開狀態並迅速閉合再張開,反復進行。
(4)縮唇訓練:張大口成圓形並逐漸將口型縮小,反復進行。
(5)咧唇呼氣訓練:將口角向兩側展開上唇貼下唇,讓氣流從唇縫通過,反復進行。
(6)伸舌訓練:張開嘴,舌體盡量前伸之後縮回再前伸,反復進行。
(7)翹舌訓練:張開口舌尖盡量向上翹,之後保持1~2秒鍾,反復訓練。
(8)上下舌訓練:口型保持張開,舌尖抵上齒齦,舌體前伸,反復訓練。舌尖抵下牙齒齦舌體前伸,反復進行。
(9)捲舌訓練:舌體兩側捲起通過雙唇之間向前伸,反復進行。
(10)舌體繞唇訓練:舌貼上唇中間,向右繞一周,再向左繞一周,反復訓練。
(11)咧嘴砸唇訓練:口角外展舌體在口腔上下擺動,反復進行。
(12)咬舌訓練:舌頭吐出一半,用牙輕輕咬一咬!
(13)捲舌訓練:先把舌頭伸出來然後舌尖慢慢向上卷!
(14)左右擺動訓練:先把舌頭伸出來,然後左右擺動舌頭或舌尖!
(15)頂舌頭訓練:嘴巴不用張開,舌頭在嘴巴里左右頂一頂!
(16)唇(聲帶)放鬆練習:打嘟 、打哈欠 。
(以上每一項舌唇操都做8節)
5.語調異常如何矯治
語調是否正常,主要指語流的上升和下降相互協調的問題,也是語句的韻律感。
(1)在聽障兒童聲調、音質都獲得正常時,進行語句和課文的朗讀訓練。老師或家長挑選聽障兒童易會的短句、短文進行輕重音訓練,語句連續性跟讀訓練,兒歌、詩歌朗讀練習。開始時老師可以一邊慢慢朗讀,同時用手打拍,讓聽障兒童模仿發音,之後再逐漸將速度恢復到正常。
(2)還可以練習囀音!
6.如何矯治聽障兒童發出的假聲
(1)硬起音法:聲帶先閉合,氣流沖開聲帶而產生的聲音。用硬起聲法來矯治假聲和氣聲。選出聽障兒童已學會的單韻母進行發音,依四聲、三聲、二聲調順序進行發音訓練。
(2)氣音起聲法:發聲時,呼出的氣流早於聲帶閉合,即聲帶振動之前,氣流已呼出一部分。用氣音法矯治假聲,矯治過程是,先把假聲發音狀態轉變成氣聲狀態,再把氣聲通過硬起聲法矯治成正常發音狀態。
(3)軟起音法:聲帶閉合瞬間與氣流到達聲門一致。通過氣音、硬起聲兩種方法矯治過來的發音,再通過軟起音法進行鞏固性發音訓練。
7.在聲母訓練時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
如:鏡子:一面小鏡子,在單音訓練中有重要的作用。讓聾兒通過鏡子觀察家長發音的口形和自己的口形有什麼不同,發現問題,及時自我矯正。當然由於發音部位的不同,有些音的發音方法在鏡子里是看不清的,如舌尖中音d、t、n、l和舌尖後音zh、ch、sh、r;有些音的發音部位在鏡子里是看不見的,如舌尖前音z、c、s,舌面音j、q、x,舌根音g、k、h;但大部分音還是可以通過鏡子來掌握的。
小紙條:區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時,把一張紙條垂直放在嘴前。發送氣音p、t、k時,紙條會被吹起;發不送氣音b、d、g時,紙條不動。這樣,口形基本一樣的兩組音就可以分開了,單音訓練方法最多,難度也最大。但單音是基礎,一定要學好,對以後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8.練習鼻音
(1)發鼻音m、n時,讓聾兒把手放在家長的鼻子上,體會發鼻音時,氣流通過鼻子時的感覺。然後在放回自己的鼻子上,找同樣的感覺,加上看口形,反復練習就不會錯了。
(2)發一些喉部振動較大的音時,可讓聽障兒童一手放在家長喉部,一手放在自己喉部,體會喉部的運動;也可以一手放於自己的腹部,另一手放在家長的腹部,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
B. 聽障兒童家庭康復常見問題
選擇機構盡量可以通過實地考察和康復案例作為參考。
總之,孩子出現機能性構音障礙,家長不必過分擔憂,可通過專業的言語治療師的檢查評定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指導,絕大多數都可以恢復正常。
C. 如何充分發揮家長在聽障兒童康復中的作用
隨著聽障兒童康復事業的發展,康復技術與手段日趨先進,開始干預的時間大大提前,家長在康復中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家長的參與度與教養態度和行為已成為影響康復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為家長應採取積極的態度,主動參與,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成為康復教育的主角。
首先應最大限度的利用孩子的殘余聽力,確保最佳的聽覺效果。家長要切實地了解孩子的聽力情況(裸耳聽力和補償效果等),力爭達到最佳的補償效果;隨時關注孩子的聽能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與專業人員溝通並解決,使孩子始終保持良好的聽覺狀態。其次為孩子創設和諧、安全、有序的家庭氛圍;提供並充分利用自然的、豐富的語言學習的環境。家庭成員(父母、祖父母等)的教養態度要保持一致,經常溝通,統一思想及教育觀念,相互配合,防止由於家庭成員意見不統一使孩子不知所措、逃避抵抗、過分依賴等現象發生;及時調整家長的心態,避免急躁、消極等情緒對孩子造成緊張、焦慮、恐懼、膽怯、好發脾氣、攻擊性行為等現象。
家庭是聽障兒童最為熟悉和依賴的生活場所,可以為其提供真實的、豐富的、可實踐操作的機會和條件,可根據聽障兒童的一日作息時間的各生活環節,進行相應的康復教育活動。例如:起床、洗漱、早飯、游戲、午飯、午睡、加餐、戶外活動、晚飯、看動畫片等電視節目、洗漱、睡前故事等活動。根據聽障兒童的年齡和能力水平在不同的場所進行相應的情境教學活動。場所主要有:廚房、卧室、客廳、衛生間、樓道、電梯、花園、公園、幼兒園、商店、超市、游樂場、餐廳、醫院、電影院、科技館、游泳館(戲水樂園)、銀行、郵局、公交車、地鐵、火車站、飛機場、碼頭、農場(果園、菜地等)等等。
D. 怎麼才能讓聽障兒童配合上康復課程
在對聽障患者進行聽覺康復訓練時,家長們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設立正確的期望值和合理的發展目標
每個聽障患者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的情況各有不同;因此,家長要設立適合自己孩子發展的康復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期望值,使得孩子有聽語(聽聲音)興趣。切忌確定超過孩子能力范圍的康復目標,那樣的話會使孩子沒有聽語(聽聲音)興趣,以至於無法進行康復訓練。
(2)堅持鼓勵的原則
聽力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不是一次兩次就學會的,也不是一、二天就能達到康復目的的,它需要一個漫長而且艱苦的過程。因此,家長們不但要堅持長期的訓練,還要讓孩子很有興趣的學習,這就需要家長找到一些有效的康復方法。那麼鼓勵的原則是達到聽力障礙兒童康復效果事半功倍的好辦法。家長應該時刻觀察孩子的進展,不失時機地表揚、鼓勵孩子,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好」、「很好」、「太棒了」這樣的語言要常常出現,不要認為孩子聽不懂,您的鼓勵表情早已反饋到他的心理。
(3)提供豐富多彩的聲音環境在進行聽覺康復訓練中,家長要盡量創設豐富多彩的聲音環境,除根據自然生活中發出的各種聲響進行聽覺訓練外,還應該有意識的尋找各種常見的而聽力障礙兒童不好撲捉到的聲音,家長可以通過錄音機等手段錄制下來,讓聽力障礙兒童反復聽辨。主要包括:自然聲響、各種美妙的音樂以及有意義的人類語言等。
(4)從熟悉內容著手進行聽覺康復訓練聽覺康復訓練的內容,最好選擇聽力障礙兒童身邊常聽、常見的事物進行,特別選擇聽力障礙兒童熟悉的、適合當前發展水平的、由簡單到復雜的聽覺康復內容。
(5)定期進行聽覺能力評估定期對聽力障礙兒童進行聽覺能力評估,是監測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聽辨林氏六音:
【具體方法】家長做示範告訴聽力障礙兒童,當聽到說「a」或其它ling』s六音(a i u s sh m)的時候,就舉手。此訓練可以反復進行。
【注意事項】家長給聲音的時候不要讓聽力障礙兒童看到發聲處。發聲處到聽力障礙兒童耳朵的距離最好在30厘米左右,小聲發音。 Ling』s六音代表不同的頻率聲音,通過聽這六個音,可以簡單判斷出該聽力障礙兒童聽力補償情況和助聽器的工作情況。聽力障礙兒童家長可以經常使用。
(6)聽覺訓練與語言、發音等訓練相結合
聽覺康復訓練不能單獨進行,它應該與語言、發音等訓練內容密切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康復訓練系統。因為,聽、說、認知等內容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不可分割開來。因此,孤立的進行聽覺康復訓練效果是不會理想的。
(7)在訓練前期盡量提供安靜的訓練環境,在適當時候進行背景聲音訓練在訓練初始階段,由於聽力障礙兒童不適應配戴助聽器帶來的各種不便因素,特別是對聲音的理解還處於比較低級階段,因此,訓練初期要給聽力障礙兒童提供比較安靜的聽音環境,讓他盡量聽清楚各種聲音。但是以後的訓練還應該在比較復雜的聲響環境中進行,因為我們生活的聲音環境是比較豐富的,為了達到聽力障礙兒童聽覺康復的最終目標,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環境,應該給聽力障礙兒童提供有背景聲音的訓練環境和盡量豐富的聽音環境。
E. 助聽器---聽障兒童口舌操的方法及作用
聽障兒童的口部鍛煉和舌部鍛煉是發音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讓聽障兒童掌握發音器官的不同活動部位和活動方法,幫助聽障兒童體會發音要領、掌握發音技巧,為清楚、流利的說出每一個字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形成正確的語音。
一、口部鍛煉的方法
我們說話時,嘴唇可圓可扁,可伸可啟,這些不同的運動產生出不同的聲音,語音正確與否,與雙唇的運動有著極大的關系。聽障兒童在剛學習說話時,有的嘴唇不會用力,有的位置不對,所以說出的話含糊不清。針對這一特點,對聽障兒童進行口部鍛煉尤為重要。
(一)張口練習
1、基本動作:雙唇自然張合,打開時口型要到位,動作柔和,舌頭平放,不要來回轉動、後縮或隆起,雙唇打開時,不要發出咂嘴聲。
2、作用:幫助聽障兒童克服說話時嘴緊,張不開的毛病。
(二)雙唇練習
1、基本動作:雙唇閉攏,向前突出,然後自然地恢復原狀。(唇部的這些動作可結合相應的發音練習如:發「i」時,要把雙唇拉開,發「e」時,雙唇扁平,發「o」時口型保持圓形不動,而發「u」時,雙唇撅起。)
2、作用:練習唇部的扁、圓、拉、撮,活動唇部肌肉,鍛煉雙唇的力量,使雙唇靈活,為發好雙唇音做准備。
(三)咀嚼練習
1、基本動作:打開嘴,通過大幅度的咀嚼活動下頜。(或閉上雙唇,通過大幅度的下頜運動來進行同樣的咀嚼運動。)
2、作用:提高下頜的靈活性、協調性,放鬆構音肌群的緊張,增加發音器官運動的靈活性。
(四)唇齒練習
1、基本動作:下齒輕咬上唇,然後上齒輕咬下唇,慢慢送氣打開。
2、作用:鍛煉唇、舌、齒之間的配合,為發唇齒音做准備。
二、舌部鍛煉的方法
舌頭是發音器官的主要組成部分,舌頭的動作很靈敏,可以前伸後縮與上升下降。聽障兒童由於聽力障礙,語音發展緩慢,舌頭運動少,舌肌得不到應有的鍛煉,肌肉僵硬,很不靈活。如果舌頭的動作跟不上語言節拍的速度,有的音就發不出來,或是發的不準確,因而舌部鍛煉十分必要。
(一)抵腮練習
1、基本動作:舌尖用力頂左腮,頂的越鼓越好,然後用同樣的方法頂右腮,一下左,一下右,反復練習。
2、作用:鍛煉舌肌,使舌頭靈活。
(二)伸縮練習
1、基本動作:舌尖放下齒背,舌頭向嘴外慢慢伸,伸得越長越好,然後快速縮回來。
2、作用:練習舌的靈活性,主要是對舌尖的鍛煉,對發好舌尖音會有幫助。
(三)捲舌練習
1、基本動作:舌尖頂住上齒齦,舔著上齶往後鉤,鉤得越深越好,但不要把舌頭坤疼,然後舌頭舔著上齶慢慢恢復原位。
2、作用:練習舌頭的伸縮能力,增強舌頭的靈活性。
(四)翹舌練習
1、基本動作:把嘴張開,舌頭慢慢向上翹起至齒齦和硬齶的交界處,然後向下彈開,類似發「拉」的音,舌頭上翹要到位,向下彈開時要有力。
2、作用:練習舌頭、舌面、舌根,使舌部肌肉轉動靈活,為發好翹舌音做准備。
(五)舌部練習
1、基本動作:閉上雙唇,用舌尖「洗刷」牙齒外表面,舌尖需從上牙外表面向下牙外表面分別做順時針旋轉運動和逆時針旋轉運動。
2、作用:鍛煉舌肌的運動。
口舌鍛煉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訓練時應該與聽覺訓練、發音訓練、語言訓練緊密配合,同步進行。口舌鍛煉要堅持每天練習,最好早晚兩次,長期的練習會變得枯燥乏味,老師或家長最好利用器具、音樂或發聲物作為伴奏,同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或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如:舔糖塊練習舌的伸縮、上翹等;利用頭飾練習張嘴、撅唇、哼鳴等活動,口部鍛煉操中利用頭飾如:小豬的頭飾,模仿小豬的嘴, 撅起雙唇,發「豬」的音;羊、牛、貓等頭飾,練習發「m、n音;醫生的頭飾,發好」a「的音,利用不同的頭飾,來增強幼兒練習的興趣。
通過各種有趣的動作、活動,提高孩子練習的興趣。相信通過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的科學訓練,聽障兒童一定會形成良好的語音習慣,並會用清晰的語言來表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