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印象派教學視頻

印象派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1-01-12 22:57:24

『壹』 什麼是印象派

印象派通俗說就是繪畫藝術的一個流派。比如音樂分流行、古典、民謠、搖滾等等。

印象派繪回畫是西方繪畫史上答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涌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了大量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制。

(1)印象派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1、印象派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衛,更不是抽象,他是將科學的色彩學理論運用於繪畫,中國高考藝術專業的色彩考試,也是以這種色彩規律作為標准。

2、印象派畫家們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去作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顏色直接塗在畫布上,他們只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作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

3、印象主義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以思維來揣摩光與色的變化,並將瞬間的光感依據自己腦海中的處理附之於畫布之上,這種對光線和色彩的揣摩也是達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極致。

『貳』 印象派到底是什麼概念

誕生於法國19世紀後期的印象主義畫派是西方繪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代表畫家馬奈、雷諾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為繪畫追求的主要目的,他們倡導走出畫室,描繪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間的印象,使畫面呈現出新鮮生動的感覺。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什麼是印象派?

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涌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制,除了這次來華展出的著名畫作外,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畫家走出畫室,深入原野、鄉村、街頭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借用「物體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的,物體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這一最新的光學理論,印象派畫家認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有不同的顏色,他們的使命便是忠實地刻畫在變動不居的光照條件下的景物的「真實」,這種瞬間的真實不恰恰就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印象」嗎?而印象派畫家把這種「瞬間」永恆地記錄在了畫布上。

印象派:發現戶外陽光下的色彩

從展覽開幕的盛況和媒體的關注程度看,法國的印象派繪畫在中國極受歡迎。從20世紀初開始,中國有學者專門撰文介紹和評價印象派繪畫,印象派一詞也見於各種文章,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藝術的特點,印象派繪畫對現代中國油畫產生了深刻影響。一些學者和藝術家把印象派藝術與中國藝術作比較,認為印象派的審美趨向與中國傳統繪畫之間有著相互呼應的東西。徐悲鴻很重視印象派畫家的寫生,並對印象派畫家運用色彩予以肯定,說他們的畫重神韻。林風眠則從繪畫革新的途徑上對印象派的貢獻加以肯定。黃賓虹認識到印象派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畫有相通之處。

印象派繪畫的最重要成就,就是發現和表現戶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間變化。為了捕捉瞬間的「印象」,印象派繪畫在構圖上往往較為隨意,力求突出畫面的偶然性,增加畫面的生動和生活氣氛,凸顯對內心主觀意象的表達。需要提醒觀眾特別是小觀眾,欣賞印象派繪畫最好不要距畫太近,若貼近看則會感覺色彩支離沒有混合。

印象派:引起世界藝術形式大變革

印象派是19世紀中葉歐洲藝術從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重要階段,印象派畫家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其鋒芒針對陳陳相因的古典畫派和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印象派畫家吸收了寫實主義繪畫的營養,在繪畫中開始對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現。根據「物體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物體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這一當時最新的光學理論,印象派畫家認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有不同的顏色。印象派畫家倡導走出畫室、去戶外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直接描繪陽光下的風景和日常生活,摒棄16世紀以來狹隘的褐色調。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馬奈、莫奈、雷諾阿、德加、西斯萊、畢沙羅等。在印象派之後,塞尚、高更和凡·高都認為繪畫不能僅僅像印象主義那樣去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觀世界,而應該更多地表現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後印象主義」三劍客。此後,現代主義的藝術潮流層出不窮,世界藝術形式的大變革開始了。

印象派:誕生在嘲諷之中

1863年,與官方沙龍畫展唱反調的「沙龍落選作品展」在巴黎舉行。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畫一裸婦與紳士們在草地上午餐。此畫被認為有傷風化而受到激烈批評和嘲罵。而富有創新意識的莫奈、雷諾阿、德加、西斯萊、畢沙羅、塞尚等畫家卻樂意與馬奈結盟。1874年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攝影師那達爾的工作室舉辦了題為「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等無名藝術家展覽會」。「瘋狂、怪誕、反胃、不堪入目!」這是巴黎一位藝術批評家的怒斥,畫展迅即成為巴黎街談巷議的話題,觀眾不但前往訕笑,甚至向畫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繪的一小幅海景,受譏嘲最多,畫的是哈佛港晨景,題名為《日出·印象》,藝術觀點保守的記者勒魯瓦藉此畫名嘲諷畫展

『叄』 什麼是印象派藝術

一、印象主義藝術的歷史和文化環境

印象派藝術在歐洲是一個很重要的流派。從社會背景看,整個19世紀的法國歷史進程影響著歐洲,從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開始,有1830年和1840年的拿破崙執政和拿破崙失敗;1848年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法國經歷了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到1870年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革命。它實際上也標志著整個歐洲19世紀的歷史進程,標志著歷史發展的新階段。從藝術發展看,19世紀歐洲的藝術同樣是在法國影響下展開的。19世紀法國產生了四個較大的藝術運動。1.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革命古典主義」,它伴隨著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以大衛為代表。「革命古典主義」是穿著古代人的服裝來表現和抒發現代人的理想。藝術史上革新運動往往有兩種形式,一是推翻舊傳統,一是復古形式進行革新。而15和16世紀的文藝復興就是市民階級穿著希臘羅馬人的服裝來表達那個時代人的願望。到了18世紀的革命古典主義也是如此,利用希臘羅馬文藝復興的藝術資源進行藝術創造。2. 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出現了「浪漫主義」藝術,以德拉克羅瓦為代表。和古典主義強調理性不同,浪漫主義強調激情和想像,這兩種藝術在主題、題材、語言、表達手法上都不同,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和安格爾之間的爭論很激烈。3.繼浪漫主義之後是出現了「現實主義」,主張以寫實的手法關注現實,表現當時的社會生活。以庫爾貝和米勒為代表。他們畫工人、農民和市民的生活。他們的手法是寫實主義的,和浪漫主義強調想像,用中世紀題材和歷史題材以及將歷史題材戲劇化不同,寫實主義是冷靜的觀察和體驗生活,表現生活的真實性。4.就是印象主義,產生於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二、印象主義運動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

這個運動一直延續了近二十年,由於它的革新性質,對20世紀的現代主義藝術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誠然,20世紀現代主義藝術在某些方面是反印象主義原則的,但印象主義開辟出一條藝術通道,它是介於古典藝術形態和現代藝術形態之間的過渡階段,它和古典主義還有很細微的聯系,但它又屬於現代藝術的范疇。所以我們講到西方現代主義,首先要提到印象派。

印象派的名稱是無意中產生的,是批評家對莫奈於1874年首屆印象派畫展上展出的一幅油畫《日出·印象》的貶義評介。他們認為這些畫家不會畫畫,只能畫印象。但是印象派畫家接受了這詞,以後他們的展覽就稱為印象派展覽。他們開始是無名藝術家,他們的畫屢遭官方沙龍的拒絕,包括已經很有名氣的馬奈。印象主義的手法,光和色彩的用法給馬奈很大影響,而馬奈的藝術影響了印象派年輕人。這次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中馬奈那張《吹笛子的少年》,就是很重要的作品。

產生印象派的直接原因是官方沙龍對青年人的壓抑和壓制,這是表層的原因。實際上,社會原因才是內在原因。首先是市民階層的興起,藝術審美趣味的變化,市民家庭對有裝飾性或有形式美感繪畫的需求。而資產階級在19世紀是一個新興的階層,從貧窮到富有,他們在文學藝術上沒有準備。他們物質上富有了,但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呢?他們對傳統的東西不熟悉,對新穎的東西也不了解,但有要求藝術家為他們服務的內在需要。他們需要藝術品來裝飾家庭。但他們的審美需求就和貴族的高雅要求和學院派的要求不同,所以藝術也悄悄地開始發生一些變化,開始適應新的需求。但資產階級還不能很快認識這種新藝術,所以,不僅是印象主義,包括米勒等,都不受資產階級賞識。所以他們的畫賣得很便宜,米勒的畫一瓶葡萄酒就能換一幅。印象派的畫也賣不出去。當時買印象派畫的主要是美國和俄羅斯。所以現在的冬宮博物館、美國的波士頓博物館和紐約現代美術館以及一些私人美術館有很多印象派藝術收藏品。

印象派繪畫的畫幅基本上為中小型,可以讓資產階級作為裝飾懸掛,或者掛在自己的客廳里,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藝術作品作用於觀眾的無非有兩個要素,一個是它的內容,另一個是它的形式美感。從古典藝術角度看,前一個更重要,而側重美感的藝術實際上已包含社會意義。新興的印象派藝術就是後者。

三、印象派藝術的形式來源

印象派藝術的形式來源,一是巴比松畫派的影響。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有一些畫家居住在巴黎郊區的巴比松地區,其中就有米勒。他們在農村畫農民,畫農村的風景,直接畫所見到的事物,和庫爾貝畫現實的生活不同。這種直接到戶外寫生的方式還剛剛開始,還沒有形成風氣。但對年輕藝術家有很大的啟示。這使他們認識到藝術的美就在周圍,藝術的美不用去遙遠的古代尋覓,現實中就包含美的因素。這也就是印象派能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形式基礎。所以說印象派的名稱是偶然的,而印象派藝術運動是必然的。

印象派藝術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重視繪畫的平面性、裝飾性和寫意性。日本版畫在博覽會展出,使法國藝術家大開眼界,因而對日本的繪畫一見鍾情,尤其是一些年輕的畫家,如莫奈、馬奈、德加、雷諾阿、西斯萊以及以後的梵高和高更。在莫奈的寓所里就掛著日本浮世繪的繪畫,這些藝術家不僅收藏浮世繪的作品,還將日本的服裝、工藝品及浮世繪的繪畫,畫入自己畫里,如莫奈畫左拉的像,畫的背景是半幅浮世繪。但有意味的是影響法國社會並對法國藝術產生巨大影響的不是浮世繪的精品而是末流的作品。假如當時是將完整的中國明清文人畫送到法國去展出,那產生的影響將不可想像。西方繪畫講透視和立體空間,這是古典主義的原則,這使繪畫的裝飾性和形式美感受到限制。而浮世繪給藝術帶來平面性的表現空間,這可以使筆觸、色彩有更自由和豐富的表現可能,由此繪畫的裝飾作用就加強了。這就是給印象派畫家的啟示,他們可以在畫布上以帶有「寫意」性質的用筆去描繪事物,改變了古典繪畫的原則。

科學技術進步對繪畫的作用。物理學對光色的分析促進了繪畫色彩的變革,給藝術家以啟發。藝術家運用光學原理來進行創作,可以說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就在於光和色彩學上的發明和創造。過去的油畫主要是褐色調、灰色調的,現在的油畫變得明亮了,色彩燦爛,色調也豐富了。印象派以前的畫家主要在室內畫畫,在室外畫的是素描和速寫。所以畫里沒有室外光的表現。而現在印象派畫家將畫架支到了室外,捕捉瞬間變化的光線,這樣就引起繪畫上的一系列變革。這種變革不僅是在技術層面,更主要在觀念層面,那就是藝術的自由。藝術從過去「畫什麼」變為「怎麼畫」,這也是世界美術史不斷爭論的話題。印象派告訴我們「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畫」。這是印象派的一個成就,它引起了藝術史上對於形式的變革,使藝術不斷地花樣更新,使藝術表現手法更豐富多樣。但忽視了「畫什麼」,使從重視客觀物象的永恆美轉換到瞬間美、片段美,這也是印象派的弱點。

『肆』 印象派的風格是什麼

印象派的特點如下:

1、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版象,在創作技法權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

2、繪畫技巧方面,印象派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3、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恆,並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印象派觀察、直接感受表現色彩變化的微妙的畫風,影響後來的現代藝術非常深遠。

4、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寫,把畫架從室內搬到戶外,在野外作畫,因此又稱為外光派。

5、印象派脫離了以往藝術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藝術家們大膽地拋棄了傳統的創作觀念和公式。藝術家將焦點轉移到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和表現主義表現內心情感、忽視描繪對象的外在形象不同。

『伍』 印象派作品的特點是什麼

印象派復是直接描繪陽制光下的物象,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根據自己的眼睛的觀察和感受,來表達微妙的色彩變化。印象派的誕生意味著冠絕和觀察方式的變革。還影響了音樂的創作,出現了印象派音樂。
印象派畫家認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產生的,在不同的時間環境氣候等客觀條件下,由於不同地光的支配而產生不同的色彩。提倡戶外寫生。他們發現了過去未被注意的色彩現象,從而引起了繪畫上的重大變革!
印象派最具代表的是畫家莫奈,他的作品色彩華麗,來表作有 乾草堆 、 魯昂大教堂。
印象派大致可以分為:
印象派--新印象派--後印象派。涌現阿出了 梵高,塞上等著名畫家。
後印象派的代表:塞尚。代表作 埃斯泰克的海灣

『陸』 印象派的特色是什麼

印象派的特色:
印象主義Impressionnism(1874-1886):不依據可靠的知識,以瞬間的印象做畫。畫家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去做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顏色直接塗在畫布上,他們只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做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印象主義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以思維來揣摩光與色的變化,並將瞬間的光感依據自己腦海中的處理附之於畫布之上,這種對光線和色彩的揣摩也是達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極致。

創作方法:
主張根據太陽光譜所呈現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印象主義的作品選擇的題材面比較廣泛,無論是在城市或是在鄉村,畫家都試圖捕捉到瞬息多變的大自然。

藝術觀點上:
印象主義畫家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羅、巴比松畫派和G.庫爾貝等人的寫實畫風的推動下,吸收荷蘭、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家繪畫的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啟發,認為一切色彩皆產生於光,於是他們依據光譜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顏色。由於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為只有捕捉瞬息間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因此在繪畫中注重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依據眼睛的觀察和現場的直感作畫,表現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變化。由此印象主義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一反傳統繪畫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繪畫用點取代了傳統繪畫簡單的線與面,從而達到傳統繪畫所無法達到的對光的描繪。具體的說,當我們從近處觀察印象派繪畫作品時,我們看到的是許多不同的色彩凌亂的點,但是當我們從遠處觀察他們時,這些點就會像七色光一樣匯聚起來,給人光的感覺,達到異想不到的效果。
由於個人的興趣不同,印象主義畫家又分為重光和色彩與重造型和素描兩種類型,前者以莫奈、雷諾阿為代表,後者以德加為代表,卡米耶·畢沙羅則介於兩者之間。
由於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現,印象主義畫家主要把身邊的生活瑣事和直接見聞作為題材,多描繪現實中的人物和自然風景。在構圖上多截取客觀物象的某個片斷或場景來處理畫面,打破了寫生與創作的界限。這些畫家在長期的寫生過程中發現,光線對色彩的影響很大: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同樣的景物會呈現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調,再加上物理光學,也被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規律,他們對空氣中的色彩變化有了新的、科學的認識。比如說,同樣是教堂,畫家在不同的時間就描繪出不同的色彩效果,陽光燦爛的時候,物體被陽光照射的部分受光源影響,會偏光源的色調,而背光或投影也並不是灰色的,而是有豐富的色彩構成;再比如說,秋天的森林,一片金黃色,而籠罩在金黃色里的樹乾和石頭展現的並不是它原有的固有色,而是偏紫色的,等等。畫家們將這些色彩規律運用到繪畫里,「色彩學」也就應運而生。

『柒』 印象派的繪畫風格與特點

一、風格方面:

印象主義是19世紀後期產生於法國的一種藝術思潮和流派,印象主義畫家根據光色原理對繪畫色彩進行了大膽的革新,打破了傳統繪畫的褐色調子,徹底反對官方學院派藝術的統治,後來成為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美術運動的主流。

早期印象派分為兩派,以莫奈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為首的注重形體造型。後印象派認為繪畫不應拘泥於客觀自然主義的描寫,強調主觀理性和自我情感、個性的表現。

二、特點:

把對自然清新生動的感觀放到了首位,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中的自然景色,尋求並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隨意實則准確地抓住對象的迅捷手法,把變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記錄在畫布上,留下瞬間的永恆圖像。

(7)印象派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印象派的誕生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里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31位印象派畫家參展。來向官方的沙龍挑戰。

包括莫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內的畫家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向。

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的反對派斗爭過。他們欣然接受一些雜志的諷刺文章作家封給他們帶著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捌』 什麼是印象派印象派的起源

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內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容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涌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制,除了這次來華展出的著名畫作外,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玖』 印象派的定義

印象派(Impressionism), 也稱印象主義,又稱為「外光派」,是西方繪畫史中的重要藝術流派,回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答的法國,與有官方背景的學院派形成強烈的對比。1874年莫奈創作的題為《印象·日出》的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家們戲稱這些畫家們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印象派畫家注重油畫的色彩和光線的運用,取代了傳統繪畫簡單的線與面,從而達到傳統繪畫所無法達到的對光的描繪。當我們從近處觀察印象派繪畫作品時,看到的是許多不同的色彩凌亂的點,從遠處觀察他們時,這些點就會像七色光一樣匯聚起來,給人光的感覺,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印象派代表畫家有:莫奈(Claude Monet)、馬奈(Édouard Manet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西斯萊(Alfred Sisley)、德加(Edgar Degas)、摩里索(Berthe Morisot)、吉約曼(Armand Guillaumin)和巴齊耶(Frederic Bazille)。

印象派代表畫家莫奈的油畫:

閱讀全文

與印象派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