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學設計的結構要素有哪幾點呢
體育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幾點:1.教學任務;2.教學對象;3.教學目標;4.教學策略;5.教學過程;6.教學評價。這六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除此之外,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也是教學設計過程中。(一) 教學任務;在體育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技術課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技術向用技術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而現在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二) 教學對象;學生是我們進行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歸宿和核心,因此,必須對學生的基本特徵、已具備的基本知識和認知結構、學習風格等有一個基本了解。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它有哪些自主權和交互行為?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學生」要素所要研究和考慮的。 (三) 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主要包括對學習者培養的階段性目標和學完學習內容之後所要達到的單元目標。這兩個目標應是一致的,後者服務於前者,單元目標是階段性目標實現的基礎,總目標的實現又依賴於不同時期的階段性目標的實現;而培養總目標則和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和總需求、現代人才觀、學習者的具體狀況相聯系,不同的社會需求,不同的學習者狀況就會有不同的學習目標。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教學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四) 教學策略制定;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教學策略的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的選擇、學法指導、教學媒體的應用等等。(五) 教學過程;現代教學系統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麼怎麼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 (六) 教學設計自我評價;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 (七) 教師;在上述的六個要素中,每一個要素都與教師有著必然的聯系,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著教師的活動。或者說,上述的六個要素都是通過教師來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的。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調整、理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其達到最優化的程度,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制定學習策略、學習目標、提供學習資源等方面,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
② 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1、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內原理轉化為容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2、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全體學生進行基礎教學,教師應將基礎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將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基礎教學上。
3、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好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方法,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
(2)教學設計核心要素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
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並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③ 課堂教學設計四要素是什麼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④ 教學設計包括哪些要素
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具准備,教學過程,其中重點是教學過程。
⑤ 教學設計的三要素
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目標的三個要素:
1、能了解教育心理學的基本事實;
2、能理解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規律;
3、能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能舉例分析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並提出解決方案。
⑥ 教學設計基本要素有哪幾個方面
針對不同的教學任務教學設計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可能有所不同但實質內容是完版全一致的。其基本權要素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1)我們期望學生學會什麼內容。
(2)為達到預期目標我們打算如何進行這種學習。
(3)在進行這種學習時我們如何及時獲取反饋信息。
⑦ 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
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
1、教學設計要以目標為核心
在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中,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優化實現預期的目標,因此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前必須明確「要到哪裡去」的問題。師生的活動、教學資源和媒體的設計與選擇、教學策略的確定及其應用,均要圍繞實現教學目標來進行,又都要受到教學目標的制約。
2、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導向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通過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其行為和情感變化反映出來,學習最終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學設計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分析,在分析學習者一般學習規律的基礎上,了解學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個別差異等,對學習的外部環境與刺激及其內部學習過程發生和進行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加以統籌分析,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3、教學設計要以策略為重點
教學策略是指在具體條件下,為實現預期目標所採用的途徑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確「要到哪裡去」後,解決「怎麼到哪裡去」的問題。教學策略包括教學組織策略、教學內容傳遞策略和教學資源管理策略三類。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結構程序策劃、教學媒體材料設計與開發等,均屬於教學策略的范疇。在教學設計視野中,教學策略是教學過程的綜合解決方案,是保證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必須作為教學設計的重點。
4、教學設計要以反饋評價為調控
反饋評價是系統科學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個系統只有不斷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學評價就是將學生的反應輸出狀態與預期目標相比較,看看「有沒有到那裡去」。它通過確立評價指標體系,利用科學方法對收集到的教學反饋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獲得對教學設計方案和實施過程進行修改的信息,以使教學更加趨於完善。
⑧ 一個優秀的教學設計包括哪些要素
包括教學內容,教抄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其中教學過程裡面又包括導入環節,新知呈現環節,操練環節,知識拓展與鞏固環節,再加上總結環節。
學習需要分析提供盡可能確切可靠和有代表性的差距資料和數據,從而形成教學設計的總目標。
(8)教學設計核心要素擴展閱讀:
特徵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⑨ 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其實做抄到以下幾點,就能寫好教學設計:
1.突出針對性,因材施教(吃透教材、熟知學生、所謂備課備學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因人而異)
2.突出創造性,別出心裁(教學設計一定要有新課標精神,要敢於標新立異試圖讓學生胃口常開,興致常濃,感覺常新)
3.突出指導性,學以致用(要發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4.突出啟發性,循循善誘(「啟發」,「啟」在教師,「發」在學生,啟而不發是教學設計的失敗,重點在發,發才是目的)
5.突出操作性,有章可循(教學設計不是抽象的說教,它反映的是怎麼教,如何學的教學過程)
希望你看完後能有所啟發,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