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中秋節》教學反思 成功處反思,不足之處,學生學習效果反思,課堂關鍵事件反思,教學再設計
1.從身邊的故事、教學後記寫起
一線教師,每天身邊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教學故事,其中就存在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案例。一線教師的最大優勢就在於此。作為一線教師,就應充分利用自身這一優勢,從身邊發生的教學故事寫起,養成寫教學後記的習慣,把自己課堂中的「精彩」記錄下來。一線教師,寫作、研究的時間一般難於集中,這就要求及時做好記錄。更多內容請訪問new.060s.com
在寫教學後記時,我認為要注意以下一些事例或情節的記錄:
(1)教師自身的獨創教學以及課堂效果,包括尋求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疑難問題所採取的辦法、對策等。
(2)學生的獨到見解,包括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獨特解法、獨創思維等。
(3)精彩的教學片斷,包括課堂中有亮點的教學情節與過程,精彩的答問、語言等。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它常常是突然而至的,一閃而過。若不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
(4)自己課堂教學中不足之處的反思與分析。
寫教學後記應追求「短、平、快」,短小精簡,平中見奇,快捷及時。若時間有限,還可以超越文本,創造性地利用課本、教案、備課參考書為載體進行加以記錄或旁註。更多內容請訪問new.060s.com
2.並非所有教學故事都有研究價值
並非所有的教學故事都能成為有研究價值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師應善於抓住身邊發生的典型案例,發現身邊有研究思考價值的案例。什麼樣的案例有研究的價值?我認為教師寫教學案例可以選擇以下的一些事例:一是帶有問題性。有價值的教學案例記錄的應是一些含有問題或疑難情景在內的事件,包含著一些深刻的教學問題,它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二是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這些事例能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說明一些道理,或驗證某些理論,解決某一實際問題。三是典型性。教學案例所選擇實例應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這也是教學案例的生命。
只要多寫一些教學後記,素材多了,寫教學案例時選擇典型事例就有餘地了。
3.多思、多寫,才有提高
目前,我們很高興看到許多老師樂於寫教學案例,但也聽到一些學校領導反映教師撰寫的教學案例水平低,甚至認為不算是教學案例。我認為,教師初寫教學案例,要求不宜過高。
其實有些教師說不懂如何寫教學案例,往往是希望專家提供案例寫作的一個固定模式。我認為教師寫教學案例其實不必拘泥於形式。當前,有一種不好的現象就是追求一個統一定式,如教師的說課就是這樣。我認為,撰寫教學案例主要應抓住如下幾個方面:
(1) 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有價值的教學案例一般應圍繞一個鮮明的主題,通過一個或多個教學事例或故事的啟示,提出某一有價值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內容來源於060s.com
『貳』 教材分析 教學反思 用英語怎麼說
一、教材分析 翻譯:Textbook analysis
教學反思 翻譯:Teachingintrospection
二、重點詞彙:introspection
英 [ˌɪntrəˈspekʃn] 美 [ˌɪntrəˈspɛkʃən]
n. 自我反省;反省,內省
三、例句
1、When I was at start of introspection.
我開始反思的時候了。
2、From both introspection and conversation, I have formulated a general law on this subject.
根據自我反思和(互)談,我用公式闡明了一條有關這個主題的一般規律。
(2)教學反思的重點是擴展閱讀:
同反義詞辨析:
一、同義詞:
review 英 [rɪˈvju:] 美 [ rɪˈvju]
vt. 檢討 vi. 復習功課;寫評論
例句:1、the government's review of its ecation policy
政府對其教育政策的檢討。
2、The case is subject to judicial review .
這個案子必須接受司法審查。
二、反義詞:
stubborn
adj. 頑固的,固執的
例句:1、He is a stubborn character used to getting his own way
他性格固執,慣於一意孤行。
2、This treatment removes the most stubborn stains
這種處理方式會清除最頑固的污漬。
『叄』 以反思為重點的教學的概念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專,進一步提高教屬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肆』 誰做得對教案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誰做的對
一、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體驗幼兒園的快樂,與人交往要和睦相處。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2、能力目標:能區分對與錯。
3、情感目標:有自我保護意識,和小朋友之間相親相愛的情感。\
二、活動難重點
1、重點:有與人交往的能力,學會自我保護。
2、難點:有判斷的能力。
三、活動准備
掛圖三張
四、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到六一兒童節了,你們高興嗎?
猜猜我們要在哪兒度過快樂的六一兒童節呢?
——你們喜歡幼兒園嗎?
2、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幼兒在園玩耍的圖片,讓幼兒觀察他們這樣做對不對?
第一幅圖:圖中有一個小男孩推小女孩。
第二幅圖:圖中一個小女孩做游戲時摔倒了,另一個小男孩去扶她起來。
第三幅圖:有一個小朋友亂沖亂跑。
(2)提問:他們誰做得對?
(3)教師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團結,相親相愛,要遵守紀律,注意安全。
3、結束部分:到戶外做游戲,讓幼兒們選擇同伴做游戲,老師鼓勵幼兒在日常活動多與小朋友一起玩,不打鬧,體驗幼兒在一起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
四、活動結束
1、回教室做評價
2、總結
『伍』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的要點在什麼方面
重在對學生基礎的培養,字詞,篇章、、
還有要求一定的使用率,不能讓學生在平時說話的時候全部都是超級通俗的語言,或者臟話,或者興起的網路流行語、
盡量要求學生使用標準的語言
『陸』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它有哪些要點
教學反思就抄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襲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
『柒』 教學反思的重點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什麼
思就得有感悟、思考、得失:
1.實話實說——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抑或超乎所想的順利,抑或不盡人意。一堂課可因教師一句幽默奇妙的導語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教法的採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講得多而學生興趣全無;也可因一個環節的遺漏或疏忽而走錯路、走回頭路等。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
2.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與學是兩種個體間發生的知識傳遞關系。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為學習主體。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了解的深淺等都直接作用於學生,影響著課堂氣氛與授課效果。相反,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學生的疲勞狀態、學生的知識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制,影響著課堂效果。鑒於此,課畢就該及時反饋,將課堂上師生表現與授課質量進行及時分析、綜合登記,以幫助自己在日後備課、授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分析。
3.綜合比較——寫教、學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一節課過去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4.扣准要點——寫特點
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5、捕捉靈感——寫遐想
常有這樣的感覺:上課時原本沒有涉及的內容,因實際需要或靈感的涌現而穿插其中,結果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講者繪聲繪色,聽者津津有味,課堂頓時充滿勃勃生機。它能幫助我們拓展思維空間,引導自己與學生進行遐想,並徜徉其間。這樣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徹。所以教師應即便把諸如此類的小插曲(幽默的談吐、對抗性比賽------)所產生的效應,記錄在教學反思記錄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同樣,對於課堂中節外生枝的實例也應及時記錄,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