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族人可以學藏漢雙語教學的專業嗎
可以的呀。漢族人也可以通過漢藏雙語教學的專業學習,畢業後可以到西藏教學支援。
Ⅱ 西安外國語大學怎麼樣
二本院校
西安外國語大學(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西外大」、「西外」,位於世界歷史名城古都西安,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語院校之一,西北地區唯一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的高等學府,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員之一,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是一所以外語教育和人文學科為主體,社會學科、管理學科和理學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外國語大學,國家重要的外語人才培養基地。 [1-3]
西安外國語大學始建於1952年,其前身是西北大學俄語系、蘭州大學俄語系、中共西北局黨校俄文班於1951年合並組建的西北俄文專科學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黨校俄文班並入西北俄文專科學校,學校開始招生;1958年更名為西安外國語學院;1986年被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6年更名為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年被批准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
截至2018年3月,學校長安、雁塔、振華和雅荷四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593畝,建築面積80.1萬平方米,紙質、電子圖書文獻總量200多萬冊;下設22個學院(部)、56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13個博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74個碩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校學生2萬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700多人;教職工1300多人
Ⅲ 藏漢雙語口語測試怎麼說
高考英語口語測試勢在必行王志龍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指出,終結性評介考試應包括口試、聽力考試和筆試等形式,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口語測試應著重檢測學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和交際的有效性①。然而,當前仍然普遍存在著企圖繞過「說」 那種違背語言規律而進行教與學語言的現象。筆者認為,只有完善現行評介體系和改革現行考試模式,以增加高考口語測試為突破口,才能真正改善教師片面教學和學生畸形發展的局面。本文從高中學生口語能力現狀及其成因入手,淺析高考英語口語測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關鍵詞】口語測試 必要性 可能性 Oral Test in NMET Must Be Enforced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Senior gh School, tests in terminal evaluation shall include oral test, listening test, written test and so on, so as to examine students』 overall competence in using the language. Oral test is resuired to focus its attention on examining students』 competence of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as well. But there still exists the phenomenon of trying to teach and learn English without speaking it. Only by perfecting the present system of evaluation and reforming the present pattern of examination, and taking the additional oral test as the breakthrough, can we really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one-sided teacng and lopsided development. Ts paper start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oral English in senior grade and its causes, th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oral test in NMET. 【Key words】oral test, necessity, importance 一、高中學生口語能力現狀及其成因 1、現狀就目前來看,高中英語課堂上,無論教師還是學生或多或少能在用英語進行教與學活動,應該說高中學生的口語水平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NEW SENIOR ENGLISH FOR CNA 教材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視,也對學生的口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設有warming up, speaking等環節,是訓練和提高口語的好教材。然而,在很多地方,課堂能主動開口「speak」的學生並不多。不少學生只有在老師的「監視」下,才不情願地「說」,有時是在老師再三要求「louder 」的情況下,才勉強地提高嗓子。他們怕「丟臉」,更怕「槍打出頭鳥」。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逐漸意識到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的重要性,提高學習者流利使用語言的能力已經被提上日程,許多學校也因此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如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小話劇、英語晚會、英語節等,使學生耳濡目染,在輕松愉快中進行口語交際,從而提高口語能力。可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教學資源分布不均,課外使用英語的氛圍千差萬別。筆者曾主持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外語口試(個別專業加試口語),感到很難受的是,許多考生對「Show me your entrance examination card, please.」, 「Sit down, please.」等簡易的交際用語竟然沒有任何回應。總的來看,「啞巴」英語的狀況已有所改善,但大部分高中學生仍把英語的使用局限於閱讀或書面交際,只有少部分用於口頭交際,他們對提高口語能力的慾望不高,導致有的學生筆試成績不錯,可是在口頭交際時卻不知所措,有的甚至手腳發抖、聲音變調、語無倫次。盡管存在著地區的差異,但高中學生英語口頭交際能力普遍偏低,是不爭的事實 、成因造成很大一部分高中學生「金口難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國人學外語的傳統習慣、個人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等因素以外,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評介體系的不完善。一方面,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考試制度仍不完善,特別是口語測試,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嚴重滯後,多數師生在認識上存在誤區,片面追求卷面成績,輕視口頭交際,致使提高學生後續教育的口語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另一方面,長期以來,英語科高考評介指標和測試形式都很單一,基本上是「筆試一統天下」的局面(包括聽力測試),雖然有個別專業要求加試口語,但所的考生比例並不高,何況還有「走過場」的現象。這種不完善的評介體系,要全面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只能是一廂情願,它不可避免地導致教師在教學中「穿新鞋,走老路」,輕聽說訓練,重讀寫譯訓練。從理論上說,這是普遍認為的「測試回沖效應」②。我們知道,高考本身就是一根指揮棒,可以說,為考試而教,為考試而學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二、高考英語口語測試的必要性 1、有助於改善教師片面教學和學生畸形發展的局面語言是用來交際的,是一個具有生命力、開放的、發展著的活的系統。它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多數情況下是有聲的。世界上仍有不少民族只有口頭語言而無書面形式,這一事實說明口頭語言是第一位的。其實,歐洲人早在從上開始的時候就特別重視英語口語,一些語言學家和語言教育家甚至提倡口語第一。言語交際是英語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學生掌握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的。遺憾的是,不少人企圖繞過「說」 那種違背語言規律而進行教與學語言,結果造成教師片面教學和學生畸形發展的局面。在課改向縱深發展的今天,只有使高考這根指揮棒發揮其正面效應,把英語測試確實列入考查范圍,才有望改變這種狀況。因為中國學生對分數成績的執著是眾所周知的,只要是考試要求的,他們便會孜孜不倦、認真准備 、有助於全面檢測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聽、說、讀、寫既是中學英語教與學的途徑及手段,也是教與學的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和由此形成並不斷發展的英語交際的能力。而口語測試最突出的優點是可以直接考「說」,並通過「說」了解學生聽的能力,「只要一開口,便知有沒有」。同時,彌補筆試只能檢測學生聽、讀、寫基本技能的不足,全面考查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逐步完善評介體系 、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文化意識口語測試能以反饋的方式及時調整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認知策略,加深師生相互認知與交流,使學生更深層次參於教學過程。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策略,如學會應用迴避策略,會「繞道而行」,多用自己熟悉的詞語或語法結構進行交際,以防「卡殼」;學會善於求同,改變表達方式,使別人比較容易弄懂自己的話。它能真實反映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學生在創設的語境中增強言語的得體性意識,更好地了解該語言的社會運用規則,實現語言的文化意義,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語用失誤 、有助於外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口語測試也是外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它一方面可以考查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是學生語用能力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還可以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良好的情感態度。在口語測試中,學生的思維、應變、模仿、非言語交際等方面的能力及個性心理品質都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對開發個人潛能、促進個性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三、高考英語口語測試的可能性 1、《英語課程標准》提供理論依據口語測試至今未能納入評介體系,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對口語測試的認識或重視不夠。喔 順便說一下,幾天前幫我指導的ABC夫下在線的老師要我明白,就是要掌握好英語應該是不費力地 必然具有符合的學習空間與熟練口語對象 老師水平是關鍵,口語純正非常重要,持續天天口語學習,一對一針對性教學才會有很.好.的進步效率!完成課堂後仍要重復溫習課後錄音反饋 好鞏固知識點..實在是真的無口語交談的人 就去可可或BBC得到課余教材閱讀,多用耳聽、眼觀、嘴動、腦想,很快的口語能力就培養起來 學習效益是必定最佳的!新課標明確指出,考試應包括口試、聽力考試和筆試等形式,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口語測試應著重檢測學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和交際的有效性。新課標還對口語技能與試題設計提供了測試要求 、口語測試有先例口語測試最明顯的缺點是實施比較麻煩,不好操作,很大程度上受測試環境的制約,這也是高考英語口語測試難以推行的重要原因。可是,口語測試並非沒有先例,像「托福」考試、美國FSI Oral Interview、英國UCLES英語考試等國外著名考試都有一套可操作的口語測試方法和樣式。每年高招個別專業加試口語、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英語口語測試等國內重要考試都有相應的測試綱要。全國部分省市也出台過中學生英語口語等級測試綱要。個別地方(如廣州市、珠海市、廈門市、南京市和昆明市等)甚至規定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必須包括英語口語測試。這些都可以參考和借鑒。當然,口語測試工作量大、時、力、,這是眾所皆知的。因此,需要人們更新觀念,不能為了節省資源,而辦廉介教育,致使學生付出高昂的代介。其實,幾年前的聽力測試不也遭遇過類似的尷尬? 、口語測試的形式探討口語測試的形式是口語測試的關鍵。要採取何種形式進行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口語測試,使測試的信度、效度、可行性得到最大的保證,仍須多方參考、求證。顯然,傳統的一名考生應試多名考官的形式是不能適應大規模口語測試的。筆者認為如下形式可作參照: 受測者——受測者(testee-testee)形式。由多名受測者(標識)扮演角色或討論話題。考官只是聽,根據每個受測者的表現評分。這種形式具有較高的測試效度,能直接考查考生的真實語言運用能力、交際策略、心理素質和情感態度等,但是很耗時 錄音機——受測者(recorder-testee)形式。受測者面對錄音機,藉助磁帶錄音,通過麥克風把朗讀或談話(對錄音機)的內容錄制下來,為避免相互干擾,受測者必須戴上裝有麥克風的耳機。每個考場可以安排0個考生和個監考員。考試結束後,密封錄音帶,待集中評分。這種形式省時,但是耗資,而且無法全面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 電腦——受測者(computer-testee)形式。受測者面對電腦,與電腦進行「面面交流」。廣東省已經率先採用這種「人機對話」英語口語測試形式。這種形式雖然不耗時,評分也客觀,但是最耗資。哪種形式均有利也有弊,但口語測試的可能性是不容置疑的。總之,新課程改革呼喚新評介理念指導下的考試制度。測試方式的全面性和多樣化是教學質量強有力的保障。我們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加大人力和財力的投入,給高考英語口語測試一席之地,完善高考英語測試體系,惟此才能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